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同根異果
就在靖川王府開府的第二日,城中的熱議還未淡卻,太子府上新一樁茶餘飯後的談資正在上演。
凌子域花重金從東啓運來了兩塊形似羅漢的太湖石,下帖請了很多貴府豪門的朋友前來賞玩。這事要放在從前,也沒有什麼,凌太子的行事風格大家心裡多少有點譜了,畢竟比起夜夜笙歌、紙醉金迷,這還算風雅。
只不過這一次,他幾乎邀請了在京的全部官員,而且時間挑的不早不晚,就在靖川王開府卻不開宴的第二日,明擺著是在拉攏人心,與靖川王府公開叫板。
說起來也能理解,當年北凌君後誕下雙生子,寵慣後宮,雖帶著一個兒子失蹤多年,老凌王卻不曾再立新後,這被留下來的凌太子自然就成了他的心頭肉,誰也說不得,誰也碰不得。
他被捧了這麼多年,眼看就要繼承皇位,突然同胞兄弟歸來,老凌王欣喜若狂又愧疚不已,恨不得一下子將多年未盡父親責任全部彌補過來,對凌不惑疼愛更甚於他。
從前唾手可得,不想要也偏要塞著給的皇位,如今生了變數,再加上心上人又偏偏對自己的哥哥傾心許久,這讓凌子域一時間怎麼可能坦然接受,好在他太子之位猶在,老凌王雖看中靖川王,但畢竟還同時給他選下了世代忠良單家這個助益,也不算太過偏頗。
所以這場賞石的張揚宴請不過就是凌太子的一場試探,一來摸一摸羣臣的忠心所向,二來探一探老凌王寵愛的底線,就算玩脫了,他也是不怕的,畢竟有恃無恐慣了。
那些個被邀請的百官也有些騎虎難下,昨日他們不請自來裡紛紛向靖川王表達恭賀之意,今日接了太子的請帖若不露面,不免會落下見風使舵的嫌疑,讓太子不快的同時又惹老凌王猜忌,得不償失,所以他們不得不來。
當然,他們之中也有人因昨日的閉門羹而心生不快,不菲的賀禮送過去居然連句話都沒多說上,這靖川王好生狂妄,既然自己在他那裡得不著面子,不如就名正言順的投奔近水樓臺的太子府去。
今日的太子府邸真是異常的熱鬧,高門顯貴就快踏破了門檻,當然這頓宴席也不是那麼好吃的,在精心準備的宴會上,凌子域也玩了把指鹿爲馬的把戲。
那一方精美的太湖石,形似金雞獨立舉著戟的羅漢,極爲栩栩如生,但凡眼不瞎,都能分辨出哪裡是手哪裡是腿,甚至連羅漢身上衣服的褶皺,以及臉上的神態,每個人都能描述基本無二。
凌子域將它置於庭院中央,宴席圍其而設,一番詩詞作賦附庸風雅之後,凌子域酣暢之盛,他從席面上爬了起來,指著這石頭,非說是單手倒立的醉臥羅漢,之後開始挨個問在座賓客是何看法。
有些膽小又阿諛的人直接贊同,有些世故又圓滑的人表示不同的方向去看,石頭形態似有不同,也有些耿直的直呼眼拙難以分辨或堅持自己的看法。
凌子域笑著看著衆人,未作任何評價,也沒有因爲旁人的贊同或反對而有任何的波瀾,反而大手一揮,讓家丁搬上很多個禮品錦盒,回贈給予不同答案的賓客不同的禮物。
贊同的人他送一方藍碧璽倒立醉臥羅漢,反對的人他送一塊玉雕的太湖石,模凌兩可的送了一塊赤金鑲邊的手握銅鏡。
這樣的結果,讓在場所有人都未想到,細細想來,今日這頓宴席到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凌太子荒誕麼?並不是。 他一句戲言竟然在頃刻間將這些表面順服之人分的個清清楚,然後最重要的事,他用一份禮物說盡了自己處事待人的態度。
忠於他的,他欣然接受待之不薄。反對他的,他不計恩怨反而贊之清明,立場不明的他更是坦然容納,靜觀以後。
這樣的別有用心以及與往日不同的談吐和氣度,讓所有參加宴席的官貴很是刮目相看。
這則趣聞今日未至宵禁便傳遍雲京城,有人說凌太子禮待賓客,出手闊綽,隨手金玉相送。相比之下,這新封的靖川王狂妄又小氣,不敬百官甚至連頓飯都不捨得安排,實在是自損威嚴。
也有人說凌太子故意搶同胞兄弟風頭,譁衆取寵、招搖過市、拉攏人心,無容人之量,更不思進取,取拙計試探人心,實爲荒謬至極。而靖川王卻耿直坦蕩,不拒虛禮,對權貴一視同仁。
當然,還有另外一則傳聞不脛而走,說靖川王府開府當日,靖川王就不滿府邸規格不如太子府,竟揚言要與太子換府,僭越禮制,尊卑不分。
但無論如何,其中各種,最終總結成同根異果,同室操戈,北凌要大亂了。
這些市井傳聞皆傳到老凌王耳裡,可他老人家彷彿失聰一般,對兩個兒子未有一句苛責,對百官也無任何警示,反而拆了自己最愛的鬥茶器皿,將四個可洞觀星辰的琉璃藍色的曜變天目建盞其中兩隻各送給這兩個兒子,以示一碗水端平的公正。
這些天也不乏有肱骨之臣建言,雙生子取其一做儲君,君臣極容易混淆,不利於帝位的鞏固,可老凌王也只是笑笑,擺擺手說他自有分寸,那些個相信他又忠於他的老臣雖心有焦慮,卻也不得不從。
除此之外,那些雖有陰封但未出仕的世家子弟、懷才不遇的寒門幕僚以及朝中人微言輕不得器重的臣子卻不這麼想。
他們或有祖輩的功勳卻也塵封太久光鮮不再,或有超凡的智慧但卻無風雲可攪弄難顯才幹,相比從前凌子域毫無懸念的繼位,新朝朝局全由老凌王意志而定,如今太子和靖川王之間不溫不火卻又在所難免的爭鋒相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重振家風、仕途通達、揚名千古大好機會。
無論是凌子域還是凌不惑,甚至是那個未行冠禮的凌子蘇,都成了他們費力心機,左右求之蔭翳蔽日的大樹,只不過看誰更有被利用的價值罷了。
只可惜,這第一場眼看要被煽點起的風火,就在老凌王不罰同賞的睜一眼閉一眼中草草收場,親兄弟倆快意恩仇一笑了之,看不出什麼不滿和嫌隙,但更是鼓舞了那些盼望趁亂而伺機而動的有心之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