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章 刀下留人

襄陽距離新野並不遠,只有百餘里路程,朝發夕可至,但文聘爲人謹慎,在距離新野縣還是三十里時下令駐營。

這一帶是比水西岸,四周是低緩的土丘,視野開闊,遠處十幾裡外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這是紮營的要素,要有水源,四野開闊,地勢平坦,加上文聘一絲不茍,一萬軍隊安營紮寨,忙碌了整整一個時辰,一座佔地數百畝的大營才安扎完成。

大營最中心是糧倉軍資,然後是數百頂大帳軍營,輜重車輛在大營外面包圍一圈,又有二十萬支長矛圍在最外,長矛斜‘插’在土地上,銳利的矛尖對外。

不僅如此,還在比較容易被騎兵衝鋒處撒上了數萬顆鐵蒺藜,這也是對付騎兵的利器,另外大營四角搭建八座哨塔,可以眺望數裡,四面八方戒備森嚴。

文聘年約三十歲,原本只是一名低級軍官,武藝高強,喜讀兵書,文武雙全,在一次征討‘交’州的戰役中率三百人擊敗數千敵軍進攻,脫穎而出,被蔡瑁看中,推薦給了劉表。

劉表也十分欣賞他的武藝和韜略,提拔他爲軍侯,不久又升爲牙將,五年後逐漸被提升爲校尉,成爲荊州六大名將之一,率兩萬軍鎮守漢水以北。

文聘治軍嚴厲,同時又愛兵如子,爲人光明正大,所以深受荊州士卒愛戴,他和黃忠、王威一樣,是荊州軍中威望最高的大將之一。

文聘因感於蔡瑁知遇之恩,在四年前收蔡瑁之侄蔡進爲徒,一度被認爲是蔡氏一黨,不過文聘和張允有‘私’仇,更重要是他支持長子劉琦,而蔡氏則開始偏向次子劉琮。

所以文聘已漸漸和蔡氏分道揚鑣,再加上文聘是南陽人,和黃忠關係極爲密切,而南陽黃氏又和蒯氏結黨。

儘管其中並無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文聘確實開始偏向蒯越,這次他爲北征主將,就是蒯越一力推薦。

軍營內,文聘帶領十幾名將領視察紮營情況,他爲人嚴謹,很多事他都要親力親爲。

走到西南角的哨塔旁,文聘打量一下哨塔的搭建,四周挖有防護溝,沒有任何偷工減料,他點點頭,還算滿意。

“將軍,要上去嗎?”一名將領問道。

文聘沒有說話,直接攀著軟梯向哨塔上爬去,哨塔上有兩名哨兵,各守一側,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就會敲鐘示警,在哨塔上掛了一口鑄鐵鐘,劇烈敲響,聲音可傳數裡。

“有什麼情況嗎?”文聘見兩名哨兵似乎有話要說,便問道。

“回稟大帥,剛纔我們好像看見了曹軍斥候。”

一名哨兵指向西南方,“就在一里外發現。”

文聘臉一沉,走上前凝神向西南方向望去,西南方向十幾裡外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延綿百餘里。

目距所及,低緩的土丘起伏,此時已是黃昏,血紅的夕陽掛在森林上方,將最後一點餘暉灑向大地,使森林和曠野染上了一層瑰麗的金‘色’。

就在這時,幾名騎兵出現在一座土丘上,相距大營一里左右,正遠遠向大營眺望,文聘一眼看出,就是曹軍斥候。

文聘頓時勃然大怒,他分明向四周派出幾支巡哨,爲何沒有攔截住曹軍斥候。

“鄧武何在?”

文聘回頭大喝一聲,一名年輕將領應聲下拜,“卑職在!”

“你率三百騎兵火速包圍曹軍斥候,若讓他們逃脫,你提頭來見!”

“遵命!”

牙將鄧武飛奔而去,片刻,一支三百人騎兵衝出營‘門’,向曹軍斥候包抄而去。

但文聘餘怒未消,他又喝令道:“將負責西南方的巡哨首領給我抓來,嚴懲不殆!”

.........

劉璟的五百人屬於獨立曲部,負責保護糧草安全,直接由裨將蔡中統領,蔡中雖然和劉璟有‘私’仇,不過一路而來並沒有表現出仇怨,反而對他關照有加。

在撥付營帳時,蔡中也特地給了他們三十頂上好的營帳,別的士兵是三十人一頂大帳,但劉璟這裡卻是二十人一帳。

並且在糧米‘肉’食上,也比其他士兵優厚一點,這讓劉璟有些詫異,難道蔡中想和自己捐棄前嫌不成?

但憑他對蔡中的瞭解,他又覺得不太可能,蔡中或許是另有所圖,所以他也沒有任何表態,靜觀其變。

夕陽西下,天‘色’昏明,劉璟的五百手下正聚在一起吃飯,笑語喧天,格外熱鬧,不時可以看見劉虎胖大的身軀擠在士兵堆中搶菜,士兵們也不讓他,吵嚷成一團。

這時,劉璟忽然看見數十步外,一名軍官被五‘花’大綁而來,向前方的中軍大帳而去,這名將領看軍服只是一名低級軍官,但身材魁梧,相貌堂堂,雖被捆綁,但擡著頭,毫不沮喪,頗有幾分氣勢。

劉璟暗忖:‘不知此人犯了什麼軍規,竟然被綁縛而至,看樣子倒是‘挺’威武。’

他立刻吩咐一名手下,“去打聽一下,那邊出了什麼事,爲何抓人?”

士兵飛奔而去,不多時回來稟報:“軍侯,此人是名巡哨屯長,聽說他在巡哨的範圍內發現了曹軍斥候,文帥大怒,抓來他問罪,聽說這種失職可能會被處斬。”

劉璟點點頭,原來是這麼回事,此人相貌堂堂,殺了倒是可惜了,劉璟雖這麼想,但他卻不想多事,文聘治軍嚴厲,軍法如山。

他轉身要走,這時身後士兵又道:“聽說此人叫魏延,武藝倒不錯。”

‘魏延!’

劉璟霍地轉身,他懷疑自己聽錯了,又問一遍,“他叫什麼?”

士兵撓撓頭,“他叫魏延,很多人都認識他,人緣不好,得罪了不少人.......”

士兵的話沒有說完,劉璟便向中軍大帳飛奔而去,開玩笑啊!這是魏延,三國名將,竟然要被處斬了。

劉璟知道荊州人才濟濟,但主要重文者較多,名將偏少,出名之人,如黃忠、甘寧、文聘、魏延,其實王威和黃祖也不錯,不像演義上那般窩囊。

這些名將都已先後出現,惟獨魏延卻遲遲未‘露’面,劉璟也曾託人打聽,但沒有消息,他有點懷疑魏延或許並不在荊州,可魏延是義陽人,義陽確實又屬於荊州。

就在劉璟遲遲找不到此人時,沒想到竟在一個最無法料到時刻,魏延出現了,而且一出現就身陷危機,竟要被文聘處斬。

劉璟心急火燎,向文聘帥帳疾速飛奔,唯恐遲一步,魏延就人頭落地。

魏延若死了,誰幫他打江山去....

........

帥帳內,文聘臉‘色’鐵青,儘管鄧武率騎兵全力圍剿,七名曹軍斥候還是逃走了兩人,他的軍機就由此泄‘露’了,令他怒不可遏。

文聘重重一拍帥案,呵斥道:“巡哨不嚴,致使曹軍斥候靠近大帳,你可知罪!”

這是文聘的一個特點,哪怕是要殺一個小兵,他也要公示原因,身犯何條軍規。

尤其這次北伐,意義重大,他第一次論罪懲處,當然要讓對方知罪,讓三軍心服口服。

魏延渾身捆綁,單膝跪在地上,他今年已經二十九歲,在荊州從軍七年,從征戰‘交’州到攻打長沙,立下累累戰功。

但和別人不同的是,別人立功是爲了升職,他立功卻是抵罪,魏延爲人驕傲,常常出言不遜,屢屢得罪上司,各種小鞋也從不離腳。

每次立功,就會出現各種麻煩來抵消他的功勞,儘管如此,魏延也不肯改變他的‘性’格,他就像一隻‘混’跡在野‘雞’羣中的落魄鳳凰,難有出頭之日,從軍七年,和他一起從軍的人已升爲軍侯牙將,而他還是一個小小的屯長。

魏延不肯低下頭,昂然道:“我雖失職,卻是有原因,我只帶了二十名弟兄,卻要負責三十里範圍,尤其西南面森林密佈,離軍營最近一片森林只有八里,曹軍斥候就是從這片森林出來,可是完全監控這片森林至少需要三十人,就算我們別處不管,全部盯在這裡,人數也不夠,大帥爲何不問這個原因?”

“我只看結果,你帶十個人去也好,帶一百人去也罷,這些都是你自己之事,我不管,但曹軍斥候在你的巡哨範圍內出現,你不擔罪,誰來擔罪?”

文聘越說越怒,最後他一拍桌子,“推出去斬了!”

幾名刀斧手擁著魏延向外走去,魏延回頭大喊:“派兵人並不是我,爲何要我擔責,元帥,你處罰不公!”

文聘眼睛瞇了起來,一個小小的屯長,不求饒命,竟然敢指責自己不公,當真是活膩了。

魏延被推出大帳,被強行按跪在地上,一名刀斧手將鋒利砍刀高高舉起,對準了魏延的脖子。

魏延閉上了眼睛,低聲嘆息,“想不到我魏延竟死在此處。”

這就此時,遠方傳來大喊:“刀下留人!”

只見一人飛奔而至,不少士兵都認識,竟然是璟公子,刀斧手遲疑一下,這一刀沒有劈下去。

劉璟驚得心都快跳出來,只差一點點,魏延便人頭落地。

“且慢動手,我去向主帥求情,如不行,再殺不遲!”

刀斧手放下刀,魏延長長鬆了口氣,他也沒想到,居然會有人來救他。

不等他看清是誰,劉璟已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見禮,“卑職劉璟參見文帥!”

。。

唐宋以前,人們是跪坐,沒有椅子,所以站著行禮,就是居高臨下,給人壓迫感,顯得有點無禮,而行拜禮其實是一種平等禮,和對方一樣坐姿。

所以跪拜禮一般是室內行,而在野外,也大多是躬身禮。

而宋以後,椅子普及,這時已經沒有了跪坐,那麼官場上再行跪拜禮,就已經變味了,變成了一種以下仰上的奴才禮。

所以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禮節,雖然姿勢一樣,但含義完全不同

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61章 緊急補救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37章 少女人質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61章 誘兵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169章 斬馬刀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37章 少女人質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12章 蒯蔡兩族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28章 初臨武昌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66章 華麗一筆第41章 伯侄夜談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79章 刀下留人第1章 絕地求生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7章 禮尚往來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
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61章 緊急補救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37章 少女人質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61章 誘兵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169章 斬馬刀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37章 少女人質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12章 蒯蔡兩族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28章 初臨武昌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66章 華麗一筆第41章 伯侄夜談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79章 刀下留人第1章 絕地求生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7章 禮尚往來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阿拉善左旗| 乌鲁木齐县| 北辰区| 安新县| 乐平市| 白沙| 资中县| 铁岭县| 武平县| 营口市| 额敏县| 万宁市| 葫芦岛市| 中卫市| 浦江县| 唐海县| 岳普湖县| 乌鲁木齐市| 西贡区| 黄骅市| 惠安县| 西吉县| 新乡县| 溧水县| 兰坪| 积石山| 石泉县| 二连浩特市| 英山县| 长治市| 天峻县| 东丰县| 土默特左旗| 大荔县| 德化县| 沈阳市| 大渡口区| 黔南| 巴里|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