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10章 兵伐青州

剛剛休息了不到一刻鐘的親兵們又重新上馬,曹仁沿著官道向東北方向奔行,但奔出不到一里,左面山坳內忽然火光大作,殺出一支漢軍騎兵,攔截住了曹仁隊伍的去路。

爲首一員大將,面如重棗,手提大刀,胯下一匹雄駿的千里駒,正是偏將軍魏延,魏延和呂‘蒙’負責攔截曹仁逃回徐州,他們早已料到曹仁可能會走樑郡,魏延率三千軍在碭縣埋伏,果然截住了曹仁。

魏延得意大笑,用大刀一指,“曹都督還不下馬投降,更待何時?”

曹仁一顆心彷彿沉下了深淵,他只帶著百名親兵,這一戰讓他怎麼打?他又回頭看了看,發現身後也被漢軍攔截住,除了突圍外,他已別無他策。

曹仁大喝一聲,揮刀向魏延殺來,魏延也厲聲大喝:“來得好!”他催馬奔上前,揮刀相迎。

兩人皆是武藝高強的大將,旗鼓相當,刀光閃爍,兩人‘激’戰在一起,戰了三十餘合,魏延越戰越勇,曹仁卻不想再戰,思索脫身之計。

兩馬‘交’錯,曹仁反手一記回刀斬,魏延早有預料,揮刀格開,曹仁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雙腳猛地一夾馬肚,戰馬疾奔而出,向東奔逃,前方漢軍士兵一擁而上,用長矛‘亂’刺。

曹仁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若再逃不走,他就將命喪此地,曹仁大吼一聲,揮刀連劈數人,企圖衝出重圍,就在這時,魏延掛了大刀,他冷笑一聲,摘下長弓,從後背‘抽’出一支狼牙箭,拉弓如滿月,瞄準了曹仁後背。

弦一鬆,狼牙箭如閃電般‘射’出,這一箭正中曹仁後背,曹仁大叫一聲,身體晃了晃,從馬上栽落,魏延大喊一聲,“活捉他!”

十幾名士兵一擁而上,將曹仁死死摁住,用繩子捆綁起來,曹仁長嘆一聲,無奈閉上了雙眼。

..。。

建安二十年六月,漢曹兩軍爲爭奪譙郡,爆發中原大戰,漢軍在戰場上先後投入十八萬大軍,兩倍於曹軍,最終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在譙縣一戰擊敗了八萬曹軍主力,徐州大都督曹仁和謀士滿寵被漢軍俘獲,副將李通在突圍中身負重傷,最終不治而亡。

而譙縣守將牛金在得知曹仁大敗後,無法承受漢軍二十萬大軍的圍困,最終率軍投降。

這場發生在譙郡的中原大戰,漢軍以二十五萬大軍對陣十三萬曹軍,曹軍最後全軍覆沒,戰死者兩萬餘人,而投降的曹軍士兵卻超過十萬人,只有數千人從戰場逃脫,這也是自赤壁大戰以來曹軍遭遇到的最慘重損失。

中原大戰的勝利,使漢曹兩軍的兵力失去了平衡,漢軍兵力增至五十萬,而曹軍總兵力卻銳減至十五萬,漢軍在譙縣整頓軍隊,十天後,劉璟親率二十萬大軍準備向徐州進發。

而就在這時,曹丕從鄴都發來了緊急軍令,命令曹休放棄徐州,撤軍回青州,至此,除了徐晃死守洛陽之外,漢軍已攻佔了整個中原。

........

就在漢軍取得中原大戰的輝煌戰績,震動天下之時,曹軍也力圖在青州挽回一點面子,曹丕將希望寄託在了張遼身上。

張遼率三萬幽州軍渡過黃河向青州方向快速‘挺’進,三天後,張遼大軍抵達泰山郡一帶,三萬曹軍駐紮在緊靠齊郡的萊蕪縣。

大帳內,張遼獨自一人站在沙盤前久久沉思,目前漢軍主要分佈在濟南郡、齊郡和樂安郡,但他卻不知道漢軍具體的軍隊部署,情報不足困擾著張遼的決策。

但張遼還有另一個困擾,那就是他率領的這支軍隊並不太得心應手,也不是說他指揮不動這支軍隊,只是他的命令傳下去後,到執行時,總是會晚那麼一點半點,沒有軍令如山般的迅猛。

張遼心裡也明白,這支軍隊是曹彰的經營多年的幽州軍,只服從於曹彰的命令,只是曹彰迫於父親的壓力纔不得已‘交’出軍權,而自己接管三萬幽州軍卻是曹丕的命令,如此,曹彰怎麼可能讓自己隨心指揮這支軍隊?在軍隊中依然有曹彰的影子,也不足爲奇了。

一方面是對漢軍情報不足,另一方面是對軍隊指揮不力,兩大困擾著實使張遼對青州作戰感到力不從心。

就在這時,一名親衛在帳‘門’口稟報道:“啓稟將軍,營外來了一人,自稱是將軍同鄉,現任北??へ?,特求見將軍?!?

張遼眉頭一皺,自己同鄉,北??へ肓讼?,忽然醒悟,連忙問道:“來人可是姓李?”

“好像是姓李。”

張遼頓時大喜,他知道來人是誰了,急道:“速速請他進來!”

張遼是雁‘門’郡馬邑縣人,出身縣中豪‘門’,馬邑縣有兩大豪‘門’,一戶就是張遼的家族,另一戶則是李氏家族,素有張武李文的說法,兩家世代‘交’好,甚至還有聯姻關係。

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這個益都李縣令就是李氏家族的次子,叫做李堪,他們從小就在一起讀書,後來失去了聯繫,張遼只知道李堪在青州爲官,應該就是他。

片刻,一名中年文士被領進大帳,拱手笑道:“文遠兄,別來無恙!”

果然是李堪,儘管他們二十年不見,但張遼還是一眼認出了他,他上前拉住對方的手笑道:“李賢弟還是和從前一樣,模樣沒有太大的變化?!?

“是嗎?我居然還那麼年輕?”李堪‘摸’了‘摸’自己臉笑道。

兩人大笑起來,張遼連忙把李堪請進大帳坐下,又命親兵上了茶,張遼道:“文重,我們大概有二十幾年沒見了嗎?”

“二十一年未見,最後一次相見是建安三年回鄉祭祖,我們喝酒暢飲,那時我還只是益都縣小小主簿,文遠卻已名震天下了?!?

“別提這個名震天下了,慚愧!”

張遼擺擺手,又笑問道:“我一直不理解,文重怎麼會在青州做官?”

李堪笑了笑道:“我是北海君的‘門’生,文遠不知道麼?”

北海君就是孔融,曾領青州刺史,‘門’生遍佈天下,張遼這才恍然,原來他的同鄉是孔融的弟子,難道他在青州爲官。

李堪又笑道:“我經恩師舉薦,出任益州主薄,一步步升爲北??へ?,聽聞文遠率軍來青州,所以我特來相見?!?

張遼心中一動,自己來青州才幾天時間,李堪居然就知道了,他的消息好快,難道是..。

這時,親兵送了兩杯茶進來,張遼喝了一口茶,這才用一種漫不經心的語氣問道:“文重怎麼知道我率軍過來?”

“實不相瞞,我也是接到了漢軍的文書,才知道文遠率軍過來,便趕來相見?!?

張遼沒想到李堪竟如此坦率,他沉‘吟’一下問道:“文重已經歸降漢國了嗎?”

李堪微微笑了起來,“文遠此言不妥,據我所知,魏國只包括中原和河北兩地,幷州和青州都不屬於魏國,依然是朝廷直轄,所以我本來就是漢臣,效忠於大漢天子,漢國也是漢朝屬國,何言歸降漢國?”

張遼半晌苦笑了一聲,李堪所言雖然是實情,但漢朝名存實亡,天下人也皆知,所以造成現在的一個‘混’‘亂’局面,魏國取代了漢朝,而漢國又被視爲漢朝正統,偏偏鄴都還有一個大漢天子,有時候連張遼都感到困‘惑’。

李堪明白張遼的心思,又笑道:“這次漢軍突襲青州,青州兵力空虛,各郡都沒有抵抗,漢軍也沒有爲難我們,以漢臣相待,就在兩天前,我接到了陸司馬發給各郡的文書,說文遠已率曹軍北上,陸司馬希望各郡以民生爲重,不要做無謂的抵抗,所以我依舊是漢臣?!?

李堪雖然這樣說,但張遼並不是很相信,既然陸遜依舊發文書給各郡,說明他們其實都已經效忠漢國,不過張遼也不想說破,他心裡明白,若沒有這些地方官維持青州秩序,青州非要大‘亂’不可,就算他們已經投降了漢國,也不敢輕易動他們,況且這也不是他能決定,需由曹丕來決定任免。

張遼更關心的是軍事,他想了想又問道:“漢軍在北海郡有駐軍嗎?”

“原本駐紮有一萬漢軍,不過在我出發之前,漢軍也撤軍走了,聽說不光是北???,就連齊郡的漢軍也撤走了?!?

說到這,李堪取出一封信,遞給了張遼,“這是陸司馬在撤離北??r留下的一封信,他請我轉給文遠,請文遠一覽?!?

張遼心中暗暗嘆息一聲,李堪果然是有目的而來,並非來看看自己那麼簡單,儘管心中嘆息,他依然不‘露’聲‘色’地接過信,迅速看了一遍,陸遜在信中寫得很清楚,漢軍將駐紮在樂安郡,不希望和曹軍作戰,如果曹軍一意孤行,漢軍也絕不會退讓。

從這封信中,張遼看到出兩個關鍵點,一個是漢軍已經撤軍到樂安郡,集中兵力,不讓自己各個擊破,另外漢軍將保持在青州的存在,願意和曹軍保持對峙狀態。

張遼起身,快步來到沙盤前,仔細看了看樂安郡的位置,樂安郡背靠黃河出???,境內有濟水和淄水乾流,還有大片海域,難怪漢軍要佔據樂安郡,退可乘船離去,進可席捲青州。

這次張遼的任務是收復臨淄,看來任務可以完成了,但要不要和漢軍決戰,收復整個青州,他必須要請示曹丕,由曹丕來決定。

想到這,張遼便對李堪笑道:“還要煩請文重再辛苦一趟,替我送一封回信給陸遜,曹軍自然秋毫無犯,絕不會擾民,不過戰與不戰,並不是我張遼能決定,在接到鄴都命令之前,我也不希望在青州燃起戰火?!?

.........

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290章 攔路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61章 緊急補救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99章 黃忠授藝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219章 東撤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17章 禮尚往來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
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290章 攔路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61章 緊急補救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99章 黃忠授藝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219章 東撤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17章 禮尚往來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鹿邑县| 尼勒克县| 建昌县| 伊宁市| 县级市| 宜城市| 桓台县| 塔河县| 左贡县| 陈巴尔虎旗| 汾阳市| 大冶市| 北京市| 商水县| 天水市| 普兰店市| 婺源县| 潮州市| 庄浪县| 衢州市| 曲松县| 永顺县| 茶陵县| 沾益县| 昌吉市| 万全县| 满洲里市| 滕州市| 铜鼓县| 洞口县| 石家庄市| 平泉县| 康马县| 保德县| 云霄县| 个旧市| 望都县| 隆化县| 永宁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