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朕意已決

劉文炳以袍袖拭淚,接著說:“李邦華與李明睿都是江西同鄉(xiāng),他們原來都主張皇上遷往南京,以避賊鋒,再謀恢復。當李自成尚在山西時,南遷實爲明智之策。然因皇上諱言南遷,李邦華遂改爲送太子去南京而皇上坐鎮(zhèn)北京。此是亡國下策。李明睿在朝中資望甚淺,獨主張皇上南遷,所以重臣們不敢響應。

皇上一經言官反對,便不許再有南遷之議,遂使一盤活棋變成了死棋,遺恨千秋。李自成才過大同,離居庸關尚遠,天津巡撫具密疏請皇上速幸天津,乘海船南下,並說他將身率一千精兵到通州迎駕。當時如採納津撫馮元彪之議,國家必不會亡,皇上必不會身殉社稷。朝廷上下壅塞之禍,從來沒人敢說,遂有今日!臣此刻所言,已經恨晚,無救於大局。古人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請皇上恕臣哀鳴之罪!”

朱由檢在此時已經完全頭腦清醒,長嘆一聲,流著眼淚說道:“自古天子蒙塵,離開京城,艱難復國,並不少見,唐代即有兩次。今日朕雖欲蒙塵而不可得了!天之待朕,何以如此之酷?”說著,他忍不住放聲痛哭。

兩位年輕皇親也伏地痛哭,聲聞殿外。

幾個在乾清宮中較有頭面的太監(jiān)和乾清宮的宮女頭兒們,因爲國亡在即,不再遵守不許竊聽之制,此刻屏息地散立在窗外竊聽,暗暗流淚。

從西城和北城上陸續(xù)地傳來炮聲,但是炮聲無力,沒有驚起來宮中的宿鴉。這炮是守城的人們爲著欺騙宮中,從城上向城外打的空炮,以表示他們認真對敵。

哭過一陣,朱由檢嘆息一聲,向他們問道:“倘若不是諸臣空談誤國,朕在半月前攜宮眷前往南京,可以平安離京麼?”

劉文炳說;“倘若皇上在半月前離京,臣敢言萬無一失。”

鞏永固也說道:“縱然皇上在五天前離京,賊兵尚在居庸關外,也會平安無事?!?

朱由檢問:“五大前還來得及?”

劉文炳說:“天津衛(wèi)距京師只有二百餘里,只要到天津,就不愁到南京了。”

朱由檢又一次思想糊塗了,用責備的日氣問道:“當時朝廷上對南遷事議論不決,你們何以不言?”

劉文炳冷靜地回答說:“臣已說過,祖宗家法甚嚴,不許外戚干預朝政。臣等烙遵祖制,故不敢冒昧進言,那時臣等倘若違背祖制,建議南遷,皇上定然也不許臣等說話!”

朱由檢悔恨地說:“祖制!家法!沒料到朕十七年敬天法祖,竟有今日亡國之禍!”

朱由檢忍不住又嗚咽起來。兩位皇親伏在地上流淚。過了片刻,朱由檢忽然說道:

“朕志決矣!”

劉文炳問:“陛下如何決定?”

“朕決定在宮中自盡,身殉社稷,再也不作他想!”

劉文炳哽咽說:“皇上殉社稷,臣將闔家殉皇上,決不茍且偷生。”

朱由檢想到了他的外祖母,心中一動,問:“瀛國夫人如何?”

提到祖母,劉文炳忍不住痛哭起來,然後邊哭邊說:“瀛國夫人今年整壽八十,不意遭此天崩地訴之變,許多話都不敢對她明說。自從孝純皇太后進宮以後,瀛國夫人因思女心切,不能見面,常常哭泣。後來知道陛下誕生,瀛國夫人才稍展愁眉。不久驚聞孝純皇太后突然歸天,瀛國夫人悲痛萬分,又擔心大禍臨頭,日夜憂愁,不斷痛哭,大病多日。如此過了十年,陛下封爲信王……”劉文炳忽然後悔,想到此是何時,爲什麼要說此閒話?於是他突然而止,伏地痛哭。

(孝純皇太后--朱由檢的生母劉氏,人宮後封爲淑女。當時朱由檢的父親尚是太子,她在太子的羣妾中名位較低,並不受寵。不久,惹怒朱由檢的父親,受譴責而死,可能是自盡,在宮中保密。後來朱由檢長成少年,封爲信王,她才被追封爲妃。到朱由檢即位,上尊諡爲孝純皇太后,其母受封爲瀛國夫人。----小龍喧)

朱由檢哽咽說:“你說下去,說下去。瀛國夫人年已八十,遇此亡國慘變,可以不必爲國自盡?!?

劉文炳接著說:“臣已與家人決定,今夜將瀛國夫人託付可靠之人,照料她安度餘年。臣母及全家男女老幼,都要在賊兵進城之時,登樓自焚。臣有一妹嫁到武清侯家,出嫁一年夫死,今日臣母已差人將她接回,以便母女相守而死。”

朱由檢含淚點頭,隨即看著鞏永固問道:“卿將如何厝置公主靈樞?”

鞏永固說:“公主靈樞尚停在大廳正間,未曾殯葬。臣已命奴僕輩在大廳前後堆積了柴草。一旦流喊人城,臣立即率全家人進人大廳,命僕人點著柴草,死在公主靈樞周圍。”

朱由檢悽然問道:“公主有五個兒女,年紀尚幼,如何能夠使他們逃生?”

鞏永固淌著淚說:“公主的子女都是大明天子的外甥,決不能令他們死於賊手。賊兵一巳進城,臣即將五個幼小子女綁在公主的靈樞旁邊,然後命家奴點火,與臣同死於公主之旁。”

朱由檢又一陣心中刺疼,不禁以袖掩面,嗚咽出聲。

劉文炳說道:“事已至此,請皇上不必悲傷,還請速作焚燬宮殿準備,到時候皇上偕宮眷慷慨赴火,以殉社稷,使千秋後世知皇上爲英烈之主。”

朱由檢對於自己如何身殉社稷和宮眷們如何盡節(jié),他心中已有主意,但現(xiàn)在不願說出。他贊成兩位有聲望的皇親全家自焚盡節(jié),點點頭說:

“好!不愧是皇家至親!朕不負社稷,不負二祖列宗,卿等不負國恩,我君臣們將相見於地下……”

天上烏雲更濃,月色更暗,不見星光。冷風吹過房檐,鐵馬叮咚。偶爾從城頭上傳來空炮聲,表明內臣和兵民們仍在守城。

今夜,紫禁城中沒人睡覺,都在等待著敵人破城,等待著皇上可能下旨在宮中放火,等待著死亡。曾經下了一陣零星微雨,此時又止住了。整個紫禁城籠罩著愁雲慘霧。

劉文炳擡起頭來說:“皇上!事已至此,請恕臣直言,恕臣直言?!?

朱由檢猜想到他要說什麼,說道:“朕殉國之志已決,不再有出城之想,你有何話,趕快直說!”

“陛下!……萬一,萬一內城失守,皇上應當焚燬宗廟,焚燬三大殿,焚燬乾清宮。臣等望見宮中起火,知道皇上殉國,即跟著舉家自焚,以報皇上厚恩?!?

朱由檢點點頭說:“卿等放心。朕非懦弱之主,決不會落人逆賊之手。已經二更了,城破在即,卿等快回去吧!快出宮吧!”

兩位皇親叩頭離開以後,朱由檢在乾清宮的暖閣中又坐了一陣,默默地想著心事。如今最後一次要逃出城去的念頭已經破滅了,剩下的心事只有三件:一是他自己如何自盡殉國。二是宮眷們如何發(fā)落,不能使他們落人“逆賊”之手,有辱國體。關於第一個問題,雖然二皇親建議他在宮中舉火自焚,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既死得壯烈,也不使“賊人”戮辱他的屍首,然而他還有別的死法,而且主意已定,但因爲做皇帝養(yǎng)成的習慣,此刻他不願對任何人吐露真情。關於第二個問題,三天來他不斷在心中考慮,已經下了狠心,但不到最後時刻他不肯宣佈他的決定。

還有第三個問題,是如何使他的三個兒子逃出宮中,尤其是應該使太子活下去,以後好恢復江山。他此刻已經既沒有逃生的幻想,也不再對自盡懷著恐懼,可以比較冷靜地進行思考,大有“視死如歸”的心態(tài)。

第27章 新皇(下)第10章 上官第51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35章 崇禎元年第24章 破宅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55章 膽怯的朝鮮君上第31章 請降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4章 開城門!開城門!(下)第24章 刀鋒博弈(三)第29章 名字第33章 殺殺殺殺殺殺!(上)第6章 殺之第58章 火槍軍(上)第25章 殺戮第18章 韃虜,灰飛煙滅(中)第43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上)第21章 逐出第4章 天子怒第20章 風起第9章 韃子來了(下)第1章 血火第6章 英魂祭第14章 風雨雷動(一)第5章 山雨欲來第25章 笑,笑,笑第60章 火槍軍(下)第6章 滿桂對大仁第26章 攻殺第32章 放手第52章 戰(zhàn)退正白旗第14章 山口第13章 破寨第15章 突襲第1章 軍事改良第4章 虎賁南下!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20章 禽獸第18章 反擊第59章 火槍軍(中)第3章 殺人第3章 內外皆憂的大金國第23章 禪位詔書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10章 謀劃第38章 煤山煤山(中)第3章 赴宴第21章 傷勢第31章 身孕(一)第27章 慘勝第30章 瞭望第29章 大戰(zhàn)前的寧靜第40章 遭逢遼東軍第6章 納降孔有德第4章 試探第27章 起誓第7章 纏鬥第6章 統(tǒng)一戰(zhàn)爭(一)第25章 笑,笑,笑第3章 巡視(二)第24章 龍辰位置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11章 驚雷潛生(二)第32章 臣妾在黃泉恭候聖駕第9章 兵動朝鮮(一)第17章 威武第12章 夫人第33章 皇太極動!第58章 火槍軍(上)第27章 起誓第25章 剎那驚雷(續(xù))第27章 天聰第18章 風雲第31章 請降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4章 各方第20章 兩旗覆滅!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17章 樸氏第36章 怒海滔滔(下)第52章 戰(zhàn)退正白旗第20章 兩旗覆滅!第17章 韃虜,灰飛煙滅(上)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0章 上官第21章 詔令(上)第34章 殺殺殺殺(下)第25章 風采第48章 血戰(zhàn)鑲白旗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33章 龍騎臨京畿第17章 風雨雷動(四)第2章 矛盾第29章 名字第13章 攻陷王京(上)
第27章 新皇(下)第10章 上官第51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35章 崇禎元年第24章 破宅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55章 膽怯的朝鮮君上第31章 請降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4章 開城門!開城門!(下)第24章 刀鋒博弈(三)第29章 名字第33章 殺殺殺殺殺殺!(上)第6章 殺之第58章 火槍軍(上)第25章 殺戮第18章 韃虜,灰飛煙滅(中)第43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上)第21章 逐出第4章 天子怒第20章 風起第9章 韃子來了(下)第1章 血火第6章 英魂祭第14章 風雨雷動(一)第5章 山雨欲來第25章 笑,笑,笑第60章 火槍軍(下)第6章 滿桂對大仁第26章 攻殺第32章 放手第52章 戰(zhàn)退正白旗第14章 山口第13章 破寨第15章 突襲第1章 軍事改良第4章 虎賁南下!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20章 禽獸第18章 反擊第59章 火槍軍(中)第3章 殺人第3章 內外皆憂的大金國第23章 禪位詔書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10章 謀劃第38章 煤山煤山(中)第3章 赴宴第21章 傷勢第31章 身孕(一)第27章 慘勝第30章 瞭望第29章 大戰(zhàn)前的寧靜第40章 遭逢遼東軍第6章 納降孔有德第4章 試探第27章 起誓第7章 纏鬥第6章 統(tǒng)一戰(zhàn)爭(一)第25章 笑,笑,笑第3章 巡視(二)第24章 龍辰位置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11章 驚雷潛生(二)第32章 臣妾在黃泉恭候聖駕第9章 兵動朝鮮(一)第17章 威武第12章 夫人第33章 皇太極動!第58章 火槍軍(上)第27章 起誓第25章 剎那驚雷(續(xù))第27章 天聰第18章 風雲第31章 請降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4章 各方第20章 兩旗覆滅!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17章 樸氏第36章 怒海滔滔(下)第52章 戰(zhàn)退正白旗第20章 兩旗覆滅!第17章 韃虜,灰飛煙滅(上)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0章 上官第21章 詔令(上)第34章 殺殺殺殺(下)第25章 風采第48章 血戰(zhàn)鑲白旗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33章 龍騎臨京畿第17章 風雨雷動(四)第2章 矛盾第29章 名字第13章 攻陷王京(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利辛县| 太保市| 聊城市| 宁海县| 阜宁县| 兰西县| 兴隆县| 抚宁县| 子长县| 洛阳市| 固阳县| 久治县| 宾阳县| 井冈山市| 福清市| 英超| 秭归县| 宁蒗| 德州市| 泰和县| 齐齐哈尔市| 定州市| 九江市| 西宁市| 慈溪市| 达州市| 北京市| 富锦市| 株洲市| 白玉县| 阿克苏市| 义乌市| 新建县| 西乌珠穆沁旗| 隆昌县| 石阡县| 赫章县| 察雅县| 伊吾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