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

蔡和連忙向城外望去,只見從大船上下來三名騎馬之人,爲首之人正是劉璟,旁邊是一早趕去陪同劉璟的別駕韓嵩,後面還跟著一人,卻是文聘。

衆人緩緩上前,韓嵩奔到城門前高聲喊道:“蔡將軍,時辰已到,開城門吧!”

蔡和一揮手,“開門!”

襄陽北城門內外兩座大門皆同時開啓,吊橋放下,劉璟在五百騎兵的嚴密護衛下,緩緩向城內而去。

襄陽城已經戒嚴,各個街頭巷尾都有士兵把守,但隨著劉璟率騎兵進入襄陽城,還是有無數民衆從大街小巷奔了出來,擁擠在襄陽大道兩側。

“璟公子來了!”

有人指著遠遠而來的騎兵隊大喊,兩側的民衆頓時歡呼起來,歡聲雷動,響徹全城。

襄陽大道是一條貫穿南北的主道,中間是主道,一條寬三丈的平坦官道,兩旁種有大樹,而兩邊是側道,又叫做民道,是普通民衆的行走道路,而官道只能是士族及官員行走,連地位較低的小吏也不能在官道上行走,等級森嚴。

劉璟在五百騎兵的護衛下,沿著官道緩緩而行,他面帶笑容,不時兩側民衆招手致意,在一片片歡呼聲中,從各條街巷裡跑出來的民衆越來越多。

漢末之民彪悍之風猶存,不太理會官家規矩,而且法不責衆,有人衝出去了,後面就會有更多人衝過戒嚴士兵的阻攔,使蔡瑁頒發的戒嚴令壓根沒有什麼效果。

隨著越來越多的民衆跑出家門,趕來襄陽大道迎接劉璟入城,最後連上萬名戒嚴的士兵也跟著民衆一起,跑上民道,一起歡呼雀躍。

劉璟的騎兵只走到官道一半時,兩側民道上便擠滿了前來歡迎的民衆,密密麻麻,延綿十里,足足有二十餘萬人。

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期待和激動,他們的感情最爲淳樸,劉璟擊潰了曹軍,讓他們免除家破人亡之災,不會再像河口鎮那樣被曹軍殺戮搶掠,他們從內心裡感激劉璟。

城內到處是敲鑼打鼓,鼓聲震天,鑼聲響亮,一羣羣孩子鑽進了官道,跟著騎兵隊伍奔跑,當劉璟從一片片人羣身旁經過,立刻掀起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吶喊,“歡迎璟公子回家!”

“我們擁戴璟公子爲荊州牧,讓閹人滾下去!”

“璟公子,留在襄陽吧!”

.......

各種大喊聲表達他們內心的期待、激動和興奮,很多人眼睛裡閃爍著感激的淚花,當劉璟隊伍來到兩條大道的交叉處,數十名白髮蒼蒼的老者跪在地上,將荊州之土奉獻給。

劉璟心中激動萬分,他翻身下馬,上前扶起老者,接過他們手中的土罐。

他隨即登上一輛馬車,對周圍民衆大喊:“各位鄉親父老,無論何時何地,我劉璟絕不會拋棄荊州的父老,願率將士力保荊州平安!”

劉璟的話語引來一片暴雨般的掌聲,四周數萬民衆的情緒激動達到頂點。

“州牧萬歲!”

幾名大漢跳上大石,引導著四周民衆振臂高呼,“萬歲!”

在所有人心中,他們的州牧就是璟公子,所有人都他們大喊起來,數萬人的吼聲響徹襄陽城,“州牧萬歲!”

“璟公子萬歲!”

此時所有人都忘記了,現在劉璟並不是荊州牧,他們也忘記了,此時還是劉表的服喪期間。

.......

劉表的靈棚搭在州衙正堂之前,供軍民和各地官員拜祭,四周插滿了白幡和傘蓋,鋪天蓋地,極爲壯觀。

而靈柩就停在後面一座專門的帳篷裡,已到初夏,天氣漸熱,帳篷裡放滿了從冰窖中取來的巨大冰塊。

儘管漢末佛教還沒有大規模普及,但在上層社會已經有不少信佛之人,在劉表的靈棚內,便有二十名寶靈寺僧人替他超度。

劉璟和文聘被迎進靈棚內拜祭,劉璟跪在劉表靈柩和靈位前磕頭跪拜,心中默默唸道:“雖然我們無伯侄之實,卻有伯侄之緣,願伯父上天之靈安息,願伯父之靈護佑侄兒永保荊州?!?

一旁劉琮神情複雜地注視著劉璟,從前他因爲蔡少妤而和劉璟爲仇,但此時蔡少妤不過是沾在他衣襟上的一顆飯粒,他早已不放在心上,蔡家對他的操縱纔是他心中之恨。

他的內心深處甚至渴望劉璟能殺回襄陽,將蔡氏家族趕盡殺絕,斬草除根,他寧可不當這個傀儡州牧,而更願意做一個養尊處優的琮公子。

這時,劉璟三拜而起,對劉琮道:“伯父去世,望二哥能通報大哥前來拜祭,以盡父子人倫。”

劉琮苦笑一聲,他身不由己,哪有權力邀請長兄來襄陽,劉琮嘴脣動了動,欲言又止,劉璟看出了他的猶豫,又問道:“二哥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嗎?”

劉琮嘆了口氣,“父親沒有看錯你,確實只有你才能保住荊州,我讓父親失望了。”

這時,旁邊文聘上前問道:“在州牧靈前,請琮公子說實話,州牧臨終前可是讓璟公子繼承荊州牧?”

劉琮神情羞慚萬分,低下了頭,他看了一眼父親的靈位,默默地點了點頭,文聘眼睛一瞪,剛要質問劉琮,劉璟卻拍了拍文聘的肩膀,低聲道:“今天什麼都不要再說,讓州牧安息吧!”

文聘神情黯然,心中不由長長嘆了口氣。

...............

在靈棚外,蔡瑁、蒯越、鄧義等十幾名高官正在耐心地等劉璟拜祭出來。

按照他們的事先安排,下一個儀式應該是劉璟和文聘參拜新州牧,但這一點事先沒有約定,還需要再和劉璟協商。

此時蔡瑁的表情陰沉,他萬萬沒有想到,襄城數十萬軍民竟然不顧他的戒嚴令跑來迎接劉璟,這無疑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更讓他惱火的是,那一聲聲‘州牧萬歲’,簡直要讓他惱羞成怒,他已經意識到劉璟進城的真正目的,他並不是要來拜祭什麼伯父,分明就是借大勝的機會進襄陽來博取民心,增加他的聲望。

想到數十萬民衆對劉璟的擁戴,蔡瑁心中就是一種抑制不住的憤恨,同時也有一種潛意識的害怕,劉璟會不會真的有一天成爲荊州之主?

“軍師,他出來了!”李圭在身後小聲地打斷了蔡瑁的思路。

只見劉璟在劉琮的陪同下從靈棚出來,兩人眼睛都是紅紅的,顯然哭過,穿著也一樣,穿著白色粗麻孝服,髮髻上結有長帶狀的首絰,腰間也結著腰絰,他們不是長子,腰絰上只打一個結,若是長子,須打雙結,可惜劉琦沒有來。

文聘沒有出來,靈棚裡還隱隱聽見他的哭聲。

蔡瑁按耐住心中的惱火,臉上掛著悲傷之色,上前施禮,勸劉璟道:“人死不能復生,請璟公子節哀順變?!?

劉璟點點頭,嘆了一口氣,對蔡瑁和衆人道:“辛苦蔡軍師,也辛苦各位了,我還要去部署軍隊,防止曹軍乘虛再殺入,伯父的出殯我就不能參加了,但我會在江夏設靈棚,爲伯父守靈,也讓江夏軍民祭拜?!?

這時,蒯越走上來,目光復雜望著劉璟道:“公子事務繁多,襄陽之事就不用再管了,先主的後事我們會安排好,公子有什麼軍務就去吧!”

蔡瑁臉色一變,事先商議好之事還沒有做,怎麼能讓劉璟走,這個蒯越竟然在後面給自己捅刀子,他迅速瞥了一眼李圭,給了使個眼色。

李圭會意,上前施禮道:“國不可一日無主,對荊州也是一樣,璟公子或許還不知道,我們已經擁戴琮公子爲新荊州牧,作爲荊州臣子,璟公子爲何不利用這次機會參拜新州牧,以定下主公名分呢?”

劉璟淡淡道:“推選出新的州牧,作爲臣下,我自然會參拜,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和琮兄已經商定,等他正式即州牧位,我一定會來參拜?!?

蔡瑁愕然,有些沉不住氣道:“什麼叫正式即州牧位?我不太明白,我們已經正式擁戴琮公子繼位,還有什麼問題嗎?”

“不!不!不!”

劉璟連連擺手,一本正經道:“現在還不是名正言順,我們都是漢臣,荊州也是漢土,州牧的繼承人自然應由天子決定,授予代天子牧州之符節,現在天子尚無詔書,我們這些下屬哪有權力決定州牧歸屬?”

停一下,劉璟又道:“蔡軍師、李太守,我明白大家的急切,但國有國法,朝廷自有禮制,我們切不可行僭越之事,讓先主蒙受不臣之罵名,我建議諸位立即上書朝廷,懇請天子封琮公子爲州牧!”

蔡瑁和所有官員都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一句話,這時,文聘從靈棚裡走出來,跟在劉璟身後,劉璟對衆人一拱手,“各位,我還要去拜祭劉別駕,就先走一步,希望不久將來我們再見!”

他轉身上了馬車,在五百騎兵的護衛下揚長而去,衆人面面相覷,所有人才意識到,他們竟然忘記了一件極重要之事。

.........

在和曹軍沒有達成停戰協議之前,江夏軍還暫時不能撤離樊城,但作爲江夏之主,劉璟卻要返回江夏處理軍政事務,在離開前,他做了周密的部署。

劉璟首先委託文聘率本部一萬軍鎮守新野,從正面防禦曹軍,又命甘寧率一萬江夏水軍守樊城,廖化率六千步兵和兩千騎兵駐紮在河口鎮.三軍形成犄角之勢,劉璟同時將徐庶也留在樊城,命他負責和襄陽官府談判江北的歸屬。

一切安排妥當,當天晚上,劉璟便悄然離開了樊城,率領五百士兵乘坐二十餘艘戰船啓程向江夏駛去。

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40章 蒯越之勸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39章 化解危機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79章 刀下留人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32章 興師問罪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8章 錦帆賊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248章 清船第64章 趁夜殺人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82章 半渡而擊
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40章 蒯越之勸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39章 化解危機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79章 刀下留人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32章 興師問罪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8章 錦帆賊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248章 清船第64章 趁夜殺人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82章 半渡而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乌什县| 闵行区| 珠海市| 韩城市| 新绛县| 平昌县| 洮南市| 界首市| 宁夏| 盈江县| 喀喇沁旗| 阳春市| 宁乡县| 博爱县| 吉林省| 新安县| 天镇县| 河南省| 和林格尔县| 南和县| 岳普湖县| 崇文区| 镇原县| 东兰县| 马边| 江门市| 乌恰县| 河东区| 德钦县| 新和县| 蓬安县| 江达县| 临武县| 鄂伦春自治旗| 开化县| 洪洞县| 莱西市| 自贡市| 康平县| 文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