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4章 下雉危機

下雉縣城池周長十五里,城高兩丈八尺,皆是用青石砌成,十分高大堅固,由於城內沒有了平民,下雉縣實際上是一座軍城,自從柴桑被江東軍偷襲佔領後,爲保證下雉縣的安全,劉璟便陸續向下雉縣增兵,使下雉縣的兵力達到九千餘人。

下雉縣的主將依然是魏延,雖然魏延失守柴桑,但劉璟還是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他相信魏延不會再讓自己失望。

夜幕已漸漸降臨,魏延依然挎刀站在城頭之上,注視河口方向,在富水河口魏延又新建了一座烽燧,使烽燧達到兩座,確保萬無一失,另外又在通往柴桑的官道上也修建了一座烽燧,以監視從陸路過來的江東軍。

“將軍,天色已晚了,回去吧!”旁邊牙將盧進小聲勸道。

魏延搖搖頭,他的聲音異常低沉,“我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就在這兩天,江東軍一定會來下雉縣,我不可有半點大意了。”

“將軍去休息吧!卑職也不會有半點大意。”

魏延又凝視遠方片刻,便轉身向城下走去,他剛走到甬道口,忽然有士兵大喊起來,“快看,三柱烽火點燃了!”

魏延驀地轉身,快步走到城牆邊,他也看見了,是東面的陸路烽燧,三柱火光在黑夜中格外刺眼,這意味著發現了千人以上的軍隊。

魏延立刻喝令道:“鳴鐘報警!”

城頭上的警鐘聲噹噹地敲響了,急促的鐘聲敲響了全城,一隊隊江夏士兵殺氣騰騰地奔上了城頭,個個盔明甲亮、執矛拿弩,目光警惕地注視著城外。

盧進慢慢走到魏延面前,有點緊張地說道:“被將軍說中了,江東軍會來多少人呢?”

魏延眼中也露出一絲擔憂之色,“我不知道他們會來多少人,但我很擔心他們不是來攻城,而是去下雉湖!”

火油的天然油井正是位於下雉湖,有五百士兵把守,既然江東軍是從陸路來,那他們就不會攜帶重型攻城器,這說明江東軍是衝著油井而去,這樣一來,他們必然不會攻打下雉城,魏延忽然想通了這一點。

他立刻回身令道:“點燃烽燧!”

很快,下雉南城頭上的烽火也點燃了,這是在通知油井駐軍,必須立刻對油井採取緊急措施。

可就在這時,一名騎兵從南面飛奔而至,魏延的心一下子沉了下來,這一定是油井那邊出事了,他連忙命令身邊士兵道:“速去把人帶上城,不準他亂喊!”

幾名士兵飛奔下城,片刻將騎兵帶上城,騎兵在魏延面前單膝跪下道:“啓稟魏將軍,火油井那邊遭到敵軍偷襲,士兵死傷近半,已經向西撤離了。”

果然被魏延猜到了,江東軍目的是火油井,而不是城池,江東軍怕自己派重兵防備,便趕在被烽燧發現前派先鋒偷襲了油井,這讓魏延心中緊張起來,下雉縣的關鍵是油井而不是縣城。

這時盧進也急道:“州牧不是有令,命我們在危機時直接填掉油井,現在該怎麼辦?”

魏延在前幾天接到劉璟的命令,命令中說,如果情況危急,可直接用泥土填實油井,可現在情況是危急了,但油井卻已經被偷襲,魏延不由暗罵一聲,‘該死!’

他又問騎兵道:“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軍隊偷襲?”

騎兵戰戰兢兢道:“大約五百敵軍,只是弟兄們正在吃晚飯,一時沒有防備,被他們偷襲得手。”

魏延暫時無心責罵,他在急思應對之策,這時有士兵稟報,“周參軍來了!”

魏延這纔想起自己還有參謀軍事,險些把他忘了,周參軍便是周不疑,他原是跟隨徐庶的長史從事,是徐庶的得力助手,但劉璟擔心魏延身邊無謀,便將周不疑也派來協助。

周不疑年紀有二十歲,非常年輕,而且又是文弱書生,雖然年輕文弱,但這在謀士普遍年輕的荊州並不奇怪。

關鍵是周不疑爲人清高,而且說話一向不留情面,讓人很不喜歡,也正是這個緣故,無論魏延還是其他將士都沒有把他放在心上,有什麼事也從來不去問他,實際上就是把周不疑當做了擺設。

魏延也極不喜歡這個參軍,第一天便質問自己爲什麼丟了柴桑,讓魏延有些惱羞成怒。

不過周不疑畢竟是州牧派來的參軍,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州牧的意志,魏延還不能得罪他,只得忍不住心中不悅道:“請他過來!”

片刻,周不疑匆匆走來,急問道:“江東軍是走水路,還是陸路?”

魏延淡淡道:“是從陸路過來,他們的先鋒已經佔領了油井?”

周不疑霍地轉身,注視著魏延道:“爲什麼會發生這種事?魏將軍爲什麼不多派兵力駐守油井?我前天就提醒過將軍,油井兵力太少,爲什麼魏將軍不聽我的勸告?”

一連串的質問讓魏延啞口無言,他臉上脹成豬肝色,怒道:“州牧的命令是在危急時填平油井,現在發現了敵情,我也立刻通知油井駐軍動手,有什麼不對?”

“可是結果呢?”

周不疑毫不留情地質問道:“我只問結果,還不是一樣被江東軍偷襲得手了嗎?你就算點一百座烽火又有什麼用?”

魏延氣得眼睛噴火,肺都要氣炸了,這時盧進連忙道:“烽燧剛剛點燃,這說明敵軍主力還在二十里外,現在只是五百前鋒奪取了油井,卑職願意率領一千士兵,趕在敵軍主力未趕到之前,重新奪回油井,填平了它們。”

其實魏延也是這個意思,‘亡羊補牢,猶未遲也’,必須奪回油井,並填平油井,這樣他們堅守下雉縣,纔不再受油井的牽制。

但不等魏延開口,周不疑立刻否定了盧進的請求,“不能去!去了必死無疑。”

此時魏延已經對他惱恨萬分,如果他不說,魏延或許會再考慮一下,但周不疑卻讓他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魏延冷冷瞥周不疑一眼,毫不猶豫答應了盧進的請求,“盧將軍可立刻率兵前往!”

這一次輪到周不疑氣得臉色發白,胸脯劇烈起伏,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遠處的烽火。

下雉湖位於下雉縣以南十幾裡外,自從發現溢出石炭油後,這裡便成爲江夏軍的戰略之地,此時,油井已經被丁奉率五百精銳奪取,而在湖的另一邊,下雉縣前來油井的官道兩邊,周瑜已率領六千人埋伏多時了。

這自然是周瑜之計,以他的行軍隱秘,絕對不會讓烽燧發現,但他卻將計就計,派一千餘人從烽燧前經過,引起了烽燧的報警,這便給下雉縣守軍一個錯覺,認爲江東軍主力還在二十里之外,但周瑜卻已經佈下了大網,等待獵物上門。

這時,有斥候飛奔跑來稟報:“啓稟護軍,江夏軍來了,只有一千餘人。”

周瑜眉頭一皺,才一千人,這似乎太少了一點,不夠他填牙縫啊!不過周瑜眼珠一轉,打了小的,不怕老的不來。

他立刻低聲喝令道:“傳我的命令,準備戰鬥!”

樹林中,數千江東軍弓弩上弦,瞄準了官道上遠遠奔來的一千江夏軍。

此時天已經黑了,道路和兩邊的森林被漆黑的夜幕籠罩,樹林不時傳來淒厲的梟鳴,令人心神不寧。

但盧進唯恐江東軍主力趕到,使他奪回油井的努力失敗,他心急如焚,不斷地催促士兵加快速度。

當隊伍經過一片樹林時,忽然傳來一陣鼓聲,頓時火光沖天,喊殺聲大作,伏兵從四面八方殺來,一支軍隊從樹林中衝出,爲首之人正是周瑜。

.........

魏延一直在南城頭注視著下雉湖方向的動靜,他又不時回頭望向東面的烽火,他心中也有點不安起來,江東軍怎麼會被烽燧發現,難道他的斥候都是擺樣子的嗎?

就在這時,遠處隱約傳來戰鼓聲和喊殺聲,十幾裡外燃起了火光,魏延扶住城垛,緊盯著遠處的火光,他臉色大變,他忽然明白過來了,江東軍攻打油井就是一個誘餌,誘引自己上鉤,他沒有看出這一點,真的上鉤了。

冷汗從魏延的額頭流下,他現在該怎麼辦?救還是不救?如果自己這一次再失敗,真的就沒有面目去見劉璟了。

儘管魏延實在討厭周不疑,但此時他也顧不上面子,急令左右道:“速去把周參軍請來!”

片刻,周不疑匆匆趕到城頭,他盯著遠處的火光看了半晌,忽然回頭對魏延道:“我們現在不能出兵!”

周不疑沒有冷嘲熱諷讓魏延心中鬆了口氣,他也不再敵對,問道:“爲什麼不能出兵?”

周不疑的性格便是清高而不善與人相處,有時候他並非是故意的嘲諷或者針對對方,連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讓人生厭,雖然他對魏延的態度也極爲不滿,但此時在危急時刻,周不疑也放下了心中的仇怨。

他對魏延解釋道:“現在我們知道對方的情況,他們有多少兵力,部署在哪裡?伏襲盧將軍的兵力有多少?我們對面樹林內有沒有伏兵,這些都茫然不知,若我們倉促出兵,一旦再遭遇伏擊,說不定連下雉縣都丟掉。”

周不疑的解釋合情合理,使魏延也漸漸冷靜下來,可是....盧進怎麼辦?魏延又回頭望向遠處的火光,他心中焦慮之極。

“魏將軍,不如佯救!”周不疑沉思片刻道。

魏延轉身盯著他,“佯救!怎麼個佯救法?”

周不疑苦笑一聲,“我估計江東軍會利用盧將軍爲誘餌,一時不會全力攻擊,我們可以反利用他們這種策略,將江東軍的兵力吸引過來,減輕盧進的壓力,讓他自己突圍吧!”

魏延又低頭苦思,似乎除此之外,真的沒有辦法了,他只得嘆口氣道:“就依參軍之言。”

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99章 黃忠授藝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90章 血戰突圍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23章 一戰成名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41章 伯侄夜談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31章 黑裙少女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28章 初臨武昌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91章 積極救援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50章 新官上任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563章 羌胡使者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68章 綿裡藏針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291章 危情逼吳
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99章 黃忠授藝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90章 血戰突圍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23章 一戰成名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41章 伯侄夜談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31章 黑裙少女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28章 初臨武昌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91章 積極救援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50章 新官上任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563章 羌胡使者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68章 綿裡藏針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291章 危情逼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商水县| 梅州市| 合川市| 湖南省| 巴林左旗| 孝义市| 北流市| 石棉县| 呼伦贝尔市| 泊头市| 尚义县| 孝义市| 渭南市| 水城县| 海宁市| 滨海县| 固安县| 泸定县| 锦屏县| 花垣县| 大安市| 桓仁| 旌德县| 辽宁省| 乌鲁木齐市| 文登市| 兴海县| 绥中县| 静海县| 峨眉山市| 涟水县| 东方市| 囊谦县| 友谊县| 离岛区| 阆中市| 太谷县| 高陵县| 深泽县|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