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62章 合肥對峙

自從劉璟在幾次攻打合‘肥’不順後,便索‘性’停止了對合‘肥’的一切進攻,轉而採取了對峙的策略,確切說,是以合‘肥’爲餌,拖住壽‘春’的十萬曹軍,進行一場以國力爲支撐的持久戰。

漢軍最有利的一面就是背靠長江,利用長江運輸糧食,糧食運輸耗費極小,不僅運來荊州糧食,甚至遠至巴蜀的糧食也能通過長江運到合‘肥’。

一條大貨船,只須十名船工,便可運送多達數千石的糧食,相反,曹軍的糧食從冀州、幷州、徐州和豫州各郡縣運至壽‘春’,大多是通過陸運,效率極低。

首先需要徵發數十萬人的民夫,每個人最多隻能運送兩三石糧食,而路上就要消耗一半,百萬石糧食運到壽‘春’時就只剩下五十萬石。

這也是曹‘操’爲什麼一定要修建從壽‘春’到合‘肥’的運河,就是希望通過水運減少糧食的運輸損耗。

但真正消耗糧食的卻是士兵,平時士兵的糧食有限量,每個士兵每天只能領到一升糧食,大多隻能吃半飽,但戰爭時期的士兵必須吃飽,誰都知道,要讓士兵賣命,就必須讓他們吃飽。

由於油水普遍不足,加之活動量大,士兵們飯量都極大,每人每天至少消耗兩升米,一個月就是六鬥米,算上黴爛和鼠蟲損耗,十五萬士兵一個月就要消耗近十萬石糧食,而曹軍之前爲備戰合‘肥’蓄積了近五十萬石糧食,按正常的消耗可以支撐半年。

但實際上,曹軍的糧食分佈極不平衡,合‘肥’城內囤積了三十萬石糧食,又支援給江東十萬石糧食,壽‘春’的存糧實際上只剩下十萬石。

合‘肥’城的糧食可以支撐守軍一年,但壽‘春’的糧食卻遠遠不夠,僅僅兩個月後,壽‘春’的糧食便快要消耗殆盡了。

這也是曹‘操’命令曹丕儘快籌辦三十萬糧食的緣故,可就算籌備到三十萬石糧食,除去路上消耗,運到軍營也最多隻有二十萬石,這二十萬石糧食又能支撐多久?

更何況曹丕根本籌措不到三十萬石糧食,只有許昌和徐州的二十萬石糧食,運到軍營後也就只剩下十五萬石。

戰爭就是這樣消耗國力,沒有強大的國力爲後盾,誰也支撐不起長達幾個月、乃至半年的大戰役。

時間已到了九月中旬,從許昌和徐州運來的糧食也陸陸續續抵達了壽‘春’,使壽‘春’的八萬曹軍終於免去了斷糧之憂。

這時,曹丕也抵達了壽‘春’,勸說父親回鄴都養病,曹‘操’的病情已延續了數月之久,合‘肥’戰事久拖不決,加之漢軍四面出兵,給曹‘操’帶來巨大的壓力,使他剛剛有所好轉的病情又再次加重了。

和曹丕想象中情況的不同,曹植雖然來壽‘春’探望父親病情,但曹‘操’卻不給他任何掌兵機會,在壽‘春’呆了十天後,曹‘操’便將曹植打發回許昌了。

壽‘春’行宮內,曹丕坐在父親病榻前,給父親講述荀攸的三條建議,曹‘操’身體十分虛弱,不過頭腦卻很清醒,他點點頭道:“荀攸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只有郭嘉、賈詡方能與之比肩,他的三條建議很中肯,不過有些事情也不是他想的那麼簡單。”

“父親是指什麼?”

“我是指漢軍出兵幷州,雖然他們已經撤軍,但我得到消息,河東郡已基本成爲空郡,人口都被漢軍擄走,河東郡剩下不足千人,上黨郡人口也被擄走一半,糧食也被漢軍收割走了,城池空曠,千里赤野,丕兒,我們損失慘重啊!”

曹丕默默點頭,這些事情他都知道,原想隱瞞住父親,沒想到父親也知道了,這時曹‘操’又笑道:“不過你沒有上當,沒有向洛陽和太原增兵,也沒有運送錢糧,使劉璟擴大戰局的圖謀沒有得逞,這令我很欣慰,有的時候事情突然而至,會令人手忙腳‘亂’,但只要淡然處置,不要輕易被突發情況左右,這樣就會發現很多事情會自己就會消失,這次漢軍出兵中原就是這樣,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沉默片刻,曹丕小心翼翼問道:“父親對鮮卑人的買賣是什麼態度呢?”

曹‘操’冷笑一聲道:“輸送生鐵、武器給草原民族是最愚蠢之事,希望這種事你以後不要再來請示我,你是世子,應該有最起碼的政治頭腦,一旦鮮卑人強盛起來,必爲中原大患,你明白嗎?”

曹‘操’目光嚴峻地注視著兒子,曹丕滿臉通紅,低下頭道:“父親的教誨,孩兒銘記於心。”

曹‘操’點點頭,“在這一點上劉璟就做得很好,他當初征討氐人和羌人後,便嚴禁氐人和羌人採礦冶鐵,所有河西工匠全部內遷,更嚴禁商人將生鐵、火油等戰略物資賣往河西和草原,違令者是死罪,丕兒,這些都是原則,無論劉璟還是我們都必須遵循。”

“孩兒記住了。”

沉默了片刻,曹丕又問道:“父親準備就這樣和劉璟對峙下去?”

曹‘操’苦笑一聲道:“那怎麼辦?我不可能放棄合‘肥’,他不肯撤軍,難道讓我撤軍嗎?”

“但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能不能儘快決戰,與合‘肥’城中軍隊裡應外合,殲漢軍於城下?”

曹‘操’輕輕搖頭,“我們只有十三萬軍隊,而漢軍卻有十五萬,且不說能不能取勝,就算我們戰力勝對方一籌,但劉璟就願意與我們決戰?我們軍隊過去,他就從水路撤走,甚至繞道北面偷襲壽‘春’,把我們糧食一把火燒燬,丕兒,劉璟身經百戰,極爲狡猾,我們可不能有一點大意。”

曹丕半晌說不出話來,父親的話雖然有道理,可是卻不能解決合‘肥’問題,曹丕忽然明白過來,其實父親也不知該怎麼辦?

曹‘操’閉上了眼睛,半晌,又緩緩道:“漢軍是用對峙之策,留在壽‘春’也沒有意義,我還是回鄴都,就由你坐鎮壽‘春’,不要輕舉妄動,多聽聽程軍師的建議。”

“孩兒明白。”

“還有孫權那邊!”

曹‘操’又叮囑曹丕,“在兩個月前,我向孫權施壓,令他必須要配合我軍行動,最近我得到消息,孫權已經在一個月前開始行動了,吾兒要密切關注,一旦孫權成功,合‘肥’戰役就將逆轉。”

曹丕連忙問道:“江東軍會有什麼行動?”

曹‘操’笑了笑,“叫做釜底‘抽’薪之計!”

他低聲對曹丕說了幾句,曹丕這才明白,點了點頭,“孩兒知道了,會密切關注江東軍的行動,一旦漢軍撤軍,孩兒將大舉反攻。”

“不可!”

曹‘操’臉‘色’大變,一把抓住兒子的手,“你若反攻,必會落入劉璟的圈套,他會將計就計,引你上鉤,你決不能追擊,就讓他們撤走。”

曹丕嚇出一身冷汗,連連點頭,“孩兒記住了。”

曹‘操’凝視他半晌,還是覺得不放心,又道:“任何事情必須要和程軍師商議,沒有程軍師的同意,你絕不能擅自行動!”

曹‘操’隨即又召來程昱,反覆叮囑他,讓他輔助曹丕坐鎮壽‘春’,又令諸將聽令於世子,安排完諸多軍中事務,曹‘操’便啓程返回了壽‘春’。

儘管曹‘操’離開壽‘春’的消息連很多曹軍將士都不知曉,但漢軍卻在第一時間探知了此事。

漢軍大營內,龐統匆匆走到劉璟的大帳前,問幾名‘侍’衛道:“殿下可在?”

“殿下在,正和甘將軍商議軍務。”

“請替我稟報,我有要事求見殿下。”

‘侍’衛快步進了大帳,大帳內,劉璟正和甘寧在沙盤前商議貨船失蹤事件,這是最近發生之事,一些貨船在江面上總是無緣無故失蹤,這引起了劉璟的警惕。

由於戰爭爆發,長江已經禁止商船和客船航行,只有軍隊貨船和官船可以在長江上航行。

漢軍的後勤船隊一般是成隊航行,數百艘連成一隊,連綿近百里,一定會有戰船護衛,可就算是這樣,每次船隊抵達目的地,總是會發現少一兩艘,已經連續發生了三次,卻不知道船隻在哪裡失蹤。

損失雖然不大,但這種事情本身就威脅著漢軍的後勤的運輸,劉璟決定讓甘寧親自出面,解決這個隱患。

劉璟語重心長對甘寧道:“積少將成患,一旦後勤運輸不暢,會影響整個戰局,甘將軍,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甘寧抱拳道:“請殿下放心,卑職會親自跟船航行,一個月之內,找到原因,並解決隱患。”

這時,‘侍’衛在帳‘門’口稟報:“啓稟殿下,龐軍師有要事求見。”

劉璟點點頭,“請他進來!”

片刻,龐統走進大帳,快步上前施禮,“微臣參見殿下!”

劉璟結束了和甘寧的商議,笑著問龐統道:“軍師有什麼重要之事?”

“殿下,微臣得到消息,曹‘操’已經離開壽‘春’返回鄴都,現在壽‘春’是由曹丕坐鎮。”

劉璟頓時笑了起來,“看來他的身體確實是支撐不住了,我還以爲他要和我硬撐到底呢!”

旁邊甘寧忍不住道:“殿下,卑職覺得,曹‘操’這是想讓他兒子來承擔戰敗的責任吧!”

劉璟擺了擺手,“話不能這麼說,曹丕畢竟是世子,名聲也很重要,曹‘操’若有此心,還不如讓曹彰來指揮,其實我能理解,你看現在曹‘操’在各地佈局,曹彰守幽州,曹洪守南陽,曹仁守徐州,曹休守青州,夏侯惇守中原,夏侯尚守幷州,全部都是他家族之人,軍權絕不外放,至於合‘肥’和壽‘春’這邊,軍隊如此之多,自然就由他曹‘操’親自坐鎮,他實在支持不住,當然就是由世子曹丕來接替,這不很正常嗎?”

甘寧點點頭,“殿下若不說透,卑職倒還真沒有注意到,看來曹‘操’已不相信外人了。”

劉璟卻冷笑一聲,“曹‘操’失去了爲雄主的‘胸’襟,變成了守成之主,恐怕就算我關中無一兵一卒,他也不敢窺視半步。”

劉璟說這話是有感而發,他的軍隊出兵幷州和洛陽,整個關中就只有三千士兵守長安,如果他是曹‘操’,他就會立刻派兵渡過黃河,從直道殺入關中,那時漢軍不戰自‘亂’,可惜無論曹‘操’和曹丕都沒有這個想法,這說明白他們已經喪失了進攻之心,只想著如何保住一點點地盤,這樣的戰略如何能長久?

這時,龐統道:“既然壽‘春’變成了曹丕坐鎮,我們能不能進攻壽‘春’,試探一下曹丕的虛實?”

劉璟卻搖了搖頭,“不管曹‘操’怎麼變陣,我們都必須不爲所動,繼續和曹軍對峙,一直拖到冬天,曹‘操’自然就會向我求和了。”

.........

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563章 羌胡使者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93章 好消息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87章 真相漸近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14章 初入劉府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1章 舌戰蔡瑁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75章 許都之謀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章 一輛牛車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17章 禮尚往來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634章 夜攻合肥
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563章 羌胡使者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93章 好消息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87章 真相漸近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14章 初入劉府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1章 舌戰蔡瑁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75章 許都之謀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章 一輛牛車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17章 禮尚往來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634章 夜攻合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漾濞| 上虞市| 宝丰县| 巫山县| 淮安市| 阜宁县| 南昌市| 青海省| 柏乡县| 松滋市| 高州市| 紫云| 岑溪市| 大冶市| 河池市| 庐江县| 乌拉特前旗| 宜川县| 鲁山县| 平阴县| 乌兰浩特市| 壶关县| 庆安县| 镇康县| 武强县| 葵青区| 新昌县| 枝江市| 昆山市| 喀喇| 合肥市| 麻城市| 镇巴县| 深水埗区| 牙克石市| 江华| 石柱| 白玉县| 尉氏县| 七台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