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四章 桓氏豪門 (2)

桓玄的父親叫桓溫。這個名字來自於當年的權臣溫嶠。桓溫初生時,有一天溫嶠造訪桓府。他見到這個嬰兒相貌與衆(zhòng)不同,於是對桓溫的父親說:“此兒有奇骨,必爲一世英傑。”桓溫的父親有感於溫嶠的知遇,就以溫嶠的姓氏作爲兒子的名字。

桓溫長大後,果然如溫嶠所言,出落爲一個文武雙全的英武才士。他被推薦給晉明帝之後,皇帝對他非常欣賞,而且把公主下嫁給了他。

素有大志的桓溫,雖然身爲駙馬,但並不滿足於作爲皇親國戚而終老於尋常之榮華富貴。他所推崇的人物,是當胡虜作亂中原時率兵與敵人英勇作戰(zhàn)的劉琨。

這位劉琨,少年時代曾與祖逖一同“聞雞起舞”。之後他與祖逖各率一軍收復了部分喪失於胡虜?shù)膰粒⒘舜蠊Γ瑏K位居司空(注1)要職。

桓溫自負一身才學,認爲也當效仿劉琨,爲國盡忠。

當時秉政大臣對皇帝說:“桓溫年少,然頗具才略。願陛下勿將其作尋常之人、尋常之婿對待。倘若委以大任,將爲國建不世功勳。”

皇帝看桓溫的才能,也的的確確是京城裡那些紈絝子弟所不及的。於是採納了大臣的建議,任命桓溫爲荊州刺史,鎮(zhèn)守國家的西北藩。

當時的荊州雖然地域遼闊、人民衆(zhòng)多,然而卻是兩面環(huán)敵之處。北面有胡虜,西面有漢人政權成國。是國家重要的屏障。

自魏朝時期東吳的孫權執(zhí)政以來,荊州一直都是江東的屏障。守住荊州,即能守住大江下游所有國土。所以終孫權之世,荊州的防務都全權委任給了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軍隊的主帥。朝廷以鎮(zhèn)守荊州重任授予桓溫,既是對其能力的認同,也是對其忠心的認可。

桓溫身居重任,在荊州的的確確是兢兢業(yè)業(yè)、盡心盡力,然而他的志向卻不僅僅只是當一個西藩守臣。他要學劉琨一樣,恢復大晉國的國土與榮耀。

不過,他並沒有學許多不智之士那樣拿自己辛苦練成的軍隊去與北胡硬拚,而是在決定北伐中原之前,先拿晉國西面的蜀地練兵。畢竟,與強胡相比,蜀地的成國的軍事實力要弱很多。

劉備、諸葛亮辛苦經(jīng)營的蜀地被鄧艾攻下後併入魏國,之後又被晉國繼承。王朝南遷之後,處於僻遠的蜀地無人治理。於是李氏趁勢崛起,建立起了成國。李氏經(jīng)營蜀地數(shù)十年,歷經(jīng)幾代,將蜀地變爲一個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

然而在桓溫的眼中,成國之蜀地無非與失去張鬆的劉璋之蜀地、失去諸葛亮的劉禪之蜀地一樣,政治上君臣闇弱,軍事上外強中乾。於是桓溫採用了與劉備敗劉璋、鄧艾敗劉禪同樣的攻略,以少擊衆(zhòng),最終將蜀地重新納入了晉國的國土。

取得大功的桓溫並沒有止步不前。攻蜀只是他征戰(zhàn)的第一步,他的下一步落腳在了長江、漢水以北。自那時起,他先後三次率軍北伐中原,並一度攻到大晉國的故都長安城下。

然而,屢立軍功的桓溫志得意滿,他不再滿足於做一個之下萬人之上的朝臣,而是希望成就九五之尊,登極爲皇帝。

桓溫陶陶然而不可一世。然而就在那故都長安城下,他卻錯失了一個曠古奇才。這個名叫王猛的人,才智不亞於管仲、諸葛亮,將略不亞於樂毅、孫武。桓溫見到這個書生一副落魄之像,儘管認爲他頗有些才能,但是卻完全沒有考慮他的策略。

未聽從王猛建議的桓溫最終在長安城下戰(zhàn)敗,從而徹底失去了成功北伐的機會。桓溫索性把北伐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奪取皇權上。

不料,牢牢執(zhí)掌著大晉國軍權的桓溫的舉動卻受到了兩個文臣的牽制。謝安、王坦之這兩個受到皇帝信任的文臣早就看出了桓溫的野心。他們採取以柔克剛的方式與桓溫周旋。謝、王二人陽奉桓溫讓皇帝禪讓的命令,卻陰違地在桓溫得了重病的情況下采用“拖”字訣。最後生生地把桓溫拖死了。

皇帝念桓溫功大,並未追究其意圖篡位的罪行,反而將其當作輔佐漢帝的大將軍霍光、輔佐晉帝的太宰司馬孚一樣對待。賜予的葬禮規(guī)模達到人臣之極。

儘管桓溫有大功於國,但畢竟有篡位未遂之實。因此,桓氏族人儘管依舊享有榮華富貴,但是從此卻淡出了朝政。尤其是在桓溫的弟弟桓衝死後,桓家更是斷絕了仕途。

這些,既是桓氏的輝煌史,也是桓氏的血淚史。

在桓玄看來,如果父親不在重要的時候生病,如果父親能夠多堅持些時日,也許大晉國早就改朝換代了。他桓玄儘管只是一位庶子,但憑著父親的寵愛,必然會成爲皇太子,並順理成章地當上皇帝。

然而命運卻是如此捉弄人。五歲的桓玄面臨的是父親的長逝、權勢的沒落、家族的凋零、家臣家僕的離去。除此之外,他還不得不忍受著建康朝臣的欺凌、荊州官員的頤指氣使。

桓玄能做的只是忍受,無論屈辱也罷、孤寂也罷,年輕的他完全沒有能力去改變。

父親的影子永遠都壓在他的心頭,不知道有多少個夜裡,他都將臉埋在枕頭裡,心裡默默地呼喚著父親,眼裡默默地流淚。這些,都是尋常的孩子不能理解的。與那些紈絝子弟比,桓玄內(nèi)心有著更多的沉重與悲苦;與那些平民子弟比,桓玄卻又肩負著他們不能承受的振興家族之責。

他多麼希望父親在天之靈能夠給予他力量,能夠指引他方向。作爲一個孩子,他可以接受這些苦難,但是他希望能有一個奮鬥的方向。也許,他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父親的高度,但是他不能不盡自己平生之力爲之一搏。即便是失敗了,至少他也曾拼搏過,他也能給父親、給族人一個交待。更況且,在內(nèi)心深處,他並不認爲自己就一定會失敗。

桓玄睜開眼,見管家正不知所措地立在堂前,這纔想起來今天是宴請的日子。

“什麼辰光了?”

“辰時一刻了。”

“客人都到齊了罷?”

“全部都到齊了。正在二門候著。”

“請客人們都入席吧。我稍後就到。”

“是。”

站得兩腿發(fā)軟的管家退了出去。

桓玄起身踱到案前,遠遠地望著庭中的雪。曖閣中,一股寒意莫名地生出來。

第三章 南征孫恩 (4)第八章 攻克會稽 (2)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3)第056章 美人相伴第077章 猛虎下山第013章 力勸迎擊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2)第029章 猛將較武第006章 神龍附體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3)第十章 勇鬥筆架 (4)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六章 巾幗英雄 (3)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1)第一章 以一敵千 (4)第064章 失誤泄謀第八章 攻克會稽 (1)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1)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1)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三十章 轉(zhuǎn)戰(zhàn)滬瀆 (3)第一章 以一敵千 (2)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2)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3)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4)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2)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1)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2)第012章 無能之忠第052章 受贈美姬第三十章 轉(zhuǎn)戰(zhàn)滬瀆 (1)第四章 紅塵之樂 (2)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4)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2)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3)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1)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1)第三章 南征孫恩 (4)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1)第067章 僞君早朝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3)第007章 西出迎敵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2)第七章 慘無人道 (1)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039章 放虎歸山第十章 勇鬥筆架 (6)第一章 以一敵千 (4)第010章 先鋒司馬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十章 勇鬥筆架 (3)第九章 初次領軍 (4)第003章 古之惡來第三十章 轉(zhuǎn)戰(zhàn)滬瀆 (1)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2)第044章 三弟出仕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4)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2)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2)第066章 萬事俱備第061章 京口起義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2)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2)第四章 紅塵之樂 (3)第017章 受制於人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三章 南征孫恩 (5)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3)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2)第077章 猛虎下山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1)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058章 元德獻計第049章 陽奉陰違第003章 古之惡來第007章 西出迎敵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7)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3)第019章 黯然返鄉(xiāng)第012章 無能之忠第041章 北伐真僞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1)第013章 力勸迎擊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2)第五章 打造神兵 (5)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6)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1)第002章 虎落平陽 (下)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2)第三章 南征孫恩 (3)第九章 初次領軍 (4)
第三章 南征孫恩 (4)第八章 攻克會稽 (2)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3)第056章 美人相伴第077章 猛虎下山第013章 力勸迎擊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2)第029章 猛將較武第006章 神龍附體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3)第十章 勇鬥筆架 (4)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六章 巾幗英雄 (3)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1)第一章 以一敵千 (4)第064章 失誤泄謀第八章 攻克會稽 (1)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1)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1)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三十章 轉(zhuǎn)戰(zhàn)滬瀆 (3)第一章 以一敵千 (2)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2)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3)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4)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2)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1)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2)第012章 無能之忠第052章 受贈美姬第三十章 轉(zhuǎn)戰(zhàn)滬瀆 (1)第四章 紅塵之樂 (2)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4)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2)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3)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1)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1)第三章 南征孫恩 (4)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1)第067章 僞君早朝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3)第007章 西出迎敵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2)第七章 慘無人道 (1)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039章 放虎歸山第十章 勇鬥筆架 (6)第一章 以一敵千 (4)第010章 先鋒司馬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十章 勇鬥筆架 (3)第九章 初次領軍 (4)第003章 古之惡來第三十章 轉(zhuǎn)戰(zhàn)滬瀆 (1)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2)第044章 三弟出仕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4)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2)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2)第066章 萬事俱備第061章 京口起義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2)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2)第四章 紅塵之樂 (3)第017章 受制於人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三章 南征孫恩 (5)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3)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2)第077章 猛虎下山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1)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058章 元德獻計第049章 陽奉陰違第003章 古之惡來第007章 西出迎敵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7)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3)第019章 黯然返鄉(xiāng)第012章 無能之忠第041章 北伐真僞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1)第013章 力勸迎擊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2)第五章 打造神兵 (5)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6)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1)第002章 虎落平陽 (下)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2)第三章 南征孫恩 (3)第九章 初次領軍 (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靖远县| 西和县| 斗六市| 曲阜市| 商洛市| 奉新县| 广州市| 道真| 汝南县| 札达县| 南和县| 高州市| 大名县| 武宁县| 梓潼县| 香河县| 抚宁县| 上饶县| 怀柔区| 白玉县| 林口县| 滦平县| 乌苏市| 车致| 宝坻区| 商城县| 岑溪市| 旺苍县| 邹城市| 木里| 双峰县| 宁明县| 科技| 大庆市| 平邑县| 慈溪市| 张家港市| 孙吴县| 夏津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