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1章 製造業纔是答案

坐在車上,孔振龍一直在思考李衛“授人以漁”的概念,然後便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孔記者是還有什麼問題吧?儘管開口問吧!”李衛東主動說道。

“李董事長,你所說的授人以漁,我是非常的贊同的,只不過仔細想來,這個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至少在成本方面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吧?”

孔振龍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就好比開挖掘機,學成以後賺的是不少,學費肯定也不低吧?我覺得得比學汽車駕駛更貴。

還有像是汽車修理、烹飪麪點、美容美髮等專業,想要學會的話也都需要一定的花費。也就是說您口中的‘授人以漁’,並不是無償的。”

“那是當然。”李衛東點了點頭:“我是一個商人,開辦技術學校,目的自然是爲了盈利,我們不是義務教育機構,自然也是要收取學費的,而且學費也的確是不便宜。”

“但是對於很多不是很富裕的農村家庭而言,他們恐怕支付不起高昂的學費吧?也就是說對於他們而言,來技術學校學技術,也是一件非常難以達成的事情。就算他們想要學習技術,也掏出出這麼多學費。”

孔振龍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之前我去採訪採棉工人的時候,遇到過一個剛滿十六歲的孩子,他的家庭並不富裕,跑到大西北採棉花,也只是爲了能夠攢夠一筆彩禮錢,娶到隔壁心儀的姑娘。

шшш⊕тTkan⊕¢ ○

但是在回程的火車上,他辛辛苦苦採棉花賺的錢,差點就被扒手給偷走了,還好警察同志技術出現,抓住了扒手,他才保住了自己賺的辛苦錢。

這孩子是幸運的,雖然不懂的什麼技術,但卻可以憑著力氣賺錢娶媳婦。我想像幾十萬採棉大軍,大多數都是他這種情況,沒有技術,只能靠著力氣賺錢。

李董事長,你之前也說過,中國有好幾億缺少謀生技術的農民,這麼大數量的人口,我們哪有那麼多的資源,去對他們進行職業技術培訓?”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以我們國家現在的情況和人口的規模,普及職業技術教育,完全是不可能是事情。”李衛東點了點頭,接著說道;

“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能夠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就很不錯了,根本沒有那麼多的金錢和資源,對幾億人進行職業教育。

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職業教育只能作爲一種補充的形式存在,它可以讓一部分人找到飯碗,甚至富裕起來,但無法決絕大部分人的問題。

因此我纔要帶你去下個地方,等到了那裡,你可能會得到一個更加完整的答案。”

“李董事長,你還沒有告訴我,我們究竟要去哪裡呢!”孔振龍好奇的問道。

“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小狗電器廠,就目前而言,這應該算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代工廠。而未來的話,那裡會成爲全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代工廠!”李衛東笑著說道。

……

經過最近幾年的擴建,小狗電器廠的規模已經非常的大了,整個向陽鎮的土地,基本都被規劃給了小狗電器廠使用。

目前整個廠區的工人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十二萬人。這雖然跟後世的富士康動輒二三十萬人的廠區沒法比,但是在2000年左右,已經是國內能排進前十的大廠了。

事實上整個向陽鎮,本來也只有五萬多人口,如今全鎮的五萬多人,基本已經不種地了,他們要麼是去小狗電器廠工作,要麼就是從事小狗電器廠的後勤保障工作。

十二萬人的吃喝拉撒,每天可要消耗不少的物資,這些都成了向陽鎮居民的經濟來源,有本事的就去廠裡承包個食堂或者小賣鋪,沒有那個能耐的便在工廠外面弄小門頭,開個小吃攤,或者遊戲機廳、檯球廳、理髮店之類的,哪怕是賣個煎餅果子肉夾饃,也能解決生計,至少比種地賺的多。

電器廠旁邊的幾條道路上,都自發的形成了早市或者夜市,賣小吃的,賣各種生活用品的,還有各種盜版書和盜版磁帶,應有盡有。

下了夜班的工人逛早市,下了白班的工人逛夜市,十二萬的工人規模,足以輕鬆的養活上千的攤販。

孔振龍整日走南闖北,去過很多大企業,也算是見多識廣,但是見識到小狗電器廠的規模後,還是吃了一驚。

“這些都是宿舍樓麼?這麼多樓,得住多少人啊!”孔振龍望著一排排四層的宿舍樓,一臉驚異的說道:

“李董事長,你這個電器廠的規模可真夠大的,我採訪過很多的大型國企,像是這麼大規模的企業可不常見。”

李衛東則介紹道;“目前,我們的廠區裡有十二萬名職工,而爲這些職工提供生活和後勤保障的,差不多也有兩萬多人!

你面前的這些宿舍樓,都是八人一間的,條件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基本上跟普通高校的宿舍差不多。”

“您的這個工廠,讓我想起了當年那些大礦和油田,也都是依託一個企業就能建起來一個座城鎮。”孔振龍開口說道。

國內很資源型的城市或者城鎮,就是依託於某個大礦,或者某個大油田建起來的。

就比如DQ市,原本只是一個鎮,周圍全都是牧場,自從發現油田以後,慢慢的就發展成爲了一個城市。

就在此時,有一批年輕人出現在視野當中,他們手裡拿著剛領到的衣服和鞋子,以及臉盆毛巾等生活用品,正排著隊最向其中一所宿舍樓走去。

“這是我們新招聘來的員工。我們每一個員工都要經過考試和體檢,才能進廠,而且進廠之後還要經過培訓,只有培訓合格後,才能上崗。孔記者,有沒有興趣去我們的培訓部看一看?”李衛東開口問道。

“敢不從命!”孔振龍點了點頭。

衆人來到了培訓部,那裡也是一片大車間,只不過沒有佈置流水線罷了,工人們正在這裡練習組裝家電產品的一些基本操作。

正在接受培訓的,基本都是年輕人,看起來都是二十歲左右的樣子,也有一些稍顯稚嫩的面孔,肯定還是未成年人,年紀大的則是寥寥無幾。

“李董事長,你這裡的工人,普遍是比較年輕的。”孔振龍下意識的說道。

“年輕人學習能力比較強,比較容易通過培訓。”李衛東接著問道:“採棉工人應該有不少上了年紀的吧?”

孔振龍點了點頭:“採棉工人的年紀比較平均,年輕的有,年紀大的也有,不過大多數都是青壯年,那種三四十歲的,五十歲以上的也有不少,十幾歲的並不多。”

“十幾歲的孩子出遠門,又是地廣人稀的大西北,家裡畢竟還是不放心的。但是來工廠就一樣了,有固定的工作地點,吃住都有保障,把孩子送過來,家長也放心。”

李衛東接著說道;“實不相瞞,前些年的時候,我們這裡可招了不少的童工,那些十三四歲的孩子,全都被家裡送過來,就是看中了我們這裡管吃管住還有工資。

我們說不要童工吧,人家卻求著我們收留,甚至很多村幹部都幫著說好話,非得把人送過來的,畢竟那個時代,在農民眼中,當工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最近幾年我們也加強的招工的管理,嚴禁招聘十六週歲以下的童工,沒有身份證無法證明自己年齡的,要麼拿戶口本過來,要麼拿村裡的證明過來。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鑽空子,明明不到十六歲,卻讓村裡開了證明過來。這農村地區嘛,都是看虛歲的,十五歲就能開出十六歲的證明來。

而且根據咱們國家的傳統,不看出生日期,過了農曆年就是長了一歲,有些年底出生的,明明是十四歲的孩子,直接虛了兩歲,拿著十六歲的證明來找工作,我們也是挺無可奈何的。”

“這種情況全國各地都有,即便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也免不了受到鄉約民宿的束縛。”孔振龍點了點頭。

國家法律規定是不允許招十六週歲以下童工的,不過落實到執行方面,更多的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當年國企時代,孩子能頂父母的崗位參加工作,就免不了會出現不到十六歲便參加工作的現象。

就比如李衛東,十六歲就頂替了父親的崗位參加了工作。好在李衛東的生日是在年初,如果出生日期再晚一些的話,李衛東也成了童工了。

很多50後、60後,乃至70初的簡歷,會出現十三四歲就參加工作的情況,看了以後不要吃驚,當時的國情便是如此。

十四歲虛兩歲,也就十六了,參加工作沒毛病。

後來民營經濟逐漸的發展壯大,工作崗位也逐漸變多。但是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經濟的用工遠不如國企那樣的規範,使用未滿十六歲工人的情況就更多了。

而未滿十六週歲就出來打工掙錢的,也越來越多,這些人基本連初中都沒有畢業。

他們當中是一部分是家庭貧困,實在是無法完成學業,便只能出來打工。

其實這樣的人佔比並不多,中國人歷來都是重視教育的,哪怕是窮人,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很多貧窮的家庭,只要孩子能考得上,哪怕砸鍋賣鐵,也要供應孩子上學。

後世有好幾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當年都是舉全村之力供應上了大學,然後出人頭地的。

所以大部分中途輟學出來打工的,真的是學習不好,既然不是上學的那塊料,不如就乾脆不上學了,早點出來打工掙錢,養活自己也能貼補家用。

但凡是能在班裡考第一名的,有幾個輟學打工的?

換個角度說,班裡的倒數第一,有幾個厚著臉皮立志要考博士的?

其實這種年齡的問題,向來都不是問題,在檔案裡動動手腳,把年齡改大一些,便於更早的參加工作,是常有的事情。

新聞上也經常報道一些檔案年齡與身份證戶口本年齡不相符的案例,大多是爲了找工作或者參軍,修改了自己的檔案年齡。

這些修改年齡的人,當時是享受到實惠了,等到辦理退休的時候,又覺得自己吃虧了,然後再去修改,改不了就找記者深淵,說是以前寫錯了,現在改不了,搞得跟相關部門尸位素餐似得。

實際上都是自作自受,當年改年齡佔便宜的時候,怎麼不去找記者,等到自己吃虧了,想起記者來了?

……

李衛東說著看了看錶:“快到晚飯時間了,孔記者,咱們去餐廳吧,我帶你去看看我們這裡的伙食,還是很不錯的。”

工廠的餐廳可不止一個,李衛東帶著孔振龍,走進了其中一個餐廳,此時一排排的窗口,已經準備好了熱騰騰的食物。

孔振龍看了看窗口邊上的刷卡機,開口說道;“吃飯是刷卡啊?”

李衛東則開口解釋道:“以前食堂是免費的,想吃多少吃多少,那個時候招來的工人也真的是缺肚子,平時吃不飽飯,這大白饅頭,一頓啃七八個的不在少數。

最近幾年招來的工人,基本都不存在溫飽問題了,所以也就出現了一些浪費食物的現象,因此我們就改成了刷飯卡。

工人每個月都有150塊錢餐費補助,他們可以拿著這個補助的錢充飯卡,也可以去外面吃,想吃啥吃啥,能吃多少買多少,這樣可以杜絕浪費食物。

食堂裡面的各個就餐窗口,也是分給不同人承包的,他們互相之間有競爭機制,東西做的好吃的,價格便宜的,自然就能吸引更多的工人就餐。

另外廠裡也會根據各個窗口的銷售數額進行一些補貼,賣的越多,補貼就越多,這也是希望食堂的價格不要太高,所以總的來說,還是在食堂裡吃比較劃算的”

孔振龍走到一個窗口前,看了看菜品,有涼拌海帶,炒土豆絲,白菜燉豆腐,西紅柿炒雞蛋,土豆燉肉,宮保雞丁,還有一個紫菜湯,算是葷素搭配,營養豐富。

“孔記者,你看這伙食水平,比那些去大西北採棉花的,要好不少吧?”李衛東下著問道。

“是好不少,那些在大西北採棉花的工人,能有個炒飯或者拌麪吃,就算是不錯的了,大多數情況是就著白開水啃乾糧。”孔振龍開口說道。

隨著下班的鈴聲響起,工人們紛紛涌向了食堂,好幾萬人移動的場面,看起來頗爲壯觀。

食堂裡很快就塞滿了人,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人們,很快的就大快朵頤起來。

“我們這個廠區,現在有十二萬工人,而且還在不斷的發展壯大,現在每年都要增加一到兩萬人。以後估計能擴張到二十五到三十萬人!”

李衛東指了指那些就餐的工人,接著問道:“孔記者,你覺得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願意來我這裡工作?”

“包吃包住發衣服,還有工資,這伙食也挺不錯的,我要是啥都不會的話,也想到你這廠裡來上班!”孔振龍笑著答道。

“那相比起去大西北採棉花,我們這裡的環境怎麼樣?”李衛東又問道。

“那自然是好多了,不用風吹日曬,雖然流水線有些無聊,但畢竟不算是重體力勞動,應該比採棉花輕鬆過許多。”孔振龍開口答道。

李衛東則開口說道:“我這一個工廠,就解決了十二萬人的就業,再加上後勤保障,差不多解決了十五萬人的生計問題。

如果有這麼四五家工廠,差不多就能解決幾十萬採棉大軍的生計問題吧?那麼如果有幾百幾千個這樣的工廠呢?是不是能解決幾億人的生計問題?”

孔振龍微微一愣,幾億有好多個零,他的腦子一時間並沒有轉過彎來。

李衛東則接著說道;“你之前提出的問題,授人以漁是答案的一部分,而這裡這是答案的另外一部分!而且這裡的答案,可以解決幾億人的問題!這就是製造業!”

李衛東說著,轉過頭來,一臉鄭重的說道:“跟職業技術培訓相比,發展製造業是真正授人以漁。我們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想要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製造業纔是我們的答案!”

第十一章 說客如雲第375章 老凡爾賽(求訂閱)第428章 頂級戰略佈局第437章 你的危機,我的時機第642章 人均喬丹第446章 反客爲主(求月票訂閱)第395章 給我使勁吹!(求訂閱)第366章 縱橫捭闔(求訂閱)第501章 好人章局座第515章 釜底抽薪第309章批發大白菜(月票加更1)第611章 壞人做到底第八十一章 鉅額財產來路不明(四更)第三十五章 曠工第四十九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9章 富康(二合一章節)第353章 特等獎(求訂閱)第393章 上門女婿(求訂閱)第636章 用福利砸他第503章 竇娥冤!第624章 贊助CBA第393章 上門女婿(求訂閱)第179章 同一個李衛東第673章 試水泰國市場第二十九章 汽車工程師第224章 大學生(補欠12)第一百章 有熟人好辦事今日請假,構思一下後面的劇情第728章 掌控供應鏈第504章 一顆老鼠屎!第330章 意外收穫(求訂閱)第234章 疑點重重(求訂閱)第225章 天生反派,找打!第294章 牛皮吹破天(求訂閱)第151章 空氣炸鍋(三更)第七十六章 承包服裝廠第449章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求訂閱)第482章 撿漏之旅第356章 我們都有新產品(一更)第175章 做生意全靠演(求訂閱)第195章 又見山寨大軍(求訂閱)第三章 混子修車第430章 再戰科隆第686章 煤老闆的快樂第366章 縱橫捭闔(求訂閱)第605章 草率了第169章 誰在炸魚(4600均定加更)第160章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補欠1)第459章 魔改電池第四章 看看就會修第532章 無業青年+1第430章 再戰科隆第113章 沒有錢買原料第336章 招兵買馬!(二合一)第613章 挖出個祖宗第145章 坐地起價第333章 爭當接盤俠(二合一)第142章 印花糊了第176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求訂閱)第164章 家電展區怎能沒電!第370章 一鳴驚人(求訂閱)第715章 企業論壇第306章 身體被掏空了第722章 互聯網+新能源第463章 這叫老年代步車第609章 背後捅刀子第165章 人多壓力大第698章 蛇吞象第507章 拓展新項目第605章 草率了第236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403章 心服口服第346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63章 這叫老年代步車第533章 慈善家不好當第五十八章 第一桶金第703章 三十年太長,只爭朝夕!第488章 等你一輩子!第613章 挖出個祖宗第三十六章 重卡到手第205章 她這是在撩我嗎(補欠10)第221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397章 捷足先登第395章 給我使勁吹!(求訂閱)第272章 肯德基也是西餐(二合一章節)第七十六章 承包服裝廠第646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四章 調度員第273章 懶蛤蟆想吃天鵝肉(求訂閱)第711章 GDP的誘惑第619章 水貨的誕生第223章 傷害不高,侮辱性極強(二合一)第353章 特等獎(求訂閱)第419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42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70章 一鳴驚人(求訂閱)第724章 我們還有市場第九十九章 治痔瘡第698章 蛇吞象第372章 李衛東討債(求訂閱)
第十一章 說客如雲第375章 老凡爾賽(求訂閱)第428章 頂級戰略佈局第437章 你的危機,我的時機第642章 人均喬丹第446章 反客爲主(求月票訂閱)第395章 給我使勁吹!(求訂閱)第366章 縱橫捭闔(求訂閱)第501章 好人章局座第515章 釜底抽薪第309章批發大白菜(月票加更1)第611章 壞人做到底第八十一章 鉅額財產來路不明(四更)第三十五章 曠工第四十九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9章 富康(二合一章節)第353章 特等獎(求訂閱)第393章 上門女婿(求訂閱)第636章 用福利砸他第503章 竇娥冤!第624章 贊助CBA第393章 上門女婿(求訂閱)第179章 同一個李衛東第673章 試水泰國市場第二十九章 汽車工程師第224章 大學生(補欠12)第一百章 有熟人好辦事今日請假,構思一下後面的劇情第728章 掌控供應鏈第504章 一顆老鼠屎!第330章 意外收穫(求訂閱)第234章 疑點重重(求訂閱)第225章 天生反派,找打!第294章 牛皮吹破天(求訂閱)第151章 空氣炸鍋(三更)第七十六章 承包服裝廠第449章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求訂閱)第482章 撿漏之旅第356章 我們都有新產品(一更)第175章 做生意全靠演(求訂閱)第195章 又見山寨大軍(求訂閱)第三章 混子修車第430章 再戰科隆第686章 煤老闆的快樂第366章 縱橫捭闔(求訂閱)第605章 草率了第169章 誰在炸魚(4600均定加更)第160章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補欠1)第459章 魔改電池第四章 看看就會修第532章 無業青年+1第430章 再戰科隆第113章 沒有錢買原料第336章 招兵買馬!(二合一)第613章 挖出個祖宗第145章 坐地起價第333章 爭當接盤俠(二合一)第142章 印花糊了第176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求訂閱)第164章 家電展區怎能沒電!第370章 一鳴驚人(求訂閱)第715章 企業論壇第306章 身體被掏空了第722章 互聯網+新能源第463章 這叫老年代步車第609章 背後捅刀子第165章 人多壓力大第698章 蛇吞象第507章 拓展新項目第605章 草率了第236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403章 心服口服第346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63章 這叫老年代步車第533章 慈善家不好當第五十八章 第一桶金第703章 三十年太長,只爭朝夕!第488章 等你一輩子!第613章 挖出個祖宗第三十六章 重卡到手第205章 她這是在撩我嗎(補欠10)第221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397章 捷足先登第395章 給我使勁吹!(求訂閱)第272章 肯德基也是西餐(二合一章節)第七十六章 承包服裝廠第646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四章 調度員第273章 懶蛤蟆想吃天鵝肉(求訂閱)第711章 GDP的誘惑第619章 水貨的誕生第223章 傷害不高,侮辱性極強(二合一)第353章 特等獎(求訂閱)第419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42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70章 一鳴驚人(求訂閱)第724章 我們還有市場第九十九章 治痔瘡第698章 蛇吞象第372章 李衛東討債(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平乡县| 阿拉尔市| 峨边| 大余县| 吴忠市| 文安县| 时尚| 白水县| 新竹市| 沂水县| 台北市| 罗山县| 阿勒泰市| 汝南县| 遵义县| 五台县| 大田县| 孟连| 安福县| 宜阳县| 临桂县| 福泉市| 吴旗县| 南和县| 焉耆| 呼玛县| 苍梧县| 湘潭市| 襄城县| 上犹县| 肥城市| 广州市| 金华市| 卓资县| 临猗县| 潞城市| 金平| 长武县| 修文县|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