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7章 把話挑明

、、、、、、、、、、

大喬知道王寧已經看破了自己,她不再僞裝,扯去頭上的假白髮,露出了烏黑的秀髮,她挺直了腰,不屑地哼了一聲,不理睬王寧伸出的手,直接從馬車裡走了出來,她回頭吩咐凌志,“凌將軍,請給打一盆水來!”

凌志都呆住了,他忽然反應過來,連忙指揮士兵,“快去打水!”

士兵飛奔而去,片刻從井裡打來一盆水,大喬從自己包裹裡取出一塊帕,在衆士兵的注視下,洗去了臉上的僞裝,露出了她清麗絕倫的臉龐,她挽起頭髮,那種高雅動人的姿態連王寧都怦然心動,他終於明白,爲何吳侯一心要這個女人了,果然是天下無雙的尤物。

周圍士兵一片驚呼,原來她竟是喬夫人,可是她怎麼會化妝成老婦的模樣?

這時,張紘慢慢走上前,他胳膊被窗上的鐵刺刺破,鮮血直流,他冷冷地望著王寧,“王將軍,你要殺我就直接動手好了,何必故意製造事端,連我都鄙視你。”

王寧連忙施禮道:“長史誤會了,卑職發現馬的眼睛通紅充血,眼看要發瘋,卑職唯恐它發狂,傷及長史,所以及時出手刺死它。”

“這麼說,你是爲了救我?”張紘嘲諷地冷笑道。

“正是!”

王寧說得義正言辭,臉上毫無愧疚之色,讓張紘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臉皮之厚,但張紘是何等人物,王寧再精明,也不過是小人物的狡黠,他怎麼可能和擁有宰相智慧的張紘相提並論。

張紘不再理會他,回頭對大喬道:“喬夫人,既然馬車已壞,那我們就步行去吧!”

大喬轉身跟著張紘向城外走去,王寧心中大急,連忙上前攔住他們,“張長史,你們可以離去,但喬夫人不能走?”

“爲什麼不能走?”

張紘提高了聲音,大聲道:“真是笑話了,王校尉居然要囚禁喬夫人,你憑什麼,難道你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目的嗎?”

張紘聲音很大,周圍士兵都聽得清清楚楚,王寧心中暗暗叫苦,這讓他怎麼辦?這時,大喬也朗聲道:“王將軍,我勸你還是讓我離去,否則我就說出真相,損失名譽之人,可不是我!”

這更是直接的威脅,王寧臉色一變,但他反應快,連忙道:“夫人,因爲刺客還沒有抓到,也不知他們有多少同黨,卑職很擔心夫人的安全,如果夫人一定要離去,請容卑職護衛夫人。”

他不等張紘說話,立刻高聲對手下令道:“還不上前來保護夫人!”

王寧也在賭,賭張紘不會容許大喬揭露真相,畢竟張紘是臣,保護君主的名義也是他的義務.

雖然張紘並不希望大喬說出真相,但他也不會讓王寧的人護衛,雙方再一次僵持在城門口。

就在這時,有士兵大喊:“吳侯駕到!”

孫權親自來了,張紘、大喬和王寧都同時一怔,孫權怎會這麼巧趕來?難道是誰給他報信,不過孫權到來,形勢倒不是變得複雜,反而變得簡單了,王寧不敢做主放大喬走,拼死也要留下大喬,但孫權卻可以放大喬離去,張紘心中立刻有了定計。

孫權是得到緊急稟報,張長史在北城門被校尉王寧率軍襲擊,雙方發生了流血衝突,張長史危在旦夕,孫權以爲是王寧爲了報復上午張紘彈劾之事,他心中大急,連忙率領侍衛騎馬趕來,張紘和張昭是他最倚重的兩名相國,他絕不願聽到張紘出事的消息。

孫權衝進城洞,一眼便看見地上的死馬,鮮血流了一地,觸目驚心,他心中頓時恨了王寧,這個奴才被自己寵壞了,連相國也敢截殺,非要宰了他不可。

孫權快步走進來,大聲喝道:“誰也不準亂動!”

他回頭看見張紘,只見他胳膊上鮮血直流,不知傷情,他心中痛心之,上前安撫道:“張公,您的傷情如何?”

張紘本來對孫權一肚的惱火,現在見孫權關心自己傷情,完全是真情流露,不是假裝,他心中的怒火略略消散了,躬身施禮道:“多謝吳侯關心,卑職命大,在王校尉的辣手痛殺之下,居然能活下來,卑職要感謝上天眷顧。”

孫權勃然大怒,回頭怒喝道:“王寧,你好大的狗膽!”

王寧見張紘含糊真相,就像自己要動手殺他一樣,使吳侯誤會了,他心中又氣又急,連忙跪下解釋:“卑職再有天大的膽也不敢傷害張長史,請吳侯聽卑職解釋。”

張紘卻不給王寧解釋的機會,他咄咄逼人問道:“王校尉,我的馬是不是你殺,若不是家丁拼死保護,馬車傾翻,我還能活命嗎?難道這不是事實?”

他又回頭對孫權道:“微臣陪同老妻去布金寺燒香,不料王校尉追來,窮兇惡,殺我馬匹,毀我馬車,欲置我與老妻於死地,只是我命大,逃過一劫,請吳侯替老臣做主!”

就在這時,孫權忽然看見站在一旁的大喬,他頓時呆住了,心念急轉,立刻明白髮生了什麼事?王寧不是爲了張紘,而是爲了追趕大喬。

孫權畢竟是雄才大略之人,儘管他有普通人的慾望,也有上位者的毒辣,但他的思和反應都不是一般人能比擬,就像他恨了劉璟,卻依然能與劉璟稱兄道弟一樣,那種僞裝的本事就連劉璟也望塵莫及,他只是一愣,立刻佯作驚訝道:“大嫂怎麼在這裡?”

大喬噁心他到了點,她厭惡地扭過頭去,不理睬孫權,張紘卻上前道:“喬夫人這兩天住在我府上,與老妻談論佛法,她們約好今天去江北布金寺燒香敬佛,老臣陪她們一行。”

孫權立刻明白了,張紘這是要護送大喬離去,望著大喬清麗絕倫的姿容,他怎麼捨得防她離去,他不由猶豫起來,王寧在旁邊急忙補充道:“啓稟吳侯,刺客尚未抓住,卑職懷疑刺客有同黨,生怕刺客同黨會對喬夫人和張長史不利,才急急趕來阻攔,只是張長史誤會了,所以發生一點不愉快,卑職絕無冒犯長史之意。”

孫權嘆了口氣對張紘道:“我並不想阻攔長史,只是擔心刺客同黨對我大嫂和長史不利,所以,能不能請長史和夫人晚兩天再去,以保證安全。”

這時,四周看熱鬧的民衆越來越多,足有上萬人,還有不少住在北門附近的江東高官也出現在人羣中,比如諸葛瑾、桓階、淩統、徐盛、闞澤等武高官,今天正好是休日,他們聽說在查刺客,便留在家中,不干涉士兵,但聽說張紘出事,大家紛紛趕到城門。

衆人見吳侯也來了,一起上前見禮,這讓孫權倒有點緊張起來,他擔心事情會鬧大,尤其大喬其剛烈,一旦她說出真相,可就壞事了。

這時,張紘上前向孫權深深行一禮,語重心長道:“吳侯,我們江東先敗於豫章,後又生內訌,導致吳分裂,對於江東而言,從臺將軍至今,這是江東前所未有之弱,儼如,命懸一線,但微臣並沒有氣餒,微臣深信江東還會再復興,因爲有吳侯的雄才大略,有官的忠誠跟隨,吳侯信譽卓著,仁德佈於江東,豈是孫韶、孫賁等兇殘荒淫之輩所能比擬,連曹操、劉璟也贊吳侯爲江東英雄,願來江東與吳侯相會,微臣也願意盡心竭力輔助吳侯,只是希望吳侯愛惜自己羽毛,臥薪嚐膽,勵精圖治,我江東必能再復興!”

說完,張紘跪了下來,衆武高官不解張紘之意,也跟著跪下,但孫權卻心知肚明,這是張紘在勸自己放手,如果自己一意孤行,不愛惜名譽,那麼他就會和孫賁一樣,因荒淫無而。

孫權心中長嘆一聲,目光又望向大喬,見她一臉絕然,他知道自己最終還是得不到這個美豔天下的尤物,萬般無奈之下,他又問道:“不知大嫂去江北燒香後,又打算去哪裡?”

大喬毫不猶豫道:“我打算去找尚香公主,把老夫人的遺物和遺信送給她。”

孫權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對張紘道:“請長史放心,孫權是知錯能改之人!”

他指著王寧喝令道:“此人膽大妄爲,企圖公報私仇,累長史受傷,把此人給我推下去,重打一軍棍,革去校尉之職!”

侍衛們如狼似虎將王寧拖了下去,王寧知道孫權是拿自己當替罪羊,卻不敢申辯,眼睛一閉,任由侍衛拖自己下去,孫權又深深看一眼大喬,戀戀不捨道:“大嫂請一保重!”

他一轉身,便快步向城外走去,很快騎馬離開了北城,消失在大盡頭。

張紘這才長長鬆了口氣,現在要趁孫權未反悔之前,迅速離去,他連忙對大喬道:“夫人,我們走吧!”

大喬點點頭,和張紘夫婦一起,重新上了馬車,車伕駕馭單馬車,在家丁們的護衛出了城門,很快便到了江邊,江邊碼頭上停了一艘五石的客船,這時,一名穿紅衣的女從艙內走出,正是先一步出城的鐘雪,見大喬和張紘夫婦走進,她高聲笑道:“吳侯可及時趕到了城門?”

“原來是你!”張紘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孫權及時趕到,是鍾雪去報的信,他不得不佩服鍾雪的聰明,如果王寧沒認出大喬,孫權也認不出,如果王寧認出了大喬,那只有孫權趕到,自己才能逼孫權放人。

張紘不由豎起大拇指讚道:“好一個聰明的姑娘,果然有急智。”

鍾雪有些不好意思道:“請夫人快上船,免得夜長夢多。”

大喬轉身向張紘跪下,感激地流淚道:“大喬能逃離虎口,全仗張長史所賜,大恩不言謝,大喬會銘記於心。”

張紘心中嘆息一聲,連忙虛託大喬,“夫人快走吧!建業不安全。”

大喬起身上了船,客船起帆,緩緩離開碼頭,向江北岸駛去,江北岸已停靠了五艘千石戰船和一千精銳士兵,他們將護衛大喬離開江東,前往襄陽。

張紘望著一帆遠去,不由長長嘆了一口氣,江東真的還能有復興之機會嗎?

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522章 智取武陽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198章 告密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81章 意外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34章 圍剿亂賊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14章 下馬威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6章 不傳之秘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416章 視察西陵
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522章 智取武陽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198章 告密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81章 意外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34章 圍剿亂賊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14章 下馬威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6章 不傳之秘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416章 視察西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樟树市| 肇源县| 论坛| 股票| 通道| 即墨市| 天台县| 开阳县| 辰溪县| 永定县| 常熟市| 定日县| 湛江市| 霍州市| 阿合奇县| 古浪县| 宽甸| 孝感市| 乌苏市| 长春市| 开平市| 东兰县| 台前县| 武山县| 龙井市| 石门县| 石河子市| 宣化县| 商都县| 东乌珠穆沁旗| 雷山县| 高邑县| 濮阳市| 桂东县| 花垣县| 牟定县| 麻阳| 石台县| 资溪县|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