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0章 益州使者

葉城,這裡曾經(jīng)是曹軍重要的物資中轉(zhuǎn)地之一,縣城西面巨大的倉城在一年前被江夏騎兵襲破,一把火燒成了廢墟,但曹軍很快又重建倉城,並將駐兵從一千人提高到五千人,嚴密防禦葉城。

這次曹軍南征,葉城再一次顯示了它的重要性,倉庫中堆滿了大量的糧食和軍械兵器,每天都有大量的糧食物資從這裡運去南陽郡或者汝南郡。

這天清晨,當葉城人一覺睡醒,很多人都被城外的一幕所震撼了,只見在縣城以北的曠野里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帳篷,就彷彿一夜春雨後生出的蘑菇,一眼望不見邊際,一桿高達數(shù)丈的大旗迎風飄揚。

除了氣勢壯觀的帳篷外,還有大量的曹軍士兵,一隊隊騎兵在大營外奔馳,將不知所措的商賈和行人從官道上驅(qū)趕出去。

這是曹操親率十七萬主力大軍抵達葉城,如果再加上安陸郡、宛城、樊城、上庸等處的軍隊,便已經(jīng)超過了三十萬,這幾乎就是曹操大軍傾兵而出,這一次徵南戰(zhàn)役,曹操勢在必得。

這時,從西面來了一隊軍馬,約二十餘人,每個人都騎著馬,爲首是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身材中等,容顏清瘦,顯得頗爲精明能幹。

離曹軍大營還有數(shù)百步,這一行人便被曹軍巡哨攔截住了,巡哨屯長見爲首之人容貌清雅,不像普通人,他也沒有出言訓斥,而是警示道:“前方是軍事重地,不得前行,請別處繞道!”

男子上前抱拳行一禮笑道:“在下是巴蜀使者,奉州牧之命前來拜見丞相,煩請帶我們前往大營。”

巡哨屯長聽說他們是巴蜀使者,倒也沒有爲難,便點點頭道:“既然是巴蜀使者,請隨我來!”

巡哨騎兵押送著使者隊伍向營門而去。

.......

中軍大帳內(nèi),曹操正在聽取司馬懿對安陸郡之戰(zhàn)的稟報,張遼奪取安陸郡在曹操的意料之中,並沒有什麼驚喜,相反,沒有能迫降文聘倒讓他有點遺憾。

“文聘是我思之已久的名將,可惜你們錯過了這次最好的機會,我感到很遺憾。”

曹操的語氣很溫和,但遺憾中已經(jīng)隱隱透出對張遼的一絲不滿,他在張遼臨行前已經(jīng)叮囑過他,務必生擒文聘,但最後還是讓文聘被救走,居然是在最後一刻被江夏軍救走,若不是顧及身份,曹操早就把報告摔到地上了。

司馬懿有些愕然,他沒想到曹操這麼看重文聘,張遼事先也沒有告訴他,他來面見曹操本想是回稟江夏騎兵之事。

此時曹操根本不關心騎兵,卻盯住了文聘之事,使司馬懿不得不順著曹操的思路回答。

“當時張將軍確實也是想活捉文聘,希望文聘能投降,但文聘絕不肯降......”

曹操似乎沒有耐心聽他說下去,他打開戰(zhàn)報問道:“戰(zhàn)報上說,文聘最後只剩下不到五百士兵了,是這樣嗎?”

“確實如此!”

“而你們卻有五萬大軍,一百人對付一人,也足夠了,大軍一擁而上,頃刻間就可以把他們?nèi)孔プ。钺徇€居然被人救走了,你們怎麼解釋?”

曹操心細如髮,在軍報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合理之處,但張遼並沒有解釋,這讓曹操十分不滿,他絕不允許下屬糊弄自己。

司馬懿後背出了一身冷汗,他沒有想到曹操居然這麼精明,他當然知道原因在哪裡?事到如今,他只得硬著頭皮實話實說。

“關鍵是圍困文聘並沒有傾力而上,只用了兩萬軍。”

“爲什麼不傾兵而上?”曹操負手冷冷問道。

“這是因爲我們想利用文聘爲?zhàn)D,引江夏水軍戰(zhàn)船來救援,我們便可以將江夏戰(zhàn)船困死在溳水之中,但沒有想到劉璟竟然是派騎兵來救援,騎兵來得突然,也十分犀利,只片刻間便殺透重圍,將文聘救走,丞相,這支騎兵非常強悍,真的不亞於高順的陷陣營騎兵。”

曹操的思路並沒有被司馬懿帶走,他仰頭望著屋頂,半晌才緩緩道:“當年新野之戰(zhàn),賈詡也是想用劉璟來引誘文聘之軍,但他卻是傾兵而上,一心抓住劉璟,後來我問他,既然是誘敵,爲何要拼命抓捕誘餌?賈詡就說,先抓住劉璟,落網(wǎng)爲安,至於誘兵,再用一個假劉璟被圍便可。”

說到這裡,曹操目光銳利地看了一眼司馬懿。淡淡道:“仲達,兵不厭詐,你還是要多學學啊!可惜曹仁愚蠢,白白將我的謀士拱手送給劉璟,至今仍是我心中之痛,只要賈詡不丟,縱然是五千騎兵皆陣亡,又有何妨?”

司馬懿滿臉羞慚,他聽懂曹操的話了,江夏騎兵不算什麼,江夏戰(zhàn)船更不算什麼,沒有生擒文聘纔是最大的失誤。

他低下頭,“卑職愚鈍,辜負了丞相的重託。”

“這件事和你無關,你不必自責,責任在主將張遼!”

曹操又冷冷道:“張遼出戰(zhàn)不力,縱走敵軍主將文聘,革去他中路軍主將之職,由趙儼代之,張遼回大營聽令。”

司馬懿深深嘆了口氣,文聘被救走,連他都爲張遼感到遺憾了,他現(xiàn)在才深深體會到,曹操對人才是何等看重了。

這時,大帳外傳來侍衛(wèi)稟報:“啓稟丞相,益州牧劉璋派使者到來,現(xiàn)在外求見。”

曹操點點頭,“讓使者進來!”

他又司馬懿道:“你先回去吧!我相信該對張遼說什麼,你也很清楚了。”

“是!卑職告退。”

司馬懿行一禮退了下去,曹操望著他背影走遠,心中的怒火才漸漸消了幾分,其實文聘也並不是那麼極爲重要,曹操只是對張遼不貫徹自己的命令而不滿,更重要是,他想在司馬懿心中留下一個求賢如渴的印象。

不多時,幾名侍衛(wèi)領著劉璋使者匆匆而來,使者跪下行拜禮道:“益州使者法正拜見丞相!”

曹操想了一想,笑道:“原來閣下就是扶風法孝直,我久仰你的大名了。”

法正從小便被譽爲神通,才華橫溢,在扶風郡很有名聲,他建安初年和好友孟達一起入蜀避災荒,但他被蜀中官僚派系排擠,一直得不到重用,使他頗感抑鬱。

這次出使曹軍,本應是別駕張鬆前來,但張鬆臨時生病,便推薦自己代他前來,卻沒想到曹操卻能說出自己的表字,令他頗爲驚訝,連忙道:“法正不敢受丞相之贊!”

曹操也只是在十幾年前聽說過法正的才學而已,由於法正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曹操也不知道他真正才華,所以也只是一笑了之,並沒有把他放在心上。

法正連忙取出劉璋的親筆信,雙手呈給曹操,“這是我家州牧的親筆信,請丞相過目!”

曹操接過信看了一遍,劉璋在信中表示,願送子去許都爲質(zhì),同時願爲曹操征伐南方提供軍糧,如果曹操願意,他可上書天子,尊曹操爲魏公,信中言辭頗爲諂諛。

曹操不由冷笑一聲,難道送子爲質(zhì),提供軍糧,自己的大軍就不滅巴蜀了嗎?

堂堂一州之牧,竟然短見若斯,令人鄙夷,而劉璟、孫權(quán)卻練兵合縱,同心抗敵,相比之下,劉璋不思聯(lián)合荊州、江東,只求自保,確實是平庸之輩,不足爲慮。

曹操合上信,又笑瞇瞇問法正道:“法孝直在益州官任何職?”

“下官出任軍議校尉。”

“以孝直之才,十幾年才混到一個軍議校尉,足見劉璋是昏庸之輩,無識人之明,若孝直願效力於我,我薦你扶風郡太守,如何?”

法正欠身道:“感謝丞相好意,但法正既爲使者,當忠於使命,不談私事。”

“如果孝直不願效忠於我,其實也可以選擇劉璟,此人雄才大略,不在我之下,他是天之驕鳳,是我曹孟德平生勁敵,劉季玉碌碌小人,不過是承父蔭之草雞罷了。”

法正沉默片刻回道:“公乃宰相之胸,言辭何以如此刻薄?”

曹操並沒有生氣,依然微微一笑,“你知道劉璋在信中寫了什麼嗎?”

法正搖了搖頭,“主公之信,不是人臣能隨意看。”

“你是使者,當然可以看!”

曹操把信遞給了他,法正遲疑一下,曹操說得沒錯,他是使者,不是信使,出使目的他應該知道,他接過了信,匆匆看了一遍。

法正的臉頓時脹得通紅,他沒想到劉璋竟然如此奴顏卑膝,難怪張鬆稱病不來,簡直就是莫大的恥辱。

“怎麼樣?”

曹操注視著他的表情笑道:“這樣的主公,不效忠也罷!”

法正心中長嘆一聲,起身深深施一禮,“下官出使是爲公事,願聞丞相公論!”

曹操看了他片刻,淡淡道:“我沒有什麼書面回信,只有一句口信,你替我轉(zhuǎn)告劉璋。”

……

【歷史上應該是張鬆出使曹營,因爲情節(jié)需要,改成了法正,事實上法正被益州集團排擠,不受劉璋重用,更不是劉璋心腹,而且地位也不高,這種重要出使,劉璋肯定不會派他來,所以法正出使曹營,有點不太符合邏輯。】

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816章 初戰(zhàn)匈奴第2章 一輛牛車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290章 攔路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21章 一簡戰(zhàn)書第327章 安陸激戰(zhàn)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73章 獲封新職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841章 禍及建業(yè)第92章 脣槍舌箭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32章 興師問罪第524章 激戰(zhàn)成都(一)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55章 攻城夜戰(zhàn)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528章 激戰(zhàn)成都(五)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1128章 漢魏決戰(zhàn)(中)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18章 初戰(zhàn)京口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zhàn)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327章 安陸激戰(zhàn)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943章 烏程激戰(zhàn)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14章 下馬威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564章 初戰(zhàn)歷城
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816章 初戰(zhàn)匈奴第2章 一輛牛車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290章 攔路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21章 一簡戰(zhàn)書第327章 安陸激戰(zhàn)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73章 獲封新職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841章 禍及建業(yè)第92章 脣槍舌箭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32章 興師問罪第524章 激戰(zhàn)成都(一)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55章 攻城夜戰(zhàn)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528章 激戰(zhàn)成都(五)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1128章 漢魏決戰(zhàn)(中)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18章 初戰(zhàn)京口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zhàn)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327章 安陸激戰(zhàn)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943章 烏程激戰(zhàn)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14章 下馬威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564章 初戰(zhàn)歷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东至县| 安新县| 武威市| 廉江市| 开平市| 德格县| 敖汉旗| 昌宁县| 上犹县| 碌曲县| 广南县| 南宫市| 赤峰市| 静乐县| 沁水县| 呼图壁县| 宜兰县| 牙克石市| 崇州市| 札达县| 瑞丽市| 新邵县| 舞钢市| 丹寨县| 耿马| 丰县| 汉寿县| 浦北县| 沙田区| 怀柔区| 资阳市| 邵东县| 双辽市| 泽普县| 什邡市| 普格县| 开封县| 宜州市| 武安市|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