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24章 兵壓南陽

一百二十支‘精’鋼短刺如一道道黑‘色’的閃電,疾速而強勁地‘射’入了密集的曹軍長矛陣中,淒厲的慘叫聲頓時響起,短刺力量極大,鋒尖銳利,‘射’穿了曹軍士兵的盾牌和盔甲,‘射’穿了士兵們的身體,將無數士兵釘死在地上。

緊接著第二輪、第三輪,一輪輪無情地投‘射’,短刺疾飛,劃過夜空,每一根短刺下都會有一名慘死的士兵,短短五輪後,曹軍死傷便超過五百人。

漢軍強大的殺傷力使曹軍士兵恐慌起來,長矛軍陣開始從內部動搖,龐德看出了敵軍南面已出現不支的跡象,大喝道:“擊鼓突擊!”

他親自抄起鼓槌,奮力敲響戰鼓,‘咚!咚!咚!‘鼓聲‘激’昂振奮,這是最後一戰的命令,數千漢軍騎兵如狂風暴雨般向曹軍長矛陣發動了最後猛攻。

曹軍終於抵擋不住,南面長矛陣率先崩潰了,抵抗的意志在一瞬間消失了,士兵們互相踐踏、哭喊連天,不顧一切地四散奔逃,更多人是向山上逃去,這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南部的曹軍崩潰也帶動了北面的軍陣潰敗,李典此時就在北面,他見大勢已去,只得強忍著肩頭劇痛,‘挺’槍‘亂’刺,五百名士兵跟隨著他拼死突圍。

‘混’戰中,冷苞率領兩支千餘人的騎兵直突山谷兩側,截斷了曹軍士兵逃亡上山之路,使數千曹軍士兵再無出路,而李典卻抓住了漢軍騎兵分兵前往兩側的機會,找到了漢軍的一處薄弱點,硬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帶著百餘名士兵向北方奔逃而去。

眼看主將逃走,其餘數千曹軍士兵再無生路,紛紛拋掉長矛,脫去盔甲,跪在地上乞求投降,龐德見勝局已定,便下令道:“接受投降!”

一羣羣投降的曹軍士兵被騎兵喝令起身,手放在頭上,列隊離開了戰場,士兵離去,血腥的戰場令龐德也忍不住嘆息一聲,這一戰,對方雖然損失近三千人,但他的七千騎兵也傷亡超過千人,他心中悵然,回頭對冷苞道:“這一戰是我輕敵了,損失竟如此慘重,我要殿下請罪!”

冷苞安慰他道:“本來情報就短缺,我們也不知道曹軍會如此強悍,我認爲談不上什麼失算,畢竟誰也不是神仙,能面面俱到,能戰到這一步,最終擊潰了曹軍,也是我們的勝利,將軍不要往心裡去?!?

冷苞的勸慰讓龐德心情好了一點,但他依然十分自責,難以原諒自己,這時他又問道:“冷將軍覺得我們是趁機殺向葉縣,還是向宛城方向集結?”

冷苞想了想說:“臨行前的情報上說,葉縣有一萬守軍,我們這裡殲滅了五千人,那縣城應該還有五千人,都是‘精’銳之軍,憑我們是很難攻下城池,更重要是,漢王殿下並沒有要求我們去攻打葉縣,而是讓我們參與圍攻宛城,我們應該聽取漢王之令,在附近放十幾支斥候,嚴密監視曹軍南下?!?

龐德點點頭,“你說得對,我們應聽從漢王殿下之令,立刻南下宛城?!?

他隨即找來一名斥候牙將,對他令道:“你可率五百騎兵收拾戰場,同時在南下的沿途警戒,若有曹軍大舉南下,要立刻通知我們?!?

“遵令!”

龐德安排完畢,便對衆將道:“立刻調頭南下,前往宛城!”

五千餘騎兵紛紛調轉馬頭,押送著曹軍戰俘,向宛城方向浩浩‘蕩’‘蕩’而去,

劉璟率領主力軍隊抵達南鄉縣時,時間已到了四更時分,這時他雖然還沒有得到龐德的報告,但育陽縣的戰報已出來,文聘率領兩萬軍神速出擊,包圍並全殲了育陽縣的五千軍隊。

此時南鄉縣的守軍也接到了曹洪的調令,正準備趕往宛城集結,但就在這時,曹軍斥候發現了已殺到十里外的漢軍主力,剛要出城的守軍被迫放棄東進,轉而堅守城池。

劉璟隨即下令大軍包圍南鄉縣,準備天亮後大舉攻城。

南鄉縣的守將名叫於澤,是大將於禁的族弟,一直跟隨於禁,因爲于禁的親戚關係而難以得到提升,于禁和曹洪關係極好,曹洪便給了于禁一個人情,將他收爲部將,於澤頗爲機敏,頭腦清晰,深得曹洪的信賴,短短幾年時間便從牙將升爲校尉。

此時於澤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在城頭上焦急地來回踱步,漢軍至少有四五萬之衆,而他手下只有五千守軍,南鄉縣雖不算破舊的縣城,但比起宛城還是差得太遠,一旦漢軍大舉攻城,他根本就守不住城池。

無論於澤怎麼考慮,他都無路可走,更不可能向曹洪求援,於澤嘆了口氣,他望著夜‘色’中豎起的幾座巨大黑影,心中一陣陣發憷,那是漢軍巨大的投石機,南鄉縣城不大,一旦漢軍發動火攻,縣城就將成爲一片火海。

就在這時,幾名士兵指著城下大喊:“將軍,好像有騎兵來了?!?

於澤連忙扶著城垛向下觀望,只見一名騎兵手執火把向這邊奔來,他忽然意識到這定是送信的騎兵,連忙對士兵們喝道:“不準‘射’箭!”

騎兵飛奔至城下,大喊道:“漢王殿下給於將軍的信!”

喊完便一箭‘射’出,箭頭上‘插’了一封信,早有士兵拾到,飛奔送至於澤面前,於澤望著送信騎兵奔遠,這纔在火光下仔細看信,僅僅是信皮就讓他一怔,只見信皮上寫著‘漢王璟至魏國校尉於將軍’這竟是劉璟寫給自己的親筆信。

他不由有些受寵若驚,顫抖著手打開信,信中也是劉璟的親筆手書,同族‘操’戈,漢軍不忍屠城,督促他立刻投降,否則漢軍將不得已火燒全城,片甲不留,於氏家族也將成爲南鄉縣的罪人。

於澤心中一動,劉璟提到的是於氏家族,難道他的目標是自己的兄長於禁嗎?於澤也知道兄長於禁與劉璟關係有點非同尋常,雖然是結怨已久,但又有一種特殊的緣分。

而且於澤也知道漢軍在逐漸壯大,而曹軍則在逐漸衰落,無論人心向背,還是軍事力量對比,劉璟統一天下已是大勢所趨。

更重要是,他現在除了投降一途外,根本就無路可走,要麼就是血戰到底,或許漢軍根本就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於澤沉思良久,便簡單寫了一封回信,招手將一名親兵找上前,將信遞給他,又低聲囑咐道:“你速去漢軍大營..?!?

親兵點點頭,坐竹筐下城去了,望著親兵走遠,於澤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劉璟會給自己一個什麼答覆?

五更已過,東天邊泛起了魚肚白,天已經快亮了,劉璟一夜未眠,依然在大帳內來回踱步,此時他已接到了龐德派人送來的快信,漢軍全殲五千葉縣援軍,但龐德在快信中也坦言,他因爲輕敵而使漢軍騎兵損失上千,願意接受處罰。

現在劉璟還暫時不想考慮如何處罰龐德,他沒有這個心思,他還有更大更復雜的問題要解決。

這一次漢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進攻南陽,取勝是必然,關鍵是怎麼樣才能用最小的代價奪取南陽,以及如何鞏固對南陽的佔領,這纔是他需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在此之前,他幾次佔領了南陽郡,但幾次都被曹軍奪回,有曹軍主動出擊,也有他主動退出。

事實上,劉璟很清楚南陽的戰略地位,當年劉表同意張繡佔據宛城,就是希望宛城能成爲襄樊的屏障,今天奪取南陽郡,不僅使戰線推到許昌大‘門’前,也使荊州不再受到曹軍的威脅。

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漢軍卻始終無法佔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漢軍的整體實力不如曹軍,不得不採取戰略守勢,被迫放棄南陽,轉而將防線後退到漢水。

但漢軍在奪取關隴後,已經漸漸從戰略守勢轉爲戰略平衡,而在這個背景下發動合‘肥’戰役,也就是打破戰略平衡的必然選擇了。

打通南襄隘道也是合‘肥’戰役的一部分,佔領南陽郡和戰略要地合‘肥’,奪取合‘肥’大戰的勝利,是漢軍從戰略平衡轉向戰略進攻的關鍵一步,意義非同尋常。

漢軍的實力已能和曹軍抗衡,那麼鞏固對南陽的長久佔領也就成爲了可能,只要漢軍在潼關保持威壓姿態,曹軍就不敢對南陽郡輕舉妄動。

可以說,南陽郡是合‘肥’大戰的一把破局鑰匙,拿下南陽郡,當他將來大舉出兵江東時,曹軍就不可能在西面威脅荊州,拿下南陽郡,也就破了孫曹結盟的大局,同時使曹軍在合‘肥’大戰中,一隻腳先陷入了被動。

最讓劉璟感到慶幸的是,守南陽的主將是曹洪而非張遼,若是張遼,他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一定會放棄宛城,轉而堅守葉縣,只要葉縣不失,許昌就不會受到漢軍的威脅。

而曹洪卻沒有這種戰略眼光,不僅困守宛城,而且還命令葉縣的守軍趕來支援宛城,無疑是自毀‘門’戶,這也是曹洪比不上曹仁和夏侯雙雄的主要原因。

當然,這也是曹‘操’的一個弱點,在軍權上任人唯親,明明將合‘肥’十萬大軍託付給了張遼,最後他還是不放心,親自跑去合‘肥’督戰,這等於就是架空了張遼的指揮權。

而曹洪兩次丟失南陽,曹‘操’還是任命他爲主將,只能說是曹‘操’骨子裡的信任問題了。

劉璟正思考著,這時,法正笑著走進大帳,“殿下還沒休息嗎?”

劉璟見他衣著整齊,也笑道:“軍師也不是沒有休息嗎?”

法正點點頭,“微臣剛纔在軍營內走了一圈,正好遇到守‘門’士兵稟報,說是南鄉縣主將於澤派心腹來求見殿下。”

這在劉璟的意料之中,自己給足了於澤面子,他除了投降之外,再無其他選擇,劉璟便微微一笑問道:“於澤有什麼要求?”

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68章 綿裡藏針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240章 痛惜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280章 謀長沙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73章 獲封新職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73章 獲封新職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73章 獲封新職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39章 化解危機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638章 被迫撤軍
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68章 綿裡藏針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240章 痛惜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280章 謀長沙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73章 獲封新職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73章 獲封新職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73章 獲封新職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39章 化解危機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638章 被迫撤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宁夏| 阳谷县| 二连浩特市| 灌云县| 金秀| 金山区| 玉溪市| 无极县| 大余县| 旬阳县| 大关县| 横峰县| 龙泉市| 安顺市| 同江市| 灵台县| 修水县| 密云县| 湖口县| 聂荣县| 新宁县| 安新县| 成都市| 利辛县| 安乡县| 宁津县| 武冈市| 安西县| 长汀县| 丹巴县| 房山区| 深水埗区| 昭平县| 报价| 宝应县| 剑川县| 晋州市| 邳州市| 普定县|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