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6章 施壓江東

會晤的時間只持續了半個多時辰,雙方便告辭,各自上船迴歸,船窗前,曹操負手而立,注視著江面久久不語。

原本這次會晤,曹操再進行一次努力,用王爵厚祿勸說劉璟投降,但他最終沒有說,因爲他知道了劉璟的抱負,那是問鼎天下,用儒法道來協調治國。

‘儒以治心,法以治權,道以治國’,曹操反覆咀嚼這三句話,這讓他心中生出無盡的悵惘,他心中也有抱負,但他今年已經五十四歲,他還有時間實現自己的抱負嗎?

他長長嘆了口氣,回頭問程昱道:“今天見劉璟,仲德以爲此人如何?”

“見解精闢,令微臣耳目一新,有傳聞說劉璟並非劉景升之侄,我現在相信了,劉景升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侄子!”

“公達所見呢?”曹操的目光又轉向荀攸。

荀攸也輕輕嘆息一聲,“此人雄才偉略,和丞相頗有幾分相似,袁紹亦不如也!若不早圖之,他日必成丞相心腹大患。”

曹操點點頭,“公達之言深合我心,此次南征,我必除劉璟,決不能讓其坐大。”

這時程昱道:“若丞相勢在必除劉璟,微臣倒有一個建議。”

“仲德請說!”

“丞相可以承諾孫權,三年之內不攻打江東,並與其聯姻,若孫權肯答應,那麼孫劉聯盟就將瓦解,沒有了孫權之軍,丞相三十萬大軍進攻江夏,就有九成把握了。”

‘三年?’曹操眉頭微微一皺,聯姻沒有問題,但三年似乎太長了一點。

程昱微微一笑,“丞相可以利用這三年時間先剿滅馬騰、張魯和劉璋,最後回過頭來對付江東,不是正好嗎?”

曹操猛然醒悟,緩緩點頭,“公之所言,金玉也!”

.......

就在曹操準備改變江東策略之時,曹軍東路軍一萬餘人在大將滿寵的率領下,從合肥出發,渡過長江,兵臨蕪湖城下,同時截斷溧水通道,斷絕了東吳和長江的水路交通。

此時江東近一半軍隊遠赴江夏,而其餘軍隊大多零散部署在各郡,都城東吳只有兩萬駐軍。曹軍突然殺至,使江東朝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吳王宮,孫權揹著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心中極爲憂慮,曹軍兵壓蕪湖的消息已經傳來三天了,以張昭、諸葛瑾爲首的文官強烈要求將軍隊撤回江東,保衛本土安全,給孫權帶來極大的壓力。

其實孫權也很清楚曹軍的策略,這是一種訛詐式的進攻,目的就是逼自己從荊州撤軍,孫權其實並不煩惱曹軍的進攻,而是他的百官,尤其是文官們的態度。

他們總是千方百計阻撓自己和荊州的聯合抗曹,唯恐曹操大軍殺至江東,或者說他們骨子裡害怕得罪曹操,這畏懼的心理令孫權又是氣惱,又是無奈。

這時,有士兵在門口稟報,“張長史在宮外求見!”

張長史就是張紘,他和張昭一起被稱爲‘二張’,是孫權最爲器重的大臣之一,孫權精神一振,連忙道:“請他進來!”

張紘極有戰略眼光,他的見解總是剝繭抽絲,切中要害,孫權很想聽聽他的建議,片刻,張紘在侍衛帶領下走了進來,張紘年近六十,身材中等,容貌清奇,給人一種修身得道之感。

他舉止從容,不慌不忙地行一禮,“參見吳侯!”

“長史來得正是時候,請爲了排憂解難。”孫權嘆口氣道。

張紘微微一笑,“願聞吳侯之憂!”

“我的憂在於內部分歧不合,雖然前段時間表面上平靜了,但稍有風吹起浪,文官們便羣起反對和荊州結盟,我知道根子是他們懼怕曹操,不願和曹操對抗,我卻不知該如何處理此事?”

張紘心裡如明鏡一般,他知道根子不是出在文官們身上,而是出在孫權自己的身上,是他對曹軍心有畏懼,所以文官們稍有反對,他便躊躇不決了。

他整理一下思路便道:“滿寵此人既不是核心謀士,甚至連重要謀士也不是,同時不是曹仁、夏侯兄弟等核心大將,也不是張遼、于禁等重要大將,他屬於二級將領。

從曹操的布兵就能看出,他命曹仁爲西路軍主將,命張遼爲中路軍主將,卻讓一個二級將領當東路軍主將,由此可見曹操並不重視進攻東吳,只能算是一次騷擾,吳侯不必放在心上。”

孫權點點頭,“一萬多人進攻江東,我也知道曹軍只是施壓,但問題是現在該怎麼處理內部分歧?”

“微臣正是爲此事而來。”

孫權大喜,連忙道:“長史請說!”

“微臣建議吳侯不要坐鎮東吳,而是走出去,親自率軍迎戰曹軍,曹軍不習水軍,必然會退兵合肥,此人不足爲慮,吳侯可向西去蘄春郡坐鎮,督促江東軍抗曹,讓文官親自體會大戰氣氛,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改變對聯荊抗曹的看法。”

張紘的真正目的,其實是鼓動孫權到第一線去,他認爲那樣能最終堅定孫權的抗曹決心。

孫權沉思良久,張紘說得對,這麼重大的戰役,自己怎麼能龜縮在東吳,孫權終於下定了決心,“長史說得對,我應該親自前去迎戰!”

.......

當天下午,駐紮會稽郡的黃蓋率一萬軍隊趕到東吳,孫權隨即命其叔父孫靜鎮守東吳城,他又令大將韓當率一萬水軍乘兩百艘戰船從秣陵出發,趕赴蕪湖。

他自己則親率一萬五千江東水軍,分乘三百艘戰船,以及文武百官近百人。從東吳出發,沿著溧水向蕪湖浩浩蕩蕩殺去。

三天後,孫權大軍抵達了蕪湖,此時韓當已率領兩百艘大船先一步抵達蕪湖外的長江江面上,曹軍聞訊已從蕪湖撤軍,返回了長江北岸。

窗口前,孫權負手望著波瀾壯闊的長江,他心胸頓時忽然開朗,忍不住嘆息道:“惟見滾滾江水,方知英雄胸懷!”

“既然如此,吳侯爲何不遷治至長江南岸?”張紘笑瞇瞇問道。

“當初兄長便有在南岸建都的想法,只是當時江東軍力量弱小,還不宜張揚,所以低調在東吳建治,至今已有十餘年。”

說到這,孫權望著滔滔江水,感慨萬分道:“坦率地說,我也一直打算將京城遷移到長江南岸,這幾年我數次北上江岸,就是爲了尋找建都之處,相比之下,我個人偏好京口。”

張紘愕然,“原來吳侯命人在京口修建鐵甕城,就是......”

孫權得意地笑了起來,“長史猜得沒錯,我準備遷都京口,只要抗曹之戰勝利,我便立刻著手遷都。”

張紘嘆了口氣道:“其實我想勸吳侯建都秣陵,那裡乃虎踞龍蟠之勢,更適合建都。”

孫權沉吟一下道:“傳聞有方士發現東南龍氣旺盛,便奏於始皇,嬴政便下令鑿方山,斷長壠爲瀆,入於江,形成秦淮水,有方士曾對我言,秣陵龍脈已斷,在那裡建都之王朝,都不會長久。”

張紘笑道:“這些只是傳言,豈能信之,我倒相信遷都於秣陵,可建東吳五百年基業。”

孫權笑了笑道:“先遷都京口,以後再考慮是否遷都秣陵。”

張紘無奈,只得苦笑一聲,不再多言,這時,有士兵在艙外稟報:“張軍師求見吳侯!”

這是張昭來了,此時孫權心境開闊,再無退縮的顧慮,便欣然笑道:“請他進來!”

很快,張昭走了進來,在抗曹之事上,張昭是求和派代表,他始終認爲,曹軍進攻的是荊州,而並非江東,江東軍只要固守邊疆便可,用不著參與荊州戰事,如果因此觸怒了曹操,江東將遭遇滅頂之災。

所以他一直反對孫權和劉璟結盟,但最終孫權沒有接受他的反對,還是和荊州結盟了,同時出兵江夏,準備共抗曹軍,這讓張昭無可奈何。

不過這才曹軍進攻蕪湖,在江東百官中引起極大恐慌,張昭便趁機利用這次百官恐慌,再一次要求孫權廢除和荊州的結盟,得到了文官們一致支持。

孫權見張昭進來,便笑道:“軍師擔心曹軍如虎狼,吞噬東吳,但我大軍殺至,曹軍立刻北遁,可見曹軍虛張聲勢,企圖打亂江東戰略,如今不足爲慮也!”

孫權開門見山,堵住了張昭的話頭,張昭只得苦笑一聲道:“微臣找吳侯,並非爲此事,而是另有要事向吳侯稟報。”

“呵呵!請坐下說,長史也請坐!”

三人坐下,張昭取出一管鴿信,“這是周都督從蘄春縣送來的緊急情報,有兩件事要稟報吳侯,一是江夏因爲軍費不足,劉璟已答應賣火油給江東,初步報價是每桶千錢。”

孫權大喜,他一直在境內尋找火油,但找了三年多都一無所獲,聽說曹軍擁有了火油,這讓孫權有點心慌了,便希望江夏能賣火油給江東,他本來沒有抱多大希望,沒想到劉璟居然答應了。

孫權頓時欣喜萬分道:“務必要立刻實施!”

張昭卻遲疑一下道:“主公,這個價格太貴了,這種無本之貨居然要每桶千錢,一萬桶就是一千萬錢,我們官庫裡也只剩下三千萬錢了,是否再和江夏討價還價?”

孫權搖搖頭,“不用討價還價了,就買一萬桶,算是一半支援江夏,我想劉璟心裡應該明白,命魯肅立刻簽署契約吧!”

張昭無奈,只得答應了,這時他又說第二件事,“周都督還有一事稟報吳侯,就是劉璟邀請江東水軍駐紮夏口以東的邾口,他不能決定,特向吳侯請示。”

這可不像買火油那樣讓人喜出望外,孫權會毫不猶豫答應,畢竟邾口已經是荊州江夏地段,孫權取出一幅地圖,放在桌上展開,找到了邾口,他仔細看了半晌,又問張紘道:“長史以爲劉璟此舉是何意?”

張昭見孫權沒有問題,他臉色微微一變,有些尷尬,他當然知道吳侯是怕自己反對,但他確實是想反對,因爲他明白劉璟的意圖。

張紘想了想道:“這恐怕是劉璟想緊密兩軍之間的一種手段。”

“子綱說得沒錯,這就是劉璟想徹底將江東軍拉下水,把江東軍捆綁在他的利益戰船之上,微臣認爲江東軍還是要自己獨立,掌握住戰爭主動,一旦移師邾口,我們就被動了,必然會成爲江夏軍的僕從軍,失去了自主權。”

張昭思路很清晰,一旦江東軍去了邾口,那指揮權就會被劉璟控制,江東軍就成了江夏軍的附庸,一旦真的擊敗曹軍,那天下名望就完全歸屬於劉璟,江東軍反而成了陪襯,這絕不能允許。

張昭站起身行一禮,就算孫權答應,他也要堅決反對,“如果主公一定要和荊州結盟,微臣也只能服從主公,但事關江東地位,主公不能答應移師邾口。

孫權沉思良久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們還是去蘄春縣看一看再說。”

孫權當即命令韓當率二百艘戰船封鎖長江江面,不準曹軍再度渡江,他本人親率三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向江夏駛去。

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84章 驗功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16章 不傳之秘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27章 承諾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57章 餞別送友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131章 婉拒第94章 不想遇見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94章 不想遇見第136章 奪權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248章 清船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
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84章 驗功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16章 不傳之秘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27章 承諾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57章 餞別送友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131章 婉拒第94章 不想遇見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94章 不想遇見第136章 奪權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248章 清船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广灵县| 环江| 芦溪县| 莫力| 沐川县| 台北县| 汝州市| 盈江县| 阿拉善右旗| 衡阳县| 香河县| 庆城县| 武陟县| 九龙县| 咸阳市| 大宁县| 阳泉市| 霸州市| 镇坪县| 信丰县| 平江县| 九江市| 宜丰县| 平利县| 台山市| 偏关县| 栖霞市| 浦东新区| 通城县| 府谷县| 镇坪县| 沈阳市| 广水市| 临高县| 墨玉县| 通化县| 平和县| 白城市| 深水埗区|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