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章 主動出擊!

“諸位,是不是很奇怪,在這時候,本帥不讓你們在前線指揮佈陣,卻讓你們到這這大帳中來,開這勞什子會?”袁崇煥對著在場諸將問道。

“既然大帥這麼問了,末將也就不藏著掖著了,現在祖大壽和王承胤兩位將軍都擋住了韃子的攻勢,末將料想韃子不會再啃這兩塊骨頭,而是該瞄著我們中軍了。當務之急,就是應該趁著韃子未來,將中軍陣勢再鞏固些。”參將劉應國起身回話。

“你們也是這麼認爲的嗎?”袁崇煥環視四周。

“末將附議,韃子要想真的擊破我遼東軍,眼下也就只能打我們中軍了。我們兩翼都擋住了韃子的攻勢,韃子也已經算半個疲兵,這皇太極想來也知道,就算此刻再投入兵力打下我軍一個側翼,也對戰局無影響了。有我中軍和另一路側翼在,這陣勢依舊鞏固。

韃子氣力耗盡,也就只能止步於此,再無力對我們整個陣勢構成威脅,那我們身後的京師也就安全了。”遊擊將軍羅景榮起身附議,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末將也認爲此時局面對我軍來言已是穩若泰山,只要守住這中軍,韃子就成不了氣候!”遊擊將軍施敏蛟也起身發出自己的意見。

袁崇煥將自己的文官袍褪下,放在帥桌上,“也就是,你們認爲,守住中軍,就能守住這京師,斷了韃子的念想了嗎?”

“末將等均以爲,只要佈置得當,中軍大可固若金湯!韃子定無法攻破,自此之戰後,韃子銳氣消散,再也無力圖及我大明京師!”

“末將也是這麼認爲。”

“末將附議。”

……

袁崇煥沒有立即回覆這些將領,反而拿起身旁一直放著的甲冑,自己給自己穿了起來。只是這甲冑太過沉重,袁崇煥竟然發現自己一個人居然無法獨立穿上去。

督師苦笑一聲,“來個人上來,幫本帥穿下。”

劉應國站在最前列,也只好上前幫袁崇煥穿甲冑。

其餘諸將提議了後,都乾坐著,沒有話說,整個場面竟然有一些尷尬。

這時候,衆人才明白祖大壽這廝在的好處了,什麼話都可以讓祖大壽去問,畢竟人家是督師心腹,忌諱少一些。眼下祖大壽和王承胤等一桿心腹戰將都被派到兩翼去了,中軍的諸位將領平時和袁督師的關係還隔著一層。

在劉應國的幫助下,袁崇煥終於將甲冑穿了起來,原本儒雅的督師頃刻間變成一名浸漬沙場的宿將,就連人的氣質也發生了變化,這絕對不是一件甲冑所能帶來的效果。只能說明,袁崇煥本身就是一名虎將,或者,他從心底認爲自己是一員將領而不是那朝堂之上不食煙火的文官。

明朝,也是執行以文抑武的國策,但是明朝一直有著邊患,所以沒有到宋朝那般誇張到自廢武功的地步,但武官地位還是很低下的。同級別的文官根本看不起同級別的武官,作爲文官,去領那武職,可以說是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但是,袁崇煥卻主動去了遼東,並且如今更是手掌遼東精銳,督師遼薊,何等威武,朝廷對袁崇煥也算是不錯,雖然背地裡扯後腿使絆子,但是明面上給袁督師不斷加封的卻是文官職。

不過,當此末世,國家危難之際,做個文官又怎麼能匡扶社稷?真能修的四夷來服的局面嗎?只有靠武功,靠軍隊,將敢於冒犯天威的蠻夷打回去,這大明社稷才能保存。

爲了這個,他袁崇煥放棄這文官之身,投身成一員武夫又有何不可?袁崇煥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只有從心底接受自己武將的身份,才能發出這種武將的氣質,讓這些遼東虎將真心臣服於袁崇煥麾下,凝聚在一起。

以前朝廷派下來的封疆大吏打心眼裡瞧不起這些武官,其實尊重是互給的,武官自然也不會臣服你這個上司。

“這中軍,我們守得住嗎?“袁崇煥終於發話了,但是不等主將回話自己又接著自己的話說道:“可是,爲什麼咱們一定要守呢?”

這話的問得就有些莫名其妙了,爲什麼要守?

似乎這些年就是這麼守著過來的,除非迫不得已情況下,大明邊軍絕不主動進攻。韃虜野戰無敵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孫老帥在的時候就是築城,練兵,低頭幹事,絕不挑事的作態,袁督師是孫承宗的高徒,不也是一直這般嗎?今兒個怎麼忽然冒出這麼一問。

“難道說,如今,我漢家兒郎面對韃虜時,已經沒了主動迎戰的勇氣了嗎?”袁崇煥的聲音一下子提高了許多,震得諸將一愣。

諸將都低頭不語,是的,他們之前一直就沒有想過主動進攻這一茬,只想著議事完畢,立馬回去佈置防守,等著韃虜來攻。

“自薩爾滸之戰後,遼東漢軍精銳一掃而空!我恩師埋頭十年,積攢力量,如今,遼東精銳在我手上再次被組建,天下人皆謂之精銳,咱們自個兒也這麼認爲。認爲這大明,除了咱們遼東軍,再也沒有一隻軍隊可以和韃子較量了。我們是大明第一強軍!”

袁崇煥從武器架上取下自己的佩劍,那最上面擺放的是御賜“尚方寶劍”,只是這“尚方寶劍”象徵意義高於實用,真想殺敵,拿著它沒用,唱戲還可以。所以袁崇煥並未取“尚方寶劍”。

“可是,本帥卻不這麼認爲。薩爾滸之戰前,我大明邊軍尚有與建奴一戰之勇氣,即使敗了,也是敗在主動出擊的路上!反觀現在,我們引以爲傲的勝利,不過是靠著城牆僥倖取得罷了。又有哪次是主動出擊,尋敵而戰所獲得的?在座諸君都是從當年薩爾滸之戰下倖存下來的,本帥問你們,你們心中可還有勇氣,正面對正面,與這韃子一戰!”

拔出佩劍,森森冰寒,映襯著此時袁崇煥的臉上的堅毅。

在座諸將沒有一人起身回答,他們心中早就植下了滿洲野戰無敵的恐懼,這是一時半會兒難以抹去的。

“看看,都像個什麼摸樣,你們不敢去,本帥親自帶隊!本帥就不信了,祖大壽和王承胤擋住了韃子的攻勢,本帥手上還有九千關寧鐵騎,還真怕了這韃子。”

這話說得就誅心了,文臣愛面子,武臣愛氣節,這般被上官數落,已經算是很打臉的事兒了。

“大帥這話就嚴重了,末將等提議守,也只是爲我大明保留這一支能戰之軍罷了。若是咱們遼東軍也拼光了,或者一仗敗了,那誰還能給這大明守遼東?”羅景榮話語中有著些許掙扎和無奈。

“自本帥步入遼東伊始,本帥就沒打算守這遼東,因爲本帥要的是蕩平遼東韃虜,還大明邊疆一個太平!現在,本帥麾下已有強軍,但是卻沒有一支強軍的魂!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守,本帥要的不是守住這京師,更是要將皇太極打回遼東去!”

總體上來講,此時諸將對於袁崇煥主動出擊這一冒險行徑是很不贊同的,兩翼都擋住了後金軍隊的進攻,只要中軍也守住陣腳,不叫後金軍隊衝破,那京師可保無虞,後進軍隊想要再組織下一場戰鬥起碼得休整段時間。到時候大明將可以調動更多的力量來保衛京師,甚至逼退韃虜,局面也會大爲改觀。

又何必如此冒險。

可是,袁崇煥搞“一言堂”搞“集權”的好處再次表現出來,在座諸將你只能發表不同的意見,但是怎麼打,還是袁督師一人說的算。

既然袁督師心意已決,放棄穩妥之法,求戰,那咱們就打吧,別讓督師看不起咱。

“大帥,老劉我自薩爾滸之戰下來,撿了條命,沒啥好說的,殺韃子,老劉我從來不惜命!。”

“末將請戰!”

“末將請做先鋒!”

既然大的方向北確立了,那就打唄。遼東軍裡面可沒怕死的孬種,要是讓手底下的士兵知道自家主將在督師面前怯場不敢請戰,回去等著被白眼淹死,甚至被部下拋棄!

誰打韃子,大家就跟誰混,遼東軍底層士卒都是和韃子有著血海深仇的!你要是這時候怯場,回去就等著人心渙散吧。

“前鋒由本帥親自單擔任,你們就別搶了。”袁崇煥就這麼將前鋒拍板定了下來。

“這……”雖然知道這樣很不妥,但是諸將也不再反駁,若是祖大壽在這裡,定會扭起鼻子反對,說這樣讓大帥涉險,於大局無利。但是畢竟人祖大壽不在不是,在場的諸將也沒那個膽子死勸。須知,“尚方寶劍”還在那裡掛著哩。

大體佈置了下,諸將便回去收整自家兵馬,準備追隨督師出戰。

而袁崇煥在出帳前,又看了眼那武器架最上方擺放著的“尚方寶劍”,

“時間或許不多了吧,那就抓緊時間,給這支遼東軍再注入點血性和軍魂吧。”

烏龜跌倒。

第13章 劉文鏡立威第13章 教訓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3章 內外皆憂的大金國第23章 豬臉顯聖第18章 衝突第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下)第33章 編練第1章 跋扈第13章 炮轟阿敏第38章 遼東軍離去!第7章 翁主第5章 軍情憤慨第39章 煤山煤山(下)第9章 歲月匆匆第33章 皇太極動!第25章 笑,笑,笑第19章 雲雨第10章 大軍調動(下)第1章 軍事改良第22章 朝奴第18章 詭異的勝利(中)第2章 巡視(一)第21章 “似勝”的情報小龍寄語必看哦第6章 拼鬥第31章 推進!推進!第25章 直屬第21章 風雨雷動(八)第8章 對話魯克第8章 潑罵第14章 崇禎的決斷第41章 何去何從(上)第13章 教訓第39章 老頭,跟我走吧第14章 風雨雷動(一)第22章 大風起(下)第14章 山口第25章 滿桂撤敗第6章 誰輸誰負第3章 殺人第7章 翁主第8章 降將覲見(上)第28章 長槍復出第22章 交鋒開始第8章 對話魯克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2章 佈局深處此時顯第34章 主動出擊!第10章 上官第8章 降將覲見(上)第2章 諸將歸來(中)第36章 飛揚跋扈龍大帥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2章 事變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8章 上門第14章 伏擊嶽託第17章 樸氏第2章 事變第25章 笑,笑,笑第8章 牛二見李闖第38章 遼東軍離去!第32章 硬挫正白旗第27章 天聰第11章 聚風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33章 殺殺殺殺殺殺!(上)第18章 破縣第10章 朝鮮內附第2章 一招第19章 突起第17章 杜勳勸降第8章 紅衣大炮第7章 弗朗機人第8章 上門第25章 求生?求死?第4章 爭奪汗位(一)第28章 戰鼓擂!第12章 千鈞一髮第13章 韃子也有火炮第21章 風雨雷動(八)第31章 三疊浪第16章 爲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3章 攻陷王京(上)第4章 敢戰第14章 風雨雷動(一)第20章 風起第26章 鏗鏘之音(二)第22章 朝奴第9章 震撼第54章 姐姐的怒火第19章 審問杜勳(上)第24章 破宅第18章 掌控朝鮮(二)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8章 反擊第13章 破寨
第13章 劉文鏡立威第13章 教訓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3章 內外皆憂的大金國第23章 豬臉顯聖第18章 衝突第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下)第33章 編練第1章 跋扈第13章 炮轟阿敏第38章 遼東軍離去!第7章 翁主第5章 軍情憤慨第39章 煤山煤山(下)第9章 歲月匆匆第33章 皇太極動!第25章 笑,笑,笑第19章 雲雨第10章 大軍調動(下)第1章 軍事改良第22章 朝奴第18章 詭異的勝利(中)第2章 巡視(一)第21章 “似勝”的情報小龍寄語必看哦第6章 拼鬥第31章 推進!推進!第25章 直屬第21章 風雨雷動(八)第8章 對話魯克第8章 潑罵第14章 崇禎的決斷第41章 何去何從(上)第13章 教訓第39章 老頭,跟我走吧第14章 風雨雷動(一)第22章 大風起(下)第14章 山口第25章 滿桂撤敗第6章 誰輸誰負第3章 殺人第7章 翁主第8章 降將覲見(上)第28章 長槍復出第22章 交鋒開始第8章 對話魯克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2章 佈局深處此時顯第34章 主動出擊!第10章 上官第8章 降將覲見(上)第2章 諸將歸來(中)第36章 飛揚跋扈龍大帥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2章 事變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8章 上門第14章 伏擊嶽託第17章 樸氏第2章 事變第25章 笑,笑,笑第8章 牛二見李闖第38章 遼東軍離去!第32章 硬挫正白旗第27章 天聰第11章 聚風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33章 殺殺殺殺殺殺!(上)第18章 破縣第10章 朝鮮內附第2章 一招第19章 突起第17章 杜勳勸降第8章 紅衣大炮第7章 弗朗機人第8章 上門第25章 求生?求死?第4章 爭奪汗位(一)第28章 戰鼓擂!第12章 千鈞一髮第13章 韃子也有火炮第21章 風雨雷動(八)第31章 三疊浪第16章 爲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3章 攻陷王京(上)第4章 敢戰第14章 風雨雷動(一)第20章 風起第26章 鏗鏘之音(二)第22章 朝奴第9章 震撼第54章 姐姐的怒火第19章 審問杜勳(上)第24章 破宅第18章 掌控朝鮮(二)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8章 反擊第13章 破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宁陵县| 威远县| 黄浦区| 房产| 台北县| 南华县| 安阳县| 枣阳市| 广德县| 昌乐县| 宕昌县| 武胜县| 虎林市| 定结县| 远安县| 黄陵县| 中西区| 石狮市| 长沙市| 易门县| 琼中| 桑日县| 喀喇沁旗| 舟山市| 原阳县| 甘肃省| 江安县| 成都市| 广汉市| 宁都县| 高阳县| 囊谦县| 永德县| 珲春市| 新蔡县| 岱山县| 金堂县| 乌海市| 山东省| 康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