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72章 再訪隆中

發(fā)生在葉縣和昆陽縣的危機如暴風驟雨殺至,最終卻如清風雲(yún)淡而去,但它所造成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它在某種程度上開啓了漢軍對曹魏的戰(zhàn)爭前奏,使曹漢之間本來就十分脆弱的停戰(zhàn)狀態(tài)變得更加詭異和不穩(wěn)定。

劉璟並沒有從南襄隘道返回關中,而是南下來到了襄陽,此時已是五月中旬,暮‘春’的天氣愈加溫暖,襄陽城的空氣中已經(jīng)有了一絲初夏的氣息。

但正所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隆中的‘春’天才彷彿剛剛換上盛裝,隨處可見一片片的桃紅李白,金黃‘色’的油菜‘花’一望無際,隆中到處洋溢著芬芳的氣息。

這天上午,一支百餘人的騎兵隊護衛(wèi)著漢王劉璟緩緩進入隆中鎮(zhèn),劉璟已有十幾年沒有來隆中,隆中鎮(zhèn)的建築幾乎還是從前一樣,只是顯得更加破敗,鎮(zhèn)上的人也少了很多。

隆中鎮(zhèn)的破敗倒不是因爲戰(zhàn)爭影響,在赤壁大戰(zhàn)之前,隆中鎮(zhèn)主要是劉表用來安置南逃的北方士族,大量的北方士族聚集隆中鎮(zhèn),給隆中帶來了繁榮。

曹軍南侵時,大量隆中鎮(zhèn)的士族逃去了江夏,後來又跟隨劉璟入巴蜀,最後這些士族大多在關中定居,不少人在漢國任職,隨著士族的離去,尤其是鹿‘門’書院遷到襄陽城後,隆中便沒有新的人口補充,便一天天破敗了。

隆中鎮(zhèn)的破敗冷清讓劉璟暗暗搖頭,隆中鎮(zhèn)已不再是從前的文人聚居之地,那麼諸葛亮回來後不知會有什麼感想。

過了隆中鎮(zhèn),又向西南方向走兩裡,拐上一條蜿蜒小路,再沿一條小河走數(shù)百步,前方便出現(xiàn)一堵白‘色’的圍牆,那裡便是諸葛亮在隆中舊宅了。

這種府宅佔地約三畝,被一面白‘色’圍牆包圍,不過它卻沒有隆中鎮(zhèn)的破敗,保養(yǎng)的相當不錯,就和當年劉璟所見到府宅完全一樣,一對忠心耿耿的老僕‘婦’一直在替諸葛亮看護著家宅。

劉璟命令士兵在遠處等候,他獨自一人不慌不忙向諸葛府踱步而來,“你找誰?”頭頂上忽然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

劉璟一擡頭,只見前面一株梨樹上坐著一名穿著綠羅裙的少‘女’,年約十四五歲,頭上戴著用雪白梨‘花’編制的‘花’環(huán),長得十分清秀,容顏裡依稀有幾分諸葛亮的影子。

劉璟笑了起來,“你是果兒吧!我是你爹爹的老友,來看看他,他在家嗎?”

聽說是父親的老友來訪,諸葛果兒頓時有點不好意思,她從樹上溜下來,轉(zhuǎn)身向家中奔去,只奔出幾步,又停住腳步回頭問道:“這位大叔貴姓?“

劉璟見她率真可愛,頓時有點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便笑道:“我姓劉,從長安過來?!?

“劉叔父稍等,我去稟報父親。”

她跑到‘門’口,正好母親黃月英挎著一隻竹籃出來,拉住她笑道:“傻丫頭,急急風風做什麼?”

“阿孃,有個大叔找爹爹,他說是爹爹老友?!?

諸葛果兒一指前方小路,黃月英這纔看到前方有一人,她一時沒有看清是誰,這時劉璟慢慢走近,笑道:“阿嫂還認識我嗎?”

黃月英頓時呆住了,半晌才反應過來,連忙上前施禮,“參見殿下!”

劉璟笑道:“這裡沒有什麼殿下,我是孔明老友,來看看他,他在家嗎?”

“在!在!”

黃月英連忙吩咐‘女’兒,“你去書房告訴爹爹,就說....從前的劉州牧來了?!?

諸葛果雖然調(diào)皮,但她極爲聰明,她早聽見母親叫對方殿下,便猜到了劉璟的身份,吐了一下舌頭,一溜煙跑進書房了。

劉璟望著她的背影笑道:“長得這麼大了,有十四歲了吧!”

黃月英有點不好意思道:“下個月就十四歲,還像個小孩子一樣調(diào)皮,總長不大,讓人著急??!”

劉璟笑了起來,“這樣的孩子才讓人喜歡?!?

黃月英暗歎一口氣,忽然醒悟,怎麼讓漢王站在外面說話,她連忙道:“殿下快請進屋裡坐?!?

劉璟走進了院子,正好諸葛亮從屋裡出來,雖然諸葛亮在‘交’州不肯投降漢軍,但不等於他會對劉璟無禮,畢竟劉璟是漢國之主,他諸葛亮是漢國臣民。

諸葛亮抱歉躬身施禮,“草民參見漢王殿下!”

“剛纔我對大嫂也說了,現(xiàn)在我是來拜訪老友,這裡沒有漢王,孔明兄不用多禮?!?

“雖這樣說,但待客之禮卻不可少,殿下請進!”

諸葛亮請劉璟進了書房,雙方分賓客落座,劉璟打量一下書房,見書房佈置得十分淡雅,牆角放著一隻香爐,縈繞淡淡煙靄,除此外便只有一櫥一桌,但地上卻鋪著厚實的木板,顯得十分溫暖舒適。

這時,黃月英端了兩杯茶進來,她給劉璟奉上茶笑道:“陶妹現(xiàn)在如何了?”

一句話提醒了劉璟,他連忙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黃月英,“這是內(nèi)子讓我?guī)Ыo大嫂的信件,我險些忘了?!?

諸葛亮坐在一旁淡淡笑了起來,眼中隱隱閃過一絲亮‘色’,黃月英連忙接過信笑道:“你們談,我不打擾了?!?

她退了下去,房間裡只剩下劉璟和諸葛亮兩人。

諸葛亮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問道:“現(xiàn)在皇叔如何了?”

“他已到長安,出任漢國太尉,只是在‘交’州身體不好,現(xiàn)在府中慢慢調(diào)養(yǎng),等他身體好轉(zhuǎn),我打算讓皇叔主管宗廟祭祀,關、張兩位將軍分別去了青海和河西,他們對那邊很有興趣?!?

“皇叔是該好好調(diào)養(yǎng)身體了,他確實很不適應‘交’州的氣候。”

諸葛亮輕輕嘆息一聲,話題一轉(zhuǎn),又笑著問道:“我前兩天接到岳父的信件,說南陽那邊和曹軍起了衝突,不知現(xiàn)在局勢如何?”

劉璟聽出了諸葛亮言外之意,他並沒有在南陽不問世事,還是很關注天下局勢,說明他並沒有對仕途心冷,還在等待復出的機會。

實際上,劉璟心裡也明白,諸葛亮不肯在‘交’州投降,是因爲他心中的傲氣使他放不下這個面子,當年他拒絕了自己,最後卻被迫投降自己,換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接受這個結(jié)果。

所以諸葛亮才返回了隆中,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自己禮賢下士,放下身段來再請他出山,也是給足諸葛亮的面子,這種人情世故,劉璟早已駕輕就熟。

劉璟喝了一口茶,笑道:“南陽危局已經(jīng)結(jié)束,我和曹‘操’達成兩個共識,一是曹‘操’嚴懲強擄商人的兇手,表明了歉意,其次便是雙方承諾,擴大兩國貿(mào)易,準許貿(mào)易自由,不得設立人爲障礙,只能說這次危局,雙方都各有利弊吧!”

“哦!不知曹‘操’利在哪裡?”諸葛亮笑問道。

“至少他知道了自己防禦的薄弱和不足,他下來一定會加強防禦,補足薄弱點,這對他當然有好處?!?

“那殿下利又在哪裡?”

“我的利嘛!至少讓我看到了曹軍表面強大,而裡面卻空虛,也讓我掌握了戰(zhàn)略主動,我想這是最大的收穫。”

諸葛亮點點頭,“原來如此!”

劉璟又試探著問他道:“孔明兄認爲我的利在哪裡?”

“其實我覺得殿下的利在兩個條件中的第二個條件,殿下費了那麼多心機,不就是爲了和曹‘操’達成第二個條件嗎?”

諸葛亮和劉璟對望一眼,一起大笑起來。

這時,黃月英端著茶壺進來,給兩人茶碗裡添了熱水,黃月英又對丈夫笑道:“陶妹在信中邀請我們?nèi)ラL安做客,這是第三次了,我總覺得有點盛情難卻,夫君的意思呢?”

黃月英也是一個極爲聰穎的‘女’子,她知道劉璟爲何而來,劉璟以堂堂漢王身份,居然能親至隆中恭請丈夫出山,絲毫不計往日前嫌,這種誠意,這種心‘胸’,讓他們夫‘婦’何等榮耀,這是一個明君所爲,黃月英不希望丈夫爲所謂面子再度拒絕劉璟的誠意。

更重要是,丈夫年紀尚不到四十,就這樣以失敗收場,孤老偏鄉(xiāng),她知道這不是丈夫的追求,也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希望丈夫能抓住這次能得以施展才華機會,不要再一錯再錯。

諸葛亮明白妻子的暗示,笑了笑道:“找個合適的時間吧!”

黃月英明白丈夫已經(jīng)讓步了,她心中暗喜,向劉璟施一禮,緩緩退了下去。

時機已經(jīng)成熟了,劉璟便將話題轉(zhuǎn)到此行的正事上,他沉思片刻道:“去年我攻滅江東後,特地將漢國五相擴大爲七相,由張昭出任一相,至今還是六相,還有一相我打算留給‘交’州或者鍾繇,我想利用鍾繇來拉攏曹魏的士族,但鍾繇被曹‘操’挽留住了,如果先生不嫌漢國貧弱,不嫌劉璟愚鈍,請先生接受漢國的第七相?!?

說完,劉璟將一方相印放在桌上,目光期待地望著諸葛亮。

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106章 中原大戰(zhàn)(五)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763章 江東風雲(yún)(七)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455章 內(nèi)外交困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708章 達成妥協(xié)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37章 少女人質(zhì)第137章 血戰(zhàn)柴桑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76章 我?guī)讜r上任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026章 吳郡之戰(zhàn)(下)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376章 江東初戰(zhàn)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23章 一戰(zhàn)成名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605章 龐統(tǒng)心事第983章 解開心結(jié)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1077章 備戰(zhàn)先兆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40章 蒯越之勸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6章 一路追殺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21章 一簡戰(zhàn)書第71章 冤家路窄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386章 大戰(zhàn)前夕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73章 獲封新職第708章 達成妥協(xié)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766章 江東風雲(yún)(十)第564章 初戰(zhàn)歷城第71章 冤家路窄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1103章 中原大戰(zhàn)(二)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
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106章 中原大戰(zhàn)(五)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763章 江東風雲(yún)(七)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455章 內(nèi)外交困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708章 達成妥協(xié)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37章 少女人質(zhì)第137章 血戰(zhàn)柴桑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76章 我?guī)讜r上任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026章 吳郡之戰(zhàn)(下)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376章 江東初戰(zhàn)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23章 一戰(zhàn)成名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605章 龐統(tǒng)心事第983章 解開心結(jié)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1077章 備戰(zhàn)先兆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40章 蒯越之勸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6章 一路追殺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21章 一簡戰(zhàn)書第71章 冤家路窄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386章 大戰(zhàn)前夕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73章 獲封新職第708章 達成妥協(xié)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766章 江東風雲(yún)(十)第564章 初戰(zhàn)歷城第71章 冤家路窄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1103章 中原大戰(zhàn)(二)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珲春市| 怀化市| 江北区| 于田县| 乌兰浩特市| 七台河市| 城固县| 浦东新区| 凭祥市| 清涧县| 临湘市| 盈江县| 西昌市| 宜兰县| 盘山县| 内丘县| 南通市| 新安县| 梓潼县| 淅川县| 天气| 大港区| 晋中市| 岚皋县| 舞阳县| 聊城市| 宝清县| 兰坪| 上蔡县| 龙门县| 社会| 崇明县| 新郑市| 疏附县| 哈巴河县| 望谟县| 桓台县| 丹棱县| 仙游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