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5章 出人出錢

柴桑縣有駐軍一千人,軍政統一,縣令和牙將都是同一人,名叫周凌,他是黃氏家族的女婿,也是柴桑本地人,是柴桑第一大族周家子弟。

但這次劉琮受傷,周凌臨時調派五百軍隊護送劉琮赴武昌醫治,使得城中守軍只剩下五百人,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柴桑遭遇了江東軍的進攻。

周凌臉色陰晴不定,怔怔地望著遠處的江東軍船隊,很顯然,江東軍沒有放棄攻打柴桑,只是暫時後撤,在準備下一次的進攻。

這時,劉璟緩緩走到他身邊,沉聲道:“估計江東軍會在凌晨時發動第二次進攻。”

“公子說得不錯,他們今晚只是偷襲,準備並不充分,既然偷襲無望,他們就會重新部署,這需要一點時間,我們也要抓緊時間加強防禦。”

說到這,周凌感激地對劉璟道:“多虧璟公子及時發現江東軍的陰謀,否則柴桑已經不保。”

劉璟笑了笑,“這是應該的,柴桑城破,對誰都沒好處。”

周凌想到自己只有五百人,忍不住憂心忡忡道:“璟公子臨危不亂,指揮得當,懇請璟公子繼續留下協助我指揮防禦,說實話,我一個人壓力太大了。”

“我沒有問題,只是柴桑的兵力確實不足,周縣令有沒有想過什麼應對之法?”

周凌看了一眼東城的烽火,嘆了口氣道:“我還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向武昌求救,烽燧點燃,一個時辰後能傳到武昌,那麼最少兩天,援軍必然會趕來,關鍵是我能不能守住兩天,我們只有五百人,唉!”

劉璟沉思片刻道:“求援肯定需要,不僅是武昌,我也可以寫一封信,命手下送去陽新縣,請甘寧率軍來援助,另外,柴桑幾大家族都有家兵,訓練有素,可以動員家兵來參與防禦,至少有一千餘人了。”

“向甘寧求救當然可行,只是柴桑世家的家丁.....”

周凌顯得很爲難,他知道柴桑幾大的世家都是兩邊倒,尤其是陶家,和江東更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讓他們派家丁參與防禦,恐怕不太現實。

劉璟明白他的擔憂,當機立斷道:“無妨,我去和陶家談!”

........

劉璟匆匆來到了陶府,剛進大門,卻迎面遇到陶湛,陶湛一直在擔心劉璟的情況,她已經託管家去打聽了,自己卻又坐立不安,所以跑到門口等管家消息,不料正好遇到劉璟回來。

她頓時長長鬆了口氣,拍拍胸脯,上下打量他一下,笑盈盈道:“正在擔心你出什麼事呢!還好,沒有斷胳膊少腿。”

劉璟感受到了她對自己的關心,心中一股暖意涌來,撓撓頭笑著問她,“你回來沒有被父親爲難吧?”

陶湛掩口低低聲笑道:“沒有呢!府中亂成一團,父親還顧不上我,說不定他還不知道我又回來了。“

“那你父親在哪裡?我想找他商量借用陶府家丁之事。”

走了幾步,劉璟又回頭問:“你覺得有多大可能?”

陶湛低頭想了想,搖搖頭,“父親就在中庭,你可以去和他談一談,不過我感覺可能性不大。”

劉璟點點頭,快步向中庭走去,陶湛望著他背影走遠,心中卻在盤算,怎麼助劉璟一臂之力。

........

果然不出周凌的擔憂,陶勝聽了劉璟派家丁助戰的請求,半天沒有說話,他的府上確實有四百餘家丁,個個武藝高強,訓練有素,但陶家從來不參與孫、劉兩家之爭。

原因自然是人人皆知,現在劉璟要求他出家兵參與城池防禦,著實讓陶勝感到爲難,如果被江東知道自己派兵防禦,那麼陶家將來在江東怎麼立足?

可是有些話他又不得不說,“璟公子對陶家的大恩,陶家銘記於心,公子的請求,陶家自然要全力滿足,只是陶家也有苦衷,璟公子應該也瞭解一二,除了派家丁以外,陶家願全力支持守城。”

陶勝的言外之意就是說,陶家願出錢出糧,就是不能出人。

劉璟半晌沒有吭聲,他心中著實有點不高興,現在已經什麼時候了,陶家還在考慮兩頭靠。

劉璟淡淡道:“既然陶家爲難,那我就不勉強了,至於其他支持,暫時還不需要。”

劉璟話音剛落,院子裡傳來陶烈洪鐘般的聲音,“誰說陶家不願出人!”

在兩盞燈籠的引導下,陶烈快步走進房間,後面跟著陶湛,陶湛既然已經把心給了劉璟,她自然一心一意替劉璟考慮,她知道父親十之八九不會答應,只有找祖父來才能改變父親的決定。

陶勝見父親進屋,嚇得連忙站起身,卻又看見女兒跟在後面,眼中更是驚訝,她不是已經離開柴桑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陶勝心中亂成一團,千頭萬緒的事情堆在他眼前,他也暫時顧不上女兒。

“父親怎麼親自來了?”

陶烈對他冷冷哼了一聲,對劉璟抱拳道:“璟公子親自上門來協商,這個面子陶家一定會給,璟公子請坐!“

劉璟感激地瞥了陶湛一眼,陶老爺子在關鍵時候趕來,必然是她的通風報信,正好陶湛也向他望來,眼睛裡充滿了調皮和得意。

幾人坐下,陶烈嘆息道:“若不是九娘告訴我,我還不知道江東軍進攻柴桑了,看來我真是一個坐吃等死的老朽了。”

陶勝聽出父親語氣中的不滿,連忙解釋道:“孩兒也是剛剛得知,只是現在還不到五更,不敢去驚擾父親休息。”

陶烈沒有睬他,又對劉璟道:“我也不隱瞞璟公子,當年我與劉景升及孫文臺都達成過默契,無論兩家怎麼交兵,陶家都保持中立,假如我給了荊州五萬石糧食,那也必須給江東五萬石,所以這麼多年,陶家一直能在夾縫中生存下來。”

劉璟點點頭,“我理解陶家的難處,所以我也不強求。”

“不!不!”

陶烈連忙擺手,“我剛纔說了,璟公子的面子,陶家不能不給,人一定會借給公子,只是要變一個方式。”

不僅劉璟愣住了,連陶勝也不理解父親的意思,怎麼變一個方式法?

陶烈微微一笑,“公子可在柴桑城內豎旗募兵,所有錢糧陶家來出,不僅如此,我會安排三百陶家家丁以募兵方式加入璟公子的隊伍,這樣就是他們的個人所爲,和陶家無關。”

劉璟這才恍然,暗暗佩服陶烈,薑還是老的辣。

.......

劉璟和陶湛離開了房間,房間裡只剩下陶烈和陶勝父子二人,陶勝這才憂心忡忡道:“父親雖然用變通的方法出家兵助劉璟,恐怕此事還是瞞不過江東。”

陶烈冷冷道:“我當然知道瞞不過江東,但瞞不過又怎樣,孫權就會因此打擊陶家嗎?除非他每年的錢糧不想要了,你覺得他會爲這點小事和陶家撕破臉皮嗎?”

陶勝低頭不語,他已經明白父親的意思了,孫權自會權衡利弊,只要陶家不公開助荊州軍,孫權也會睜一眼閉一眼,裝作不知這件事。

陶勝嘆了口氣,“還是父親思慮深遠,孩兒遠遠不如。”

陶烈看了他一眼,這才語重心長道:“我是剛剛纔想通一件事,這次劉表派劉璟來江夏的真正目的,恐怕就是要和黃祖爭奪江夏控制權,一旦劉璟成功,那麼他將成爲江夏之主。”

陶勝沉吟一下道:“父親,孩兒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有什麼話就直說。”

“孩兒覺得,或許劉璟能幫助陶家解決劉琮受傷的危機。”

陶烈沉思良久,最終點了點頭,“如果一定要選擇,我寧可把賭注壓在劉璟身上,說實話,我一點也信不過黃祖。”

.........

劉璟從中庭出來,轉腳又去了東院,找到了徐庶和十幾名手下,儘管天還沒有亮,但東院的幾乎每一扇窗前都點燃了燈,江東軍夜襲柴桑的消息早已傳遍東院,使東院內瀰漫著一種不安的騷動。

“公子,情況怎麼樣?”一進院門,徐庶便急著問道。

“我們去房間裡說話。”

劉璟快步向房間走去,又把王泰也一併找來,劉璟坐下,喝了一口茶,對兩人道:“江東軍的偷襲失敗,暫時後撤,估計天亮後會繼續攻城,這一次我不想置身事外。”

徐庶點點頭,“柴桑是江夏門戶,若柴桑城破,江夏形勢危矣!公子既然受州牧重託,當然不能置身事外,如果有可能,我建議公子把指揮權抓到手上。”

說到這裡,徐庶微微笑了起來,“公子不覺得這其實是一次機會嗎?”

劉璟若有所思,徐庶總是能在紛亂的局勢中,看清問題實質,從而能準確地切在關鍵之處。

這時,王泰在旁邊道:“公子,那我能做什麼?”

劉璟收回思緒,對王泰笑道:“你可以替我做兩件事,我會寫一封信,你立刻讓侯五送去陽新縣,交給甘寧,其次,我打算在柴桑城豎旗招兵,所需錢糧都由陶家出,你帶上弟兄們替我招募私兵曲部。”

........

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198章 告密第136章 奪權第90章 血戰突圍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14章 下馬威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198章 告密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65章 請君入甕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79章 刀下留人第248章 清船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38章 錦帆賊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94章 不想遇見第290章 攔路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80章 初獲良才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456章 急於求和
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198章 告密第136章 奪權第90章 血戰突圍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14章 下馬威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198章 告密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65章 請君入甕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79章 刀下留人第248章 清船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38章 錦帆賊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94章 不想遇見第290章 攔路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80章 初獲良才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456章 急於求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宝山区| 应用必备| 阿鲁科尔沁旗| 绥化市| 阿合奇县| 瑞丽市| 万州区| 乌拉特中旗| 顺平县| 阿城市| 荥阳市| 益阳市| 横山县| 玉屏| 息烽县| 宣化县| 肥乡县| 邳州市| 黄山市| 阳曲县| 蓬溪县| 双牌县| 南安市| 阳原县| 景德镇市| 丰顺县| 兰西县| 沙坪坝区| 太湖县| 乳山市| 弥勒县| 博野县| 贵阳市| 息烽县| 蒲江县| 石林| 察隅县| 汝州市| 托里县|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