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5章 兵危生疑

、、、、、、、、、、

時間漸漸到了半夜,劉正睡了一覺,他不放心,便走到洞門口和任平並肩坐下,拉過他的一半毯給自己也蓋上,笑道:“你睡會兒吧!我來接班。”

任平搖搖頭,“我還不困。”

劉正笑了笑,“看樣,你們比我想象的還要得力,完全沒有被落下。”

“我們這羣人都是貧苦出身,經歷了很多磨練,象我從小跟隨父親上山採藥,什麼樣的懸崖峭壁都爬過,這點行軍對我不算什麼?”

說到這,任平又很好奇地問道:“劉校尉是哪裡人,以前是做什麼的?”

劉正有些感嘆道:“我是一個孤兒,從小流浪,八歲時加入黃巾軍,一直跟隨廖老大混,連個名字都沒有,大家叫我猴五,那年搶劫集市遇到了主公,被他抓了,後來跟著廖老大投靠了他,州牧給我起名劉正,希望我能成爲一個正直的人,他就是我的大哥,我的再生父母,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也娶了妻,當了爹,還積功升爲校尉,每次想到這些,老鼻就一陣發酸。”

任平默默點頭,他又低聲道:“校尉覺得州牧能奪天下嗎?”

“當然能!”

劉正很嚴肅地看了他一眼,“我們所有弟兄都認爲他是真命天,是大漢王朝的振興者,跟隨他打天下,我們纔會有前途,纔有榮華富貴,以後你也要稱他爲主公。”

“卑職記住了。”

這時一名士兵快步走進山洞,低聲向任平和劉正稟報道:“啓稟軍侯和校尉,我們發現了情況。”

劉正連忙坐直身問道:“發現了什麼情況?”

“我們發現一支送糧隊,大概有四多輛鹿車,還有餘士兵護送,距離我們約有裡。”

旁邊任平藉口道:“現在是一更時分,他們還在趕,估計也是想進山洞休息。”

劉正冷笑一聲,“那就讓他們進洞吧!”

在狹窄崎嶇的山道上,一支由四輛鹿車組成的車隊正浩浩蕩蕩向東行駛,所謂鹿車就是人力獨輪車,是夷陵道上最常見的一種人力車,一車可運兩石多糧食,這次共運送一千石糧食,由一餘名士兵押送。

他們是奉命運送糧草前往秭歸縣,這並不是孤立的一支隊伍,這也是整個劉備命令中的一環,劉備下令將防禦從巫城縣推移到秭歸縣,那麼糧食也必須要及時運送,否則無法支撐秭歸縣的劉備軍隊。

隊伍很長,延綿約五六裡,不多時,牛車開始陸續抵達老君洞前,士兵們都疲憊之,命令鹿車原地休息,明天一早出發,他們自己卻紛紛向山洞內跑去。

車伕們低聲咒罵,但也無可奈何,這些車伕都是從秭歸縣和巫城強徵的民夫,地位低下,輪不到他們跑去洞裡休息,衆車伕將鹿車緊靠山壁,自己則靠在車輪上喝水吃乾糧,人一團,五人一堆,聚在一起聊天,渡過漫漫長夜。

更時分時,很多車伕都昏昏睡去了,這時,東面的山道上忽然出現大羣黑影,他們動作迅速,封鎖了老君洞,數名士兵衝了進去。

其餘士兵則奔向睡夢中的車伕,幾名車伕從睡夢猛然驚醒,卻發現一把雪亮的軍刀架在自己脖上,車伕們紛紛嚇得魂飛魄散。

山洞中的慘叫聲不斷傳來,但一刻鐘後,老君洞中又變得死一般安靜,鷹擊軍下手狠,除了留下兩名活口,其餘士兵全部屠殺,他們剝下士兵衣甲,將屍體拋入長江,又將糧食全部拋入江中,這才命所有鹿車掉頭,重新返回巫城。

秭歸縣對岸,劉備的一萬兩千軍也在一片平坦之地紮下了大營,雖然他渡江時遭遇荊州軍的強力阻擊而失敗,但畢竟秭歸縣還在他的手中,他當然不會輕易撤走。

而且巫山的援軍趕到秭歸,憑藉秭歸縣的高大堅固,以及利守不利攻的地勢,再加上數千人防守,就算荊州軍隊再多,也很難攻下。

不過劉備也有一個很大的擔憂,那就是秭歸縣的糧食問題,自從多年前劉表攻佔宜都和建業兩郡後,巴蜀和荊州的關係交惡,劉璋一下令停止荊蜀貿易,雖然後來關係略有緩和,但生鐵、糧食等戰略物資還是不準運出巴蜀。

這樣一來,便使得各縣幾乎都沒有存糧,除了爲謀取巴蜀而特地在巫城囤積的五萬石糧食外,各縣糧食根本就無法養活多少軍隊。

如果巫城的糧食不能及時運到秭歸縣,那麼秭歸縣能堅持多久?更讓劉備心煩意亂的是,他無法和近在對岸的秭歸縣取得聯繫,他的信鴿只能送去巫城,再從巫城轉到秭歸縣。

可問題是,他只能送信,而信卻回不來,他根本就不知道對岸發生了什麼事,他只是看到秭歸縣城頭豎起了援軍大旗,才知道巫城援軍趕到了秭歸縣。

但來了多少援軍,主將是不是劉封?他卻一無所知,他更擔心巫城有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及時給秭歸縣運送糧食?

大帳內,劉備正在口述命令,記室參軍馬謖揮筆如飛,記錄劉備的命令,“巫城要不惜一切代價向秭歸運送糧食,十天之內,必須要有一萬石糧食上,並責令劉封加強對巴東郡的防禦,防止蜀軍從西面偷襲巫城,此次秭歸保衛之戰,不會近日解決,兩城需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另外,要注意內部安全,尤其是龐.....”

說到這,劉備又改口道:“凡所有可疑之人,不管身居何職,一律要嚴密監視,謹防背叛。”

劉備口述完,馬謖也揮筆而就,他將信箋交給劉備,劉備看了看,便吩咐道:“就這樣吧!立刻放信出去。”

馬謖匆匆去了,劉備背手又走了幾步,問親衛道:“還有多少信鴿?”

親兵抱拳道:“啓稟皇叔,除今天外,還剩下兩對信鴿。”

劉備心中不由懊惱,這樣只能再送兩封信了,早知道他就從宜都多帶一些信鴿過來,想到宜都,劉備猛地想起一事,那就是關羽在江陵奪船怎麼樣了,如果能奪下江陵全部戰船,除了不用擔心劉璟軍隊渡江南下外,他們還有了隨時奪取南郡的本錢。

可是已經過去七天了,二弟那邊卻沒有一點消息,讓劉備也不由有些擔憂起來,眼看荊州援軍已到,江陵的防禦也必然會增強,二弟會不會出什麼問題?

劉備心中生出一絲莫名煩惱,各種不安和擔心交織在一起,使他憂心如焚,揹著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現在真的有一種不想再打下去念頭,只要劉璟將軍隊全部還給他,他性就放棄巴蜀了。

就在這時,一名親衛在帳門口稟報:“啓稟皇叔,公安縣緊急快報!”

劉備快步走出大帳,一名報信兵飛奔而來,單膝跪下稟報道:“啓稟皇叔,關將軍奪取江陵戰船失敗,關將軍和小將軍不幸被俘!”

“啊!”

突來的消息儼如一聲驚雷在劉備頭頂炸響,他連連後退兩步,目瞪口呆地盯著報信兵,就彷彿他說錯了名字一般,報信兵又低頭重複道:“二將軍和小關將軍不幸被俘。”

劉備只覺心中一陣絞痛,眼前一黑,仰面栽倒在地,嚇得親兵們紛紛奔上來,“皇叔!皇叔!醒一醒。”

按照劉備的部署,巫城駐兵六千人,由他的義劉封爲主帥,副軍師龐統輔佐,軍權由劉封和龐統共掌,由於劉封親率四千人趕赴秭歸縣,那就應該由龐統來執掌巫城。

但事實上,劉封並沒有把軍權交給龐統,而是交給了自己的副將傅士仁。

當然,劉封用的藉口很好,龐公爲謀士軍師,不諳行軍打仗之事,可輔以謀略,這實際上就是把龐統排斥出他的權力範圍。

作爲劉備的義,劉封很瞭解父親的心思,龐統因爲叔父龐季背叛南郡之事而被父親猜疑,但又沒有證據說龐統也參與同謀,所以便把龐統放到巫城來,實際上是讓自己監視他。

既然明白父親的心思,劉封怎麼可能把軍權交給龐統,甚至連他提出了種種策略也表面敷衍,實則一概不採取,龐統屢遭挫折,使他有些心灰意冷了。

房間裡,龐統正在奮筆而書,給劉備寫一封長信,他認爲巴蜀系和東州士矛盾深,龐羲和嚴顏面和心不和,可以利用他們的矛盾,將巫城縣交給嚴顏,必能引發嚴顏和龐羲的內訌。

龐統也記不清這是自己給劉備寫的第幾份建議書了,包括他建議劉備鼓勵貿易,開礦鑄錢,發展軍屯,獎勵軍功等等一系列富民強兵之策。

但劉備沒有給他任何答覆,讓他著實感到萬分失落,如果這封建議書劉備再不理睬自己,他決定就返回隆中隱居,再不過問天下之事。

這時,他的小書童端一杯茶推門走了進來,龐統用筆尾指了指桌,“就放在旁邊吧!”

小書童將茶杯放在桌上,卻站著一旁沒有走開,龐統看了他一眼,有些奇怪地問道:“還有什麼事嗎?”

小書童有些猶豫道:“剛纔我去廚房煮茶,發現張伯不見了,變成一個陌生人,我問他是誰,他說是新來服侍公之人,我又發現院外面躲著幾個帶刀的人,他們說是來保護公安全,前院後院都有。”

龐統一怔,隨即勃然大怒,天下誰會來害他,這分明是來監視他,他將筆往桌上重重一拍,開門走了出去,高聲喊道:“躲在暗處的人,給我統統出來!”

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73章 獲封新職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169章 斬馬刀第40章 蒯越之勸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39章 化解危機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56章 再回劉府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67章 竹林試刀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21章 一簡戰書第596章 討價還價
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73章 獲封新職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169章 斬馬刀第40章 蒯越之勸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39章 化解危機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56章 再回劉府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67章 竹林試刀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21章 一簡戰書第596章 討價還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昌图县| 福贡县| 广水市| 道孚县| 五大连池市| 汾西县| 达州市| 山阳县| 英超| 南和县| 娄底市| 天水市| 万宁市| 星子县| 凤翔县| 周宁县| 准格尔旗| 运城市| 清新县| 含山县| 滕州市| 罗平县| 平顶山市| 安西县| 凤城市| 浪卡子县| 长宁县| 马关县| 乌鲁木齐县| 汤原县| 高安市| 青铜峡市| 图木舒克市| 罗定市| 涟源市| 明水县| 肇源县| 东乡县| 永城市|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