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看向的,是涇川河,他以前就是京都人,喝著這裡的水長大的,所以對於這裡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一份眷戀。
他終於能夠再一次喝到這裡的河水。
就在豐臣秀吉遐思的時候,一片黑壓壓的戰船突然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
這些戰船突然出現,讓豐臣秀吉的精神再次緊繃。
“那是誰的戰船?”
豐臣秀吉迅速在腦海之中回憶,試圖找到這些戰船的來源,但是思來想去,也不知道整個東瀛誰能夠製造這麼巨大的戰船。
倒是在思考的時候,一個可以稱爲他的噩夢的存在出現了。
那就是大漢。
“全軍戒備!”
如果真的是大漢的話,那麼······豐臣秀吉的眼中出現無限戰意,他迫不及待地想再次與他們大戰一次。
隨著戰船的不斷靠近,豐臣秀吉也終於看清了他們船帆上面寫著的巨大的文字,正是一個大大的漢!
“漢軍!”
······
“前面就是京都的武田了,不過,那裡好像發生了戰鬥。”
鄭和遠遠的看到武田似乎有硝煙升起,而且可以隱隱約約聽到那裡戰鬥的聲音。
“那不是說我們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
如果武田真的在發生戰鬥的話,那劉安的確是坐收漁翁之利了。
不過當艦隊靠近岸邊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劉安看到在武田城中高高掛起的尾張國的旗幟。
“看來這裡已經被別人佔領了。”
劉安下令艦隊靠近岸邊,準備登陸作戰。
既然渡海作戰總要有一座城池作爲根據地,劉安就是要以京都爲根據地,佔領了這裡,然後讓整個東瀛的國家來打自己,這樣就剩了自己奔波的力氣了。
所謂藝高人大膽,現在劉安所做的,就是大膽的事。
既然要讓京都做自己的根據地,自然不能利用大炮給轟爛掉,否則的話,他們就只能住一座漏風的城池了。
漢軍陸陸續續從戰船之上走下,京都外只是一小會兒的時間就已經是黑壓壓的一片,一眼望去,有近萬人。
“識相的話,打開城門滾出去,饒你們不死!”
劉安給戚繼光一個指示,戚繼光向京都喊到。
“漢皇!好久不見!”
劉安本來都懶得看城中的守將,但是城上的人竟然知道自己是漢皇,這倒是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於是劉安擡頭向城牆上看去,一眼就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
“是你?你叫什麼來著?豐······瘋子秀吉,是不是!”
劉安故意指著豐臣秀吉道,說完之後還哈哈大笑。
如果是以前的豐臣秀吉,肯定要被劉安的這份嘲諷給激怒,但是現在的豐臣秀吉早就已經變得不一樣了。
“三年前敗於東海之上,恥辱今日仍然銘記,既然你敢來東瀛,那麼,我會將曾經的恥辱一併奉還!”
豐臣秀吉表現的非常淡定,只是拔出腰間的長刀。
“好,那就讓我看看你準備怎麼奉還你的恥辱!”
劉安說完,拔劍一揮,登陸的漢軍擂鼓進軍,向京都發動猛烈的攻擊。
然後,在短短不到十分鐘後,京都的城門就被攻破。
雖然有些撿漏的意思,但是漢軍的戰鬥力同樣不可忽視。
豐臣秀吉騎著矮小的戰馬奔馳在返回尾張國的路上時,腦袋還是懵的。
自己不是剛剛纔放了狠話嗎?怎麼短短幾分鐘後就徹底戰敗了?這麼快就需要再次逃跑了嗎?真的太羞恥了!
沒錯,豐臣秀吉的大軍在漢軍的進攻下根本沒有撐過二十分鐘,眼看漢軍把東瀛軍給擊潰,豐臣秀吉的方向完全崩潰,一個人拉著豐臣秀吉就向城外奔去,這才讓豐臣秀吉得以保住自己的小命。
只是,京都也就徹底淪陷了。
“五千大軍還剩多少?”豐臣秀吉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問到。
“不到五百。”
豐臣秀吉聽完腦袋中響起劇烈的嗡鳴聲,這明明是他沉澱三年之後的第一戰,原本以爲自己會一鳴驚人,但是五千人的大軍最後竟然讓自己折損的只剩下五百人。
難道自己真的是一個廢物嗎?
豐臣秀吉一邊想著,一邊拔出自己腰間的長刀。
“唯有自盡謝罪了!”
豐臣秀吉舉起刀就要向自己的腹部刺去,好在他身旁的人眼疾手快奪下他手中的刀,這才讓豐臣秀吉沒有自盡成功。
“大人,這次是別人偷襲我們,所以纔會導致失敗,完全不是大人的原因。而且,他們有著數萬大軍,失敗是很正常的。”
“大人沉澱三年,肯定不願意就這麼死掉吧!不如我們現在回去,報告給大名,然後重新集結大軍,反攻回來,到時候一雪前恥!”
“一雪前恥!”
豐臣秀吉雙眼中佈滿血絲,是啊,如果自盡的話他多麼不甘心啊,他還有很多的恥辱沒有血洗呢。
上一次加上這一次的,雙倍奉還!
京都好打的超乎劉安自己的想象,原本還以爲豐臣秀吉能擋自己一段時間呢,但最後卻是連二十分鐘都沒有撐過去。
不過,這個豐臣秀吉逃跑的本事真是厲害,自己已經擊潰他兩次,竟然沒有一次能夠抓到他。
當真是比泥鰍還要滑溜。
“向外傳播消息,就說大漢佔據京都,諸國來朝,否則的話,我們就打到他們的門上去!”
劉安對鄭和交代到。
這樣的命令讓鄭和多少有些摸不知道頭腦。
“陛下,我們現在已經是在敵軍腹地,散佈這樣的消息無異於爲我們樹敵,而且還是整個東瀛。萬一他們聯合起來向我們進軍,我們的處境可就危險了。”
鄭和憂慮道。
“你放心好了,朕要的,就是讓他們來找我們,這樣就剩的我們去找他們了。”
鄭和並不知道東瀛羣島上各國的具體實力,所以顧慮非常多。
但劉安很清楚,所以他有恃無恐。
“在京都的城牆上懸掛大漢旗幟,記住要插滿。”
“另外,戰船在涇川河上排開陣仗,隨時警惕敵軍的進攻。戰船可不能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