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5章 龐統心事

祁山堡位於祁山東道中段,名字叫堡,實際上是一座板牆式營寨,建造在略爲高險的丘陵之上,在漢軍第一次北伐時,這裡便曾是曹軍的一處防禦點。

在山丘上駐營,雖然佔有地利,但不利之處也極爲明顯,這其中最重要就是水源,而祁山堡就選擇在一座有水源的丘陵之上,營盤依山勢而建,延綿數裡,兩千曹軍駐守高寨,扼住了北上的官道。

雖然漢軍可以從祁山西道北上,但這樣一支軍隊在祁山一帶存在,會很容易截斷漢軍的糧道,嚴重威脅漢軍北伐,拔掉祁山堡也就成爲漢軍無可避免的選擇。

黃忠的軍隊在拿下歷城後,休整了數日又繼續北上,黃忠的先鋒軍雖然有一萬人,但真正投入戰鬥的軍隊只有五千,人數不多也不少,一方面讓曹軍無所適從,不知道漢軍是正式北伐,還是小規模騷擾。

而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減少漢軍自身的糧食消耗,在漢軍糧食運輸及供應通道沒有完全建立之前,中等規模的軍隊北上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

上午,五千軍隊浩浩蕩蕩在崇山峻嶺之間疾速行軍,旌旗招展,塵土飛揚,軍容整齊,士兵們士氣高昂,他們已經過了盆地,進入了祁山的中心地區,距離祁山堡已不足二十里。

黃忠騎在戰馬上,打量著四周的地形,這一帶地勢開闊,林木稀少,曹軍埋伏的可能性不大,但黃忠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斷派出斥候巡哨去前方查看情況。

這時,一名斥候騎馬飛奔而至,拱手稟報道:“啓稟將軍,前面山勢變窄了,山高林密,十分易於埋伏!”

黃忠點點頭,立刻令道:“傳我的命令,改變行軍隊形,五人一排,放慢行軍速度!”

五人一排也就是要縮短隊伍長度,將用動輒十幾裡的行軍隊伍縮短成數裡,有利於集中兵力,應對敵軍伏擊偷襲,一般只有經驗豐富的大將才會做這樣安排。

黃忠在劉表時代起便爲荊州擴展疆土而南征北戰,征戰二十餘年,經驗十分豐富,他知道在情況下采取什麼行軍策略,之前地勢開闊,不容易被伏擊,所以他命令軍隊疾速行軍,可一旦地形變窄,他就立刻小心了,命令軍隊放慢行軍速度,這就叫緩急得當。

這時,副將吳班騎馬上前道:“老將軍,祁山堡就在前方十五里外,山堡下駐營容易被敵軍衝擊,不如在五里外駐營吧!卑職知道那邊有一處開闊地,其間有小河流過,非常適合駐營,卑職建議就在那裡駐營。”

吳班是吳懿之弟,勇猛善戰,和其兄一樣,也頗有謀略,深得劉璟的欣賞,封爲副校尉,他對祁山道非常熟悉,這次黃忠北上,劉璟便特地安排他爲黃忠的副將。

除了吳班外,這次跟隨黃忠北征的大將還有雷銅、馮習、泠苞、周信等人,他們則負責鎮守歷城、以及在風雲谷築城等等,而進軍祁山堡的大將只有吳班和雷銅兩人,當然,軍師龐統也隨軍北上。

黃忠想了想,吳班的建議很有道理,便點頭道:“既然如此,你可率一千人先去駐營,當心路上安全。”

“卑職遵令!”

吳班率領一千人押送託運帳篷的騾馬,加快行軍速度,先向北方奔去。

這時,黃忠放慢馬速,等待龐統上前,和他並駕齊行,“軍師今天頗爲沉默,還在爲昨天之事不悅嗎?”黃忠笑問道。

昨天龐統向黃忠獻了一計,可駐紮在祁山堡山下,鬆弛軍紀,引曹軍夜間劫營,但被黃忠否定了,使龐統心中有些不悅,關鍵是這次北征,黃忠基本都不聽他的建議,著實令龐統感到不滿,所以從昨天至今,他都一言不發,不再提任何建議。

此時黃忠來問候他,龐統冷冷道:“將軍才智高絕,戰無不勝,我還有什麼可說,閉上嘴,將軍不也覺得耳畔清靜了嗎?”

黃忠聽出了龐統語氣中的情緒,便沒有多說什麼,笑了笑,催馬向隊伍前方而去,遠遠對龐統道:“軍師跟上來吧!過了前面山坳就駐營了。”

龐統望著黃忠走遠,牙齒慢慢咬緊了,若真的讓他一路沉默到底,他也心有不甘,畢竟這次北征也是他的一次機會,他爲什麼要放棄?

只是龐統著實摸不透黃忠的想法,很難和他共事,相比之下,趙雲對自己就尊重得多,但龐統也不得不承認,黃忠豐富的經驗有時確實可以彌補謀略的不足。

“駕!”龐統催動戰馬,無可奈何地追了上去

漢軍在一旁靠河邊的開闊地紮下了大營,這裡距離祁山堡只有四五里,可以清晰地看見遠處山樑上的曹軍營寨,就算曹軍從山頭衝下來襲擊漢軍營帳,也需要一段時間,足以使漢軍組織起防禦,紮營地點非常讓黃忠滿意。

龐統進了自己的營帳,一名書佐正在帳中替他整理書卷,龐統不耐煩地擺擺手,“你先退下吧!我自己會整理。”

書佐行一禮便退下來,龐統坐下打開一軸空白文書,提筆想給劉璟寫一封信,訴說對黃忠的不滿,但他猶豫良久,始終下不了筆,他想起自己在劉備軍營中遭受的輕慢,很大程度就是自己心直口快,得罪了不少劉備的親信,如簡雍、孫乾一黨,這封信寫出去,必然又會得罪黃忠,自己在重蹈覆轍。

龐統輕輕嘆了口氣,自己這樣做顯得有點心胸狹窄了,他又將筆放下,沉吟不語,這時,一名黃忠的親兵快步走到帳前,躬身道:“啓稟軍師,老將軍請軍師前去議事!”

龐統微微一怔,難道黃忠又轉性了,又想起應該尊重自己嗎?

他點點頭,“告訴老將軍,我馬上就來!”

雖然龐統很想賭氣不去,不過他心裡也明白,這樣賭氣下去自己也無法向州牧交代,將來論理,他就站不住腳了,也罷,去聽聽黃忠要和自己商議什麼?

龐統整理一下衣冠,走出營帳,快步向中軍大帳而去。

中軍大帳內,黃忠正在審問兩名曹軍斥候,這是巡哨抓獲的兩名曹軍探子,對黃忠來說,這兩名探子來得非常及時,這時,龐統走進了大帳,他已經知道抓獲了曹軍探子。

“老將軍,應該將他們分開審問,說不定他們是曹軍故意派來送假消息的奸細。”龐統進帳便提醒道。

黃忠點點頭,“軍師說得極是!”

他立刻讓副將吳班將其中一人押到別帳去審問,他自己親自審問另外一人,龐統在一旁坐下,靜靜地聽著黃忠的審問。

“回稟將軍,一共有兩千三百人,主將是焦晃,具體有多少軍糧小人不知,但應該很充足。”

“軍糧和物資存放在軍營何處?”黃忠又問道。

“原來在東南角,但這兩天又移到大營中間,專門修建了營柵包圍,戒備森嚴,佔地有而十幾畝。”

“軍隊士氣如何?可知道歷城失陷之事?”

“回稟將軍,士氣尚好,歷城失陷之事大家都不知曉,焦將軍總是說一兩年之內,漢軍不會北上,所以弟兄們都很定心。”

這時,龐統在一旁問道:“你們水源是怎麼解決?”

“山上有好幾天山泉,我們引山泉到大營,又在地上埋了數百口大甕存水,水源十分充足。”

黃忠又詢問了十幾個問題,詳細瞭解了祁山堡的情況,這才命人讓曹軍押了下去,這時吳班也審問結束,雙方覈對了口供,基本上一致。

黃忠緩緩對衆人道:“曹軍既然選擇在祁山堡駐營,必然有他們的考慮,這裡是從祁山東道北上西城的必經之道,山高路險,位於險要之處,憑我們五千人上山攻打恐怕不現實,至少要兩萬人才可能拿下敵寨,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州牧的命令很清楚,除西城外,其餘各處關隘不允許我們付出慘重代價,所以我不考慮強攻,大家集思廣益吧!看看有沒有比較好的辦法。”

黃忠話音剛落,一旁雷銅提議道:“能不能讓鷹擊軍摸黑上去,一把火燒他孃的。”

“不太可能了!”

吳班搖搖頭道:“歷城的教訓他們已經吸取了,還特地將倉庫移到營寨中間,由此可見對方防範嚴密,火計肯定不行了,看看水計如何?從水源處著手。”

黃忠沉思片刻,又回頭問龐統,“剛纔軍師特地問到水源,是不是也有此考慮?”

龐統苦笑一聲道:“因爲曹軍駐紮在山頂,溪水必然是從半山腰引上去,斷他們的水源倒是可行,不過那探子也說了,山上埋了數百口大甕蓄水,而且這一帶林木特別茂盛,空氣溼潤,看得出降水量很大,就算斷了他們的水源,他們也可以收集儲存雨水,而且曹仁是北方名將,考慮駐軍時絕不會在水源上出問題,所以我認爲,斷絕水源之計不妥。”

龐統分析得有理有據,衆人也感覺斷水源不妥,大家便一時沉默了,片刻,龐統又道:“要想攻克祁山堡,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曹軍引下山來,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黃忠微微嘆息道:“昨天軍師也提出引誘曹軍來劫營,我之所以不贊成,就是因爲曹軍兵力偏少,明顯是以防禦爲主,他們絕不會冒險下山劫營,就算我們擺出空營,他們也不會輕易下山,所以我覺得軍師的方案不妥。”

龐統緊咬一下嘴脣道:“還有一種情況,曹軍將不得不下山,我們可以放長線釣大魚。”

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57章 餞別送友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11章 舌戰蔡瑁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89章 同進共退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474章 反戈一擊
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57章 餞別送友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11章 舌戰蔡瑁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89章 同進共退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474章 反戈一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清新县| 奉节县| 清苑县| 苗栗市| 延津县| 青阳县| 称多县| 霍州市| 隆回县| 台湾省| 视频| 北票市| 白玉县| 静乐县| 布尔津县| 容城县| 麻阳| 甘肃省| 宿松县| 台湾省| 满城县| 周口市| 台北县| 长乐市| 泰顺县| 十堰市| 宜都市| 舟曲县| 泗水县| 丁青县| 朝阳区| 泽库县| 尼勒克县| 肃南| 镇沅| 天峨县| 涪陵区| 宜宾县| 武穴市|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