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〇二章 缺陷

暫時安穩住這邊,方然無暇他顧,立即投身到新的工作中。

工作,對IBM的“終身服務者”身份,對自己來說就意味著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傳統的日常業務,另一方面,則要設法在7*24小時的無死角監控之下,繼續從容不迫的爲掌控聯邦網絡體系做準備。

這種事,說起來似乎難度爆表,迅速適應了新的工作節奏後,卻也並不困難。

一言以蔽之,在新崗位上工作了不出幾天,方然就印證了自己的猜測,發現“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全方位監控體系,遠非理想中的鐵板一塊。

早在被邀請之前,就調查過IBM的“終身服務協議”,方然對此十分熟悉。

進而,對公司員工監控體系的缺陷,也差不多一清二楚。

這所謂的缺陷,並非監控體系的軟件、硬件漏洞,也不是體系裡的人員把柄,而是“國際商用機器”的這套保密與監控體系,在指導思想上還很陳舊,並未擺脫傳統保密、監視工作的那一套思路。

在人類社會,但凡涉及到人的流程,保密的傳統思想就是“要盯住人”。

換言之,對體系中的每一個人,全面、系統的監控其言行,目標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與誰聯絡,行爲如何,都是重要的線索,通過審查日常活動、監聽對外聯絡與工作環境搜查的諸多手段,來檢驗被監控目標的忠誠度。

這種做法,在若干年前的聯邦社會,多少還行得通。

但是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用在一羣IT精英身上,效果的不確定性就高得多。

就說托馬斯*安生,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浩如煙海的代碼、文檔和測試報告中竭力前行,以IBM職員的身份與FFRI-IT協調,現在的主要精力則放在“全產機”方面,每天工作時長都超過十小時。

所有這一切,如果不是水平相近的同行、專家,一般人即便24小時都盯著他,也沒辦法弄清楚目標正在做什麼。

那就僱傭專家,參與對“終身服務者”的監控,這樣做可不可以。

可以,但也同時帶來另一個問題,這些負責爲有產者、工場主監控員工的專家,本身的忠誠度又如何保證。

一環扣一環,人心,是如何難測,時至今日人類也未曾發明出“讀心術”,沒辦法透過表象而窺見大腦中的真實思維,既然個體之間依然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完全的信任,就根本是一種不存在的狀態。

這,是客觀規律所決定的,並非任何規章和體系所能改變。

除此之外,倘若有產者要完全可靠的體系,求助於人工智能,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

與終究有自身利益、自我訴求的人相比,AI,是冷冰冰的機器,本質上既沒有自我意識、也沒有自身利益,這樣的存在,自然很受頂層、有產者的器重,否則也不會一下子掀起滔天巨浪,甚至將社會秩序顛覆。

可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百分之百可靠、監控所有員工的AI,卻又要誰去開發呢。

頂層自己動手,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用憑本事吃飯,要讓頂層的肥頭大耳、腦滿腸肥們去研究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基本上都是沒可能。

而如果還是僱傭勞動者,讓IT領域的人才來開發“人工智能監控體系”,就會再一次回到無法判斷忠誠度的問題上,誰也無法保證,這監控程序就一定會爲有產者服務,而不會被開發者置入後門、潛伏代碼與隱藏功能。

況且,即便“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僱傭的工程師,沒有這些野心和歹念,哪怕只出於對自身前途命運的考量,會承擔這種開發任務的IT中人,也一定不會太多。

開發“人工智能監控體系”,但凡腦袋清醒,每一個參與開發的IT人才,都會意識到這就是在爲自己和無數同僚打造鐐銬,假以時日,一旦這樣的AI被開發出來,自己的命運就會和無數同行一樣,被AI死死盯住。

爲眼前的利益,開發監牢般的AI監控體系,這種事,大多數人恐怕都沒興趣。

正因如此,“國際商用機器”的7*24小時監控措施,方然才覺得輕鬆,自己正在做的一些事,要瞞過同行並不容易,但要瞞過監控體系裡的外行,則綽綽有餘。

事實上,在成爲一名終身服務者後,到當年秋天,方然就用幾個月時間將其適應。

與赫伯特*西蒙的遭遇類似,預想中的頻繁測謊、體檢等環節並不頻繁,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被打擾,看來在監控者眼中,履歷與當前經歷都一點也不起眼的托馬斯*安生,身上幾乎沒疑點,並不需要特別的加以關注。

表面認真工作,實則暗中發力,方然在基礎研發組的佈局還算順利。

進入公司多年,現在因爲簽署了“協議”的關係,從一名普通開發者變爲研發組的負責人,托馬斯*安生的職責是協助赫伯特*西蒙管理團隊,率領小組裡的幾名工程師一道完善、應用並測試FSCIM體系。

這種“率領”,也不需要頻繁與人打交道,而主要是一種工作上的主從關係。

具體經手的工作內容,可想而知,也主要是在網絡上驅使AI,這些原本都是由自己來做,現在,則可以分派給若干名手下,變化也就是這一些。

在新的職位上,方然的眼界,相比之前的確更開闊,不需要在業餘時間滲透內網、查閱資料,也可以憑藉工作的正當需求,調取從FFRI-IT到IBM內網的大量數據,繼而對聯邦乃至全世界的產業體系發展趨勢,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在今天,“國際商用機器”也好,其他業界巨頭也罷,正在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

用自動機械取代人的勞作,用人工智能取代人的智慧,一切從遙遠的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呈現在眼前的則是步驟清晰的鏈條,先是用機器取代簡單、重複或繁重的人類勞動,然後是用APMS取代傳統的生產流水線,再然後,就是自己和一干手下正在做的,用APOS取代一整套傳統產業體系。

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五一六章 劃算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四二九章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三〇五章 計劃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二四〇章 茍活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九十章 對策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十九章 起源
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五一六章 劃算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四二九章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三〇五章 計劃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二四〇章 茍活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九十章 對策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十九章 起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前郭尔| 贡山| 监利县| 嘉黎县| 双峰县| 清流县| 临猗县| 江达县| 府谷县| 申扎县| 潜江市| 庆元县| 隆子县| 墨脱县| 浮山县| 临西县| 阳信县| 楚雄市| 珲春市| 新宁县| 河曲县| 林甸县| 鄂尔多斯市| 邛崃市| 米林县| 神木县| 和政县| 顺平县| 建昌县| 奉贤区| 安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金寨县| 兴安盟| 镇坪县| 鄂温| 罗平县| 陆丰市| 百色市| 砚山县| 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