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亡國之象

崇禎臉色悽慘,默然片刻,然後問道:“崇禎二年,東虜進犯,來到北京近郊,何等危急。可是袁崇煥一接到勤王詔書,留下一部分人馬守寧遠,他自己率領滿桂、祖大壽等大將與兩三萬精兵,火速入關,日夜行軍,迅速來到京師,紮營於廣渠門外,使北京城轉危爲安。以袁崇煥爲例,吳三桂知道京師危急,他率領關寧騎兵,從邊地兩日夜可到朝陽門外,一部分守城,一部分駐紮城外與逆賊作戰,北京可以萬無一失。你想,吳三桂在兩天之內會來到麼?”

提到袁崇煥,王承恩和曹化淳伏地不敢回答。近十年來,由於東事日壞,北京朝野中私下議論袁崇煥的人多了起來,都說袁崇煥是一位少有的人才,崇禎先聽了朝臣中的誹謗之言,枉殺了他,自毀長城。他知道皇上近幾年也從廠臣密奏朝野私下議論,心中反悔,但不肯承認自己錯殺了袁崇煥,所以一直無意對袁的冤案昭雪。

再說,世人都知道護龍軍的龍辰和袁崇煥關係一向很好,如果袁崇煥還在督師遼東,說什麼護龍軍也不會無法無天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

崇禎看見曹化淳俯首不語,問道:“你也聽說袁崇煥死得冤枉?”

曹化淳叩頭說:“奴婢不敢妄言,風聞朝野間早已有此議論。吳三桂只是一員武將,論忠貞、論謀略,都不能同袁崇煥相比。皇上,眼下十餘萬逆賊已把北京城四面合圍,吳三桂的救兵不會來了!”

崇禎搖頭,流下眼淚,痛心地嘆息一聲,命曹化淳站起來,問道:

“城上的守禦情況,你可去察看了麼?”

曹化淳哭著說道:“皇爺!事到如今,奴婢只好冒死實奏。城上太監只有三千人,老百姓和三大營的老弱殘兵上城的也不多,大概三個城垛才攤到一個人。守城百姓每天只發幾個制錢,只能買幾個燒餅充飢。城上很冷,大家又飢又冷,口出怨言,無心守城。”“逆賊今夜是否會攻城?倘若攻城,如何應付?”

“逆賊遠來,今日陸續來到城下,將城包圍,尚在部署兵力。以奴婢忖度,逆賊要攻城是在明天。今夜可以平安無事,但須謹防城中有變。”

崇禎問道:“城內派兵巡邏,查拿奸細,難道就沒有兵了?”

“三大營的數千人在沙河禦敵,不戰而潰。留在城內的三大營雖然按冊尚有五六萬人,但是前兩天經戎政侍郎王家彥按冊點名,始知十之八九都是缺額,實有官兵人數不足五千。這不足五千官兵也是老弱無用之人,充數支餉罷了。王家彥同奴婢商議,從中挑出一千人上城,餘下的分在內外城輪班巡邏。向外城中巡邏彈壓,就靠這一些不管用的老弱殘兵。”

崇禎明白吳三桂的救兵已經沒有指望,守城兵力空虛,亡國滅族的慘禍已經來到眼前,驀然出了一身冷汗,渾身戰慄,幾乎不能自持。但是他畢竟是一位秉性剛烈的皇帝,霎時過去,他恢復了常態,嘆氣說:

“土木之變,英宗皇爺陷敵。也先兵勢甚盛,挾英宗皇爺來到北京城下,認爲北京唾手可得。那時國家何等危急,可是朝中有一個兵部尚書于謙,指揮京營迎敵,打退也光,使京城轉危爲安。如今朕非亡·國之君,可是十七年來,滿朝文武泄泄沓沓,徒尚門戶之爭,無一忠心謀國之臣,倘若朝中有半個于謙,何至會有今日!”說畢,隨即痛哭。

曹化淳又跪下說:“這是氣數,也是國運,請皇爺不必傷心。”

崇禎哽咽說:“雖是國運,可是倘非諸臣誤朕,國運何竟至此!只說從天啓至今二十年中,國家何嘗沒有人才,沒有邊才。皆因朝廷上多是妨功害能之臣,矇蔽主上,阻撓大計,陷害忠良,使人才不但往往不得其用,而且不得其死。從天啓朝的熊廷弼、孫承宗算起,到本朝的楊嗣昌等人,都是未展抱負就羣起攻汗,使朝廷自毀長城,而有今日之禍。朕非亡·國之君,而遇亡國之事,死不瞑目!”

說畢,又一陣淚如泉涌,掩面嗚咽。·

王承恩知道亡國慘禍已經臨頭,城陷只在一二日內,也忍不住伏地悲哭,卻不知拿什麼話安慰皇上。幾個乾清宮中較有頭面的太監都因爲亡國慘禍已經來到眼前,十分關心曹化淳和皇上的談話,屏息立在窗外。這時聽見主奴二人一個坐在龍椅上,一個跪在地上,相對嗚咽,他們有的偷偷揩淚,有的輕輕走開,到別處哭出聲來。

過了一陣,崇禎命王承恩起來,問道:“沒有辦法給吳三桂送去手詔,催他火速率騎兵來救京師?”

王承恩猶豫片刻,躬身說道:“兵部已無辦法送出皇爺手詔,請容奴婢此刻再去同廠臣密商,厚給賞銀,無論如何,今夜派遣一個忠心敢死之人,縋出城去,前往永平和邊地方面,將皇上手詔送到吳三桂軍中。”

崇禎明知他的手詔縱然能夠送出,也已經是緩不濟急。但是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他也決不肯放棄。他望著參政純,滾出眼淚,哽咽說道:

“你趕快去吧!”

自從得到李自成的大軍越過宣府消息以後,乾清宮每日中午和晚上都遵照崇禎諭旨,皇帝用膳時不再奏樂,菜餚減少到只剩下十幾樣,這叫做“撤樂減膳”。今日北京已經被圍,西直門和阜成門方面曾經有幾陣炮聲傳入大內,所以今日崇禎的晚膳更是食不下咽。但是他擔心今夜李自成的人馬會開始猛烈攻城,他需要勉強吃點東西,保持體力,好應付緊急情況。

宮中有兩位年老的太妃,曾撫育過幼年的崇禎。皇后爲了不使她們受到驚駭,不許宮女和太監將李自成包圍北京的消息稟奏她們。按照往日習慣,每日皇上晚膳時候,這兩位太妃從各自的宮中派遣兩名宮女,共捧著兩個朱漆描龍食盒,每個食盒裝著兩樣皇上喜愛吃的精美小菜,送到乾清宮,以表示她們關心皇上飲食的心意。這兩位太妃住在相鄰的兩座宮院,所以每日兩宮的四個宮女總是相約一同將小菜送來。

由於皇上欽諭“減膳”,今晚由御膳房送來的菜餚不及平日的三分之一,但也算是“色、香、味”俱全了。無奈崇禎只想著亡國滅族的慘禍已經臨頭,正如俗話所說的“愁腸百結”,不管什麼樣人間美饌,到口中都只有泥土滋味。當兩位太妃的食盒送來時,他照例從御椅上站起來說道:“謝兩位太妃慈懷!”

爲設法使太妃們感到安慰,將送來的四樣小菜都嚐了半口,不覺滾出熱淚。四個送菜的宮女驀然一驚,相顧失色。曹化淳趕快向她們使個眼色,按照慣例,曹化淳命兩個侍膳的宮女將太妃們的小菜倒在別的蓋碗中,將原來的四個成窯瓷蓋碗放回食盒。魏清慧親自將四個宮女送出日精·門外,小聲叮囑:“請你們代我回奏兩位太妃:皇上今日食量很好;兩位太妃送來的四樣美味,皇上吃了大半,餘下的賜給都人們吃了。乾清宮的都人們叩謝兩位太妃的慈恩。”

一個宮女問道:“王總管,賊兵圍城,吳三桂的救兵能夠來麼?”

“聽說吳三桂的勤王兵前天已經過了永平,正在向北京前來。皇爺又下了手詔,催吳三桂火速趕到。兩位太妃可知道賊兵圍城麼?”

“我們兩宮的都人和太監,奉了皇后娘娘懿旨,不許將賊兵圍城之事,在太妃們面前透露一絲風聲,所以太妃們至今不知。”

曹化淳含淚點頭,又問:“今日響了兩陣大炮,難道兩位太妃沒有聽見?”

一宮女回答說:“兩位太妃正在下棋,吃了一驚,問是怎麼回事兒。我們正不知如何回奏,恰好坤寧宮的吳婉容姐姐奉皇后懿旨來向兩位太妃問安,說那是神機營在西城外舉行操演,試放火器。兩位太妃放了心,繼續下棋。”

曹化淳哽咽說:“兩位太妃年近花甲,幾十年深居宮中,怎麼也不會料到國運會如此兇險!”

一個宮女拉著魏清慧的手,用戰慄的悄聲問道:“王公公,萬一大事不好……”

曹化淳說:“到那時,有志氣的都人跟我一起,寧死不能受辱!”

崇禎皇帝草草地用了晚膳,漱了口,回到乾清宮背後的養德齋休息,等候太監和宮女們用膳後隨他去奉先殿哭拜祖宗神靈。他今天又聽見身邊的太監稟報:兩三天來宮女和太監們又在紛紛傳說,在深夜曾聽見太廟中巨大響聲,又似乎有腳步聲走出太廟。他還聽說,奉先殿連日來在深夜有恨恨的嘆息聲,有時還傳出頓足聲。他很留心這一類不吉利的迷信消息,所以乾清宮的掌事太監和左右長隨,也常把這類消息向他稟奏。每次聽到太監的稟奏,都使他的心靈發生震撼。他雖然口中不言,但是有時在心中絕望地嘆道:

“這是亡國之象!亡國之象!”

第49章 不要俘虜第15章 迴歸第22章 交鋒開始第5章 爲了守護第5章 護龍軍,死戰!第25章 直屬第4章 敢戰第20章 魯克的火槍隊(下)第35章 怒海滔滔(上)第21章 折騰個什麼勁兒第29章 黑熊第27章 你累不累啊第31章 身孕(一)第6章 英魂祭第1章 山東戰場第12章 昔日袍澤,冷眸以對第23章 剎那驚雷(中)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21章 誰更驕傲?第60章 火槍軍(下)第29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7章 習慣性坑隊友第16章 賜封第14章 各方第29章 名字第11章 備戰第18章 反擊第7章 翁主第25章 風采第4章 各方第18章 詭異的勝利(中)第25章 藏私第8章 暖閣奏對(一)第6章 亡國之象第9章 發展第22章 新督師第29章 猛虎咆哮(二)第26章 爲時晚矣第14章 遼王哭第37章 大捷!第14章 氣運第8章 潑罵第2章 何必如此煩心第40章 遭逢遼東軍第18章 詭異的勝利(中)第6章 磨刀第10章 兵動朝鮮(二)第9章 發展第10章 上官第10章 朝鮮內附第4章 試探第25章 直屬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34章 整肅軍紀(二)第23章 寧靜第10章 暗潮第11章 翁婿之談第5章 山雨欲來第27章 新皇(下)第7章 弗朗機人第28章 戰鼓擂!第17章 掌控朝鮮(一)第1章 爲天地喝,爲大帥喝!第18章 急不可待第20章 老傢伙,收手吧!第1章 跋扈第10章 兵動朝鮮(二)第11章 火槍兵守城第14章 遼王哭第11章 翁婿之談第15章 捕蛇第37章 京城腳下憶昔人第20章 風起第1章 跋扈寫給一直支持小龍的讀者大大們第25章 自作聰明第10章 驚雷潛生(一)第26章 爲時晚矣第13章 破寨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15章 迴歸第6章 亡國之象第15章 風雨雷動(二)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22章 刀鋒博弈(一)第21章 風雨雷動(八)第28章 膽寒第27章 前明太子第18章 反擊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7章 恫嚇第4章 縣衙第23章 寧靜第3章 喝醋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章 早有準備第6章 亡國之象第25章 藏私第4章 天子怒
第49章 不要俘虜第15章 迴歸第22章 交鋒開始第5章 爲了守護第5章 護龍軍,死戰!第25章 直屬第4章 敢戰第20章 魯克的火槍隊(下)第35章 怒海滔滔(上)第21章 折騰個什麼勁兒第29章 黑熊第27章 你累不累啊第31章 身孕(一)第6章 英魂祭第1章 山東戰場第12章 昔日袍澤,冷眸以對第23章 剎那驚雷(中)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21章 誰更驕傲?第60章 火槍軍(下)第29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7章 詭異的勝利(上)第7章 習慣性坑隊友第16章 賜封第14章 各方第29章 名字第11章 備戰第18章 反擊第7章 翁主第25章 風采第4章 各方第18章 詭異的勝利(中)第25章 藏私第8章 暖閣奏對(一)第6章 亡國之象第9章 發展第22章 新督師第29章 猛虎咆哮(二)第26章 爲時晚矣第14章 遼王哭第37章 大捷!第14章 氣運第8章 潑罵第2章 何必如此煩心第40章 遭逢遼東軍第18章 詭異的勝利(中)第6章 磨刀第10章 兵動朝鮮(二)第9章 發展第10章 上官第10章 朝鮮內附第4章 試探第25章 直屬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34章 整肅軍紀(二)第23章 寧靜第10章 暗潮第11章 翁婿之談第5章 山雨欲來第27章 新皇(下)第7章 弗朗機人第28章 戰鼓擂!第17章 掌控朝鮮(一)第1章 爲天地喝,爲大帥喝!第18章 急不可待第20章 老傢伙,收手吧!第1章 跋扈第10章 兵動朝鮮(二)第11章 火槍兵守城第14章 遼王哭第11章 翁婿之談第15章 捕蛇第37章 京城腳下憶昔人第20章 風起第1章 跋扈寫給一直支持小龍的讀者大大們第25章 自作聰明第10章 驚雷潛生(一)第26章 爲時晚矣第13章 破寨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15章 迴歸第6章 亡國之象第15章 風雨雷動(二)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22章 刀鋒博弈(一)第21章 風雨雷動(八)第28章 膽寒第27章 前明太子第18章 反擊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7章 恫嚇第4章 縣衙第23章 寧靜第3章 喝醋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章 早有準備第6章 亡國之象第25章 藏私第4章 天子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蕲春县| 同仁县| 靖西县| 卢龙县| 南丰县| 平安县| 客服| 杨浦区| 永川市| 左云县| 镇坪县| 台中市| 交城县| 香港 | 城固县| 寿宁县| 宁远县| 稻城县| 许昌市| 广宁县| 遵义市| 界首市| 平定县| 资中县| 富裕县| 西青区| 望谟县| 苍山县| 四子王旗| 南投县| 广宁县| 平山县| 临澧县| 康保县| 南昌市| 邛崃市| 三河市| 鄂伦春自治旗| 五常市|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