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8章 激戰隆中

308章 激戰隆中

、、、、、、、、、、

朱靈也不爭執,調轉戰馬奔回了大營,徐晃向兩邊看了看,一千弓弩手已排成雙塔式箭陣,他在中間,兩邊各有五人,手執軍弩,前面半跪在地上,後排卻站著,顯得訓練十分有素。

徐晃暗暗點頭,目光霍地盯住了尾隨追來的江夏軍,他看見劉璟,眼睛不由瞇了起來,冷冷喝令道:“目標對準騎馬主將!”

一千把軍弩一起對準了劉璟,此時劉璟也看見了前方有數排曹軍弩兵攔道,足有千人,冰冷冷的弓弩對準了他們,他一擺手,“全部停下!”

他止住了江夏軍的追擊,隨即回頭令道:“大軍整隊,刀盾軍爲前列!”

隨著整軍的鼓聲響起,一萬江夏軍迅速列隊,千刀盾軍從隊伍中涌出,手舉大盾,排列成道半圓形的盾牆,劉璟再次厲聲高喝:“進擊!”

“咚——咚——”慢速進攻鼓聲響起,千刀盾軍開始一步步向兩步外的曹軍圍逼而去。

江夏軍的陣型迅速變化,徐晃看得清清楚楚,他心中不由暗暗讚歎劉璟指揮得當,江夏軍訓練有素,眼看江夏刀盾軍已到一五十步外,徐晃大喊:“射擊刀盾軍,並立刻撤回大營!”

曹軍弓弩陣內響起一片青脆的弩機聲,一千支箭疾風暴雨般向刀盾軍射去,刀盾軍頓時停下,士兵們半跪,躲在盾後,只聽一片噼噼啪啪聲響,一千支弩箭射進了刀盾軍半圓陣。

雖然沒有造成傷亡,但曹軍卻利用刀盾軍停頓躲避的機會,迅速彙集成一股洪流,向大營內奔去。

在大營板牆之上,留守大營另外一千曹軍也部署就緒,他們手執弓箭掩護著弩軍的撤退,顯得有章法。

這時,李俊催馬至劉璟身邊,低聲建議道:“曹軍看來已有準備,卑職建議調重甲步兵來進攻軍營!”

劉璟搖了搖頭笑道:“可虛張聲勢,用弓箭對射,不妨多射火箭,至於重甲步兵,暫時不必調動!”

李俊心中詫異,不明白劉璟的用意,如果用重甲步兵攻營,應該可以攻破,但州牧卻不肯答應,這是爲何?他思不得其解。

但劉璟的命令他卻要執行,李俊立刻調集五千士兵用沙袋裝土,迅速構築起一道高六尺、長兩裡的半圓形防護牆,防護牆相距曹軍軍營約一二十步,僅用一個時辰便構築完畢。

千弓弩兵隨即躲在防護牆後和曹軍對射,箭矢如急雨,鋪天蓋地射進軍營之中,中間夾雜著刺亮的火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箭戰。

就在隆中爆發激戰之時,在襄陽城以南約十里外的平安鎮內,一支萬餘人的軍隊悄然出現了。

自從曹軍控制襄陽後,萬五千人的荊州也被一分爲二,襄陽城駐紮兩萬人,樊城和新野則駐紮一萬五千人,而在這兩地之外便沒有了荊州軍隊駐紮。

所以平安鎮軍隊的出現,讓當地民衆有些恐慌起來,尤其發現這是南郡的軍隊後,對戰爭的恐懼使很多人逃往襄陽城。

一萬人確實是南郡的軍隊,由軍師諸葛亮和大將關羽率領,儘管此時劉備還在返回江陵的途中,但諸葛亮卻得到了江夏出兵的消息,他立刻意識到奪取襄陽的時刻到來。

清晨,諸葛亮站在小山丘之上,遠遠眺望襄陽,深秋時節晨霧瀰漫,霧氣如輕紗般在流淌在天空,使視線變得不清晰起來,但如果細看,依舊能模糊地看到一點點襄陽城的影廓。

諸葛亮當然不是在看襄陽城,他是在考慮如何利用江夏軍和曹軍的大戰,謀取最後的漁翁之利,佔領襄陽城。

襄陽城是荊州最有戰略意義的城池,襄陽城的歸屬將直接關係到荊州的勢力格局變化,如果南郡之軍奪取襄陽城,荊州的勢力格局就將變成以他們爲主導,江夏從之的局面。

相反,如果江夏軍奪取了襄陽城,那麼江夏和襄陽就將連爲一體,他們就將失去北上的機會,從而被迫向交州發展,失去逐鹿中原的資格。

但眼前的種種跡象來判斷,他們的形勢並不樂觀,能否拿下襄陽,諸葛亮一點也不樂觀。

“軍師認爲曹軍會撤出襄陽嗎?”

不知何時,關羽出現在諸葛亮身旁,對於這位年輕的軍師,關羽心中尚存疑慮,他認爲諸葛亮沒有作戰經驗,就算再有智謀,那也只是紙上談兵,他不明白大哥爲什麼要如此重用諸葛亮。

而且關羽對諸葛亮未經大哥同意便擅自出兵也心懷不滿,儘管大哥去江東前將軍權悉數交給了諸葛亮,從權力上講,諸葛亮是可以出兵,但諸葛亮畢竟剛來不久,他應該懂得節制,應該懂得慎用權力。

所以關羽對於諸葛亮的出兵決定,他心中一直懷有不滿,正是他和張飛的聯合反對,使諸葛亮的兩萬出兵計劃被迫削減一半,變成了出兵一萬人。

諸葛亮回頭看了一眼關羽,緩緩道:“劉璟的意圖在他出兵時我便料到了,現在越來越明顯,就是利用江夏水軍的絕對優勢,斷絕漢水兩岸的聯繫,從而孤立襄陽。

昨晚他不是開始攻打隆中了嗎?這顯然就是在斷絕曹軍西撤之,不過他似乎並不著急,居然給了曹軍一夜的機會,雲長,你難道沒有看出劉璟的意圖嗎?”

關羽搖搖頭,“我不善謀,看不懂他的用意。”

諸葛亮笑了起來,“他的用意很簡單,就是逼迫曹仁離開襄陽,如果過早斷了曹軍西撤之,曹軍就只剩死守襄陽一條途徑了,那時劉璟再攻襄陽,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他應該不願付出這樣的代價。

如果我沒有判斷錯,一旦曹仁西撤,江夏水軍就立刻會從襄陽碼頭登陸,拆毀檀溪上的橋樑,截斷曹軍返回襄陽之,而另一支江夏軍已經埋伏襄陽以東了。”

關羽半晌說不出話來,諸葛亮的分析簡直有點匪夷所思,但又合情合理,半晌,關羽才道:“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該怎麼辦?”

“很簡單,一旦曹軍撤離,蔡瑁將守不住襄陽城,除了投降他再無出,如果我們不給他一個選擇餘地,他就只能向劉璟投降。”

說到這裡,諸葛亮無奈地嘆息一聲,如果關羽和張飛不要阻撓他的計劃,讓他帶兩萬軍出征,那他就可以從容部署,他就有七成把握奪取襄陽城。

可現在他的兵力不足,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他奪取襄陽城的把握已經大大降低,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這次江夏軍奪取襄陽的戰役中分一杯羹。

當然,那只是他的最低企圖,他還是要以奪取襄陽城爲己任。

“關將軍,我們盡力所爲吧!”

天漸漸亮了,襄陽城內依舊死氣沉沉,大街上空空蕩蕩,看不見一個行人,襄陽城經過數次逃亡,城內只剩下成的人口。

店鋪關門,商業凋敝,家家關門閉戶,人們都不再出門,連官府也因爲吏員的大量逃亡而停止運行,整座城池被軍隊接管。

目前城內有兩萬五千駐軍,除了五千曹軍外,另外還有兩萬荊州軍,分佈在駐紮在城內的五座軍營內,除了北軍營是曹軍駐紮外,其餘四座軍營都是荊州軍駐紮。

江夏軍戰船在漢水中的耀武揚威,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軍心穩定,尤其曹軍的束手無策,將曹軍水軍薄弱的一面暴露無遺,使很多原本畏懼曹軍而投降的荊州軍將領有了新的想法。

荊州軍駐紮的四座軍營,除了蔡中和蔡和各掌管五千人外,另外兩座軍營分別由大將張曲和霍峻率領,張曲是張允族弟,同時也是蔡家之婿,對蔡瑁忠心耿耿。

而霍峻是荊州大將霍篤之弟,霍篤在六年前不幸病逝後,他的部衆便交給其弟霍峻統帥,有軍隊千餘人,原本出任南郡都尉,後來又歸屬於王威的裨將,駐紮在臨沮縣。

在不久前的荊州分裂中,王威率軍投降了南郡,而霍峻不願投靠劉備,率軍撤回了襄陽,目前他率五千人駐紮在襄陽城東大營。

所謂東大營原本是一座校場,臨時闢爲軍營,佔地數十畝,紮下頂大帳,在主帳內,大將霍峻正揹著手來回踱步,霍峻今年約十歲,長得身材高大,臉頰乾瘦,面色黃中透亮,略有幾分像聘。

霍峻原本是劉琦的支持者,也是蒯越的心腹之一,他的家族和蒯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的母親便是蒯家之女。

雖然霍峻支持劉琦,但受蒯越的影響,他也放棄了對劉琦的支持,更重要是劉琦已成爲劉備的傀儡,令霍峻爲失望。

他撤軍回襄陽,是支持蒯越的力量,正因爲他的存在,蔡瑁對蒯越纔多少有些忌憚,不過此時蒯越已去許都爲官,霍峻也就失去了所支持的對象。

曹操把他編爲蔡瑁的部將,封別部司馬,和蔡中、蔡和平級,這令霍峻有些不滿,曹操明顯帶有歧視荊州軍的意思,他原本是都尉,曾是是南郡最高軍事長官,是荊州的重要將領之一。

現在他卻只封爲別部司馬,還比都尉低了半級,連爵位也沒有,霍峻也知道這是因爲蔡瑁封官爲中郎將的緣故,蔡瑁高不起來,他怎麼可能得高爵,而且把他和蔡中、蔡和並列,他深感恥辱。

而江夏戰船的出現,同樣使霍峻感到震撼,他才忽然意識到,曹軍並不是不可戰勝,劉璟擁有水軍優勢,如果能和江東聯合,未必會敗給曹操,霍峻的心開始動搖起來。

就在他在大帳中躊躇不安之時,大帳門口傳來一陣笑聲,“仲邈有何不安,說出來讓我替你參詳參詳!”

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72章 無理取鬧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80章 初獲良才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61章 誘兵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1章 舌戰蔡瑁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68章 綿裡藏針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20章 蔡氏劍館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50章 新官上任第1059章 小試威懾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889章 凱旋而歸
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72章 無理取鬧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80章 初獲良才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61章 誘兵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1章 舌戰蔡瑁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68章 綿裡藏針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20章 蔡氏劍館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50章 新官上任第1059章 小試威懾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889章 凱旋而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安塞县| 平江县| 长岭县| 苍梧县| 永靖县| 南丹县| 永靖县| 石泉县| 山西省| 镇江市| 台州市| 阜新| 封丘县| 项城市| 子洲县| 郁南县| 徐水县| 清原| 北流市| 共和县| 拉孜县| 黄冈市| 石阡县| 黑水县| 永顺县| 桓仁| 安达市| 湖州市| 乐至县| 石渠县| 郸城县| 金山区| 临潭县| 边坝县| 永清县| 襄樊市| 漳平市| 巴林左旗| 屏南县|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