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0章 烏桓消息

在漢軍佔領蕭關半個月後,那城鎮開始了重建,那城鎮已被燒爲白地,漢軍隨後將骨骸深埋地下,清理廢墟,開始建造一座座巨大的倉庫,那城鎮距離木峽關約七裡,距離瓦亭關也不到十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而且這裡是六盤山內難得的一片盆地,盆地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完全可以將這裡開闢爲軍墾農田,另外在那城鎮的廢墟上,劉璟決定修建一座類似祁山道上的軍城,用於糧食和軍資儲存,成爲蕭關的後勤保障基地。

另外,漢軍又調動兩萬士兵,修復瓦亭關和木峽關之間坍塌的長城,建立起三關間的快速通道,雖然漢軍的戰略目標是向北推進疆土,奪回被匈奴、烏桓等遊牧民族佔領的關內土地,但建立一個強大的關中防禦牆,對於維護關中以及長安的安全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但強化防禦建設並非漢軍的當務之急,對於漢軍而言,積極準備即將爆發的大戰纔是漢軍的重中之重,自從參軍秦宓出使烏桓失敗,便意味著勸降烏桓的大‘門’已經關閉,利益之爭已‘激’化,戰爭不可避免。

那城鎮廢墟外,劉璟和十幾名高級將領正在視察士兵們對小鎮廢墟的清理,但他們關心的並非廢墟,而是這塊土地的用途,儘管將領們都一致支持建爲軍城,但法正還是力主軍民兩用。

“殿下應該知道,蕭關不僅是軍事要塞,同時也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邊塞,從關中過來的商隊,至少有三成會從蕭關出塞,從前那城鎮商業十分繁盛,也是得益於往來的商隊,商隊從東而來,經過了坎坷崎嶇的彈箏峽,人馬皆已疲憊不堪,這時他們需要休息和補給,那城鎮就是最好的休息之處,如果變成軍事重鎮,而不考慮民用,這對商隊出塞不利,請殿下三思。”

法正話音剛落,旁邊張任便堅決反對道:“軍事要地,豈容閒雜商人隨意進入?軍城中以倉儲爲主,儲存了大量的糧食、草料和軍事物資,商人往來不息,極容易被‘奸’細‘混’入城內,一旦‘奸’細在城中點火,後果不堪設想,卑職堅決反對軍民兩用。”

張任的話‘激’起了衆多將領的共識,衆人紛紛贊同,劉璟笑了笑道:“法軍師的建議也有道理,張將軍的反對也不錯,但我相信應該有辦法解決。”

劉璟一指前面的兩岔路口笑道:“岔路處有一條小道也可以直通木峽關,那條小道我走過,還算平坦,就是比較狹窄,可以命士兵拓寬,在將地面夯實,新建橋樑,就變成一條很不錯的商道,然後在岔口處重建一座小鎮,將旅舍、商鋪、酒館等休息補給店安置在新鎮上,商人休息補給後,便直接走商道去木峽關,就不用再去軍城了,這樣既能保證軍城的安全,也能保證商道的暢通,大家以爲如何?”

法正點點頭,“這是最好的方案,微臣完全贊同。”

“你們的意見呢?”劉璟又回頭問十幾名將領道。

張任躬身道:“卑職沒有意見,但希望在高崗處建一處哨所,防止商人誤走軍城。”

劉璟笑了起來,對張任道:“高崗上建哨塔是必須,但未必是爲了防止商人誤走軍城,張將軍過慮了。”

衆人也跟著笑了起來,就在這時,遠處奔來一隊漢軍騎兵,片刻奔至眼前,爲首騎兵抱拳道:“啓稟殿下,長安物資隊已到!”

劉璟搭手簾望去,只見遠處出現了一條長長的黑線,足有十幾里長,他心中大喜,對衆將笑道:“我們的物資補給到了,看看去!”

他縱馬迎了上去,衆人也紛紛催馬,跟著劉璟向物資運送隊疾奔而去。

漢軍的軍資補給水陸皆通,先由貨船沿涇水將大量物資運送到涇陽縣,以涇陽縣爲中轉,再用畜力車和木牛將物資運送到一百五十里外的蕭關。

這支運輸隊規模龐大,由一萬五千輛畜力車和六千輛木牛組成,兩萬餘人參與運輸,另外還有兩千騎兵參與護衛,將大量的糧食物資運往蕭關前線。

這支後勤運輸隊由漢軍司馬李嚴全權負責,李嚴原是武都郡太守,現任漢軍司馬,統領漢軍後勤物資,屬於漢軍中僅次於軍師的文職高官,他正走在隊伍前面,有士兵稟報,漢王殿下到了,李嚴連忙催馬上前,迎到了劉璟,他在馬上躬身道:“微臣李嚴參見漢王殿下!”

劉璟點點頭笑道:“李司馬一路辛苦了!”

李嚴連忙取出一隻卷軸,遞給了劉璟,“這是物資清單,請殿下過目。”

劉璟接過卷軸,打開看了一眼,主要是糧食和軍械,但在清單的最後,他居然看到了一千臺蜂弩,劉璟頓時大喜,他還以爲蜂弩尚需時日,沒想到居然送來了一千臺,他連忙問道:“蜂弩在哪裡?”

“在木牛隊伍中,請殿下隨我來。”

李嚴帶著劉璟來到隊伍中段,這裡是六千臺木牛的集中地,密密麻麻停滿了一地,足有數里長,劉璟一眼便看見部分木牛與衆不同,一般木牛顏‘色’爲褚紅‘色’,而這部分木牛顏‘色’爲黑‘色’,其實便是沒有牛頭部分的防禦箭,更重要是兩邊裝有絞盤,這是蜂弩的標誌。

這時,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上前躬身行禮,“參見殿下!”

劉璟認出他是馬鈞的得意‘門’生羅晟,南郡枝城人,原是匠學弓弩支院院主,當年的水戰蜂弩就是由他發明,這次陸戰蜂弩也是由他和師父馬鈞一起研製,他爲漢軍的兵器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官任副校尉,去年,劉璟封匠學十三人爲亭侯,羅晟也是其中之一,被封爲枝左亭侯。

劉璟笑道:“聽說你帶來了一千臺蜂弩,都試驗過嗎?”

“回稟殿下,所有的蜂弩都一一檢驗過,完全合格。”

羅晟彎腰打開一臺蜂弩的底櫃,裡面放滿了‘精’鐵打造的箭匣,“殿下請看,每臺蜂弩配十隻箭匣,一匣有三十支鐵弩矢,一千臺蜂弩就有三十萬支弩矢,可以重複使用。”

“很好!”劉璟心中十分欣慰,對衆將領道:“有蜂弩到來,我很期待與匈奴一戰。”

衆將領大多沒有見過蜂弩的威力,心中都充滿疑‘惑’,趙雲笑問道:“殿下,什麼時候給我們演示一下?”

劉璟欣然道:“等會兒我讓羅校尉給大家演試!”

他一揮手,“把東西都運回關去!”

運輸隊重新啓動,浩浩‘蕩’‘蕩’向設置在蕭關下的臨時倉庫駛去。

..。。

劉璟率領衆人回到蕭關,趙雲以及衆將領紛紛去看蜂弩演試,劉璟則和法正快步走回蕭關城樓,剛纔有士兵稟報,賈軍師有急事找他。

走進城樓,只見賈詡正站在沙盤前沉思,劉璟走上前笑道:“軍師有什麼事找我?”

賈詡擡頭見劉璟和法正進來,連忙道:“剛纔有斥候來報,烏桓各部落軍隊正在上郡彙集,軍隊數量暫無法明確,至少有數萬人。”

劉璟點了點頭,這是在他的預料之中,秦宓出使失敗,就意味著戰爭要來臨了,這時,旁邊法正道:“殿下,我感覺烏桓似乎也並不願意與我們作戰,他們也有難言之隱,否則秦參軍就不會被他們禮送出境。”

劉璟冷笑一聲道:“烏桓無非是被匈奴脅迫,不得不與我們一戰,但不管他們是什麼態度,這一戰都不可避免,一旦我們被擊敗,烏桓也會毫不留情屠殺我們,所以不能因他們有什麼難處而有惻隱之心。”

“微臣並不是說對他們應有惻隱之心,而是認爲烏桓不甘被匈奴驅使而不會全力以赴,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尋找到戰機。”

劉璟點點頭,“確實可以利用烏桓的這種心態,不過須臨戰觀察,現在還言之過早。”

劉璟對法正的建議並不太熱心,他不是不知道烏桓的求和心態,但烏桓求和目的是維持現狀,這卻是劉璟不願接受的結果,如果與烏桓講和能促使雙方攜手對付匈奴,或者避免漢軍雙線作戰,以致腹背受敵,那麼劉璟也願意與烏桓和談,這也是他派秦宓出使烏桓的主要原因。

可烏桓一旦決定對漢軍出兵,那麼劉璟所期待的好處都消失了,這種情況下,劉璟自然斷絕了和烏桓和談的念頭,他要利用這一戰打垮烏桓,然後徹底改造烏桓。

劉璟又問賈詡,“烏桓軍隊在哪裡集結?”

賈詡用木桿一指一座縣城,“這裡是雕‘陰’縣,烏桓軍隊就在雕‘陰’縣北面不遠處集結,而不是在他們的老巢高奴縣。”

‘雕‘陰’縣?’劉璟心中一驚,雕‘陰’縣的位置非同小可,他走到沙盤前細看,只見雕‘陰’縣在洛水西岸,沿著洛水河谷可以直接殺入關中,這讓劉璟心中不由擔憂起來,烏桓人在雕‘陰’縣集結,他們的目的會不會是爲了直接進攻關中?

賈詡彷彿明白劉璟的擔憂,笑道:“殿下不必多慮,我可以請一人來解除殿下的擔憂。”

賈詡隨即吩咐‘侍’衛道:“去請德班過來一趟。”

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4章 再陷困境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6章 一路追殺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635章 合肥激戰(上)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72章 無理取鬧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14章 下馬威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79章 刀下留人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61章 緊急補救第17章 禮尚往來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28章 初臨武昌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297章 荊州來人
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4章 再陷困境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6章 一路追殺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635章 合肥激戰(上)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72章 無理取鬧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14章 下馬威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79章 刀下留人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61章 緊急補救第17章 禮尚往來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28章 初臨武昌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297章 荊州來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石阡县| 郸城县| 焦作市| 美姑县| 渝中区| 大石桥市| 华宁县| 延庆县| 独山县| 江都市| 福安市| 兴城市| 彭泽县| 丰都县| 临澧县| 枣庄市| 溆浦县| 昌黎县| 新乡县| 弥渡县| 大理市| 鹿泉市| 漳平市| 兴安盟| 邳州市| 瑞金市| 江阴市| 正蓝旗| 神农架林区| 潼关县| 北辰区| 闽侯县| 澳门| 渭南市| 肇东市| 铁力市| 婺源县| 会昌县| 鸡东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