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從來沒有真正知道男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儘管他每天晚上回來都像報告員一樣講述著學校的生活。
因爲她從不出門。她的潛意識只認同這裡是唯一安全的地方。
不過,即使她一直害怕著與外面的世界接觸,但也不是對外面的世界不好奇、不向往——比如她在空閒的時候,也會像現在一樣小心翼翼地打開電視機,然後像個怯生的孩子一樣不時瞟兩眼。
她安靜地坐在起居室裡,電視上不斷閃爍著各種各樣的光,構成一幅幅變幻的有人、動物和很多其它東西的畫面。她的表情是千年不變的淡漠,說冷不冷,讓人難以捉摸。
不過若果鬥亞知道她第一次打開電視機的時候露出來的與現在截然不同的表情的話,肯定會大吃一驚。
那是在她第一次踏出自己的房門後不久的事情。
在她無意中的對這座房子的試探中(鬥亞已經上學了),她來到了現在她身處的起居室,也一眼看到了現在正打開著的電視機。她油然生出了一種熟悉感,正當她在思索著這種熟悉感何來的時候,她的手便已經不自覺按下了電視機的按鈕——
“吡——”的一聲,電視機頓時閃出一陣光亮。但還沒等它發出聲音,便有“嘭——”的一記硬響——
電視機成了啞炮。開關按鈕處一個拳頭大小的凹陷,則無聲地印證著藍在自我保護的下意識中所展現出來的驚人破壞力。
這是連藍也想不到的事情。她怔怔地看了自己的手一會兒,又怔怔地看了開關按鈕一會兒,忽然咬了咬嘴脣,輕輕地、小心翼翼地又按下了按鈕。
她這次不再那樣了,但明顯對這種東西有點害怕,在打開它的時候便立刻走到了起居室的門口。可是——
電視機上正在播放的節目,卻又一下子拉住了她想逃離的心。
因爲,那叫[夢]。
她不知道這個字有多少含義,可是在聽到這個字的時候,她便不禁想起了自己每天都會看到的畫面——一片漆黑。
她沒由來地覺得……那似乎和這個字有關係。
於是,這個專門剖析人夢的節目,便成爲了藍自走出房間後的所看的第一個節目。而裡面所剖析的一個夢,也成爲了藍人生的轉折點。
她至今仍清清楚楚地記得那一段剖析:
“漆黑一片,意味著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他人。看不到自己,是因爲迷惘和不自信;看不到他人,則是因爲孤獨和不信任——而這一切,就是你會感到害怕的原因。這是一個難以克服的心魔,雖然你的家人、朋友、伴侶可以幫助到你,但最終還是要靠你自身。也許,在生活中試著踏出你不敢踏出的第一步,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藍相信那是真的。並沒有任何理由。也正是因爲她如此相信著,她所看到的現在才並非還是一片漆黑。
沒錯,她按照它說的那樣做了。在男孩一直以來無聲的鼓勵以及對那段話的相信下,她真的踏出了很多很多她曾害怕的第一步。
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下廚,第一次直視男孩的眼睛,第一次與男孩一起進餐,以及第一次和男孩說話……
如果說是男孩一直以來的精心照顧打動了她,讓她第一次踏出那黑暗的房門的話,那麼那一段話就是讓她找到內心的信念,並不斷做出改變自我的嘗試。
而因爲這些嘗試,她已經可以看見光了。那是一些很溫暖,很溫暖的光,雖然還很朦朧,雖然還很遙遠。
但她內心最深最深的那處,一直相信著,她總有一天會像那翩然於天空的飛鳥,張開屬於她自己的翅膀往那種光飛去。
即使在此之前,她仍會孤僻,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