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4章 聲東擊西

新野城的一萬曹軍幾乎傾城南下,城內只有不足千人守衛,夜空裡依然飄飛絲絲細雨,儘管已是初夏,但這種靡靡細雨依然給士兵們帶來一絲絲涼意。

新野縣城的守將是一名牙將,名叫李能,他是曹洪的部將,跟隨曹洪多年,爲人謹慎細心,正是因爲這樣,曹洪才特地讓他留守新野城。

夜晚已經過了四更,城門內外格外安靜,插在城門兩邊牆上的兩支粗大火把在細雨中熊熊燃燒,使城門周圍二十餘步內被照亮了。

城頭上只有兩百餘名當值守軍,在城頭來回巡邏,不時警惕地望著城外的動靜,另外北城也有一百餘人,主要守住兩座城門。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使城頭上的守軍一下子警惕起來,緊張地注視著城外。

片刻,只見城外奔來數百名騎兵,騎兵越來越多,隱隱可以推斷有兩三千人,在獵獵火光中,這支騎兵穿著曹軍盔甲。

“城上守軍速速開門!”爲首一名軍官大聲喊道。

這時,在城頭巡邏的守將李能也聞訊趕來,他從垛口望著下面的騎兵,心中十分驚異,怎麼會來這麼多騎兵,要知道南陽的三千騎兵已經被樂將軍率領南下了,這支騎兵從哪裡來?

“你們是哪裡的軍隊?”李能高聲問道。

爲首騎兵將領高聲迴應,“我們是奉命從許都來支援南陽,奉曹將軍之命增援新野,請速速開城門!”

李能心中疑惑,許都還能有騎兵嗎?他不太相信,又問道:“請問可有印符令箭?”

“只有令箭,軍符在曹將軍那裡?!?

李能一怔,怎麼可能沒有軍符?大將軍做事一向謹慎,沒有軍符怎麼進城,這個細節大將軍絕不會忘記,這裡面不對!

他越看這支騎兵越是懷疑,這支騎兵有兩三千人,大部分都隱藏在黑暗中,始終只有百餘人暴露在火光下,他們難道穿的是江夏軍的軍服?

想到這,李能驚出一身冷汗,城中只有八百守軍,是防禦最薄弱的一刻,這個時候敵軍出現,絕非偶然,他們必然已經掌握了自己軍隊的動向。

李能立刻回頭低聲對一名手下道:“速去找吳軍侯,讓他把所有弟兄都帶來,就說有敵情!”

手下士兵撒腿便向城中軍營奔去,這時李能又笑瞇瞇道:“有令箭也可以,請把令箭呈上來,覈對無誤就開城門。”

曹軍將一隻拴著繩子的籃子遠遠拋了過去,下面一名士兵將一支令箭放進籃子裡,籃子被拉了回去。

“請稍候,需要稟報主將,馬上就開門?!?

李能在拖延時間,他已發現這支令箭爲僞造,更加確定了城下士兵的身份,一定是敵人騙城。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城內軍營裡的士兵開始陸陸續續奔上城,張弓搭箭,等待射擊的命令。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刻鐘,城下騎兵再也忍不住,一名騎兵上前怒喝道:“怎麼還不開門,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

李能獰笑一聲,一聲大喝:“射箭!”

躲在城牆後的曹軍士兵一齊起身,拉弓放箭,數百支箭呼嘯著射向城下騎兵,十幾名騎兵躲閃不及,被亂箭射中,紛紛慘叫落馬。

其他士兵舉起盾牌,一邊抵禦箭矢,一邊迅速向後撤退,片刻便退至射程之外。

這支騎兵正是廖化率領的江夏騎兵,不僅是兩千餘騎兵,另外還有三千步兵在後面等候,奉命趁新野空虛之機來奪取新野城。

儘管被守軍識破,但廖化並不震怒,他冷靜地下令道:“擂鼓!準備進攻。”

‘咚!咚!咚!’鼓聲震天敲響,喊殺聲響徹一片,儘管江夏軍造出極大的聲勢,但始終沒有發動進攻,而是由騎兵一輪輪在城牆前飛馳過,密集的箭矢射向城頭。

城頭上的守軍緊張異常,不斷低頭躲避城下射來的亂矢,抓住機會便向城下開弓放箭。

“頂住!”

李能大聲喝喊:“不要懼怕,敵軍很難攻城!”

他又回頭喝令道:“速點烽火求援!”

新野城頭的三柱烽火熊熊燃燒起來,這是向北方的南陽郡求援.....

和南城頭的激戰不同,西城外卻異常安靜,這裡有一片極爲狹長的樹林,長約十餘里,但寬只有兩百餘步,在樹林的另一邊,便是寬達十餘丈的洧水。

一條人工河渠通向洧水,把洧水引入護城河,又流入城內,二百多艘渡船便是通過這條人工河渠駛入洧水。

此時就在樹林內,一支由百餘名精銳士兵組成的突襲隊正靜靜地等待著機會。

這是一支三國時代的特種部隊,在去年組建而成,取名爲‘鷹擊’,是劉璟在數萬江夏軍中精心挑選而來,每個人都身手矯健、武藝高強,而且作戰經驗豐富,今天是他們第一次投入實戰。

這支隊伍的首領正是長得如猴子一般的劉正,他今年已十七歲,累功升爲軍侯,雖然身形瘦小,但指揮這樣一支軍隊對他而言依然不在話下。

劉正豎起耳朵靜靜聆聽城南的動靜,這時城南傳來了鼓聲和隱隱喊殺聲,這就是作戰信號。

“出擊!”

他回頭一聲低喝,立刻有二十名士兵擡著五六張長約三丈的寬大木板衝上前去,將木板搭上了兩丈寬的護城河,並將兩頭楔子砸進泥土裡,木板被牢牢固定在護城河上。

劉正檢查了一下身後的揹包和腰間的鉤子,萬無一失,他立刻回手一招,十幾名士兵擡著一根長約五六丈的竹竿奔上前,衆人奔到城下三十步外停下。

劉正將竹竿的另一頭抱在懷中,深深吸了口氣,“開始吧!”

十幾人同時起步奔跑,劉正在竹竿前端,而十幾人在竹竿後端,衆人早已訓練過無數次,配合十分默契,瞬間便奔到城下,劉正騰空而起,雙腳踩著城牆向上奔跑,竹竿在後面支撐著他的身體。

這是一種傳統的登牆方式,登牆者身體輕盈,將竹竿向前的推力轉爲向上,動作敏捷,很快就能登上城頭。

離城頭還有三尺,劉正甩出一根鉤子,鉤住了城頭,他丟掉竹竿,借用鉤子之力攀附住了城頭,慢慢探頭向城上望去,城頭安安靜靜,沒有一個士兵,幾乎所有的曹軍士兵都趕去了南城。

他身體一躍,跳上城頭,迅速從揹包裡取出五六卷繩套,一頭套住城垛,將繩子扔了下去。

百餘名士兵,早已奔至城下,身體緊貼城牆,他們抓住繩子迅速向上攀登,一個接一個的士兵登上了城,不到一刻鐘,百餘名士兵全部上了城,連同他們的長矛也一起拉上城頭。

“各位弟兄,下手狠一點,新野城能否拿下,就在此一舉了!”

劉正對衆人交代一句,手一揮,率領百餘人迅速沿著城頭向北城撲去.......

南城城門處,‘熱鬧’的戰鬥依然在繼續,鼓聲隆隆大作,喊殺聲震天,但江夏軍除了放箭之外,再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攻,這讓城頭守將李能也爲之疑惑起來。

“將軍,會不會是敵軍在聲東擊西?”一名屯長在旁邊小聲提醒道。

李能頓時醒悟過來,北城門那邊守軍不足百人,如果被偷襲,北城難保,他急得對這名屯長大吼:“你既然想到了,快不快去!”

屯長答應一聲,帶著一百餘名士兵向北城奔去,可奔出不到百步,只見一名渾身是血的士兵跌跌撞撞跑來,“李將軍,北城被敵軍偷襲,兄弟們死傷殆盡,城門已失守!”

“啊!”李能一下子驚呆了。

只聽北城傳來一片喊殺聲,三千江夏士兵從北城門殺入了新野城,此時,城外的廖化也聽見了北城門方向傳來的喊殺聲,他知道‘鷹擊’已成功,立刻回頭令道:“撤退!”

兩千餘騎兵向西疾駛奔去,很快不見了蹤影,南城門內已經爆發戰鬥,兩千餘江夏士兵殺至南城門,和數百名曹軍激戰。

曹軍抵擋不住,節節敗退,眼看形勢危機之極,李能大叫道:“開城突圍!”

吊橋迅速放下,城門轟隆隆打開了,八百餘曹軍從城內衝出,向外面的曠野奔去,就在這時,斜刺裡殺來一支騎兵,將曹軍團團包圍。

大將廖化拍馬殺上,大喊一聲,揮刀向敵將劈去,李能措不及防,被一刀劈爲兩段。

廖化大喝:“不投降者格殺無論!”

主將被殺,曹軍士兵走投無路,紛紛跪地投降,廖化回頭向新野城望去,火光中,他隱隱看見一面江夏軍戰旗正冉冉升起,他不由長長鬆了一口氣,他不辱使命,完成了搶奪新野城的任務。

就在新野城爆發激戰的同時,在南面的比水河口的戰役也一觸即發,二百五十餘艘渡船滿載著六千餘名曹軍士兵從北方緩緩而來,爲首之人正是大將曹洪。

曹洪手執鐵槍,蹲在第一艘渡船船頭,警惕地注視著河兩岸的情形,比水兩岸格外安靜,長滿了灌木和草叢,連蟲鳴聲都似乎消失了,耳畔只聽見木槳在水中劃動的有節奏的嘩嘩聲。

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66章 華麗一筆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65章 請君入甕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6章 一路追殺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11章 舌戰蔡瑁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61章 緊急補救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0章 初獲良才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351章 大獲全勝
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66章 華麗一筆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65章 請君入甕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6章 一路追殺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11章 舌戰蔡瑁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61章 緊急補救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0章 初獲良才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351章 大獲全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凤凰县| 赣州市| 南皮县| 水富县| 湟中县| 静海县| 大埔县| 福贡县| 遵义市| 栖霞市| 辰溪县| 会昌县| 车险| 巍山| 达孜县| 镇平县| 郎溪县| 碌曲县| 婺源县| 通海县| 滕州市| 手游| 县级市| 兴海县| 南阳市| 金川县| 清原| 星子县| 全南县| 汝城县| 抚远县| 南昌县| 桓仁| 谷城县| 土默特右旗| 繁昌县| 石首市| 安远县| 吐鲁番市|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