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

“喝,惟功,你怎麼也到內市來了?!?

閒逛一圈,惟功剛要離開,一打眼便是看到李成功和陳良弼,顧承光幾人也在內市閒逛。這些公侯府的嫡子和李成功這個剛繼任不久的伯爵都是一身華衣,身後都跟著各自的長隨,每個長隨手中都捧著大小不一的各色貨物。

“李兄,正好小弟也有事要尋你幫手。”

惟功一見他,倒也高興,上前一步施禮。

“惟功小弟,你的順字行可是真好?!?

鎮(zhèn)遠侯府的顧承光自忖嫡長,向來和惟功不假詞色的,此時也上前來,對惟功笑道:“現(xiàn)在逛內市方便的多,就是太方便了,弄的賒欠人家鋪子的銀錢也沒有藉口了?!?

這自然是說笑,惟功哈哈一笑,答道:“若是承光哥手頭不便,只管從我鋪子裡取便是?!?

“這不敢,也不必。”顧承光道:“如果送貨能排的往前一些,就最好不過。”

“顧大哥放心,還有陳大哥也是,日後不管到順字行有什麼要求,一定優(yōu)先便是。”

“呵呵,生受惟功小弟了,暫且還不必,以後再說吧?!?

顧陳二人相視一笑,點了點頭,帶著長隨又轉到另外一邊去了。

他們都是有百萬身家的侯爵府邸的嫡長子,和惟功這樣說兩句不過是看著這小傢伙確實有一套,高看了一眼,要說真要什麼照顧,或是什麼事需要順字行,那就是笑話了。

不過數(shù)年之後,他們便大爲後悔,這自然也是後話。

“有什麼事能叫你這個能人求到我頭上?”李成功笑吟吟的,他的長隨都抱著價值不菲的貨物,自從老襄城伯過世後,諾大家業(yè)都由他掌管,族中也無人管的住有伯爵頭銜的他,所以雖然年少,開銷花費已經(jīng)與日俱增,襄城伯出手豪闊的風聲,也是頗有一些傳到了惟功耳朵裡頭。

少年朋友,彼此知心,惟功很想勸他兩句,話到嘴邊,卻是笑道:“成功,這裡有洋和尚的金自鳴鐘是好東西,小弟看中一座,你叫長隨搬了回去吧。”

“這東西一座要三百兩銀子,我嫌它太貴沒捨得買……你倒是一擲千金!”李成功聞言大喜,蹲在那個賣自鳴鐘的攤子前,嘖嘖讚歎道:“日中,日仄,日落,都是清清楚楚,一看就知道,這泰西和尚傳的教我看沒有什麼好的,京師現(xiàn)在也不準傳,倒是他們製造的手藝活計還真的不錯?!?

惟功在一邊是笑呵呵的聽著,這年頭耶蘇會也不知道成立了沒有,但對中國的傳教是已經(jīng)開始了,葡萄牙人在澳門已經(jīng)立足幾十年了,經(jīng)營得法,算是紮下根來,然後傳教士們次第北上,現(xiàn)在估計在南京等地已經(jīng)不少,到利馬竇在萬曆中晚期到達北京,在朝廷允許下在崇文門附近建立南堂這個最早的天主教堂時,天主教在中國已經(jīng)有幾十年的傳教史了。

和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教的方式有所不同,當時歐洲公認的就是中國也是文明開化的國度,用戰(zhàn)艦和火炮

來傳教肯定不現(xiàn)實,拿幾顆玻璃珠子就換成堆的黃金這種夢也不必做……天文學和數(shù)學、幾何等學術是敲門磚,吸引了最上層的中國文人中的精英,徐光啓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另外一條線路就是手工技藝,當時西方的工業(yè)生產(chǎn)也就是剛有雛形,織的布還不如中國的土布好看又結實,絲綢什麼的洋鬼子見了就流口水,茶、瓷器,都是中國人的手藝業(yè)者領先,這種局面在二百年後都沒有根本性的變化,英國人爲了解決入超的麻煩,不得不用鴉片來平衡貿易逆差,泰西拿的出手的就是鐘錶等手工製品,這一特點,也是一直到清季也沒有改變。

一直到工業(yè)產(chǎn)成品進步到成本比土布還低廉,質量反而超出的時候,中國的這種小農經(jīng)濟自給自足的模式才被徹底衝跨,不過那都是清末民國時期的事情了。

眼前這座自鳴鐘,半人來高,鑲嵌著寶石和大塊的黃金,造型獨特,報時精準,已經(jīng)是當時中國上層圈子的寵物,幾十年後,就在宮廷中都擺的到處都是了。

“承惠,多謝,多謝。”

賣鐘的商人笑的嘴都合不攏,張惟功叫來順字行在這裡的夥計,當場交割銀子,連李成功剛剛買的貨物攏在一堆,一起送到襄城伯府去。

“惟功,你我是知心好友,好好的送我東西做什麼……”

李成功推辭了幾句,見惟功誠心要送,便也不再推了,只是臉上的笑意,也是多出來幾分,十分明顯。

惟功笑道:“就是因爲咱們夠交情,我覺著好的東西才送你……換了別人我還真不必這麼巴結呢?!?

兩人都是哈哈一笑,李成功笑完之後便道:“得了,你小子一肚子鬼心眼,到底是什麼事來著?”

“百戶馬宏駿,楊英,劉嘉臣,還有錦衣衛(wèi)的校尉王柱,這四個人我想要到幼軍那邊去?!?

“你小子,糧草還未動了,兵馬就要先行?”

“我手頭沒人,哪裡還牽的動猴子?既然委我去那邊,好歹能幹出個樣兒來吧。明年皇上大婚之後就得親政,親政可能會大閱,到時候我弄的不成樣子,襄城伯你就忍心見小弟丟臉?”

“老馬幾個是小事,不過他們是二十六衛(wèi),恐怕未必喜歡轉到五軍營去……”

“留在二十六衛(wèi)便是,到那邊任營職多拿一份嚼裹不是更好?”

“也成,這事兒我答應下來便是。只是錦衣衛(wèi)那邊我要和劉大人打個招呼,他賣不賣這個交情,我可不好打保票。”

“不論如何,多謝了?!?

“謝什麼?我謝你纔是!”

兩個少年都是成熟世故,一番對答之後,又是心照不宣的大笑起來。

……

隔著兩日後,由張元芳選定了良辰吉日,惟功穿著一身漂亮的山文甲,繫著紫色茄花披風,初秋時節(jié),這樣的打扮也不嫌冷,腰間一柄寶刀,揹負騎弓,馬匹身側掛著撒袋,整個人顯的神采奕奕,英武非常。

美中不足的就是戰(zhàn)馬一般,雖然花了六十兩銀子,但還是配不上他。

現(xiàn)在的幼官營坐營官是一個叫馬文約的都指揮,正三品武職,只比惟功高一級,但坐營官的位子一般的指揮是不能及的,只是這個營官又是幼官營,現(xiàn)在幼官營和殫忠效義營幾乎是兩座空營,早不復國初盛況,等惟功到諾大的軍營中打聽到坐營官所在地方,看到馬文約時,只是看到一個年近花甲的頹唐老人,如果不是一身武官袍服,還有腰間的銅牌證明身份,這老者就象是巷子口賣餛飩的,根本不象是三品坐營官。

“下官拜見大人。”

惟功全套甲胃,對面的老者卻只是普通的袍服,而且不少地方破爛了,打著補丁,簡直不成體統(tǒng)。

看到惟功問好,馬文約慌忙站起身來,扶著惟功臂膀道:“不敢,你我只差半級,而且我雖是坐營官,但管事都是你們馬、步把總,張大人太客氣了。”

惟功笑道:“禮不可廢麼。”

馬文約能在京營當坐營官,當然也是世家,當下不勝感慨道:“張大人這樣纔是真正的世家子弟,若是本朝勳舊親臣都仍如張大人這樣,武藝過人,爲人謙和,做事穩(wěn)妥,京營也不是現(xiàn)在這般模樣了?!?

這一迭高帽不要本錢的送過來,惟功也是失笑道:“下官自忖是有點武藝在身,不過老大人剛見頭一面,怎麼就誇下官做事穩(wěn)妥呢。”

馬文約呵呵一笑,眼神中露出一點狡獪的笑意來,這個時候惟功纔看出來,這個老武官也不是完全的昏聵無能,只是困於現(xiàn)實罷了。

馬文約道:“張大人任命已經(jīng)有些日子,今日纔來上任,一帶便帶了數(shù)十人過來,先豎立班底,再來上任,這樣還不叫穩(wěn)妥嗎?”

五軍營在京中佔地甚廣,幼官營是武官家族的子弟歷練的地方,佔地超過百畝,營地重重疊疊房舍有數(shù)百間之多,校場也是極大,但在營中的人很少,三三兩兩小貓兩三隻的樣子,看到惟功一行進來也沒有人行禮,相反惟功身邊的是張用誠和周晉材等人,一共二十一人,再有馬宏駿等三名實職百戶官,大塊頭錦衣衛(wèi)校尉王柱,各人都是穿著鑲銀的鎖甲,這是禁軍纔有的華麗裝備,雖不如對襟鐵甲和山文甲堅固,但在華美程度上更有過之。

帶這麼多人來上任,對比一身補丁服飾的坐營官,再看到校場上打醬油的舍人們的懶洋洋的模樣,惟功也是苦笑起來……這一次馬軍把總的官位,看來是真的不好坐呢。

“張大人此來看樣是要振作起來了?!?

馬守約沉吟著道:“本官這裡是無可不可,一切隨意,如果有需要用旗牌官印之處,則事前打聲招呼就可。但有一宗,馬軍的事務最好是自己解決,但有開革責罰諸事,張大人需自己解決,本官再有幾年便解職了,些許苦衷,還望張大人見諒?!?

惟功要的是人不要掣肘,如果坐營官喜歡多事就是麻煩事,這樣置身事外也好。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三百章 緩急第五十章 賜金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yè)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zhèn)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chǎn)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章 殺良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fā)動第六十章 國公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wǎng)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yī)治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zhàn)馬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tǒng)算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
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三百章 緩急第五十章 賜金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yè)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zhèn)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chǎn)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章 殺良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fā)動第六十章 國公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wǎng)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yī)治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zhàn)馬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tǒng)算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川| 永胜县| 安西县| 云霄县| 从江县| 云和县| 荔波县| 光山县| 宝山区| 巴楚县| 泰顺县| 绿春县| 石景山区| 沁阳市| 正宁县| 通渭县| 长宁县| 巴马| 吴江市| 福建省| 菏泽市| 钦州市| 迭部县| 南平市| 灵寿县| 南皮县| 奉化市| 泰顺县| 浦城县| 香河县| 泉州市| 孝感市| 孝感市| 乾安县| 青海省| 吉安县| 建昌县| 辛集市| 临颍县| 乌拉特前旗|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