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3章 荊南危機

、、、、、、、、、、

當初,劉璟爲和孫權聯合對付曹軍,便將荊南四郡劃給了江東,他實際上是有著很深的含義,他知道此時劉備已經統一了交州,也知道劉備難以適應嶺南的氣候,時時刻刻夢想著反攻中原,但只要有他劉璟的軍隊在荊南一天,劉備不敢輕舉妄動。

可如果是孫權的江東軍佔領荊南,對劉備而言,意義又完全不同了,江東軍主力遠在建業,糧食物資運輸不便,在荊南的軍隊必然不會多,若發生戰爭,江東軍也救援不及,這對劉備的交州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更重要是,當初劉璟和孫權簽訂協議時,在協議上明確規定,江東在荊南四郡的駐軍不能超過一萬人,正是協議的約束,使荊南四郡的江東軍駐軍人數只有八千人,由長沙郡守兼荊南都督步騭統帥。

事實證明,劉璟的推測並沒有錯,劉備北歸的**已經難以抑制,在一個月前,已經穩固了交州的劉備任命諸葛亮率兩萬軍北征荊南,以張飛爲先鋒,向江東軍佔據的荊南四郡發動了突然襲擊。

僅僅天時間,張飛便佔領了桂陽郡,隨即諸葛亮揮師北上湘東郡,湘東郡守陳紀投降,交州軍勢如破竹,一舉殺進了衡陽郡。

此時步騭已手忙腳亂,一面向荊州水軍主將、安南將軍甘寧求援,一面又緊急派人去江東求救,同時,步騭又命建武將軍徐盛率五千江東軍趕赴衡陽郡,阻止交州軍奪取衡陽。

衡陽郡兩江口,這裡是漣水注入湘水的河口,兩條江的交匯處,屬於衡陽郡郡治湘南縣管轄,兩江口以北便是長沙郡,也是人口稠密,物產富庶的洞庭湖平原。

諸葛亮所率的萬交州軍,便是在兩江口處遭遇了徐盛率領的五千精兵。

浩浩蕩蕩行軍北上的交州軍緩緩停下,有斥候疾奔而回,在諸葛亮面前稟報道:“稟報軍師,發現五千江東軍,背靠漣水駐營,距離我們約二十里?!?

諸葛亮輕搖羽扇對旁邊的關羽笑道:“雲長,久聞這徐盛是勇烈之將,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竟要背水一戰?!?

關羽冷笑道:“我們有萬軍,六卒戰一兵,算他們背水十戰又能如何?請軍師讓關某領一萬軍,一戰擊潰江東軍。”

諸葛亮卻微微一笑,“上兵伐謀,不需要和他們硬戰,我只需派一軍突襲長沙,徐盛不戰自亂。”

這時,張飛高聲道:“軍師,讓我去吧!我去步騭的人頭擰下來?!?

關羽眉頭又一皺,“軍師,如果長沙郡援軍已,突襲長沙豈不是很危險?”

“危險?”

諸葛亮搖羽扇笑道:“江東援軍從哪裡來?算江東軍長翅膀,援軍也要四天後才能,現在孫權或許還不知道荊南已出事,至於荊州軍,我相信甘寧會有一萬個理由來不了。”

“爲何荊州軍來不了?”關羽不解地問道。

“這本來是劉璟布的局,江東心急火燎,一口吞下誘餌,再想脫鉤不容易了,所以,荊州軍絕不會來救援。”

關羽點了點頭,他似乎有點懂了。

徐盛此時確已別無選擇,他只有五千軍隊,面對萬交州軍的強大壓力,他只能以破釜沉舟的決心來對抗敵軍。

這時徐盛已經得知交州軍殺來的消息,敵軍在十餘里外,他立刻率領士兵開空曠處,準備面對與敵軍的決戰,他們離湘水已不遠,江風強勁,大旗拍打旗桿獵獵作響,五千江東軍士兵早已列隊完畢,盔明甲亮,軍容整齊。

徐盛騎在戰馬之上打手簾眺望遠方,他們已等候快一個時辰,但依然不見任何敵軍的蹤影,這讓徐盛心中頗爲不安,這時有士兵指著遠處大喊:“將軍,斥候回來了!”

只見一個黑點從南方疾奔而來,徐盛精神一振,應該是斥候,他在等斥候的消息,不多時,斥候疾奔而至,徐盛催馬上前大聲問道:“有什麼情況?”

斥候奔至近前抱拳道:“啓稟將軍,交州軍原地按兵不動,但另一支軍隊已渡過湘水向北去了。”

徐盛一愣,連忙問道:“有多少軍隊渡河?”

“約一萬人左右,爲大將是張飛。”

徐盛心念急轉,他忽然明白過來,這一定是去奪長沙郡了,他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步騭那邊只有一千守軍,兵力空虛,如果交州軍殺過去,長沙郡必失無疑,現在該怎麼辦?難道他也撤回長沙郡嗎?

徐盛略一思,現在不能撤軍,一旦他撤回長沙郡,交州軍前後夾擊,他必敗無疑,如今之計,只能一拼,現在對方少了一萬人,他以五千軍對兩萬人,拼死一戰,或許還有取勝希望。

他心一橫,回頭大喊道:“唯有死戰,纔有生,弟兄們,跟我前去迎戰敵軍!”

軍將士一聲吶喊,跟著徐盛向十幾裡外的交州軍駐地殺去。

他們剛出發不久,早已探將消息報告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呵呵一笑,對關羽道:“正如我所料,江東軍沉不住氣了,沒有了背水一戰的決心,他們能堅持幾時?”

關羽在跟隨諸葛亮統一交州的戰爭中,已對諸葛亮的才能心悅誠服,他也笑道:“這場戰鬥,交給晚輩們去做吧!”

“我也正是此意?!?

諸葛亮將關興和張苞找來,對他們細細交代了一番,兩人心領神會,一起抱拳道:“末將遵令!”

兩人各率一支軍隊離開了主力,這時諸葛亮對關羽笑道:“煩請關將軍指揮軍隊後撤吧!”

這是諸葛亮的聰明之處,儘管劉備將統軍大權交給了他,但諸葛亮知道,他不能大權獨攬,適當尊重關羽和張飛,有利於平衡各方的利益,所以他也會適當將一定權力下放給關羽和張飛。

關羽欣然接受了諸葛亮的交權,喝令軍隊向南撤退,此時,徐盛的軍隊已經殺十里之外,徐盛也得斥候消息,交州軍全面撤退,徐盛也意識這是交州軍在刻意避戰,目的是爲進攻長沙的軍隊爭取時間,他心中更加焦慮,喝令士兵加快行軍速,務必追上敵軍。

江東軍一疾追,這一帶是兩江交匯之處,水網密佈,河流衆多,遠處是大片的農田和樹林,幾座低緩的丘陵零星地分佈在平原之上,一條泥濘的官道彎彎曲曲伸向南方。

此時江東軍已追出十餘里,相距正南撤的交州軍只相距五里,徐盛更加焦急,大聲喝令士兵加快速,可在他們即將穿過一座丘陵時,忽然丘陵兩邊鼓聲大作,一左一右各殺出一軍,左面是大將關興,率領千人,右面是大將張苞,也同樣率千人,他們來勢兇猛,瞬間將隊伍延綿達裡的江東軍一截兩斷。

江東軍頓時一陣大亂,徐盛暗叫不妙,連聲喝令軍隊迅速集結,但他們軍隊已被截成兩段,尾難顧,在交州軍的突擊中,陣型已完全失控,在這時,有親兵指著前方大喊道:“徐將軍,敵軍主力殺回來了?!?

徐盛一扭頭,一顆心儼如墜入了冰窟,只見前方旌旗鋪天蓋地,他們一心追擊的敵軍又殺了回來,黑壓壓的軍隊無邊無際,爲大將正是關羽,副將呂岱急得大喊:“將軍,快撤吧!再不撤我們全軍覆滅了?!?

徐盛長嘆一聲,高聲令道:“全軍跟隨我撤退!”

是撤退,實際上是逃跑,徐盛揮刀殺向敵軍,呂岱緊隨其後,拼命衝殺,這時張苞大喝一聲,縱馬殺,他的馬速快,長矛飛挑,呂岱躲閃不及,被挑於馬下,復一矛刺死在地。

這時,徐盛已殺開一條血,打馬向西逃去,上千士兵緊隨著他,關興率軍追殺,殺得江東軍死屍遍野,投降者不計其數,徐盛最後只帶著餘逃離了戰場。

不多時,諸葛亮坐在車上,被士兵們推了上來,張苞和關興跪下交令,諸葛亮捋須笑道:“兩位將軍不愧是名將之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主公興盛有望了。”

關羽也大笑,感欣慰,這時,關平上前稟報道:“啓稟軍師,我們殺敵一千五餘人,俘敵千人,逃走者不過數,我軍損失不足人?!?

諸葛亮點了點頭,這是他追求的結果,以最的代價殲敵,他又對司馬糜竺道:“這些戰俘先守起來,以後可以和江東交換利益?!?

這時,關羽還是有些擔心張飛那邊,便建議道:“軍師,敵軍已潰敗,不如我們去接應翼德吧!”

“可以!”這一次諸葛亮答應了,但他又補充道:“要給翼德將軍創造條件,不準讓任何消息傳臨湘縣?!?

關羽立刻令道:“傳令,立刻去湘水渡江!”

交州軍在湘水上徵用了數艘渡船,兩萬大軍當即渡過湘水,沿著湘水繼續向北挺進,與此同時,關羽又派關平北渡漣水,從北面攔截徐盛軍逃回長沙。

張飛的性格是比較急躁,有些也顯得粗魯,喜歡直接了斷以戰爭方式拼出結果,但張飛並不愚蠢,他也會審時勢,他率一萬軍隊北取臨湘縣,他知道對方只有一千軍,必然不會和他決戰,而是死守城池等候援軍,而他們沒有攜帶攻城武器,想攻下城池並不容易。

這個時候,只能智取城池,張飛想出一計,他並沒有直接殺向長沙城,而是兵分兩,命大將陳雷率千疾速繞道北上,他自己則率七千人,慢慢吞吞,且大張旗鼓北上。

陳雷是劉備手下大將陳的長,今年只有十八歲,武藝高強,且冷靜能幹,也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他是張飛部將,深得張飛信賴,入夜,在夜幕的掩護下,陳雷率領千人悄悄靠近了臨湘縣。

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34章 圍剿亂賊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224章 議婚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16章 不傳之秘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32章 興師問罪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32章 興師問罪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927章 暗流湍急
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34章 圍剿亂賊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224章 議婚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16章 不傳之秘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32章 興師問罪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32章 興師問罪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927章 暗流湍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浦县| 明水县| 安康市| 偃师市| 辽宁省| 察隅县| 永泰县| 富源县| 隆回县| 镇安县| 甘泉县| 福鼎市| 卓尼县| 西贡区| 遵义县| 怀仁县| 冷水江市| 盐山县| 京山县| 耒阳市| 错那县| 湖州市| 兴国县| 安塞县| 南京市| 林西县| 新龙县| 铁岭县| 宣武区| 包头市| 余江县| 昭平县| 鸡东县| 通河县| 西贡区| 八宿县| 甘谷县| 丘北县| 富蕴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