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

就在滿城民衆奔至錦河邊驚恐地望著‘水火‘交’融’奇景之時,益州治中費觀也坐在一輛馬車裡,遠遠地注視著烈火焚河的壯觀。

他並沒有象普通民衆那樣驚恐,他知道荊州軍手中有火油,能在水面上燃燒,但今天親眼目睹,還是讓他感到了無比的震撼。

他擡頭看了看天空,原本月朗星稀的晴朗夜晚已經看不見了,滾滾黑煙遮蔽了一切,空氣中充滿令人窒息的刺鼻氣息,他低低嘆息一聲,對車伕令道:“回府!”

馬車啓動,向南城的費府駛去,在成都有三座壯觀的府邸,一座是位於城中間的州牧府,佔地五百畝,儼如一座皇家宮。

另一座是城北的張府,原來別駕張鬆的府邸,佔地一百二十畝,張鬆被殺後,府邸並沒有被沒收,依然住著張氏族人,張任的府邸就緊靠在一起。

再有就是城南的費府,佔地百畝,是費氏家族的府邸,住著費氏家族百餘口人,象費觀、費詩、費禕等等,都是巴蜀有名的人物,所以成都城內又有‘費南張北中劉侯’之說。

費觀的馬車緩緩停在臺階前,侄子費禕連忙迎了上來,費禕今年二十歲出頭,和董和之子董允並稱爲巴蜀雙英傑,身材高大,皮膚白皙,氣質溫文爾雅,他是費家後備的佼佼者,被費家寄予厚望。

“二叔!”費禕上前施禮道。

“有什麼事嗎?”費觀溫和問道,他知道侄子惜時如金,不會無事站在府‘門’口。

費禕上前一步,在叔父耳邊低語幾句,費觀一怔,他怎麼來了?費觀點點頭,“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費禕卻猶豫一下道:“我想爲二叔研墨。”

費觀一下子明白了侄子的意思,他也想參與會面,這樣也好,整天讀書,變成書呆子,董允年紀不過比他大兩歲,做了劉璟的記室參軍,最近又升爲襄陽郡丞。

象劉敏、龐山民、周不疑、蔣琬等人,都是極爲年輕的才俊,甚至連荊州牧劉璟自己也不過二十餘歲,便已名震天下,成爲能與曹‘操’抗衡的一方諸侯。

在益州‘亂’世之時,侄子是該有所行動了,費觀點點頭,那就一起去吧!

費府的貴客堂內,法正負手在堂上來回踱步,自從劉璋死後,他便被劉循冷落了,打發去文昌閣掌管圖書,這倒不是因爲他東州士的身份,劉循因爲岳父龐羲是東州士領袖,所以對東州士比較寬容。

而是因爲法正從前和張鬆密切,可以說他就是張鬆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劉璋不太在意這種關係,但劉循卻極爲忌諱。

現在荊州軍已全面進攻巴蜀,兵臨城下,法正心中有些急切,他想爲劉璟做一些事,有利他將來的地位,想來想去,他決定從巴蜀世家入手。

成都有兩大世家,費氏家族和張氏家族,對政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左右,張家目前是張任做主,法正沒有把握,他便轉到費家身上,原因很簡單,因爲費家也是荊州安陸郡人,和東州士有著極深的淵源。

這時,堂外傳來的費觀笑呵呵的聲音,“讓孝直久等了!”

法正回頭,只見費觀快步走上堂來,後面跟著侄子費禕,剛纔就是費禕接待了他,他聊了一會兒,他感覺費禕頗有眼光,雖然是一介書生,卻令人刮目相看。

法正連忙躬身施禮,“打擾治中了!”

在益州官場上,吳懿雖是武將之首,卻代行軍師之職,別駕張鬆死後,吳懿就是益州第一號人物,是文武官員之首。

張任是武將第二號人物,原本新任別駕黃權是文官第二位,由於黃權支持劉緯,已兵敗失蹤,現在治中費觀便成爲文官次位,比蜀郡太守董和還要高一位,所以法正對他極爲恭敬也是在情理之中。

費觀微微一笑,擺手道:“孝直請坐!”

兩人分賓主落座,費觀又給費禕使個眼‘色’,讓他也坐下,費禕便陪坐在末位,費觀先不談公事,而是法正笑道:“久聞孝直有識人之才,不知是如何識人?”

法正輕捋短鬚笑道:“識人和醫人一樣,先看氣表,也就是氣正儀清,氣質要正,爲人正直,處世大義凜然,儀表要清,見而望俗,這卻不是指天生皮囊,而是指讀書修養的氣度。

氣表好,再看談吐,是否‘胸’有錦繡,是否見識長遠,是否思路清晰,是否眼光透徹,一表一內,便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前途。”

“說得好!”

費觀讚道,他又一指費禕,“請孝直看看我這侄子如何?”

法正微微一笑,“剛纔我已令侄‘交’談幾句,從他說‘新漢將興’這四個字,我便知道令侄非同小可,他將來的成就皆在你我之上,我不妨大膽預測,令侄必是宰相之才。”

費禕撫掌大笑,費禕連忙起身謝道:“晚輩不敢當此盛讚!”

費觀也是思路極爲敏感之人,從法正口中聽到‘新漢將興’四個字,他心中便一跳,暗忖道:‘此人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他不‘露’聲‘色’問道:“孝直三次出使荊州,覺得劉璟此人如何?”

事實上,法正只有一次奉命出使荊州,其餘兩次皆不是去荊州,一次出使曹‘操’,一次出使劉備,但法正都繞道去了劉璟那裡,這件事幾乎成了益州官場上公開的秘密,只是沒有法正‘私’通劉璟的證據而已。

事已至今,費觀也不再諱言,坦直地說了出來,法正臉上一熱,連忙道:“法正眼中的劉璟,未必是費公眼中的劉璟,只能是一家之言,不敢誤導了費公。”

“但說無妨!”

法正整理一下思路,他見費禕滿眼熱切,便向他點了點頭,微微一嘆說:“漢室衰微,‘奸’賊當道,帝位不振,董卓、李催、曹‘操’等‘奸’雄橫行朝野,可惜荊州劉表‘胸’無大志,益州先主又是庸碌之輩,劉備孤弱無力,皆不足以擔起漢室中興大旗,環顧天下,劉姓者皆無人傑,我以爲漢室必亡。

但自從建安九年劉璟在江夏崛起,十三年赤壁之戰震驚天下,我等漢家忠臣又見中興曙光,漢室復興有望,令人萬分唏噓,我敢斷言,中興漢室者,必楚侯劉璟也!”

法正很會說話,他先把劉璟定在漢室大義之上,不說劉璟將奪取益州之事,也不說益州將來會如何?而是把目光放到天下,這就極有鼓動力,無形中便在暗示費觀,若投降了劉璟,費家的收益將不再是益州,而是天下,這就是他先前說費禕是宰相之才的伏筆。

法正雖然是一種說話技巧,但他說的都是事實,並沒有誇張,天下很多忠於漢室的名士都將希望寄託在劉璟身上,費觀也知道,只是他有些擔憂家族利益,便低頭不語。

“費公難道以爲我是誇大之言?”法正目光炯炯地注視著費觀。

費觀搖搖頭,嘆息一聲道:“實不瞞孝直,我是擔憂劉璟的世家之策,荊州四大世家,蔡、蒯、黃、龐,才短短幾年時間,便已式微衰弱,他若入主益州,我們費家命運又如何?我怎能不憂慮。”

法正笑了起來,“去年我出使荊州,和劉璟‘私’下談起此事,劉璟所言讓我頗有感悟。”

“他怎麼說?”費觀坐直了身體,關切地問道。

事關家族前途,他怎麼可能不關心此事,他心中十分緊張,希望能從法正這裡得到答案。

法正笑了笑說:“劉璟告訴我,荊州削藩之始,並不是從他開始,其伯父劉表時代便開始,荊州軍的錢糧供給皆仰仗世家,官府歲入稅賦不及世家收入的三成,自耕農幾乎消亡殆盡,劉表千方百計削藩,貶張允,打擊蔡氏,又不敢動世家根基,在最後幾年‘亂’了方寸。

事實上,荊州世家衰亡,卻是因爲外敵入侵導致,江東入侵江夏,屠盡黃祖家族,曹軍南下荊州,蔡、蒯、龐三家土地消亡殆盡,這纔是荊州世家衰弱的根源。”

費觀點點頭,問侄子費禕道:“你和董允有書信往來,說到此事了嗎?”

費禕連忙躬身道:“法先生所言俱實,不過法先生意猶未盡,似乎只說了一半。”

法正笑了起來,“賢侄果然聰慧敏捷,知我心也!”

費觀欠身道:“請孝直繼續說下去。”

法正捋須一笑又繼續道:“劉璟對世家態度很明確,既不準世家坐大,同時也要依靠世家支持,關鍵在一個度,他三次拜訪蔡家,蔡家‘交’出了一半土地,於是蔡琰出任襄陽太守。

蒯家也是一樣,財產房宅絲毫不動,土地‘交’出一半,蒯琪出任安陸太守,至於龐家,本身土地就不多,也就沒有任何損失。

由此可見,劉璟對世家的態度就一條,保護財產,限制土地,費家又不是董卓、曹‘操’、何進、九常‘侍’這種動搖國本者,又何憂之有?”

費觀默默點了點頭,他終於被法正的話打動了。

法正走了,費觀回到自己書房,侄子費禕也走了進來,費觀看他一眼道:“我看得出你很熱切,你是想鼓動我投降劉璟麼?”

費禕嚇得連忙跪下道:“侄兒不敢,只是侄兒覺得法正說得很對。”

“他哪裡說得對了,你起來回話吧!”

“是!”

費禕站起身道:“侄兒在想,劉璟既然志在天下,他當然希望得到士族的支持,而士族大多是世家,他至少在得天下之前,絕不會自損根基,而且巴蜀自耕農要比荊州多得多,不存在四大世家掌控荊州的情況,所以劉璟不會侵犯費家的利益.....”

費觀點了點頭,劉璟奪了劉璋的基業,也就得了劉璋的土地田產,相比之下,費家、張家真的微不足道了。

費觀負手走了幾步,劉璟放火燒河是一個警告,他是想和平收取成都,而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希望呢?

費觀知道自己必須要做一個抉擇了。

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161章 誘兵第91章 積極救援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248章 清船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440章 無奈抉擇
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161章 誘兵第91章 積極救援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248章 清船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440章 無奈抉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北| 福泉市| 平度市| 商河县| 类乌齐县| 无锡市| 和政县| 大宁县| 柳江县| 白朗县| 安龙县| 湛江市| 镶黄旗| 永宁县| 香港| 太康县| 昌吉市| 齐河县| 临高县| 叙永县| 海盐县| 乌苏市| 略阳县| 承德市| 准格尔旗| 横山县| 惠州市| 安阳市| 镇江市| 崇文区| 当雄县| 荣成市| 伊金霍洛旗| 岱山县| 楚雄市| 太仓市| 项城市| 桃园县| 丰镇市| 南昌市|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