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

次日午後,孫權率領數百文武官員聚集在蘄春碼頭前,歡迎劉璟的到來,這時,有士兵在眺望臺上大喊:“江夏船隊出現了,在十里外江面上!”

又過了片刻,只見一隊由十幾艘大船組成的船隊正向蘄春縣駛來,爲首大船上插著一面巨大的金邊赤旗,赤旗是漢朝軍旗,也是荊州軍的軍旗,而鑲金邊則表示荊州牧的帥旗。

孫權回頭示意,魯肅立刻大聲道:“奏樂!”

碼頭上頓時鼓樂齊鳴,八支舞龍獅隊伍上下翻飛,熱鬧異常,不多時,劉璟的座船徐徐靠上了碼頭,劉璟站在船頭,滿臉笑容向衆人拱手施禮,頭戴金冠,身著紫袍,腰束玉帶,更顯得他武略文采,英姿勃發。

在他身後跟著二十名親衛以及兩名從事劉敏和蔣琬。

孫權微微讚歎道:“果然是人中龍鳳,卓越不凡!”

大船靠岸停穩,有船伕迅速搭上船板,劉璟走上岸,笑道:“不敢勞兄長親自來迎!”

“賢弟到來,爲兄怎能不迎?”

孫權大笑上前,兩人緊緊擁抱,孫權上下打量他一下,又笑道:“一年不見,賢弟瘦了很多??!”

“多事之年,哪裡胖得起來?”

兩人會意,皆一陣大笑,這時,劉璟一招手,一名士兵端著一隻銅盤上前,盤中是一柄短劍,劉璟笑道:“此劍名青月,是我在柴桑所得,一直收藏至今,現贈給兄長。”

這把劍實際上是柴桑工匠在冶煉斬馬劍時煉出,鋒利異常,獨此一柄,收藏名劍是孫權最大的愛好,他頓時有了興趣,拾起劍抽出,只見劍身爲淡青色,劍光如月,寒氣森森,鋒利異常。

“好劍!”

孫權連聲誇讚,把劍交給隨從,又對劉璟笑道:“聽說賢弟喜得貴子,我也要表示心意,金珠寶貝不稀罕,我送給賢弟寶貝兒子一個大傢伙?!?

他回頭喊道:“牽上來!”

只見人羣紛紛閃開,一個皮膚黝黑的年輕男子牽著一頭小象慢慢走上前,劉璟心中驚訝,他走上前拍了拍小象,忽然想起歷史上孫權送給了曹操一頭象,最後由曹衝來稱象,莫非就是這頭象?

孫權走上前笑著介紹道:“這頭象名叫米拉,是一名嶺南商人送給我,還有一個象奴,小象很溫順,等令郎長大一點,可以騎著它玩。”

“那就多謝兄長了!”

劉璟命人把小象和象奴一起帶上大船,這纔跟著孫權乘上馬車,在衆人的簇擁下向城內緩緩而去。

蘄春縣是小縣,沒有東吳城那樣數十萬人上街迎接,只有全縣數千人上街歡迎,雖然人數很少,但人人歡呼,個個面帶激動的笑容,他們發自內心的歡迎劉璟的到來。

十幾年前,孫堅跨江擊劉表,就是從蘄春縣渡江,那一戰蘄春縣幾乎全縣皆毀,沒有比飽嘗戰爭痛苦的蘄春縣人更期盼孫劉和好。

劉璟望著一張張激動的笑臉,他又想起了襄陽的民衆,也是這樣發自內心的歡迎自己,他忍不住嘆息道:“他們的要求其實很低,只求能平平安安過日子,說起來令人慚愧,就是這麼低的要求也很難滿足他們?!?

孫權也微微嘆息道:“賢弟所言,也是我所思!”

馬車停下了,蘄春縣沒有吳王宮那樣寬闊壯觀的宮殿,只有孫權所住的府邸稍微象樣一點,孫權笑問道:“我記得在東吳,你是住在陶府,那麼這裡呢?是由我安排,還是回自己坐船?”

劉璟歉然道:“白天在這裡吧!晚上還是回船,讓兄長操心了?!?

“那就這麼決定了,賢弟先休息,晚上我爲賢弟接風洗塵?!睂O權笑瞇瞇拍了拍劉璟肩膀,帶著他走進府門。

........

孫權有午睡的習慣,每天中午都要小睡半個時辰,多年來雷打不動,他回到自己房間,稍微收拾一下便躺下午睡了,但今天他有些疲憊了,睡過了頭,迷迷糊糊中他被侍衛推醒。

“吳侯,醒一醒!”

孫權驚醒,他被扶坐起來,只覺得頭一陣陣疼痛,就彷彿要炸開一般,他眉頭一皺問道:“我睡了多久了?”

“大半個時辰了,吳侯,軍師有急事稟報。”

孫權揉了揉太陽穴,頭痛稍減,這才道:“請他進來!”

片刻,張昭匆匆走進,躬身道:“驚擾吳侯午睡了,但微臣有緊急之事稟報?!?

“說吧!什麼事?”

張昭上前一步,低聲道:“曹丞相派使者來了!”

“??!”

孫權大吃一驚,頭痛頓時無影無蹤,他連忙道:“現在人在哪裡?”

“在北邊的小碼頭,使者不敢下船,怕被江夏軍看見,只派人來通告微臣。”

孫權有些奇怪了,竟然這麼巧,兩家一同到來,不敢曹操若再派使者前來,也就是這兩天到來,其實也不奇怪,只是巧了一點。

他沉吟一下道:“你派一輛馬車去接他,但不要來我這裡,先接到你的府裡去,下午,我自會去見他,這件事只能你我知曉,絕不能告訴任何人?!?

“微臣明白!”

張昭行一禮便匆匆去了,孫權只覺一陣疼痛又向他頭腦襲來,曹操竟然又派使者來了,他剛剛決定聯合荊州抗曹,沒想到再起風波。

事實上,孫權並沒有完全下定決心,他還留了一點點僥倖,假如曹操使者不來,那麼他就順水推舟地跟劉璟合作,從劉璟那裡榨取更大的利益,可曹操使者到來,使他並不穩定的心又開始亂了起來,曹操又給自己什麼條件呢?

........

曹操的使者自然是蔣幹,他被劉璟秘密審訊後,最終被迫妥協,答應了劉璟的條件,除了他的隨從由江夏士兵喬裝外,一切都和來時一樣。

房間裡,蔣幹正向張昭細談曹軍備戰情況,這也是曹操給他的一個任務,向江東重臣講述北方軍隊的強大,但蔣幹從江陵出發時,他們還不知道安陸郡大敗的消息。

這時,門口有家人跑來稟報,“老爺,吳侯來了!”

張昭連忙出門去迎接孫權,房間裡,蔣幹心中十分緊張,劉璟給了他一封假信,他不知道里面的內容,很擔心被精明無比的孫權看破。

這時,門簾一挑,張昭帶著孫權走進房間,“蔣先生,這位便是我的家主公。”

蔣幹只覺孫權目光異常銳利,彷彿看穿了他的假裝,他心中一陣陣心虛,上前施禮,“在下九江郡蔣幹,參見吳侯!”

九江郡也就是此時的豫章郡,柴桑原本屬於九江郡,被劉表佔領後,劃入了江夏郡,事實上,在朝廷版圖中,柴桑依舊是屬於九江郡,只是蔣幹不敢提自己是柴桑人,那太敏感了。

“蔣先生一路辛苦了,請坐吧!”

蔣幹見孫權沒有追問自己是九江郡哪裡人,他一顆心稍稍放下,不料他剛坐下,孫權又笑問道:“原來蔣先生也是我們江東人,不知是九江郡哪裡人?”

蔣幹的心驚得幾乎要停住跳動了,好在他路上已經考慮過說辭,便硬著頭皮道:“我祖籍本是柴桑人,十年前爲躲避戰亂,帶著父母遷到了彭澤,年少時我跟公瑾同窗爲學友。”

這就是蔣幹不敢不承認自己是九江郡人的緣故,他和周瑜是同窗好友,周瑜可認識他,他只能說自己是在劉璟鎮守柴桑之前遷去了彭澤。

“原來是公瑾的同窗好友,那就更不是外人了?!?

好在孫權更關心曹操的信件,便沒有繼續追問蔣幹父母現在何處?他沉吟一下問道:“不知曹丞相有什麼話給我?”

蔣幹取出玉匣呈給孫權,“這便是丞相的親筆信,請吳侯過目!”

孫權立刻接過玉匣,慢慢打開,取出了信件,曹操的信還是正式承諾書,不過內容大不一樣了。

曹操承諾三年不打江東,不過有條件,條件是以蕪湖爲界,江東軍三年內不得越過蕪湖,另外豫章和蘄春兩郡在三年內暫由朝廷託管,駐紮朝廷之軍,三年後還給江東。

至於聯合攻打荊州,戰後把長沙、桂陽等四郡劃給江東也絲毫不提,不過信的最後,曹操願意爲次子曹彰求娶吳侯之妹爲妻,這一條倒是保留了。

在保證書的最後,是紅豔豔的漢丞相大印,這是江夏巧匠仿造的一方大印,連筆跡也完全一樣,沒有一絲破綻。

孫權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江東軍三年內不準越過蕪湖一步,豫章和蘄春兩郡在三年內暫由朝廷託管,駐紮朝廷之軍,三年後還給江東,什麼朝廷之軍,那不就是曹軍嗎?

一股難以抑制的怒火從孫權心中涌起,他氣得肺都要炸了,這就是曹操所謂的保證書,寫私信時隻字不提,先哄自己退兵,可一旦要蓋章保證了,條件就出來了,看來曹操早就是這樣打算。

“吳侯,是什麼內容?”旁邊張昭低聲問道,他見孫權臉色不對,便隱隱感到一絲不妙了。

孫權鐵青著臉把保證函遞給他,“你自己看吧!”

張昭匆匆看了一遍,心中頓時一跳,那兩個條件明顯就是爲了防止江東軍在三年內吞噬荊州,曹操很清楚他在遠征西涼馬騰時,江東軍一定會有動作,便先設定了條件。

張昭心中也暗暗嘆了口氣,這樣一來,和曹操聯合攻打荊州真的沒有希望了,曹操實在太精明,精明得過頭,不給江東一點好處,光娶吳侯之妹又有什麼意義呢?

他看了一眼孫權,見主公的憤怒已經快要爆炸,便立刻吩咐家人帶蔣幹先去休息,蔣幹也感受到了孫權的憤怒,心中害怕,連忙起身走了。

蔣幹剛走,張昭便起身長施一禮道:“請主公息怒!”

孫權半晌才長長嘆了口氣,“人說曹孟德‘寧可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己’,此言不虛也,我當初若答應,將悔之晚矣!”

張昭心中慚愧,又問道:“主公希望微臣把蔣幹悄悄送走嗎?”

“不!”

孫權搖了搖頭,冷笑道:“他還有利用價值,我要用曹操使者來壓制劉璟,讓他最大限度地讓步?!?

半個時辰後,曹操使者到達蘄春縣的消息便傳遍了全縣。

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89章 同進共退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14章 初入劉府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169章 斬馬刀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72章 無理取鬧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2章 一輛牛車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2章 一輛牛車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704章 奇兵出擊
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89章 同進共退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14章 初入劉府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169章 斬馬刀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72章 無理取鬧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2章 一輛牛車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2章 一輛牛車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704章 奇兵出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鸡西市| 易门县| 余干县| 玛纳斯县| 义马市| 会理县| 抚顺市| 体育| 施甸县| 云浮市| 潮州市| 开化县| 海伦市| 高州市| 广丰县| 班玛县| 新昌县| 高州市| 铜梁县| 烟台市| 刚察县| 门源| 萍乡市| 平潭县| 来安县| 夏津县| 沙田区| 松桃| 佛学| 武川县| 隆化县| 涟水县| 临朐县| 高平市| 宜川县| 黄浦区| 南充市| 都昌县| 信宜市|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