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伏擊嶽託

面對擁有著近三千火槍兵以及二十多門紅衣大炮的義州城,號稱野戰無敵的女真軍隊顯得是那麼的蒼白和無力,兩番較量後,雙方互有損失。

護龍軍方面有數百火槍兵死傷,大部分是被女真韃子的箭矢射中,而且原義州方面統兵大將袁鵬也在保衛城門的遭遇戰中陣亡,義州方面的防務暫時由牛二擔任。女真兵馬將義州圍了一圈,這個消息根本就無法傳遞出去,龍辰那邊也沒收到袁鵬戰死的消息。

只是,相比女真一方的損失,護龍軍一方的損失就有點微不足道了。兩千多女真勇士伏屍義州城下,同時,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也在此飲恨,這直接使得嶽託和濟爾哈朗喪失了再次向義州城發動攻勢的勇氣。

女真一族畢竟人口少,即使糅合了很多遼東漢人、朝鮮人,依舊難以改變他們本族人口基數太過單薄的現狀。兩千多勇士的戰死,已經讓八旗上層感到肉痛了,斷不可能再沒有把握前,再將勇士的生命去填那義州城。

嶽託更是直接領鑲紅旗大軍繞過義州,徑直插入平安道,一路燒殺劫掠,將剛剛走上正軌的平安道再次變成了人間地獄。這個男人在歷史上確實很有才幹和謀略,但這也無法抹殺他作爲女真韃子兇悍的本性!即使他名義上是以自己爲誘餌,企圖反釣住護龍軍主力,但他也是真的被護龍軍撩動了怒火。女真崛起以來,可有什麼貝勒戰死過?死一些貝子已經算是頂了天了,可在這護龍軍手上,卻接連折了兩名領兵的實權旗主貝勒!

多鐸還是生死不明,阿敏直接成了無頭死屍,這等於是在女真一族的驕傲上狠狠的踹了兩腳!恥辱,註定要用敵人的鮮血來洗刷!而嶽託,則是將他的怒火傾瀉到了朝鮮大地上。

前幾年,先是女真第一次伐朝之戰,再是護龍軍席捲全朝鮮,多場綿延的戰事,朝鮮大地近乎被打成一個破篩子,好在近年來,在護龍軍近乎鐵血般的統治下,雖然朝鮮百姓身上的賦稅還是很重,但基本的生活和社會秩序已經恢復,百姓還能勉強度日。有些想要挑事兒的,也很快被護龍軍剿滅。

破壞總比建設容易,僅僅數日,鑲紅旗大軍近乎踐踏了大半個平安道,如今正準備再次深入朝鮮腹地,去裡面再放肆一把,妄圖消耗護龍軍在朝鮮的持續作戰能力。

平安道是龍辰最初劃出的戰場,所以當嶽託在平安道撒歡鬧騰時,龍辰仍舊指揮著各部護龍軍在平安道邊緣地帶佈防,當嶽託在平安道玩夠了,準備去其他道繼續玩時,等著他的,則是準備就緒的各路護龍軍近乎瘋狂的反擊!

嶽託率鑲紅旗大軍剛進入咸鏡道,就迎來了龍辰親領的直屬軍。

鑲紅旗部約有六千人馬,而龍辰的直屬軍只有三千不到,雙方遭遇後的戰況卻出乎嶽託的意料,自己雙倍於敵方的兵力優勢,居然戰事還被打成了膠著狀態。

無他,只因爲龍辰直屬軍是龍辰親領,從成立起就不停地面對硬仗,是整個護龍軍中的鐵血精銳,在龍辰親臨前線督戰的情況下,直屬軍兵士更是忘我地廝殺,愣是扯平了女真韃子在人數上的優勢。

最讓嶽託吃驚的是,在戰局陷入膠著之時,突然有兩支軍隊加入了進來。而這,直接導致了鑲紅旗在這次遭遇戰中的大敗!

樸正恩領五千朝鮮兵士自西面殺來,冉義則領三千兵馬從東面殺來,直接將鑲紅旗逼入了絕對的劣勢。

若非嶽託及時率軍進行突圍,天知道這六千鑲紅旗兵士還能剩下多少下來。只是,即使突圍出來,也只剩下了三千出頭的兵士,一個完整的鑲紅旗居然被這麼咬去了一半。

退回了平安道後,嶽託將部隊帶入了平安道的山林中,沒有退走,只是有意識地綴著護龍軍。

……

“這個嶽託,到真是不簡單啊,居然乾脆全軍鑽進了山林中,且戰且退。很明顯,他沒有被我們上一次伏擊給打亂了方寸,反而準備死死綴著咱們。”樸正恩如今也算是護龍軍的高級將領之一了,此時的他正在闡述著自己對戰局的看法,就連龍辰對他的軍事能力也表示出了肯定。當初,如果樸氏族長是他樸正恩的話,平安道的樸氏也不至於面對女真大軍時輸的那麼慘。

“他這是在等皇太極領著兩黃旗和正藍旗大軍過來呢,只要他能咬著我軍,就能讓皇太極的後軍抓到咱們,到時候畢其功於一役,直接在這裡打掉我們的主力。畢竟,爲了這次對鑲紅旗的伏擊戰,我們護龍軍近乎所有可戰之軍幾乎全在這兒了。”冉義笑了笑,“若真的被皇太極抓到了,難免不硬著頭皮和對方打下去。我們畢竟底子薄,這種大消耗戰,撐不起。”

龍辰點了點頭,“嶽託這次被我軍伏擊到,也是因爲他在義州吃了大虧,這才因爲怒火亂了陣腳,看看他帶著鑲紅旗大軍在平安道使勁兒折騰,真像是小孩子在撒氣。不過,不可否認,這嶽託真的是有大將才,此時居然有膽量以自己爲誘餌或者說是以自己爲繮繩,想要拖住我軍。到底是姓愛新覺羅的,在這幾代,還真沒幾個是孬的。”

“大帥,給俺下令吧,俺麾下的崽子們早就向俺請戰好幾次了。這女真韃子以爲鑽林子就萬事大吉了,這幾年,我大仁和麾下兒郎們一直在這山林子裡圍捕那些個朝鮮亂民,這叢林戰,俺門兒清著呢。”大仁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向龍辰請戰。

“不急,等祖大壽的消息來了再說,皇太極只放了一個正白旗防備遼鎮,而帶著三旗大軍進入朝鮮,整個入朝八旗兵有了六旗兵力,估摸著有五萬人,我們根本無從下手。”龍辰將大仁的請戰直接壓了下去。

如今護龍軍在朝鮮還有著戰略縱深,戰火也才僅僅在平安道燒著,沒必要現在就和八旗軍直接打消耗戰。龍辰麾下,樸正恩約有五千朝軍,袁鵬約有三千兵力,大仁也有著五千多人馬,再加上龍辰的直屬軍,加起來也不足兩萬大軍,和五萬入朝的八旗兵比起來,處於絕對的兵力劣勢。

胡猛走進了帥帳,一臉如釋重負地呼道:“遼鎮來消息了,祖大壽帶出五千關寧鐵騎加上上萬遼東兵,直接和阿濟格的正白旗打上了!皇太極已經停下了入朝腳步,開始著手對付來自遼鎮的威脅!”

諸將聽到這個消息紛紛激動不已,沒了皇太極那即將來臨的三個旗,如今自朝鮮兩紅旗和鑲藍旗,護龍軍根本無懼!

“遼鎮剛剛失去了袁崇煥,正是內鬥最劇烈的時候,祖大壽能夠在此時擅自調取這麼多兵馬,已經算是很夠意思了。咱們得抓緊時間,這已經進入朝鮮三個旗,就別想給本帥全須全尾的回去!”龍辰徑直下令道:“大仁,本帥命你領你麾下兵馬,絞殺躲入叢林的鑲紅旗,若是能抓到嶽託那最好。”

“末將遵命!”

“樸正恩,本帥命你爲先軍,出兵義州,吸引圍困義州的女真正紅旗和鑲藍旗注意力。”

“末將領命!”

“本帥領直屬軍和冉義部,配合義州里面的袁鵬部以及那三千火槍兵和二十多門紅衣大炮,在義州城下,和韃子決一死戰!”

……

“大人,祖大壽這廝帶著錦州大軍已經和韃子正白旗對上了,而且有消息說皇太極已經領了大軍親自趕來,這祖大壽,不是給咱們招禍麼!”一名參將在滿桂面前抱怨著,遼鎮如今局勢不穩,大傢伙都只想著在袁崇煥剛剛離去的這些日子裡儘量把局面穩定住。

“放屁,皇太極怎麼了?幹他奶奶的,老子又不是沒和皇太極打過!”滿桂直接指著這名參將噴起了唾沫,“韃子大軍調動入朝,爲的啥子,還不是剿滅那護龍軍麼!咱們皇帝不曉得,可咱們可是知道,前陣子女真韃子叩關,咱們應接不暇,護龍軍可是過來替咱們打殘了兩白旗,這才迫使女真韃子提前後撤,若不然,在那京師腳下,可能你們和我滿桂一樣戰死了。又怎麼會有今日的風光?去去去,提調本帥兵馬,全都交給祖大壽指揮!叫他鬧,使勁兒地鬧,出了事兒,老子頂著!老子就要讓天下人知道,這遼鎮沒了督師,女真韃子也休想過寧錦防線!”

面對滿桂這一雷霆暴怒,這名參將也只能唯唯諾諾應下,自從袁崇煥在京城城牆上一躍而下後,以武官出身卻可以暫代遼東巡撫的滿桂根本就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整個遼鎮都視他爲叛逆,遼東軍中的叛逆,而祖大壽也掌控著遼鎮近七成的戰力,並且就算是滿桂掌控的軍隊,也因爲袁崇煥的事情開始對滿桂離心離德。這些事情真是讓滿桂難受得慌!

不過,無論怎樣,滿桂也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在女真大軍準備伐朝剿滅護龍軍之際,他也積極做出了姿態,準備減輕護龍軍的壓力。

ps:好熱啊,宿舍沒空調,只有自己的小風扇,碼完字小龍臉上全是汗,去廁所衝個燥去。

第4章 敢戰第6章 龍威鎮遼東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14章 崇禎的決斷第57章 以韃虜首級建京觀第6章 龍威鎮遼東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19章 首戰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18章 掌控朝鮮(二)第6章 亡國之象第10章 朝鮮內附第2章 巡視(一)第8章 對話魯克第5章 軍情憤慨第4章 開城門!開城門!(下)第10章 驚雷潛生(一)第13章 豪格死,代善亡第14章 各方第9章 歲月匆匆第25章 直屬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52章 戰退正白旗第31章 三疊浪第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下)第37章 京城腳下憶昔人第20章 血戰第28章 金國第8章 牛二見李闖第19章 韃虜,灰飛煙滅(下)第16章 巍巍山海,可堪龍騎?第8章 暖閣奏對(一)第29章 天聰汗歸天第27章 戰雲起第9章 暖閣奏對(二)第22章 剎那驚雷(上)第27章 朕意已決第7章 戰事佈局第45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第26章 夾擊第1章 血火第41章 稱王!第22章 朝奴第7章 俱傷第27章 鏗鏘之音(三)第5章 勢不可擋第16章 賜封第2章 諸將歸來(中)第43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上)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5章 總旗第9章 韃子來了(下)第35章 崇禎元年第3章 殺人第7章 孔有德的突圍,尚可喜的接應第12章 夫人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16章 聚餐第15章 收服第1章 血火第19章 韃虜,灰飛煙滅(下)第11章 戰場之外的對決(下)第39章 煤山煤山(下)第12章 兵動朝鮮(四)第4章 天子怒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7章 統一戰爭(二)第24章 身後的火炮第4章 會戰山海關第8章 序幕第12章 兵動朝鮮(四)第17章 下山第16章 一句禪位第8章 上門第24章 驗收第12章 膏樑子弟要出征第10章 決斷第9章 立威第33章 整肅軍紀(一)第23章 逆轉第12章 驚雷潛生(三)第21章 逐出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21章 “似勝”的情報第10章 上官第23章 禪位詔書第30章 建設第13章 狼現第13章 攻陷王京(上)第24章 驗收第18章 掌控朝鮮(二)第29章 後記之人物閒話(下)第35章 烈焰般的目光第31章 出其不意破盛京!第25章 滿桂撤敗第12章 驚雷潛生(三)第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總旗第16章 迎接第28章 出逃
第4章 敢戰第6章 龍威鎮遼東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14章 崇禎的決斷第57章 以韃虜首級建京觀第6章 龍威鎮遼東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19章 首戰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18章 掌控朝鮮(二)第6章 亡國之象第10章 朝鮮內附第2章 巡視(一)第8章 對話魯克第5章 軍情憤慨第4章 開城門!開城門!(下)第10章 驚雷潛生(一)第13章 豪格死,代善亡第14章 各方第9章 歲月匆匆第25章 直屬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52章 戰退正白旗第31章 三疊浪第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下)第37章 京城腳下憶昔人第20章 血戰第28章 金國第8章 牛二見李闖第19章 韃虜,灰飛煙滅(下)第16章 巍巍山海,可堪龍騎?第8章 暖閣奏對(一)第29章 天聰汗歸天第27章 戰雲起第9章 暖閣奏對(二)第22章 剎那驚雷(上)第27章 朕意已決第7章 戰事佈局第45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第26章 夾擊第1章 血火第41章 稱王!第22章 朝奴第7章 俱傷第27章 鏗鏘之音(三)第5章 勢不可擋第16章 賜封第2章 諸將歸來(中)第43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上)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5章 總旗第9章 韃子來了(下)第35章 崇禎元年第3章 殺人第7章 孔有德的突圍,尚可喜的接應第12章 夫人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16章 聚餐第15章 收服第1章 血火第19章 韃虜,灰飛煙滅(下)第11章 戰場之外的對決(下)第39章 煤山煤山(下)第12章 兵動朝鮮(四)第4章 天子怒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7章 統一戰爭(二)第24章 身後的火炮第4章 會戰山海關第8章 序幕第12章 兵動朝鮮(四)第17章 下山第16章 一句禪位第8章 上門第24章 驗收第12章 膏樑子弟要出征第10章 決斷第9章 立威第33章 整肅軍紀(一)第23章 逆轉第12章 驚雷潛生(三)第21章 逐出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21章 “似勝”的情報第10章 上官第23章 禪位詔書第30章 建設第13章 狼現第13章 攻陷王京(上)第24章 驗收第18章 掌控朝鮮(二)第29章 後記之人物閒話(下)第35章 烈焰般的目光第31章 出其不意破盛京!第25章 滿桂撤敗第12章 驚雷潛生(三)第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總旗第16章 迎接第28章 出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柳林县| 弋阳县| 文化| 东山县| 禄丰县| 庆城县| 通海县| 喀喇| 黄山市| 江安县| 民乐县| 新竹县| 和林格尔县| 即墨市| 咸宁市| 东乡县| 福安市| 莱芜市| 东乌珠穆沁旗| 岳阳县| 巴青县| 康马县| 日照市| 阿城市| 长子县| 高雄县| 揭西县| 九江县| 柯坪县| 璧山县| 胶南市| 商南县| 长乐市| 云林县| 盱眙县| 滕州市| 东光县| 奉节县| 苏尼特左旗|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