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章 內外皆憂的大金國

冷兵器時代,中原帝國如果建都西安,西北地區自然成爲國防重心;若建都北京,這裡易攻難守,便成了極難設防的柔軟的下腹部,立刻就成了中華帝國的軟肋,到了明代,甚至成了命門之所在。也是由於這個緣故,所以,這裡歷來是大明帝事防守的重點地區。

戚繼光在南方打跑了倭寇後,就被北調,鎮守薊門。在他鎮守薊門的十六年中,爲了嚴防死守,曾經在他的這一帶防區內,沿著崇山峻嶺的山脊與河谷地帶,下絕大氣力重新修建了長城與敵樓,其中包括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後來,這一區域的軍事防衛之所以變得支離破碎,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拜王化貞和當時的薊遼總督、兵部尚書、東林內閣與天啓皇帝之所賜。

在廣寧之戰中,正是因爲上述人等通力合作,才把那位號稱有蓋世之才的遼東經略熊廷弼,擺弄得百般無奈而氣急敗壞,直到在方寸大亂之後莫名其妙地丟了性命。其中,一個重要情節就是:王化貞與當時的薊遼總督志同道合,堅定相信那位口無遮攔的蒙古察哈爾部首領林丹汗,能夠在擁有四十萬蒙古鐵騎的情況下,不去效仿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而是在他們二位人格魅力的感召之下,幫助大明朝滅掉努爾哈赤。

於是,透過兵部尚書和東林內閣,爲這位林丹汗每年提供八萬二千兩白銀的財政補貼,期盼著這位成吉思汗的子孫、如今也自稱成吉思汗的林丹汗,真的能像當年成吉思汗橫掃完顏阿骨打的前大金那樣,率領他的四十萬鐵騎橫掃掉努爾哈赤的那個什麼後大金。

(我們常說清朝人驕傲自大,總以天朝上國自居,其實這些臭毛病都是從明朝人身上遺傳的,明朝的很多官員和士大夫都總是自我感覺非常良好,乃至到自戀的程度。---小龍喧)

於是,口氣極大、實力和能力都不見得大的林丹汗,以幫助大明帝國消滅後金汗國的名義,大模大樣地進駐到了大明交託給他的地域。經過這麼一番玩弄,大明朝不但沒有能夠藉助他的力量收復一寸遼東失地,不但每年白白送給他成堆成垛的白銀,還實打實地就手丟掉了今日河北北部、山西東北部和內蒙古地區的大片土地,把自己的命門之地拱手交給了一個並不那麼靠得住的同盟者。

後來,努爾哈赤死後,這位林丹汗確實和皇太極交上了手。誰知,這位口氣大得幾乎沒邊沒沿的大汗,練了三招兩式之後,居然帶著老婆孩子,撒開馬蹄頭也不回地就往西跑,一直跑到了青海大草灘上,其治下在今日甘肅省天祝縣境內。於是,這片距離皇太極不遠千里的中華帝國命門之地,便就此落到了一些蒙古部族手中,而這些蒙古部族陸續歸順了皇太極,於是,這一大片在軍事地理上極具價值的土地也就落到了皇太極與後金汗國手中。這就是皇太極第一次入關時能夠順著這條道路一直打到北京的由來。

而此時,被趕跑到了大草灘上的林丹汗終於去見“成吉思汗”,留下一個分崩離析的察哈爾部。

林丹汗福金蘇泰與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率領察哈爾和鄂爾多斯部衆自大草灘返回鄂爾多斯,喀爾喀卻圖臺吉率部進入青海。

在破了山海關後,龍辰就派了胡猛領著一支一百人左右的騎兵隊伍向蒙古草原進發,希望和林丹汗取得聯繫。三月的時候,胡猛親領的這支護龍軍隊伍在西喇珠爾格地方遇到林丹汗的妻子囊囊,得知林丹汗之子額哲所在地。四月二十日,胡猛等人渡過黃河,至托裡圖找到了額爾克孔果爾額哲。

胡猛額哲許諾,護龍軍會幫助他們重回內蒙,並且會在軍械物資方面對他們進行援助,甚至可以直接出兵幫他們打仗,只要求他們整頓殘部返回舊地,並向護龍軍宣誓效忠。

如今已經打下了大半個遼東的護龍軍確實有這種當老大哥的底氣,再加上護龍軍曾數次擊敗女真八旗,額哲對護龍軍的承諾動心了,當即開始收整殘部,準備重返內蒙。同時,爲了讓自己的新老大“喜歡”自己,額哲將一件東西交給了胡猛,請他呈遞給龍辰。

當龍辰打開包裹在外的絹布,看到裡面的東西時,差點震驚地站不穩,連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也不怪胡猛這般失態,因爲無論誰見著了所謂的傳國玉璽忽然出現在自己面前都可能保持平靜。

傳國璽或傳國玉璽,爲中國古代皇帝信物。相傳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獲得和氏璧,將其琢爲傳國玉璽,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後爲歷代王朝正統的象徵。蒙元被趕回草原後,連同這塊傳國玉璽也都流落到草原上,反正歷代大明皇帝平時用的玉璽肯定不是那種真玉璽。

如今傳國玉璽到了自己手上,胡猛都有種錯覺:難道自家大帥登基稱帝是天意?

對於是否是天意龍辰不知道,反正他是知道那塊傳國玉璽在額哲手上,因爲在原本歷史上就是額哲將這塊傳國玉璽呈送給皇太極的。若是額哲這次不拿出來獻給自己,估計龍辰日後騰出手來也會親自帶兵去討要,這種好東西,還是留在自己手中才好。

林丹汗舊部準備重返內蒙,胡猛也懷抱傳國玉璽開始了回程,他已經完成了任務,在蒙古草原上將一個大金國已經打敗了的敵人又拉了回來。

……

在大金國北方,諸多小部落開始叛亂;在大金國內部,爭奪汗位的爭鬥即將展開;在大金國身旁,林丹汗舊部重新迴歸。龍辰和方仲一番佈局下,給多爾袞製造瞭如此之多的麻煩。

即使多爾袞再怎麼厲害,怕也是不能在段時間內解決完這些事情,女真八旗在短期內也不會對護龍軍造成什麼威脅了。也正因如此,龍辰纔敢將東江鎮的力量抽調入山東,在大明開闢山東戰場。同時,準備集中護龍軍所有可用之軍,去應付朱由檢辛辛苦苦拼湊出來的二十萬雜牌軍。

不過,山海關有樸正恩的八千樸氏軍和方仲趙一名兩人的五千舊部,再算上剛剛從遼東本地徵調的兩千兵士,也有這麼一萬五千人馬,依靠著一百八十門紅衣大炮守城,洪承疇等人想攻下山海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甚至還會一不小心將自己的牙齒給崩壞了。

也正是對山海關防禦的信心,龍辰並不急著再調各路護龍軍去迎戰洪承疇的大軍,反而下令各部進行休整。

而龍城自己,則是帶著少數護衛直接快馬加鞭往朝鮮王京趕去,只因爲他收到李凝的來信,曉得自己女兒生病的事,愛女心切的龍辰自然趁著此時戰事空隙跑回家看看。就如同在原本歷史上,松山之戰一結束,皇太極就立刻快馬加鞭回盛京去看望病危中的海蘭珠一樣。

不是每個君王都是獨·夫,他們同樣有著自己需要守護的東西。

當龍辰一行人來到王京郊外時,一個身穿道袍手持拂塵的老道擋住了龍辰的去路,老道向龍辰微微施禮道:

“無量天尊,老道有些事情想找王爺談一談。”

此時龍辰自立爲王的事情還沒有廣發全軍,纔在籌措時期,也就尚可喜四人要去山東,才提前透露了口風。

---俺是罪惡的分割線---

十二點前還有一更

第5章 爲了守護第22章 新督師第19章 審問杜勳(上)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8章 暖閣奏對(一)第26章 爲時晚矣第14章 山口第32章 硬挫正白旗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6章 亡國之象第34章 兵威震京師第44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下)第25章 殺戮第36章 分娩,三胎第15章 活捉!活捉!(上)第26章 夾擊第8章 上門第38章 遼東軍離去!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7章 習慣性坑隊友第31章 三疊浪第17章 風雨雷動(四)第20章 風起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18章 反擊第46章 護龍軍的部署第30章 起兵以教天子如何爲君第30章 猛虎咆哮(三)第5章 山雨欲來第2章 進京師,喝熱湯第5章 總旗第3章 衆人皆醉李獨醒第16章 咄咄怪事乎?第1章 到來第21章 傷勢第33章 龍騎臨京畿第16章 爲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18章 梟雄終是梟雄色第6章 殺之第34章 主動出擊!第24章 變化第1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上)第56章 大清洗第9章 韃子來了(下)第26章 搬離第16章 賜封第27章 神勇第8章 暖閣奏對(一)第13章 韃子也有火炮第25章 殺戮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28章 戰鼓擂!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6章 韃子第1章 到來第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29章 天聰汗歸天第56章 大清洗第9章 安排第1章 爲天地喝,爲大帥喝!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22章 殺奴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53章 班師回“朝”第36章 分娩,三胎第5章 護龍軍,死戰!第10章 謀劃第14章 各方第3章 拋棄第18章 詭異的勝利(中)第28章 膽寒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6章 龍威鎮遼東第23章 禪位詔書第1章 早有準備第6章 龍威鎮遼東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13章 劉文鏡立威第20章 兩旗覆滅!第24章 身後的火炮第7章 翁主第36章 怒海滔滔(下)第13章 臣服第13章 狼現第26章 夾擊第1章 跋扈第9章 洪承疇的嘆息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2章 大明“新患”第24章 刀鋒博弈(三)第10章 兵動朝鮮(二)第22章 風沙乍起第17章 下山第25章 殺戮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3章 拋棄第23章 刀鋒博弈(二)第39章 進軍大明
第5章 爲了守護第22章 新督師第19章 審問杜勳(上)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8章 暖閣奏對(一)第26章 爲時晚矣第14章 山口第32章 硬挫正白旗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6章 亡國之象第34章 兵威震京師第44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下)第25章 殺戮第36章 分娩,三胎第15章 活捉!活捉!(上)第26章 夾擊第8章 上門第38章 遼東軍離去!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7章 習慣性坑隊友第31章 三疊浪第17章 風雨雷動(四)第20章 風起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18章 反擊第46章 護龍軍的部署第30章 起兵以教天子如何爲君第30章 猛虎咆哮(三)第5章 山雨欲來第2章 進京師,喝熱湯第5章 總旗第3章 衆人皆醉李獨醒第16章 咄咄怪事乎?第1章 到來第21章 傷勢第33章 龍騎臨京畿第16章 爲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18章 梟雄終是梟雄色第6章 殺之第34章 主動出擊!第24章 變化第1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上)第56章 大清洗第9章 韃子來了(下)第26章 搬離第16章 賜封第27章 神勇第8章 暖閣奏對(一)第13章 韃子也有火炮第25章 殺戮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28章 戰鼓擂!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6章 韃子第1章 到來第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29章 天聰汗歸天第56章 大清洗第9章 安排第1章 爲天地喝,爲大帥喝!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22章 殺奴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53章 班師回“朝”第36章 分娩,三胎第5章 護龍軍,死戰!第10章 謀劃第14章 各方第3章 拋棄第18章 詭異的勝利(中)第28章 膽寒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6章 龍威鎮遼東第23章 禪位詔書第1章 早有準備第6章 龍威鎮遼東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13章 劉文鏡立威第20章 兩旗覆滅!第24章 身後的火炮第7章 翁主第36章 怒海滔滔(下)第13章 臣服第13章 狼現第26章 夾擊第1章 跋扈第9章 洪承疇的嘆息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2章 大明“新患”第24章 刀鋒博弈(三)第10章 兵動朝鮮(二)第22章 風沙乍起第17章 下山第25章 殺戮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3章 拋棄第23章 刀鋒博弈(二)第39章 進軍大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永川市| 彰武县| 峡江县| 泽州县| 分宜县| 志丹县| 尼勒克县| 枣强县| 盘山县| 石狮市| 弥勒县| 长寿区| 绥德县| 巧家县| 盐边县| 凤山市| 邵阳县| 德江县| 沁阳市| 正阳县| 江安县| 新邵县| 启东市| 凤翔县| 巍山| 江安县| 梓潼县| 淮滨县| 栾城县| 大安市| 台安县| 达孜县| 广州市| 太仓市| 阿克苏市| 西藏| 宁陵县| 鄂伦春自治旗| 吉安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