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4章 劉備之憂

劉璟站在船頭望著楊修的小船走遠,這纔回頭笑著問劉敏,“你覺得曹操爲何要見我?”

劉敏在會見楊修時就陪坐在旁,這個問題他一直在考慮,既然劉璟問自己,他便坦率地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曹操此舉是爲了挑撥荊州和江東的聯合,使君和曹操見面,讓孫權怎麼想,這恐怕對兩軍聯盟不利。”

劉璟笑了笑又問道:“這是不利的一面,那有利的一面呢?”

劉敏沉吟半晌,搖搖頭道:“恕卑職愚鈍,只覺此事百害無一利。”

劉璟微微笑了起來,“凡事有利有弊,怎麼可能有百害無一利之事,能和曹操一會,至於能大大提高我的天下名望地位,何樂而不爲?再者,曹操有心胸見我,我又何必做得太小家子氣,漸漸他又何妨?”

劉敏本想說,‘州牧何必去學那些沽名釣譽之輩!’但他嘴脣動了動,這話沒有能說出口,他還是有點擔心地說道:“可江東那邊怎麼交代?”

劉璟凝視著江對岸,半晌才淡淡道:“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件事,孫權和我結盟並非是他給了我什麼恩惠,也不是我佔他什麼便宜,我和他結盟只是因爲我們之間是脣亡齒寒的關係。

我和曹操會面,他或許會心中氣惱,但最後的結果卻是他必須要加倍籠絡我,給我真正的實惠,當初一個假荀彧就讓他親自來溧水迎接我,何況今天一個真曹操乎?

再說,我和曹操見面,只是希望能夠勸說曹軍退兵,這對江東同樣有利,又有什麼不能理解?”

劉敏這才終於明白,劉璟是站在高處看天下大勢,而自己卻瞻前顧後,只看到了眼前的一片樹木,卻未看到樹木後面的一座大山,他心中慚愧,躬身道:“卑職受教了!”

劉璟拍拍他肩膀笑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實你能看到對江東的影響,已經很不錯了,估計曹操也就是爲了這個目的,你能否替我出使一趟樊城,和曹操商量具體會面的細節安排?”

“卑職願往!”

。。。。。。。

樊城大營內,楊修向曹操詳細彙報了他和劉璟的見面,只是隱瞞孔融之事,最後道:“雖然劉璟言辭無禮,但他還是表示願意和丞相一見。”

曹操呵呵一笑,“他若真的無禮,就不會答應我和見面了,他罵我曹賊,不過是做樣子給手下看罷了,他用手段謀劉表之位,又能好到哪裡去?”

這時,有士兵稟報,“小荀先生來了!”

小荀先生就是謀士荀攸,他雖是荀彧之侄,但比荀彧還要大六歲,荀攸也是曹操的核心謀士之一,極受曹操信賴,他是隨後軍前來樊城。

曹操聽說荀攸到了,頓時大喜,連忙道:“快快請他進來!”

片刻,荀攸呵呵笑著走進房間,“聽仲德說丞相要和劉璟會面?”

曹操也笑瞇瞇道:“公達不會是來反對我吧!”

“這是好事,爲何要反對?”

荀攸雖然極受曹操信任,但尊卑之禮不可廢,他行一禮,這才坐下又繼續道:“微臣的意思是說,在會晤劉璟的同時,也要派人給荊州民衆,尤其是荊州世家們講清楚,丞相是抱著最大的誠意來解決荊州的問題,並不希望在荊州發生戰爭,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是因爲劉璟的反叛逆君造成。”

曹操沉思一下道:“公達認爲這樣說,荊州世家們會相信嗎?”

荀攸緩緩說:“他們信不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丞相的態度,丞相給他們解釋,其實就是讓他們感受到丞相對他們的重視,坦率地說,丞相在這方面做得不足,才導致荊州世家們跟隨劉璟東撤,如果能早一點安撫,也不至於面對襄陽一座空城。”

曹操這才醒悟,自己在政治上確實是考慮得不太周全,一心想滅劉璟,卻沒有考慮到荊州人的意志,他想了想便道:“公達所言切中利害,這次會面不妨改成談判,可以推遲兩天,另外可讓荊州探子儘快拜訪荊州各大世家。”

荀攸又道:“我聞劉璟有放棄襄陽的跡象,若我沒猜錯,這必是借刀殺人之計,不知丞相是否打算取南郡?”

曹操冷笑一聲,“大耳賊是我平生最恨之人,若得襄陽,我怎會不取江陵,就算劉璟借刀,我也願遂他所願。”

說到這,曹操遲疑一下,“莫非公達讓我不要取江陵?”

“非也!若曹公欲取江陵,我有一計,可讓劉備束手就擒。”

荀攸低聲向曹操說了幾句,曹操撫掌大笑,“荀公達不讓賈詡也!”

衆人又繼續商議和劉璟會面細節,這時,有侍衛在堂外稟報,“啓稟丞相,劉璟派使者前來求見。”

曹操精神一振,來得真是巧,他又問道:“是何人爲使?”

“就是上次丞相在易縣見過的年輕人,名叫劉敏。”

“原來是他!”

曹操對劉敏的印象不錯,便笑道:“請他上堂來見我。”

........

就在曹操和劉璟正在積極安排第一次會晤之時,江陵劉備卻是憂心忡忡,他已得到情報,劉璟正在將襄陽民衆全部遷往江夏,這就意味著劉璟要放棄襄陽。

一旦襄陽被曹軍佔領,南郡門戶大開,曹軍必然會大舉南下,他怎麼保得住江陵?

前一次曹軍雖然佔領襄陽,但兵力不多,還不足以威脅到江陵,而這一次曹軍大舉南下,以曹操的性格,怎麼可能不取江陵?

一連兩天,劉備寢食不安,一早,有士兵來報,“諸葛軍師回來了!”

劉備大喜,諸葛亮去了建平郡,他昨天已經派人去催促了,沒想到今天就回來了。“快快請軍師進來!”

不多時,諸葛亮快步走了進來,他風塵僕僕,顯然是剛剛纔回來,“參見主公!”諸葛亮深行一禮。

“軍師不必多禮,請坐!”

諸葛亮坐下,不等劉備開口,他便先笑道:“主公想聽一聽建平郡的情況嗎?”

劉備儘管急著要說襄陽之事,但他還是剋制住了內心的急切,“軍師請說!”

“巫城已經建成了七成,再過兩個月便可大功完成,封公子確實很盡心,城池堅固結實,周長十五里,可屯兵一萬,屯糧四十萬石,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還有子龍......”

不等諸葛亮說下去,劉備擺擺手,“不提他,說別的事。”

諸葛亮知道劉備對趙雲成見太深,他本想勸勸劉備,但現在劉備心事重重,似乎還不是時候,諸葛亮只得暗暗嘆口氣,轉開了話題。

“還有一件事,屬下在回來之時,在路上遇到了劉璋使者法正。”

這個消息讓劉備很感興趣,事關巴蜀,他暫時放下了心中的憂慮,問道:“法孝直是去見誰?”

“自然是去見曹操,具體內容他不肯說,但從語氣中,屬下可以判斷,應該和劉璋向向曹操求和。”

劉備嘆了口氣,“大戰來時,抵抗者有,求和者有,還有我這個不知所措者也有,劉璋就是想投降,我也毫不奇怪。”

諸葛亮笑了笑,“法正不僅去見了曹操,回來時還去見了劉璟。”

劉備的眼睛驀地瞪大了,這個消息令他大吃一驚,“這是劉璋的意思嗎?”

“不是,法正不肯承認,但他手下卻透露了,他們回來時曾被劉璟的巡哨抓住。”

劉備鬆了口氣,他想了想又問道:“難道劉璟也在打巴蜀的主意?”

“極有這個有可能,益州沃野千里,其主卻昏庸無能,以曹操、劉璟、孫權等人的野心,怎可能不想謀巴蜀,不過相比之下,主公卻有先發優勢,而且若利用巧妙,可讓劉璋拱手將益州讓給主公。”

劉備大喜,此時他已顧不上眼前襄陽之危,連忙道:“願聞其詳!”

諸葛亮微微一笑,“現在局勢微妙就在於劉璋尚未察覺劉璟的野心,在此之前,主公必須要想辦法去掉劉璋的戒心,讓劉璋深信主公不會謀他的益州,一但益州危急,劉璋自然會來向主公求援,益州不就唾手可得嗎?”

劉備連連點頭,他這才明白諸葛亮堅持要修巫城的重要性,那其實就是他取巴蜀的後勤重地。

劉備心中暗贊,他沉吟一下又道:“劉璋之父劉焉曾認我爲侄,我可以利用這層關係和劉璋交往,建立聯盟,互相支援,慢慢取得劉璋的信任。”

諸葛亮笑道:“此乃陽計,還須陰謀相輔,陰陽相濟,大功可濟。”

說到這,諸葛亮低聲道:“我聞青城山下有一巫神,自稱金巫女,能預知未來,有信衆無數,劉璋對她言聽計從,又聞此女極貪金帛,主公可用重金收買此巫女,有她做內應,何愁劉璋不上鉤?”

劉備喜出望外,起身深深地施一禮,“我得孔明,儼如旱魚得水也!”

諸葛亮這才把話題轉了回來,“劉璟撤兵襄陽已成定局,曹操進攻江陵也是必然,此乃劉璟借刀殺人之計,無比毒辣,江陵不可保,主公要立刻向武陵郡撤民。”

劉備默默點頭,神情黯然,諸葛亮又安慰他道:“江陵只是暫時放棄,若曹操兵敗,我們一樣能奪回來,另外,我打算去一趟江東。”

劉備一驚,“軍師去江東作甚?”

“上次孫權不是告訴主公,若主公有難,他將全力支援,現在就需要他支援的時候了,主公不能再去,那就讓我去見孫權。”

劉備心中方寸大亂,慌忙道:“若軍師不在江陵,我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笑道:“只要主公按照我的方案去做,必然萬無一失,江東之行事關重大,關係到戰後荊州利益分割,若無遠慮,必有近憂,屬下必須要去。”

劉備萬般無奈,只得妥協道:“那好吧!軍師先給我說一說,江東的策略如何安排?”

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290章 攔路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311章 迎頭痛擊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23章 一戰成名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87章 真相漸近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440章 無奈抉擇
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290章 攔路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311章 迎頭痛擊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23章 一戰成名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87章 真相漸近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440章 無奈抉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大荔县| 东源县| 大丰市| 金华市| 珠海市| 永济市| 前郭尔| 正阳县| 泰顺县| 曲阜市| 阳新县| 古丈县| 合川市| 茶陵县| 贵溪市| 尖扎县| 盈江县| 桐庐县| 中宁县| 荆州市| 石棉县| 阳原县| 韶关市| 富蕴县| 荥经县| 丰城市| 滨海县| 黑山县| 江阴市| 连平县| 辰溪县| 礼泉县| 县级市| 平定县| 灵武市| 张家港市| 将乐县| 探索| 陆良县|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