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1)

隆安五年(公元四零一年),三月。海鹽告急。

劉牢之急令我領軍北上協防海鹽。

由此看來,孫恩似乎對於經由句章、上虞而攻佔會稽不抱希望,於是索性北上。

海鹽的城牆早就在去年孫恩從吳郡、滬瀆南逃的時候毀壞掉了。海鹽雖然新募了一兩千兵,但是一無城池可守,二無良將可率。帶領軍隊鎮守的是縣令。孫恩動輒調數萬人侵襲沿海郡縣,以海鹽的情形恐怕是岌岌可危。

這海鹽一旦失守,便是向孫恩打開了通往吳郡、京口、乃至首都建康的門戶。如今的形勢勢同壘卵。

劉牢之身居鎮守會稽郡的重任,在不明孫恩是否北上乃聲東擊西之計時,不能擅離。況且以我對劉牢之的瞭解,他必然會權衡利憋:如果失掉了海鹽、滬瀆,只能叫協防不力;但倘若爲保海鹽而失掉了會稽,那便是戰敗。

謝琰、孫無終、桓不才、高雅之等北府名將或亡或逃,紛紛敗於孫恩之手。時下與孫恩交過鋒而又未嘗敗績的只剩下劉牢之與我。在這樣的情形下,劉牢之也無人可派,只能派我暫離句章,北上海鹽。

北府軍向來以水軍稱雄天下,然而徵孫恩時既沒有攜水軍也沒有攜戰船。雖然從句章到海鹽走海路是最迅捷的,但假若與孫恩在海上不期相遇,只會自取滅亡。在此不得已之時,我只好走陸路。我留下五百人協助句章縣令守小溪城,帶著另五百人順著海灣日夜兼程往海鹽趕。

途經上虞時,劉牢之特意從會稽趕來,率諸將出城向我軍接風並辭行。

陪同劉牢之出城的將士們見到我軍的威儀,紛紛露出欽羨之色。連劉牢之本人也對我大加讚賞:“德輿,我與孫無終果真未看錯你。你麾下將士人數雖少,但治軍較之我等北府老將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忙謙虛道:“將軍謬讚了。平日裡常得孫將軍與劉將軍教誨,受益匪淺。以後需向各位將軍討教之處還多得很。”

劉牢之擺擺手,將我拉到一邊,跟我談籌餉的事。

“籌餉之策,我已在會稽試行,十分有效。”劉牢之用手理了理被海風吹亂的鬍子,接著說,“這些年我是深深知道,這治軍,較之行軍打仗難上百倍都不止。打仗乃是逞一時之智、一時之勇,治軍卻是長治久安之策。

“當年劉邦擊敗項羽後論軍功,之所以蕭何第一、曹參第二,便是因爲蕭何解了劉邦治軍之急,曹參解的是打仗之急。無餉之將,便同無米之婦,雖有才卻無處施展。德輿之策的確是解了我軍之久困啊。”

我謙虛了一番,誠懇地說:“只是此策乃不得已之權宜之計。平定孫恩之後,此策恐不宜再續。”

劉牢之點點頭說:“今後如何,屆時再說。能解燃眉之急,便是好策。以我對足下的瞭解,經由句章之戰,不難看出你德輿之前途不可估量。孫恩平定之後,我定當奏明朝廷,委你以大任。”

“謝將軍栽培。能長在將軍帳下效力,乃我劉裕之幸。”說完舉起盞敬劉牢之。

在上虞城外用過簡單的酒飯之後,我向劉牢之、何無忌及諸將告辭,而後帶著將士們晝夜不停的急行。海鹽危在旦夕,只希望爭得一朝一夕興許便能挽回戰局。

孫恩走海路,速度慢,但取的是直線;我們走陸路,速度快,但取的是繞道錢塘的曲線,費了不少時日。等我們趕到海鹽時,孫恩的士兵已經有一部分登岸了,正在海鹽城的舊址紮營。

這海鹽城的情況與句章城比有天壤之別。句章雖小,可是戰備俱全,城內尚有人口糧食軍庫。海鹽城牆已經完全崩塌,殘垣斷壁隨意地立著,搖搖欲墜。城外一片狼籍。

以我的揣測,海鹽距孫恩老巢較遠,攻下來也容易被朝廷奪去,所以那時孫恩索性就把它毀掉了;句章是甬東的門戶,孫恩刻意留下完好的句章城作自己的防線。當然,句章城久攻不下,惹惱了孫恩,最終還是把那座古城毀了。

佔據海鹽舊址的賊兵們正忙得不亦樂乎。而在距離賊營四、五里處,官軍也紮了一處營盤。看那營地的規模並不大,顯然那一營的軍隊人數極少,根本無力對孫恩軍進行攻擊。

在靠近雙方營地時,我命令士兵排成兩列,形成一個前後連綿近一里的隊伍。我們把所有的旗全都打起來,抖擻精神,在賊兵與官兵的注目中昂首進入晉營。

這一營的領軍叫鮑嗣之,是海鹽縣令鮑陋的兒子。他早就聽說劉牢之派軍援海鹽,但見到我們之後,有兩件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這兩件事一喜一憂。憂的是,我帶來的援軍數量竟然如此之少,甚至還沒有海鹽的守軍多;喜的是,領軍的將領竟然是我劉裕。

我在吳郡毆戰的事早已傳遍了整個北府營。在句章與劉牢之一同大敗孫恩之戰,更使我聲威大振。鮑嗣之見到我,自然是高興非凡。

我一入營,他就要寫信請父親將海鹽的軍權移交給我。我忙阻止了。我說我率兵到海鹽只是追擊孫恩至此,並不會久駐。此外,我也不能冒然奪人之兵。雖然鮑嗣之極力要求,但我無論如何也不能應承。不過,我向他們承諾要將海鹽攻下來守住。

雖然這鮑嗣之年輕,帶的大多是新募的兵,但他管的這一營軍容卻十分嚴整,我軍入駐的事情也安排得當。我暗中不禁十分欣賞這員小將。

得知我率軍到了海鹽,夜裡鮑陋也帶了駐守縣治的士兵和新募集的二百新兵來會師。我們見過禮後,開始商議對敵之策。

鮑陋問:“孫恩水陸兩路齊進,我當如何應敵?”

我回答說:“海上之賊暫且不用理會。這岸上的賊兵雖然人多,但是營未扎牢。我軍晝夜兼程,新到海鹽,正是需要休整之時。賊兵雖然有所防備,但一定不會認爲我軍會在剛到時就施展突襲。我的想法是,請鮑大人派四、五百人在嗣之的營旁替我們扎個營……”

“那是自然。貴軍初到,我等定將一切安置好。”

“鮑大人,我的意思並非真是要請您派人紮營,而是僞裝成我帶的人紮營。賊軍見到我軍忙於紮營,本就疲憊不堪,夜間哪還有體力突襲?”

“此計甚妙!”鮑嗣之高興地說,“劉司馬請將貴軍的全部旗幟交與我,您和將士們在我營中好好歇息。我同父親安置人去好好勞作一番。”

鮑嗣之把“好好勞作一番”這幾個字加重了語氣。衆人無不會意。

於是鮑陋陪著我和幾個主要的軍官在中軍帳中議事,鮑嗣之親自與虞丘進去料理我軍進營安歇之事。

第017章 受制於人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1)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1)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2)第040章 兄弟同謀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4)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008章 荊州戰策第066章 萬事俱備第058章 元德獻計第049章 陽奉陰違第074章 夕陽西下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十四章 桓氏豪門 (1)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4)第三十九章 水師威武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2)第二章 寄奴出世 (2)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1)第三十四章 雁行陣法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047章 羅落橋畔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3)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4)第056章 美人相伴第五章 打造神兵 (2)第六章 巾幗英雄 (3)第六章 巾幗英雄 (4)第069章 江乘之戰第十二章 移鎮小溪 (6)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十四章 桓氏豪門 (1)第四章 紅塵之樂 (1)第053章 中毒事件第十章 勇鬥筆架 (4)第019章 黯然返鄉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1)關於寄奴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048章 王府之奢第065章 檄告天下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4)第二章 寄奴出世 (2)第043章 你試我探第070章 重臨舊地第033章 軍心不穩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3)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2)第三十三章 保衛家鄉 (2)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2)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2)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1)第五章 打造神兵 (2)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2)第070章 重臨舊地第054章 兩位司徒第八章 攻克會稽 (5)第九章 初次領軍 (4)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2)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1)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十章 勇鬥筆架 (5)第065章 檄告天下第十二章 移鎮小溪 (1)第十章 勇鬥筆架 (1)第056章 美人相伴第三章 南征孫恩 (5)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019章 黯然返鄉第九章 初次領軍 (2)第五章 打造神兵 (1)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3)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012章 無能之忠第034章 與虎謀皮第027章 山嶺之夏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045章 建長刀營第010章 先鋒司馬第045章 建長刀營第018章 爲虎所傷第049章 陽奉陰違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3)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1)第049章 陽奉陰違第二章 寄奴出世 (3)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3)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002章 虎落平陽 (下)第012章 無能之忠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3)第072章 英傑之後
第017章 受制於人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1)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1)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2)第040章 兄弟同謀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4)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008章 荊州戰策第066章 萬事俱備第058章 元德獻計第049章 陽奉陰違第074章 夕陽西下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十四章 桓氏豪門 (1)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4)第三十九章 水師威武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2)第二章 寄奴出世 (2)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1)第三十四章 雁行陣法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047章 羅落橋畔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3)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4)第056章 美人相伴第五章 打造神兵 (2)第六章 巾幗英雄 (3)第六章 巾幗英雄 (4)第069章 江乘之戰第十二章 移鎮小溪 (6)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十四章 桓氏豪門 (1)第四章 紅塵之樂 (1)第053章 中毒事件第十章 勇鬥筆架 (4)第019章 黯然返鄉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1)關於寄奴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048章 王府之奢第065章 檄告天下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4)第二章 寄奴出世 (2)第043章 你試我探第070章 重臨舊地第033章 軍心不穩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3)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2)第三十三章 保衛家鄉 (2)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2)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2)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1)第五章 打造神兵 (2)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2)第070章 重臨舊地第054章 兩位司徒第八章 攻克會稽 (5)第九章 初次領軍 (4)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2)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1)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十章 勇鬥筆架 (5)第065章 檄告天下第十二章 移鎮小溪 (1)第十章 勇鬥筆架 (1)第056章 美人相伴第三章 南征孫恩 (5)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019章 黯然返鄉第九章 初次領軍 (2)第五章 打造神兵 (1)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3)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012章 無能之忠第034章 與虎謀皮第027章 山嶺之夏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045章 建長刀營第010章 先鋒司馬第045章 建長刀營第018章 爲虎所傷第049章 陽奉陰違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3)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1)第049章 陽奉陰違第二章 寄奴出世 (3)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3)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002章 虎落平陽 (下)第012章 無能之忠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3)第072章 英傑之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郸城县| 英超| 平湖市| 平江县| 宁武县| 巴林右旗| 友谊县| 兴城市| 南岸区| 怀柔区| 克什克腾旗| 邵东县| 乌兰察布市| 剑河县| 平定县| 盐源县| 杨浦区| 永靖县| 凌海市| 兴国县| 敖汉旗| 广德县| 东方市| 玉门市| 安西县| 广丰县| 大田县| 徐闻县| 万山特区| 隆化县| 疏附县| 兴文县| 安阳县| 德保县| 吉木萨尔县| 同心县| 南开区| 博爱县| 光山县| 友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