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暖閣奏對(二)

過了片刻,一個太監掀開簾子,李邦華在前,王家彥在後,進入裡問暖閣,在崇禎的面前叩頭。崇禎問道:

“王家彥,城上守禦如何?逆賊有何動靜?”

王家彥奏道:“陛下,城上兵力單薄,衆心已散。前日在沙河和土城關外防守的三大營兵遇敵即潰,一部分降了敵人,如今在西直門和阜成門外攻城的多是三大營的降兵,真正賊兵反而在後邊休息。三大營降兵同守城的軍民不斷說話,稱說逆賊兵力如何強大,包圍北京的有二十萬精兵,隨時可以破城,勸城上人識時務,早一點開門投降,免遭屠戮。城上人聽了他們的說話,衆心更加瓦解。”

“爲何不嚴令禁止城上城下說話?”

王家彥痛心地說:“陛下!自從逆賊來到城下,城上人心瓦解,還說什麼令行禁止!微臣身爲兵部侍郎兼協理戎政大臣,分守安定門,從十六日到昨日上午,竟不能登城巡視,幾次登城,都被守城內臣擋回;張縉彥是兵部尚書,爲朝廷樞密重臣,值大敵圍城之日,竟然亦不能登城視察。自古以來,無此怪事!”

王家彥說不下去,伏地泣不成聲。李邦華也默默流淚,悔恨自己一生空有剛正敢言之名,卻對南遷之議不敢有堅決主張,遂有今日之禍。崇禎見兩位大臣哭,也不禁流淚,恨恨地說:

“內臣本是皇家的家奴,不料竟然對守城事如此兒戲!”

王家彥接著說:“臣幾次不能登城,只好回至戎政府抱頭痛哭。戎政府的官員們認爲這是亡國之象,看見臣哭,大家也哭。前日下午,臣去兵部衙門找張縉彥商議,張縉彥也正在束手無計。我們商量之後,當時由張縉彥將此情況具疏,緊急陳奏。幸蒙陛下立即下一手敕:

‘張縉彥登城視察,內臣不得阻撓’。

從十六日下午申時以後,本兵始獲登城,微臣亦隨同縉彥登城。局勢如此,臣爲社稷憂!蒙陛下恩眷,命臣協理戎政。臣奉命於危難之際,縱然決心以一死報陛下,但恨死不蔽辜!”

說畢又哭。

崇禎看了李邦華一眼,想著還有重要話要同他密談,揮淚向家彥問道:

“卿自入仕以來,已是三朝老臣,如今是第二次爲北京守城事鞠躬盡瘁,君臣患難與共”

王家彥聽到皇上的這一句話,禁不住痛哭失聲。崇禎也哭了。李邦華流著淚插言說:“國家到此地步,文武百官都不能辭其咎。老臣當言不言,深負陛下,死有餘辜!”

崇禎對李邦華的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不很清楚,顧不得去想,又接著對王家彥說道:

“朕清楚記得,十五年冬天,你由太僕寺卿剛升任戶部侍郎,忽然邊事告急,特授你爲兵部右侍郎,協理京營戎政。你拜命之日,即從正陽門開始,沿城頭騎馬巡視了內城九門;第二天又從西便門開始,巡視了外城七門,你察看內外城一萬九千多個垛口,整頓了一切守禦器具,使京師的防務壁壘一新。你曾經在雪夜中不帶一人,步上城頭,自己提一燈籠,巡視一些要緊地方。城上官兵和百姓丁壯,誰也不知道你是兵部侍郎。第二天,你該獎勵的獎勵,該處罰的處罰,將士們無不驚服。家彥,朕雖深居九重,日理萬機,可是你如何治事勤謹,朕全知道!”

崇禎又接著說:“不久,東虜進犯京畿,京師戒嚴。卿受命分守阜成門,又移守安定門。自前年閏十一月至去年五月,前後七個月,卿躬冒寒暑,鼓勵將士各用所長。狂虜退出長城之後,朕賜宴午門外,晉封你爲太子太保,世襲錦衣指揮。卿一再謙退,上表力辭。朕不得已答應卿的請求,只加卿一級,襲正千戶三世。今年開春以後,廷推卿爲戶部尚書,朕向內閣批示說:

‘王家彥勤勞王事,且清慎不愛錢,理財最好,宜任戶部尚書。但目前逆賊已渡河入晉,軍情吃緊。王家彥在戎政上已有經驗,臨敵不便更易,應繼續留在京營!’

家彥,卿是朕的股肱之臣。事到如今,難道你就沒有一點辦法麼?”

王家彥哽咽說:“皇上,人心已散,臣力已竭,臣惟有以一死報陛下知遇之恩!”

崇禎又一次陷於絕望,嗚咽出聲。王家彥也嗚咽不止。李邦華雖然不哭,卻是不斷流淚,在心中又暗暗悔恨自己沒有對南遷事作有力主張。君臣們相對哭了一陣,崇禎對王家彥說道:

“卿速去城上巡視,盡力防守,以待吳三桂的救兵趕來!”

王家彥叩頭,站起身來,揮淚退出暖閣。

王家彥退出以後,崇禎望著李邦華說道:

“先生平身。賜坐!”

一個站在窗外侍候的太監,立即進來,在崇禎的斜對面擺好一把椅子。李邦華躬身謝恩,然後側身落座,等待皇上問話。

崇禎對待李邦華這樣有學問、有操守的老臣一向尊重,照例稱先生而不呼名。但是他明白,如今京師被圍,戎馬倥傯,不是從容論道時候,李邦華年事已高,縱有四朝老臣威望,對挽救大局也無濟於事。崇禎心中難過,嘆一口氣,隨便問道:

“先生,今日朕因心中已亂,臨時上朝,文武百官事前都不知道。先生已是古稀之年,如何趕來上朝?不知有何重要陳奏?”

李邦華在椅子上欠身說道:“啓奏陛下,自十六日賊越過昌平以後,老臣知大事已不可爲,即移住文丞相祠,不再回家,決意到逆賊破城之日,臣即自縊於文丞相之側。兩天來”

崇禎的心頭猛一震動,揮手使邦華不要說下去。他忽然想起昨夜的一個兇夢,想到自己也要自縊,不禁掩面嗚咽。李邦華見皇上哭,自己也哭,同時悔恨自己身爲大臣對來到眼前的“天崩地拆”之禍負有罪責。崇禎不知道李邦華的悔恨心清,嗚咽片刻之後,揩淚問道:

“先生剛纔說到‘兩天來’,兩天來怎麼了?”

“老臣兩天來每至五更,命僕人牽馬,到東華門外,再從紫禁城外來到闕左門①外下馬,進闕左門來到午門之外,瞭望一陣,然後回去。臣以爲再無見君之日了,在死前多望望午門也是爲臣的一片愚忠。不料今日來到午門前邊,聽見鐘聲,恰逢陛下御門上朝,使老臣有幸再睹天顏。”

崇禎又感動又深有感慨地說:“倘若大臣每都似先生居官清正,忠心耿耿,國事何能壞到今日地步!”

李邦華突然離開椅子,跪下叩頭,顫聲說道:“陛下!國家到此地步,老臣死不蔽辜!”

崇禎猛然一驚,愣了片刻,問道:

“先生何出此言?”

“臣有誤君誤國之罪。”

“先生何事誤國?”

“此事陛下不知,但臣心中明白,如今後悔已無及矣!”

崇禎聽出來李邦華的話中含有很深的痛悔意思,但是他一時尚不明白,一邊胡亂猜想,一邊叫邦華坐下說話。等都華重新叩頭起身,坐下以後,崇禎問道:

“先生所指何事?”

李邦華欠身說:“正月初,賊方渡河入晉,太原尚未失陷,然全晉空虛,京師守禦亦弱,識者已知京師將不能堅守。李明睿建議陛下乘敵兵尚遠,迅速駕車南京,然後憑藉江南財賦與兵源,整軍經武,對逆喊大張撻伐,先定楚、豫,次第掃蕩陝、晉,此是謀國上策!”

第1章 大明京軍第49章 不要俘虜第16章 咄咄怪事乎?第34章 殺殺殺殺(下)第56章 大清洗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7章 戰事佈局第27章 天聰第9章 安排第32章 硬挫正白旗第42章 何去何從(下)第17章 威武第10章 驚雷潛生(一)第9章 暖閣奏對(二)第4章 試探第59章 火槍軍(中)第39章 進軍大明第45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10章 決斷第22章 潛回第12章 兵動朝鮮(四)第1章 早有準備第22章 交鋒開始第28章 長槍復出第22章 新督師第10章 謀劃第22章 大風起(下)第55章 膽怯的朝鮮君上第10章 兵動朝鮮(二)第9章 震撼第15章 迴歸第2章 大明“新患”第1章 影子第9章 大軍調動(上)第15章 父子關係第18章 破縣第27章 戰雲起第26章 攻殺第22章 潛回第35章 崇禎元年第2章 嶽託第41章 何去何從(上)第25章 笑,笑,笑第32章 臣妾在黃泉恭候聖駕第17章 風雨雷動(四)第2章 何必如此煩心第19章 韃虜,灰飛煙滅(下)第16章 巍巍山海,可堪龍騎?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23章 寧靜第7章 弗朗機人第5章 勢不可擋第20章 魯克的火槍隊(下)第21章 氣節第4章 爭奪汗位(一)第35章 怒海滔滔(上)第4章 龍辰的猶豫第27章 起誓第10章 暗潮第8章 漢家第23章 逆轉第15章 父子關係第9章 大軍調動(上)第14章 消弭第27章 前明太子第28章 虎之夕陽第34章 整肅軍紀(二)第4章 試探第18章 急不可待第39章 進軍大明第3章 喝醋第21章 詔令(上)第6章 亡國之象第21章 殺到你出來第27章 起誓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7章 習慣性坑隊友第52章 戰退正白旗第3章 諸將歸來(下)第19章 詭異的勝利(下)第1章 早有準備第1章 血火第31章 請降第15章 活捉!活捉!(上)第6章 爭奪汗位(三)第16章 一句禪位第38章 遼東軍離去!第8章 幹你奶奶的第1章 血火第10章 龍帥大婚(上)第23章 滿桂對陣嶽託第22章 新督師第14章 崇禎的決斷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11章 洶涌第9章 安排第11章 翁婿之談第50章 你要不要也踩一下?第34章 主動出擊!
第1章 大明京軍第49章 不要俘虜第16章 咄咄怪事乎?第34章 殺殺殺殺(下)第56章 大清洗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7章 戰事佈局第27章 天聰第9章 安排第32章 硬挫正白旗第42章 何去何從(下)第17章 威武第10章 驚雷潛生(一)第9章 暖閣奏對(二)第4章 試探第59章 火槍軍(中)第39章 進軍大明第45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10章 決斷第22章 潛回第12章 兵動朝鮮(四)第1章 早有準備第22章 交鋒開始第28章 長槍復出第22章 新督師第10章 謀劃第22章 大風起(下)第55章 膽怯的朝鮮君上第10章 兵動朝鮮(二)第9章 震撼第15章 迴歸第2章 大明“新患”第1章 影子第9章 大軍調動(上)第15章 父子關係第18章 破縣第27章 戰雲起第26章 攻殺第22章 潛回第35章 崇禎元年第2章 嶽託第41章 何去何從(上)第25章 笑,笑,笑第32章 臣妾在黃泉恭候聖駕第17章 風雨雷動(四)第2章 何必如此煩心第19章 韃虜,灰飛煙滅(下)第16章 巍巍山海,可堪龍騎?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23章 寧靜第7章 弗朗機人第5章 勢不可擋第20章 魯克的火槍隊(下)第21章 氣節第4章 爭奪汗位(一)第35章 怒海滔滔(上)第4章 龍辰的猶豫第27章 起誓第10章 暗潮第8章 漢家第23章 逆轉第15章 父子關係第9章 大軍調動(上)第14章 消弭第27章 前明太子第28章 虎之夕陽第34章 整肅軍紀(二)第4章 試探第18章 急不可待第39章 進軍大明第3章 喝醋第21章 詔令(上)第6章 亡國之象第21章 殺到你出來第27章 起誓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7章 習慣性坑隊友第52章 戰退正白旗第3章 諸將歸來(下)第19章 詭異的勝利(下)第1章 早有準備第1章 血火第31章 請降第15章 活捉!活捉!(上)第6章 爭奪汗位(三)第16章 一句禪位第38章 遼東軍離去!第8章 幹你奶奶的第1章 血火第10章 龍帥大婚(上)第23章 滿桂對陣嶽託第22章 新督師第14章 崇禎的決斷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11章 洶涌第9章 安排第11章 翁婿之談第50章 你要不要也踩一下?第34章 主動出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阿坝县| 宿迁市| 林西县| 察隅县| 阳泉市| 利川市| 博乐市| 红桥区| 翁源县| 兴业县| 松潘县| 永州市| 苏尼特右旗| 大竹县| 周口市| 宜春市| 富锦市| 马鞍山市| 呼伦贝尔市| 海兴县| 两当县| 云安县| 桃江县| 望城县| 驻马店市| 宁津县| 穆棱市| 保山市| 铜山县| 石泉县| 凤城市| 麻江县| 汕头市| 兴安县| 宁城县| 怀仁县| 红原县| 彩票| 开封市|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