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

“不必了,你我不是一條道上的人,最終還是會……”

李如柏聽到惟功邀約的時候,頗有一點意動之感,但最終還是拒絕了。

而且,話語之中,透露出一點值得深究的東西,只可惜李如柏再缺乏警惕,也知道話是不能夠再往下說了,他用惋惜的眼光打量了惟功一眼,居然嘆了口氣,然後搖頭走了。

李如柏不是笨蛋,父親的書信雖未叫他看,也沒有和他明說,但有一些事情是瞞不過他的,只是他懶得去多管多問罷了。

“既然如此,李兄珍重。”

惟功沒有多問,人家不說,多問也是自取其辱。

他吸了口氣,看向沉吟不語的李成功,再又看向眼中閃著小星星的李成瑛,微笑道:“好了,亂子完了,兩位請吧。”

“我去給趙夫人和七嬸請安。”

李成瑛有點兒臉紅,已經是訂了婚的身份,她雖還小,也不適合與惟功一起出入了。她是世家的教育,每次過來,都是叫英國公府的後宅一片誇讚聲,也虧她小小年紀倒也裝的好,從和惟功絕不對付的趙夫人那兒,再到會拉著她小手問長問短的七嬸……每一個人都應付的極好,惟功深知,她這樣的女孩纔是自己所需要的,家世,品性,能力,都是佳配了。

“惟功,最近風色很怪……”

李成功這一次廷議沒有參加,但也是爲數不多的支持惟功的勳貴之一,他家在京營的勢力原本就很淺,也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當然是很容易就參與進來……要緊的是,經過上一次的亂子之後,他在惟功的幫助之下已經將禁軍儘可能的重整了,自己心裡沒鬼,當然也就敢走夜路。

只是說好了的事情又起了變化,這其中的關節叫李成功怎麼也想不明白……襄城伯府現在和英國公府已經結了親家,勳貴之中結親就代表勢力的結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李成功心裡不是沒有埋怨過,惟功瞎整什麼京營的事,就這麼逢源於張居正和皇帝之間,兩邊都不得罪,都效著忠,將來皇帝親政,英國公的身份僉書左府提督京營都是很便當的事,惟功地位一穩,他李成功這一輩子執掌京營也是沒跑了……眼前的陽光大道不走,非得折騰那些得罪人的事……

當然,這些話李成功只能藏在心底裡頭,不敢說出口來。

兄弟三人中,他的變化是最大的,從開始的志氣昂揚到現在只想享樂,表面的和睦之下,是根本修補不了的裂痕。

今日前來,也是李成功有點坐不住的感覺……他怕出事,一旦出事,很可能會連累到自己。

“成功兄,你呀,想的太多了……”

惟功微笑著搖頭,語氣也很篤定的道:“哪兒就有什麼事了?叫我清理大工,不過是元輔要磨礪我,換了別人,怕還沒有這機會。錢糧加工役最少幾萬人呢!”

“這倒也是。”李成功頗爲羨慕,“這麼多錢糧過手,到那些不要的臉傢伙手裡,還能趁下幾成?朝廷用你,還是足見倚重。只是,不能做你本心

要做的事,有些遺憾啊。”

“這也沒辦法。”惟功態度倒是瀟灑:“雷霆雨雷俱是君恩麼。”

他這麼鎮定,李成功心中疑慮漸消,開始有說有笑起來,到了傍晚間,李成瑛從後宅出來,兄妹二人一起出來,李成瑛年紀漸大,比前幾年懂事的多,倒是不再纏著惟功要和他學武,這叫惟功長長鬆了口氣。

“事情不對。”

待人一走乾淨,惟功便是隻留宋堯愈和張用誠,王國峰三人,劈頭便道:“必有陰謀。”

“暫且還沒顯露出什麼來,不過起手就是不凡。”宋堯愈冷然道:“如同國手佈局,這一下子就將上來了。”

“禁我入京營,斷我根本啊。”惟功也是咬著牙道:“李成功跟我什麼關係,現在都動搖了!”

“當務之急……”看著惟功,張用誠卻很沉穩,沉聲道:“是把咱們自己的盤給捂住,別的事先打聽著,不能亂了陣腳。”

“用誠說的是!”

宋堯愈用讚賞的眼神盯著張用誠看了一眼,對著惟功大聲道:“就是這個理,外頭的分店大人要吩咐,事事小心,莫叫人尋摸了空子去。京裡頭咱們也是把精力用在大人的新差事上,舍人營那裡要處處小心,只要把咱們手頭的事做好,自己不亂,別人尋趁不到咱們的錯處,也就沒得機會再動手!”

一老一小算是兩個智囊,都是這樣的意見出來,惟功心中也是安穩了很多,當下便是點頭應了下來。

等張用誠出去,親自叫來王國峰,細細吩咐情報局的人最近怎麼開展,怎麼打聽最近這一陣子的怪事是從何而來,這股子妖風的源頭到底是出自哪兒的時候,惟功也是和宋堯愈道:“老夫子,從此事之後,朝局之中,我們需要更多的替我說話的人。”

宋堯愈贊同道:“以大人你的身份,將來身上的權力和責任只有更重,十年二十年後,不但要有部堂大臣,甚至內閣也得有相與的人,這才立的穩。現在開始展布,正合其時。”

惟功沉吟著道:“只是人才難得。”

他有一些話不好說出來,其實這幾年他與張居正來往十分密切,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張居正囊中的人當然不會跟他走,但十年之後又如何?那時候他可能是掌握京營的總兵官,僉書左府的都督,甚至可能已經是國公,這樣的身份,將張居正的政治遺產……也就是那些文官接收一些下來也不是完全的不可能……

這樣的想法現在看來是太幼稚了,張居正對自己說翻臉便翻臉,惟功便知道,想從別人手中接下來的東西終究是靠不住的。

“倒是有一些現成的,拉一個就能過來一羣。”

“老夫子請詳細說說看。”

“用高大鬍子的舊部。”

“妙,妙招!”

宋堯愈到底是塊老薑,一句話說的惟功差點兒跳起來。

張居正當年陰了高拱,隆慶年間,高拱是當之無愧的首輔,張居正也只能俯首做小,沒辦法,隆慶是親王時高拱就是他的

講官,師徒倆相處多年,有十分真摯的感情,隆慶這人,豁達大度,信人不疑,比起其父不知道強過多少倍,即位之後,隆慶將一切政務放手給了高拱去做,肯這樣主動放權的天子,固然有偷懶和能力不足的嫌疑,不過比起那些喜歡將權力始終攬在手裡的皇帝們,隆慶的胸襟還是遠遠將他們甩在了身後。

隆慶一死,張居正和馮保內外勾結,將懵懵懂懂的高大鬍子給趕了出去,張居正當上首輔之後,吏部也被他抓在手裡,半年之內,將高大鬍子留在京裡的殘餘勢力給趕了個乾乾淨淨,其中不少部堂侍郎級別的,更多的還有給事中和御史級別的小官。

這些官員加起過有過百人,和張居正仇深似海,現在放在地方上當縣丞驛使一類的雜職小官,這些文官,如果不是在這種境遇,拉攏起來十分困難,現在麼,會事半功倍的。

“從何開始呢?”

“大人,”宋堯愈嘆息一聲,“我想請從宗沐始。”

“此人是何人?”

“隆慶年間高大鬍子的心腹之一,主持海漕一事,後來到萬曆年間,江陵相國對改河漕爲海漕不贊同,盡廢海漕,將王宗沐先轉爲南京刑部侍郎,後叫他巡視三邊,現在還在南京的閒職上無所事事。”

“這人是個漕運專家?”

“造船,漕運,海運,無不精通。”

宋堯愈道:“將海漕廢棄掉,重歸河漕,這絕對是元輔秉政以來的最大的一件錯事。”

漕運在元朝是海漕,也就是從上海出海,將江南的糧米一路沿海流送到北方,自明一統之後,因爲倭寇和種種原因,朱元璋開始禁海,海運自然停止,大運河又成爲連接南北中國的大血脈。

其實從經濟角度也好,人力,對海洋的控制,經濟的發展來說,無論如何,從內陸跨出海洋都是必須之舉,而明初的禁海對國家的經濟和民間的進取精神,開放程度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南宋以那麼小的國土,財政收入卻遠在明朝之上,其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是對外貿易而來,明朝伊始就自斷一臂,實在是愚不可及的行爲。

到隆萬年間,社會風氣已經從保守到開放,民間的經濟也十分活躍,加上嘉靖年間沉重打擊了海商和海匪,朝堂中也不乏明白人,諾大的海洋你不去貿易,不開展漕運,就是將空間拱手讓人,於其如此,不如朝廷先行布子,將海洋控制在手中,當時的聲音,就是源於南中國海日漸興盛的海貿,民間都有這樣的能力,漂洋過海,遠到日本和呂宋等國,官府所制漕運大船,反不及民間?

內閣由此多次廷議,改河漕爲海漕成爲定議,王宗沐,也就是主持海漕的官員,能主持這樣的朝野矚目的大事,其能力當然沒有話說,而海漕經過定議,已經在王宗沐的主持下北運過幾次,高拱和隆慶皇帝大力嘉獎,張居正一上臺就把海運給停了,把王宗沐攆去閒職,這人的怨氣,一定不會小。

“就是他了。”聽完之後,惟功點頭,將這個人選定了下來。

(本章完)

第六百章 雪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十章 官店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十章 武場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七章 入京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六章 兩帥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十四章 寶和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二百章 廷仗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
第六百章 雪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十章 官店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十章 武場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七章 入京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六章 兩帥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十四章 寶和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二百章 廷仗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抚远县| 安国市| 金塔县| 横峰县| 张掖市| 通河县| 湛江市| 平利县| 阿尔山市| 崇仁县| 都匀市| 嘉义县| 正镶白旗| 内黄县| 得荣县| 蓬溪县| 桑植县| 高邑县| 宝清县| 涟水县| 东至县| 吉安市| 平舆县| 开平市| 滁州市| 集安市| 石泉县| 休宁县| 石屏县| 新宁县| 怀远县| 渭源县| 石棉县| 汝州市| 疏勒县| 随州市| 大城县| 永胜县| 凉城县|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