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九九章 人爲

不過,在批準這一計劃時,阿達民又分明有些躊躇。

“火種”的作用,毋庸置疑,是在一旦發生宏觀災難、文明滅絕時,能夠從零開始,重建寶貴的人類文明。

而一旦真的遭遇這種情況,接下來,如果“火種”紛紛以自己的判斷,激活重建計劃,則在空間有限的太陽系,特別是僅有蓋亞一個宜居行星的條件下,相互間必然會產生競爭,這是很不利的局面。

重建人類文明,原則上,一個“火種”留存就可以。

那麼要採取的策略,前提,是若干“火種”設施彼此聯網、統一調度,阿達民本想將其掛載到“盤古”。

只不過這種策略,也有風險,一旦“盤古”在災難中被毀壞,就會羣龍無首。

事關文明重建的總體策略,這種事,“強人工智能”無權決定,阿達民的設想則是“完全協調”,爲此纔會在“盤古”地下城大興土木。

按方然的計劃,到西曆1530~1533年,人類文明將建成近十座“火種”設施,分佈在蓋亞地下、月球、遠日軌道至太陽系邊緣地帶,這些設施之間,平時並不聯絡,每一座設施除重建文明的必要條件外,還配備信號偵測器。

偵測器的功能,一句話,主要是定時刷新,查看太陽系內是否有人類活動的跡象。

坐落在中大陸的“盤古”,在平時,功能之一就是間斷向太陽系範圍內,發送編碼訊息,接收到訊息的“火種”設施據此認定,人類文明尚安好。

而一旦信號消失,在“盤古”,要麼是被毀滅,要麼是其根據全面偵測,判定太陽系內的人類文明已滅絕,

這時,“火種”纔會開啓廣播模式,嘗試彼此聯絡。

然後以約定順序,結合彼時太陽系的情況,決定哪一座“火種”進入重建程序。

最後,還有最極端的情況,倘若某座“火種”設施在訊號斷絕後,連續十年沒接收到任何其他“火種”的聯絡訊息,就獨自啓動程序。

通過這樣一套複雜機制,確保“火種”之間,不會相互競爭,蓋亞文明爲此頗費了一番心思,但在設計時,方然也在內心打鼓,他委實無法判斷,一個基於“火種”的人類羣體,是否能從零開始,重建文明。

如果說,在“火種”發動後的一段時間,人類能重返蓋亞表面;

繼而,再走一遍曾走過的路,這對人類而言,會不會是又經歷一次艱險漫長的征途,最後,又能否再次接近奇點、眺望彼岸。

事到如今,回想文明的過去,方然真的一點也說不上來,他完全無法確定。

今天的蓋亞文明,用“欣欣向榮”來形容,十分貼切,眼見就要全民永生、邁向未來,固然是文明發展的極大成就,但,歸根結底,這一切又究竟是怎樣來的,是客觀規律的作用嗎,或許是,但他更清楚的是,

今天,人類文明的一切,完全可以說是自己的意志。

人類在蓋亞表面走過的路,充滿了不確定性,即便重來一次,也幾乎不可能再複製以往的路線,更不太可能抵達今天的成就。

不管怎樣,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方然告誡自己別想太多。

他只是,在過去若干年裡,時常撥出時間去思考、記錄,編寫“火種”重建文明的核心邏輯。

在進行這樁工作時,不自覺的,他很多次都產生了“神祇”的感覺,的確,從頭開始重建一個文明,規劃或將降臨的文明3.0時代之路徑,這豈不正是諸多教義中絮絮叨叨的所謂“上地”之權限。

一個文明,從頭開始重建,和完全基於客觀規律的演化,畢竟大有區別。

根本的區別在於,以過去文明走過的路,作爲參照,浩劫後的人類文明便無須再在黑暗中摸索,進行那樣多的試錯。

而可以在過去成就的基礎上,一步登天,直接建立共生主義的永生文明。

否則……

一邊敲擊鍵盤,方然內心則泛起波瀾,如果浩劫後,重生的人類文明還是歷史上那一副週期律肆虐的模樣

這樣的文明,又還會有什麼意義。

想到這裡,他信手設置一輪邏輯,將蓋亞淨土的中長期規劃,導入“火種”數據庫。

一直以來信奉海因裡希主義,阿達民的意識,是清晰的,他很清楚唯物主義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客觀規律的力量,也是如此強大而不可戰勝,但,直到今天,他始終不認爲蓋亞淨土的今天,完全是客觀規律的作用。

這一點,沒有和旁人討論,他倒是與肯*湯普森進行過幾次對話。

在蓋亞淨土成立後,準確地講,“紅軍”接受AMA大區投降、接管南大陸後,曾經身爲一介大區管理員的肯*湯普森,就成爲民衆之中的普通一員。

對這一新身份,湯普森先生是否滿意,方然無暇顧及,

而且也並不太在乎。

但,在那之後,他的確撥出過一些閒暇時間,和曾經擔任大區管理員的這幾位劫後餘生者交談,試圖瞭解他們的想法。

從西曆1489年起事,到1509年蓋亞淨土成立,不消說,在NEP、GPL大區的擴張過程中,消滅了大大小小近十個割據勢力,若放眼全世界,則總共有幾十個大區管理員,在同類相殘中喪命。

成功,還是投降,抑或死於內戰,方然並不認爲這一切有高下之分;

而往往只是命運的捉弄。

不僅如此,置身於這時代,他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到,人類的命運,至少在過去幾十年的浩劫之中,

真的完全取決於哪一個管理員笑到最後。

誰能從內戰中勝出,掌控蓋亞,便可以掌控蓋亞文明,進而以一己之力、一人之念,決定全人類的前途命運。

而不同的大區管理員,只消稍微觀察下他、或者她的所作所爲,便不難揣摩其心思,分析性格、能力、格局與境界,揣摩其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乃至於其內心深處渴望降臨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一六四章 複製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四章 學習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九五六章 復生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二四〇章 茍活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十九章 起源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八八七章 地殼
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一六四章 複製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四章 學習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九五六章 復生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二四〇章 茍活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十九章 起源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八八七章 地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绵竹市| 温宿县| 卢龙县| 乌苏市| 土默特左旗| 东丰县| 澜沧| 陇南市| 和平区| 江阴市| 亚东县| 城口县| 庐江县| 太湖县| 承德市| 湖南省| 德化县| 哈尔滨市| 安图县| 萨迦县| 钟山县| 通许县| 揭东县| 姚安县| 呈贡县| 沂源县| 察雅县| 会同县| 甘泉县| 青神县| 鄂伦春自治旗| 台北县| 平远县| 磴口县| 即墨市| 什邡市| 屏山县| 夏河县| 青海省|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