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章 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

每當我回想起最早的記憶,

我總在想,

人們口中的“成長”的過程,

實際上是否是一種“倒退”呢。

伊利諾巴士之旅

在屋外的庭院裡,一個農夫正在和兒子拉動鋸條,鋸一棵古老的北美白楊。老白楊非常粗,長長的鋸條只露出了一尺長,供他們來回拉動。

有一段時間,那棵北美白楊是莽莽草原上的一個標誌。喬治·羅傑斯·克拉克或許曾經在樹下露營;野牛也許曾來到樹下乘涼,搖著尾巴驅趕厭煩的蚊蟲。每年春天,都有旅鴿到這裡築巢棲息。除了州立大學外,它就是最好的歷史圖書館。然而每年總有一段時間,它會飄落很多棉絮,將農人的紗窗堵塞。事實證明,後者纔是更重要的。

州立大學的學者告訴農夫,種白楊不如種榔榆,因爲榔榆不會掉棉絮堵住紗窗。那些學者還對櫻桃蜜餞、班氏桿菌病、雜交玉米以及農場的美化等,自以爲是地高談闊論。關於農場,他們唯一不知道的事情是它從何而來;他們的工作就是將伊利諾州變成大豆的天堂。

我坐著一輛時速六十英里的巴士,在一條原本爲了馬車通過的道路上奔馳。混凝土的範圍越來越寬,田野的柵欄都歪歪斜斜地倒向路邊的溝渠。只有寬闊的馬路和搖搖欲墜的柵欄之間的狹長草皮,才爲我們展現出伊利諾州的原始風貌:草原。

巴士裡的人們都不在意那些遺蹟。一個農夫看著曾經爲草原土壤凝聚氮的羽扇豆、胡枝子或膺靛,滿面愁容,肥料賬單從他的襯衣口袋裡露了出來。他分不清這些植物和周圍那些迅速蔓延的偃麥草。假如我問他,爲什麼他的土地收成比能夠比別人多兩倍,他也許會回答,這裡的土壤比較肥沃。如果我再問他那些纏繞在柵欄上,開著白花的植物是什麼,他可能會搖著頭說:“那也許是一些雜草吧!”

車窗外閃過一個墓地。墓地的周圍長著草原紫草,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只有在這裡才能看到草原紫草。毛葉澤蘭和苦苣菜爲這片日趨現代化的土地提供黃色的裝飾,草原紫草則生長在墓地,只和死去的人交談。

透過打開的車窗,我聽到了一陣婉轉的鳥鳴。那是一隻高原鴴鳥,當年,它的祖先跟隨在牛後面,一起在那片齊肩高的花叢中游蕩。一個小男孩看到了它,卻拉著爸爸的衣服說,“快看那隻鷸。”

路上出現了一個標示牌,上面清晰地寫著“歡迎光臨綠河土壤保護區(qū)”,牌子上還寫著這個保護區(qū)共同經營者的名單,只是那些字太小,我在行駛的車上看不清楚。不過我猜想,那肯定是與自然資源保護有關的名人錄。

標示牌豎立在小河邊的草場上,上面的字寫得很工整。那裡的草很短,打高爾夫球很合適。附近是一個乾涸的河牀,擁有優(yōu)美的曲線。工程師爲了讓河水能夠迅速流出,新建瞭如同尺子那麼直的河牀。背後的山坡上有許多梯田,它們都被建造得彎彎曲曲,因爲工程師認爲這樣能緩和水勢。一會兒直一會兒彎曲,河水肯定被工程師們搞糊塗了。

農場的一切都象徵著銀行裡的金錢。農場上,有許多新的油漆、鋼鐵和混凝土。穀倉上寫著日期,以此紀念農場的創(chuàng)造者。屋頂上避雷針四處林立,風信雞剛剛被塗刷得煥然一新,趾高氣昂地站著。連豬都彷彿沾了某些光。

森林中的老橡樹沒有留下後代,沒有樹籬、矮樹叢等徒勞的耕作痕跡。玉米田裡有肥壯的小公牛,但大概沒有鵪鶉。籬笆架立在狹長的草地邊上。那些將田地犁到如此靠近鐵絲的農夫肯定會說:“只有不浪費,才能沒有短缺。”

在溪流下游的草地上,大水衝來的垃圾都被灌木叢攔住了,堆得高高的。溪岸已經被衝得破敗不堪,一大塊一大塊兒的從伊利諾州脫落了,朝著大海流去。巨大的豬草叢成爲了一個分水嶺,成爲河水放棄載不動的泥沙的地點的標識。一些困惑躍上心頭:到底什麼是有利可圖?這種眼前利益至上的狀況將會持續(xù)多久?

高速公路穿過了玉米田、燕麥田和苜蓿田,就像一把拉直的捲尺朝著遠方延伸。巴士快速地朝著遠方前進,乘客們愉快地交談著。都有什麼話題呢?原來是棒球、稅收、女婿、電影、汽車和葬禮。但沒有人關注車窗外不斷涌來的伊利諾州。伊利諾州沒有起源,沒有歷史,沒有淺灘和深淵,也沒有潮起潮落。在他們看來,伊利諾州只是大海,載著他們駛向未知的港口。

亂踢的紅腿

每當我回想起最早的記憶,我總在想,人們口中的“成長”的過程,實際上是否是一種“倒退”呢。大人們口中最愛念叨的是,孩子們最缺乏的是生活經驗,這種行爲是否是在用生活的瑣碎之事沖淡了生活的本來面目?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我對於野生動物最早的印象和追求,始終在我腦海中栩栩如生地保留著。雖然半個世紀以來,我獲得了許多專業(yè)性的野生動物的知識,但那些最初印象始終在我腦海中,既未淡化,也未強化。

和大多數野心勃勃的獵人一樣,我在小時候也得到了一把單管獵槍,以及被允許獵殺兔子。一個冬天的星期六,我準備前往我最喜歡去的捕兔子的地方時,注意到在覆蓋著冰雪的湖上面有一個小“氣洞”。在那邊,風車正將溫水緩緩地送到岸上。這個時候的鴨子早都躲到溫暖的南方去了,但我依然做了平生第一個鳥類學假象:如果還有一隻鴨子未曾離開,那麼它肯定會拜訪這裡。我剋制著兔子對我的吸引(這在當時並不容易),坐在冰冷的草地上,等待著鴨的出現。

我在那裡等了一個下午,每當有烏鴉從天空中飛過,或者風車又發(fā)出一次風溼病人似的呻吟,我都會覺得更加寒冷。終於,黃昏時分,一隻孤獨的綠嘴黑鴨從西邊飛來;看到氣洞後,它張穩(wěn)翅膀,直接飛落下去。

我已經記不清自己是如何開槍的;我只記得當看到它重重落在湖面上,腿部朝天胡亂踢著的時候,我是多麼的高興。那是我的捕獵到的第一隻鴨子!

父親送我獵槍的時候曾經告訴我,允許我射擊松雞,但當它們停在樹上的時候不行。他說我已經長大了,應該射擊飛行中的獵物。

我的狗對於把松雞趕到樹上非常在行,但我接受的第一條道德誡律,就是要放棄那些停在樹上的鳥兒,選擇射擊幾乎無法擊中的逃亡的鳥兒。與被狗趕到樹上的松雞相比,魔鬼和他的七個王國的誘惑實在算不了什麼。

第二個松雞狩獵季節(jié)即將結束,我卻毫無斬獲。一天,我從楊樹叢經過,一隻松雞受到驚嚇,呼嘯著從我身邊飛起,跌跌撞撞地逃向最近的柏樹林。我下意識地開槍了,這成爲了所有獵人夢寐以求的一擊。松雞的羽毛散落著,伴隨著金色的葉子一起從空中落下,它死了。

今天,我可以清晰地畫出當時的場景,可以清晰地標出那裡的每一叢紅色御膳橘和每一棵紫苑。我想我對於這兩種植物的喜愛,也是從那時開始的。無論如何,那是我擊中的第一隻松雞啊!

第17章 十一月 (2)第1章 序 言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23章 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第9章 六月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37章 觀鹿第12章 八月第8章 五月第38章 雁的音樂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10章 七月 (1)第15章 十月 (2)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11章 七月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17章 十一月 (2)第38章 雁的音樂第12章 八月第39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1)第18章 十二月 (1)第32章 環(huán)河 (1)第9章 六月第11章 七月 (2)第13章 九月第17章 十一月 (2)第14章 十月 (1)第11章 七月 (2)第3章 二月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11章 七月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7章 十一月 (2)第13章 九月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0章 Part 3鄉(xiāng)野的秘密——鄉(xiāng)野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4章 大自然的歷史第10章 七月 (1)第12章 八月第38章 雁的音樂第30章 Part 3鄉(xiāng)野的秘密——鄉(xiāng)野第43章 環(huán)保美學 (1)第15章 十月 (2)第11章 七月 (2)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1章 七月 (2)第1章 序 言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33章 環(huán)河 (2)第3章 二月 (1)第14章 十月 (1)第1章 序 言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18章 十二月 (1)第18章 十二月 (1)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16章 十一月 (1)第38章 雁的音樂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5章 三月第17章 十一月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7章 四月 (2)第8章 五月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30章 Part 3鄉(xiāng)野的秘密——鄉(xiāng)野第9章 六月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2章 環(huán)河 (1)第34章 大自然的歷史第14章 十月 (1)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0章 七月 (1)第33章 環(huán)河 (2)第37章 觀鹿第4章 二月 (2)第7章 四月 (2)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18章 十二月 (1)第4章 二月 (2)第23章 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第37章 觀鹿第32章 環(huán)河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
第17章 十一月 (2)第1章 序 言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23章 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第9章 六月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37章 觀鹿第12章 八月第8章 五月第38章 雁的音樂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10章 七月 (1)第15章 十月 (2)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11章 七月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17章 十一月 (2)第38章 雁的音樂第12章 八月第39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1)第18章 十二月 (1)第32章 環(huán)河 (1)第9章 六月第11章 七月 (2)第13章 九月第17章 十一月 (2)第14章 十月 (1)第11章 七月 (2)第3章 二月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11章 七月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7章 十一月 (2)第13章 九月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0章 Part 3鄉(xiāng)野的秘密——鄉(xiāng)野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4章 大自然的歷史第10章 七月 (1)第12章 八月第38章 雁的音樂第30章 Part 3鄉(xiāng)野的秘密——鄉(xiāng)野第43章 環(huán)保美學 (1)第15章 十月 (2)第11章 七月 (2)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1章 七月 (2)第1章 序 言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33章 環(huán)河 (2)第3章 二月 (1)第14章 十月 (1)第1章 序 言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18章 十二月 (1)第18章 十二月 (1)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16章 十一月 (1)第38章 雁的音樂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5章 三月第17章 十一月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7章 四月 (2)第8章 五月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30章 Part 3鄉(xiāng)野的秘密——鄉(xiāng)野第9章 六月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2章 環(huán)河 (1)第34章 大自然的歷史第14章 十月 (1)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0章 七月 (1)第33章 環(huán)河 (2)第37章 觀鹿第4章 二月 (2)第7章 四月 (2)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18章 十二月 (1)第4章 二月 (2)第23章 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第37章 觀鹿第32章 環(huán)河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百色市| 鸡泽县| 称多县| 英德市| 万宁市| 顺昌县| 剑河县| 兴和县| 石泉县| 本溪| 伊金霍洛旗| 固安县| 勐海县| 常山县| 西华县| 昭觉县| 泽库县| 广平县| 贵南县| 永平县| 营山县| 新龙县| 昌黎县| 扶绥县| 高雄县| 绥阳县| 普格县| 德令哈市| 南漳县| 虎林市| 蓝田县| 全椒县| 文山县| 湖州市| 桂林市| 上杭县| 广州市| 衡山县| 静宁县| 德钦县|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