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章 觀鹿

獵鹿者習慣性地注視路的轉彎處;

獵鴨者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天空中;

獵鳥者盯著獵犬的一舉一動;

而並不捕獵的人則什麼都不太關注。

一個八月的下午,天氣很炎熱,我無所事事地坐在樹下,看著東邊不遠處的一塊小空地。那裡有一條鹿踩出的小路,一直向前延伸,穿過我們的農場。一頭鹿正從小路上走過。待在農場小屋裡,我可以看見所有來往的鹿。

我突然意識到,椅子擺放的位置恰到好處,而且幾年以來,我一直在無意中這麼做。我想,如果砍掉一些比較矮的樹,視野可能會更加開闊。因此晚飯以前,一排小樹就被砍掉了。而此後的一個月裡,我果然看到了幾隻從未見過的鹿。

接連幾個週末,每當有客人在做客,我就會給他們指出爲了看鹿而砍樹的地方,想要聽聽他們的意見。不過很多人沒過多久就忘掉了這件事。而有的人和我一樣,沒事的時候便盯著那個地方。因此,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喜愛野外活動的人可以分爲四類:獵鹿者、獵鴨者、獵鳥者,還有並不捕獵的人。這樣的分類與年齡、性別等沒有關係,而是由不同的人的注視習慣決定的。獵鹿者習慣性地注視路的轉彎處;獵鴨者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天空中;獵鳥者盯著獵犬的一舉一動;而並不捕獵的人則什麼都不太關注。

當獵鹿者坐下休息時,他一定會背靠在某些東西上,眼睛注視著前方。而獵鴨者坐下休息時,會尋找可以看見高處的地點,而且喜歡隱蔽的去處。不捕獵的人休息時,只關心哪裡更加舒適。他們都不關心狗,但獵鳥人關心。無論狗在哪裡,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對於獵鳥者來說,狗就是他的眼睛。在狩獵季節,很多獵人揹著獵槍活動,但他不會觀察狗,更不知道狗的氣味的不同反應意味著什麼。

還有一些野外活動者,不屬於以上四種類型。鳥類學者用耳朵尋找目標,眼睛只用來追蹤已發現的目標。植物學者靠眼睛尋找目標,但只關心眼前的事物。他們在尋找植物方面成績斐然,但是對於鳥類或哺乳動物並不關心。有的林務官眼中只有樹木,以及毀壞樹木的蟲子和菌類,其他的則絲毫不在意。還有獵人只關心獵物,對於其他的一切視而不見。

還有一種非常奇特的捕獵形勢,無法歸於上述的任何種類,那就是尋找動物的糞便、足跡、羽毛、巢穴以及它們鬥毆、挖掘、捕食等遺蹟。森林中的居民將這種方式稱作“跡象解讀”。這種技能非常少見,而且常常和書本上的知識相悖。

有人對動物進行“跡象解讀”,也有人對植物進行“跡象解讀”。這種技能也是非常罕見的,而且得出的結論常常讓人疑惑不解。拿一位非洲的探險家來說吧,他在一棵樹上離地20英尺的地方發現了一些獅子的抓痕,因此說那些抓痕是在樹小的時候留下的。

在生物學領域,生物學家被認爲是無所不能的,但當他們去做上面提到的野外活動,結果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

第5章 三月第12章 八月第37章 觀鹿第5章 三月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7章 四月 (2)第15章 十月 (2)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1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2)第12章 八月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39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1)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30章 Part 3鄉野的秘密——鄉野第10章 七月 (1)第12章 八月第17章 十一月 (2)第21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2)第14章 十月 (1)第8章 五月第8章 五月第9章 六月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14章 十月 (1)第30章 Part 3鄉野的秘密——鄉野第32章 環河 (1)第11章 七月 (2)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9章 六月第3章 二月 (1)第17章 十一月 (2)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8章 五月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9章 六月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19章 十二月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34章 大自然的歷史第9章 六月第15章 十月 (2)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15章 十月 (2)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8章 五月第11章 七月 (2)第19章 十二月 (2)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19章 十二月 (2)第6章 四月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37章 觀鹿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16章 十一月 (1)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3章 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第32章 環河 (1)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37章 觀鹿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37章 觀鹿第11章 七月 (2)第32章 環河 (1)第15章 十月 (2)第37章 觀鹿第18章 十二月 (1)第11章 七月 (2)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12章 八月第4章 二月 (2)第7章 四月 (2)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8章 五月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1章 序 言第16章 十一月 (1)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9章 六月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1章 七月 (2)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
第5章 三月第12章 八月第37章 觀鹿第5章 三月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7章 四月 (2)第15章 十月 (2)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1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2)第12章 八月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39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1)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30章 Part 3鄉野的秘密——鄉野第10章 七月 (1)第12章 八月第17章 十一月 (2)第21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2)第14章 十月 (1)第8章 五月第8章 五月第9章 六月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14章 十月 (1)第30章 Part 3鄉野的秘密——鄉野第32章 環河 (1)第11章 七月 (2)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9章 六月第3章 二月 (1)第17章 十一月 (2)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8章 五月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9章 六月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19章 十二月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34章 大自然的歷史第9章 六月第15章 十月 (2)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15章 十月 (2)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8章 五月第11章 七月 (2)第19章 十二月 (2)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19章 十二月 (2)第6章 四月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37章 觀鹿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16章 十一月 (1)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3章 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第32章 環河 (1)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37章 觀鹿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37章 觀鹿第11章 七月 (2)第32章 環河 (1)第15章 十月 (2)第37章 觀鹿第18章 十二月 (1)第11章 七月 (2)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12章 八月第4章 二月 (2)第7章 四月 (2)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8章 五月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1章 序 言第16章 十一月 (1)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9章 六月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1章 七月 (2)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县| 锦州市| 陆丰市| 宝坻区| 子长县| 易门县| 普陀区| 台中县| 辽宁省| 昌邑市| 青田县| 宾阳县| 方城县| 廊坊市| 固始县| 建湖县| 松溪县| 嘉义市| 黄骅市| 宁陕县| 焦作市| 温泉县| 霍州市| 徐闻县| 敦化市| 泸西县| 晴隆县| 黄龙县| 栾川县| 县级市| 云霄县| 玉溪市| 莆田市| 永州市| 新干县| 大悟县| 陆河县| 太仆寺旗| 凉城县| 武胜县|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