天天看小說

第498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雙方

即便如此,所有人對葉奮韜的這個決定也是沒有什麼異議,這倒不是葉奮韜的權威性而是源於他們對於自己部隊戰鬥力的自信。

自開戰以來,中華軍的空地一體作戰尚沒有在戰役範圍內失敗過,不管敵人的防禦設施是多麼完善,中華軍最終總能完成突破,而中華軍幾次失敗的小型戰役都發生在中華軍已前進了數百公里兵力不足以後

所以。雖然中華軍對蘇軍的防禦的堅強表示擔心,但他們所擔心的是要花費多大的代價才能突破,能消滅多少蘇軍,一旦取勝後,尚有沒有無餘力發動進一步攻擊,而沒有人認爲會遭到大的失敗。

如果說反對意見也起到一點作用的話,那就是使這次作戰使中華軍拼盡了所有庫存,緊張的蘭黎明認識到突出部作戰的重要性,而他也清楚一旦失敗會導致的嚴重後果,既然現在突襲的時機以錯過,很自然的,他決定把攻勢的準備直到逼死後勤部門爲止。

於是,突出部作戰沒有被推遲到6月。

在這次攻勢中,中華軍投入的兵力,在西伯利亞突出部的北部,是張救國中將的裝甲集羣,共有6個裝甲旅,共有1590輛坦克,424門自行火炮。

除此之外,擁有2個裝甲旅的預備隊。

在突出部中部,中華軍投入了3個裝甲旅,他們在這個攻勢中,將起輔助作用,主要任務是保持突出部南北的中華

軍間的聯繫。

在突出部南方的中亞方向,中華軍投入了10個裝甲旅。

張勇中將指揮的3個裝甲旅,共有550輛坦克和166門自行火炮。

雷鳴中將指揮的6個裝甲旅作爲主要的突擊方向,共有坦克1390輛,自行火炮和大口徑火炮和火箭炮1040門。

以中華軍所擁有的實力看,並不奇怪,中華軍上上下下都對勝利充滿了信心,而這時,蘇聯一方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這裡要先談談爲中華軍所非常欣賞的蘇軍將領瓦杜丁大將,在第二次突出部戰役結束後,瓦杜丁大將擔當了一個類似於蘇軍前線的救火隊員的角色。

1949年6月,蘇軍烏拉爾方面軍毀滅後,又是他去收拾殘局,他的名望在1949年8月於葉卡捷琳堡城下擋住中華軍的進攻而達到頂點,接著,他的軍隊被中華軍包圍在歐亞交界地區,而斯大林命令他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作爲一個軍人,他應該服從命令,同樣作爲一個軍人,他也深知投降的恥辱,但他也明白戰爭到了這個階段,軍人們再怎樣付出犧牲的代價,都已經毫無意義了,於是他作出了一個罕見的決定,他下令他的部隊就地解散,官兵們可以自行決定是繼續戰鬥,進行突圍或投降,一切責任由他本人承當。

他的這個命令也許使數以萬記的蘇聯官兵們免於在戰爭最後幾天中喪生,當部下問到他本人的打算時,此時的瓦杜**帥只是平靜的說:“一個蘇聯元帥是不應該做俘虜的。”

在交代完後事後,瓦杜**帥一個人走進了一座森林,在那裡他把一發手槍子彈打進了自己的頭部。

1948年10月16日,正在莫斯科的蘇聯元帥朱可夫接到了斯大林的電話,在電話中,斯大林下令取消計劃中的對新西伯利亞的解圍戰役:“我們需要你去科夫一次。”

兩天後,朱可夫元帥抵達烏拉爾方面軍總部,但局勢已無法挽回了,他所能做的只是把儘可能多的部隊調到中華軍進攻方向,以阻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在泥濘季節來臨後,前線沉寂了下來,而蘇聯方面也開始思考中華軍下一步的行動,顯而易見,這個歐亞交界處700公里寬度的突出部是中華軍最理想的目標。

從4月初起,蘇軍高級將領們對如何應因中華軍的計劃展開了一場爭論,斯大林和烏拉爾方面軍司令瓦杜丁大將傾向於發動一場先發制人的進攻,以打亂中華軍的進攻準備並奪回在3月份失去的戰略主動權。

而朱可夫元帥、瓦西列夫斯基元帥和安東諾夫大將則認爲蘇軍應先保持防禦狀態,以堅強的防禦消耗掉中華軍進攻能量,摧毀其裝甲兵力,然後再發動自己的戰略進攻。

在4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發佈的命令反映了這個爭論,它一方面要求在泥濘季節中,各部應加強防禦工事,尤其是反坦克工事的建築,應在德軍可能的進攻方向聚集預備隊,並加強對部隊的訓練。

另一方面它也強調讓各個部隊加強進攻的準備。

4月3日,朱可夫元帥下令兩個方面軍和各級情報機關加強對中華軍下一步行動的偵查

根據這個命令,從蘇軍兩個方面軍的偵察部隊到蘇聯在海外的諜報網都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4月8日,朱可夫元帥首先向最高統帥部提供了他的保告,他預計中華軍將首先前出突出部,然後包圍在突出部北部的蘇軍,最後發動向葉卡捷琳堡的進攻。

最後,他寫到:“我不認爲有必要發動一場先發制人的進攻,我們應首先以堅強的防禦消耗中華軍的力量,尤其是摧毀他們的坦克,然後,我們可以預備隊發動發動全面反攻,以摧毀中華軍的主力。”

接著於4月10日和12日,蘇烏拉爾方面軍參謀長馬裡寧中將和方面軍司令瓦杜丁大將分別向最高統帥部送交了他們的報告,在報告中,他們都預計中華軍下一步的攻勢會指向突出部,其可能的發動日期爲5月中旬。在其他方向,中華軍不大可能在近期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他們要求最高統帥部儘快在受威脅的戰線後方建立一支強大的預備隊。

4月12日,在莫斯科,斯大林召見了朱可夫元帥、瓦西列夫斯基元帥和安東諾夫大將,在這次會議中,斯大林最終被說服,決定採納朱可夫元帥的計劃。

於是,從這時開始,蘇軍在歐亞突出部轉入了以防禦爲主的準備工作。

從中華軍建立那天起,中華軍的結構幾乎沒有變化,尤其在其機械化部隊上,以葉奮韜爲首的中華軍的精英,根據他們的後世經驗和對未來戰爭的思考,發展出了當時被稱爲四維作戰的理論,這個理論要求把情報分析,信息戰,機械化部隊,全方位炮兵和全天候空軍在戰爭中密切配合。

而在陸地進攻中,首先應由機械化步兵在炮兵、工兵和獨立的配屬部隊的支援下,在敵軍的防線上打開突破口,然後投入第一線機械化部隊以擴大突破口並對敵人進行淺縱深分割、包圍,最後投入第二線機械化部隊,它們將通過突破口對敵人進行長距離、大縱深的追擊和包圍。

但由於兵員數量的限制,有的時候造成無法擴大戰果,因爲那時的敵人數量巨大。

與此同時,空軍將和突破的機械化部隊保持密切協同,對敵人後方目標進行大規模轟炸,並輔之於空降兵的突襲,整個戰爭將著眼於運動戰,而不是一,二戰時流行的塹壕戰和陣地戰。

第230章 我有東西給你看第780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一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568章 安南政策之將在外也要遵第5章 老闆娘第538章 後勤之戰鬥的持續保證第224章 知己知彼第168章 四經路的故事第553章 研究之不能高估自己的力第479章 不會有斯大林格勒第4章 首次辦公會第679章 全面準備第742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三第848章 綱領文件第569章 名將不是戰略家第849章 爭論第335章 外蒙古第80章 最後的準備第16章 青黴素的回報第316章 正是需要的第594章 歐亞分離計劃三第421章 佈置第57章 血色長槍隊一第211章 整體說明第129章 軍統訓練人員第340章 全方位準備一第363章 美國之行第341章 全方位準備二第384章 非常規戰術第636章 新起點的準備第763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四第828章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第586章 中尉日記十七第505章 後勤之開拓者第709章 天空戰記八十第690章 結局第405章 坦克王牌之爭第477章 準備的側重點不同第462章 工業基礎第93章 軍旗飄揚第492章 西南之出戰失利第638章 天空戰記二十五章第237章 攻克三河縣城第608章 天空戰記四第209章 選擇新基地第509章 後勤之戰略考慮第20章 盛家鐵鋪第706章 天空戰記七十七第326章 穿梭的范登堡第40章 禮花第313章 開始攻堅行動第344章 沒有問題第777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八第391章 目標伯力第302章 充分的準備第868章 我的觀點--應急措施第4章 首次辦公會第283章 生態城市第730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一第394章 伊爾庫斯克第767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八第108章 沒有懸念第432章 軍力準備第329章 重中之重第293章 戰役部署第109章 視察一第253章 協議第197章 青史留名的誘惑第446章 東南亞攻略第58章 血色長槍隊二第816章 進攻被證實第522章 後勤之最成功的的戰略第295章 可以放手幹了第819章 意外的阻擊第411章 感懷第689章 情懷第6章 初識漢斯第384章 非常規戰術第250章 勝利原因第527章 後勤之鐵路時代第311章 還是準備第28章 頭批訂單第711章 天空戰記八十二第278章 興奮的記者第110章 視察二第565章 安南政策之海運教訓第677章 痛擊印度一第59章 血色長槍隊三第634章 海軍規劃二第294章 有力的證據第370章 無後顧之憂第381章 最終的佈置第93章 軍旗飄揚第563章 安南政策之依據第405章 坦克王牌之爭第608章 天空戰記四第476章 百年大計第629章 規劃一第222章 新的開始第192章 閉門會議
第230章 我有東西給你看第780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一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568章 安南政策之將在外也要遵第5章 老闆娘第538章 後勤之戰鬥的持續保證第224章 知己知彼第168章 四經路的故事第553章 研究之不能高估自己的力第479章 不會有斯大林格勒第4章 首次辦公會第679章 全面準備第742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三第848章 綱領文件第569章 名將不是戰略家第849章 爭論第335章 外蒙古第80章 最後的準備第16章 青黴素的回報第316章 正是需要的第594章 歐亞分離計劃三第421章 佈置第57章 血色長槍隊一第211章 整體說明第129章 軍統訓練人員第340章 全方位準備一第363章 美國之行第341章 全方位準備二第384章 非常規戰術第636章 新起點的準備第763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四第828章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第586章 中尉日記十七第505章 後勤之開拓者第709章 天空戰記八十第690章 結局第405章 坦克王牌之爭第477章 準備的側重點不同第462章 工業基礎第93章 軍旗飄揚第492章 西南之出戰失利第638章 天空戰記二十五章第237章 攻克三河縣城第608章 天空戰記四第209章 選擇新基地第509章 後勤之戰略考慮第20章 盛家鐵鋪第706章 天空戰記七十七第326章 穿梭的范登堡第40章 禮花第313章 開始攻堅行動第344章 沒有問題第777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八第391章 目標伯力第302章 充分的準備第868章 我的觀點--應急措施第4章 首次辦公會第283章 生態城市第730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一第394章 伊爾庫斯克第767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八第108章 沒有懸念第432章 軍力準備第329章 重中之重第293章 戰役部署第109章 視察一第253章 協議第197章 青史留名的誘惑第446章 東南亞攻略第58章 血色長槍隊二第816章 進攻被證實第522章 後勤之最成功的的戰略第295章 可以放手幹了第819章 意外的阻擊第411章 感懷第689章 情懷第6章 初識漢斯第384章 非常規戰術第250章 勝利原因第527章 後勤之鐵路時代第311章 還是準備第28章 頭批訂單第711章 天空戰記八十二第278章 興奮的記者第110章 視察二第565章 安南政策之海運教訓第677章 痛擊印度一第59章 血色長槍隊三第634章 海軍規劃二第294章 有力的證據第370章 無後顧之憂第381章 最終的佈置第93章 軍旗飄揚第563章 安南政策之依據第405章 坦克王牌之爭第608章 天空戰記四第476章 百年大計第629章 規劃一第222章 新的開始第192章 閉門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市| 广元市| 洛川县| 永修县| 芦溪县| 永清县| 邢台市| 雷波县| 南木林县| 五家渠市| 封开县| 滁州市| 石屏县| 中超| 开封市| 黎城县| 邳州市| 陵川县| 沂南县| 南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庆城县| 南陵县| 孝义市| 寻甸| 嵊泗县| 廊坊市| 报价| 潮安县| 张家口市| 辽中县| 庄浪县| 宁晋县| 金平| 德安县| 马尔康县| 兰坪| 新沂市| 宁都县| 景洪市|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