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信江都,兵圍天坑。
這封傳信很快便送到武太明手中,藉著信中所言,她是大致知曉了甘丘一事的經(jīng)過。心中多少是暗道僥倖,幸好是邪魔貪心,金武魂火厲害,能夠抓住機會扳回一城來,否則九州界是定要淪喪在邪魔手中的。
“傳令下去,兵馬齊往豫州刀鋒嶺,與邪魔一見分曉的時候到了!”
頒下旨意,命兵馬準備開拔,武太明想了想,又吩咐道:“小眉,你再去彩繡館命人趕製一面大旗。要熔爐火紋,上書九州道主四字。”
“是,奴婢領命。”女官小眉領命下去準備。
正在殿中議事的晏劌大夫聞言,是猜測道:“國主是打算奉洪爐大道爲主,統(tǒng)領九州正道?”
九州道主,這名頭極大,便是以萬乘佛宗的那般威勢,也沒有喊出如此的稱號來。眼下武太明要爲金武制這麼一面大旗,其心跡是不言而喻的。
武太明點點頭,臉色稍顯愁苦,“無論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開蒙筆前輩碎裂,武祖生死不知。我文士道將再不是獨尊的道統(tǒng)了,需得早做準備。洪爐大道出世未久,金武其人孤又較爲了解,自信以我文士道教化世人,安邦定國的志向,是能夠在洪爐大道中尋到容身之地的。”
至寶碎裂,一道崩塌,等待所有文士道傳人的結果,就只有兩個。一是墜入陰冥,殘缺的道統(tǒng)凝結成魔,文士道成魔道一支,盡數(shù)爲魔。二就是庇於另外一門獨尊道統(tǒng)之下,尋求道統(tǒng)的融合。
於情於理,甘爲天下爭先,要一洗九州四海的洪爐大道,絕對都是最好的選擇。
“金武早前曾經(jīng)問孤,要使紛爭罷手,天下安寧,除了殺盡對方之外,可還有其他可行之路。孤說定鼎天下,唯一在法。若是他有能力,將利劍懸於所有生靈的頭頂,那麼他便能夠口含天憲,言出法隨,定下讓世人敬畏的律法來。當時他聽後,既未說是對,也沒說是錯,久久不語。”
身座龍椅之上,武太明眼睛微瞇,是想起來金武在苦惱與千里大鵬等的恩怨糾葛時,曾經(jīng)問道於她,想在文士道的多年感悟中尋找解決辦法。
當時武太明並沒有回答他,只是說高懸利劍,佈下嚴律法規(guī),可使天下安定。大凡生靈,無有敢妄起殺戮的。
“大夫應該知道,我文士道的本質(zhì),就是‘外以教化,內(nèi)以法束’這八字。只要金武心存立大法的念頭,那麼我文士道便等同是在洪爐大道中延續(xù)下去了。助金武一定九州四海,稱九州道主,又有何不可呢?”
眼下白雲(yún)山覆滅,甘丘妖類死傷九成,四海水族羣龍無首,萬乘佛宗又一心圖謀仙界大局。九州四海,雖是被邪魔所乘,同時卻也是個絕佳的機會。
只要君子國與白虎府聯(lián)手,共推金武爲尊,舉洪爐大道的旗幟,那麼這門獨尊道統(tǒng)便能夠立刻豎起骨架來的。九州道主,將會是洪爐大道的正式邁出的第一步。
聽了國主武太明所言,晏劌大夫只覺得心中發(fā)苦。若非是被小
人所乘,至寶碎裂,堂堂文士道何至於此呀。只是在疼心之餘,晏劌大夫明白國主所言,將是最好的一條出路。文士道想要延續(xù)下去,出世未久的洪爐大道,遠要比同屬有文一道的理教合適。
這不僅僅是情緒上的緣故,還因爲理教秉承的六字‘存天理滅人慾’,放在文士道的統(tǒng)領下,有他存在的空間。可要是讓理教成了獨尊道統(tǒng),統(tǒng)領有文一道,那麼只會是第二個萬乘佛宗,而不會留下文士道真意的。
“國主有此考慮,那自然是好的。不過我文士道遭蒙大難,願意相助洪爐大道,只是未知那白虎府可有這樣的想法。他兵家的獨尊道統(tǒng)早已不存,但卻憑著不敗之師,硬是留下了這份道統(tǒng)來,未必就肯輕易罷手的。”晏劌大夫有他的疑慮存在。
兵家道統(tǒng),說來確實是有特別之處,是唯一一個至寶碎裂之後,道統(tǒng)不落的。雖然不復全盛神威,但已經(jīng)轉戰(zhàn)仙界如此多年,確實是沒有理由歸於洪爐大道當中的。
“放心,白虎府在仙界中的那些個尊長是什麼態(tài)度,我等還不好說,但邱南光等人對於金武欲立洪爐大道,卻是沒有什麼排斥的心思。給孤王的傳信中,已經(jīng)是暗示過了,那熔爐火紋大旗,正是他白虎府拜託孤王預備的。”
揚了揚手中的傳信,武太明解了晏劌大夫的擔憂。
白虎府衆(zhòng)人是因爲斷了與仙界的聯(lián)繫,被局勢所迫也好;還是因爲金武多次身擔重任,捨命爲大義,折服了他們也罷。這舉洪爐大道的旗幟,要新崛起一門獨尊道統(tǒng)來,是已經(jīng)成爲定局了。
彩繡館飛針走梭,在大軍集結妥當,正式開拔之前,是將大旗給趕製妥當。由武太明親自收著,領大軍前往豫州刀鋒嶺天坑。
大軍過境,無有阻擋,行進的十分迅速。自江都西來,幾乎是與從荊州北上的白虎府兵馬同時趕到。
雙方提點兵馬,先將天坑給團團圍住之後,方纔相互見禮。
“我白虎府在豫州留下的弟子回報,此前確實是看見有魔氣來了刀鋒嶺天坑方向。血魔法王想要攻破仙獄,放羣魔脫困,實乃確鑿之事,必無什麼虛假的。”
與武太明見禮之後,兵主邱南光是立刻將剛剛得到的消息告知。猜測血魔法王入了天坑,與親眼見其過來,畢竟是有所不同的。
朝著天坑當中望了一眼,只覺得下面那稀薄的血氣,又漸漸變得濃郁起來。晏劌大夫不禁是眉頭一皺,“嘶,那些邪魔怕是已經(jīng)在下面開始動手了。他們還真有把握攻破仙獄?”
仙獄是幾家道統(tǒng)合力共建的,就是爲了剋制魔道復生之法,將衆(zhòng)多魔頭囚禁其中,準備讓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可以免去許多的禍患。而自從仙獄建立之後,也確實是讓衆(zhòng)多邪魔聞風喪膽。
邪魔可以無懼生死,但是卻不能無視那永遠的黑暗。仙獄於對陰冥魔頭的威懾來,可以說是比死亡還要巨大的。多少歲月以來,別說是想要攻打仙獄了,就算是從中脫身,血魔法王都是第一個。
前來天坑之前,晏劌大夫對於仙獄是有一份信心存在的,但是眼見邪魔果真動手,這信心便開始動搖了。畢竟那些魔頭雖好殺戮,卻不是瘋子,沒有把握的事情,肯定不會去做的。
“你我兩家便別多等了,趕緊揮兵殺去,若真讓魔頭攻破了仙獄,放羣魔脫困,一切可都完了。”晏劌大夫提議趕緊用兵。
金武點點頭,“此事確實著急,但我們下去之前,另外還有一位魔頭要解決。此前引開的幽魔,倒是有些運氣,居然又尋到了血魔宮的蹤跡,正隨著血魔宮往此地而來。若不將那魔頭驅除,我等下了天坑也不會安心的。”
血魔宮是金武寄託了神唸的法寶,能夠感知到幽魔正緊隨其後而來。
“幽魔實力極強,還在陰冰魔姥之上,但好在九州界的天地,對他自有約束之力。我要借衆(zhòng)人之力,掌控五行丹爐,要麼煉殺此魔,要麼逼他離開九州界!”有衆(zhòng)多兵馬和幫手在,金武是有信心與幽魔一斗。
早前他能夠借力煉殺伏虎羅漢轉世,現(xiàn)在便就能夠在幽魔身上故技重施的,而且他從小丫頭手中借來五件煉丹爐,是更添底氣。
這五件丹爐,是小丫頭雙手手鍊上面墜著十四件小爐中的。
十四件小爐,皆是出自至寶大洪爐之手,分五件對應五行的煉丹爐,八件對應八方的煉器鼎爐,另外再加上一件煉經(jīng)爐。以小丫頭的實力,至多是能夠動用其中兩件而已,若是金武動手,再借衆(zhòng)人之力,勉強可以催動五件,湊成一小套的。
“武帥有心除魔,我等定當盡力。且將大旗豎起,請武帥你晉道主之號!”
武太明抖出熔爐火紋做底的大旗,往上一拋,取中軍大旗而代之,迎風招展,‘九州道主’四字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世人眼中。
兵主邱南光等人,此刻也是恭請,“請武帥晉道主之號!”
此事是他的決定,也是白虎府衆(zhòng)人的決定。兵家自從至寶霸刀碎裂之後,便已經(jīng)是在苦撐了,早就失了世間爭道的資格。
這一回仙界大亂,白虎府的仙長久無消息,他邱南光一人可以等,能夠以身殉道,但是白虎府上下衆(zhòng)多人馬,總得有個出路的。與其等到絕望再行圖變,不如趁著機會合適且推上一把的。
無論怎麼說,金武都能夠算得上是半個兵家弟子,學過《藏兵訣》的。將兵家歸於洪爐大道當中,稱得上自得其所了。
“九州道主……”
金武沉吟一句,看了眼四周的大軍兵馬,又看了眼翻滾著血氣的天坑,是沒有惺惺作態(tài)。“仙界大亂,邪魔亂世,我金武受通天大帝遺澤,手掌洪爐大道。今晉號爲九州道主,要以烈火卷四野,洪爐煉萬道,舉兵家大事,定唯一之法!”
“舉兵家大事,定唯一之法!”
聲聲迴響,激盪天地,一道道主就此而定!
飛馳原來的血魔宮,帶著緊追不捨的幽魔,就像是天定的試金石一般,要一證金武的強弱,洪爐大道的高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