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68章 一觸即發

楊青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躺在一張‘牀’榻上,傷口也包紮好了,旁邊就坐在大將蔡進,他急忙要掙扎起身,蔡進卻按住他,“不要動,當心迸裂了傷口。”

楊青躺下,忍不住哭了起來,“將軍,曹軍栽贓我們,說我們帶違禁兵器,把人和貨物都帶走了。”

這種事情蔡進也有所耳聞,沒想到蔡家也遭遇到了,他冷冷問道:“你沒告訴他們,你們是蔡家的商隊嗎?”

“王執事說了,但爲首軍官則說我們是將軍派去的探子,變得更加兇狠。”

蔡進心中惱火,連最起碼的面子都不給,樂羣欺人太甚,他便對楊青道:“你好好養傷,這件事我來處理。”

蔡進走了出來,問救回楊青的巡哨軍侯道:“對方是什麼人?”

“有弟兄認識那名巡哨軍官,是樂羣之子樂弈。”

蔡進沉‘吟’片刻,吩咐左右,“去把許先生請來!”

許先生叫做許召,現任葉縣駐軍主薄,他的家族是葉縣望族,從前和曹軍往來比較密切,片刻,許召匆匆趕來,施禮道:“葉將軍找屬下有事嗎?”

“是這樣,我家族的一支商隊被樂羣之子擄走,我覺得這裡面有點誤會,想煩請許先生去一趟昆陽縣,給樂羣說一說,請他給我一個面子,把人和貨物放回來。”

許召和從前的曹軍主將李典關係不錯,李典被劉虎俘虜後,他對李典照顧有加,後來合‘肥’戰役結束,李典也被放了回去,一直對他心有感‘激’,如果昆陽縣主將是李典,那麼這對他而言就是小事一樁。

但現在昆陽縣主將換成了樂羣,他們從未打過‘交’道,而且據說這個樂羣極爲貪賂,他未必肯給蔡進面子,但許召也沒有辦法,只硬著頭皮答應了。

許召帶著兩名隨從騎馬前往昆陽縣,離昆陽縣還有十里時,旁邊樹林內忽然衝出一支騎兵,將他們團團包圍,爲首之人正是樂羣之子樂弈,他和父親樂羣一樣狡詐,知道蔡進會派人來‘交’涉,便躲在這裡等候,果然抓了個正著。

“你們是什麼人?”樂弈惡狠狠問道。

許召穿著漢軍文官軍服,他拱手道:“在下葉城漢軍主薄許召,奉蔡將軍之令,前來見你們樂將軍,請帶路!”

“哼!我還正要去找蔡進,他派探子進入昆陽境內,是什麼意思?”

許召一怔,“閣下是何人?”

“你休管我是何人,你若要去見主將,我這就帶你去。”

許召見他們一個個殺氣騰騰,面‘色’不善,他心中暗忖,‘莫非這就是樂羣之子?若跟他去,定會被害了‘性’命。’

他勉強笑道:“我是來給樂將軍送信,若你們願代勞,我就不去了。”

他取出蔡進的信,遞給樂弈,樂弈雖和他父親一樣貪財,但也不魯莽,他知道不能胡‘亂’殺對方的官員,他的目的就是阻止對方去見父親。

他接過信道:“我自會把信給主將,你請回吧!”

許召拱拱手,調轉馬頭便匆匆忙忙走了,樂弈見他走遠,冷笑一聲,將信撕得粉碎,一揮手令道:“我們走!”一隊騎兵急速向昆陽縣奔去。

許召回到葉縣,卻沒有說實話,他告訴蔡進,他在半路被樂弈率軍攔截,威脅他的‘性’命,信也被樂弈搶走,他僥倖逃了回來。

蔡進沒想到樂弈竟如此無禮,他心中惱火萬分,但他是個謹慎之人,不敢擅自採取行動,便立刻發了一封鴿信給宛城文聘,簡要向他彙報了此事。

黃昏時分,蔡進站在城頭注視著遠方,心中有一絲傷感,這些年他受蔡家連累,升職也受到了影響,像霍峻、向寵等荊州派系將領都升爲偏將,他的師父文聘更是升爲襄宛都督,而他卻止步於中郎將,雖說劉璟待他也不薄,還封他爲亭侯,但他想再向上走,恐怕就難了。

根本原因就在於蔡家不識時務,佔據了太多良田,又目光短淺,以爲襄陽官府不敢動他們,當初父親要求家族只保留五百頃土地,其餘上繳官府,卻遭到家族上下強烈反對,父親也氣得一病不起。

蔡進至今還記得父親去世前拉著自己手說的一番話,若能勸服家族,固然是最好,但如果家族不思改過,他可以和蔡家割裂,自立家族,劉璟一定會念舊情,委予他重職。

本來父親去世後,應該是由他繼承家主之位,不料家族十幾名長老卻修改了家主繼承規則,一致推舉明善房的蔡林爲家主,很明顯就是不讓他繼承父志,這令蔡進對家族已心灰意冷。

此時他又想起父親臨終前的話,難道自己真要和蔡家割裂,自立家族嗎?

只是因爲蔡家在十年前已經分裂過一次,蔡瑁在鄴都建立了新蔡氏家族,自立爲家主,蔡進不忍心家族再次分裂,所以他一直沒有實踐父親的遺言,但此時,他心中忽然涌現出和家族決裂的強烈願望,蔡進不由慢慢捏緊了拳頭。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至,大喊道:“將軍,都督的急信。”

蔡進‘精’神一振,這是師父給他回信了,他連忙道:“快把信給我!”

士兵將一管鴿信遞給了蔡進,蔡進展開鴿信,瞇眼細看,只見信上只有四個字‘挑起事端!’

蔡進緩緩點頭,他明白師父的意思了。

........

葉縣和昆陽縣的邊界其實是一條小河,當地人叫做柳水,小河長約五十餘里,最後注入淯水,河‘牀’不寬,河面最寬處也只有四丈,最窄處不到兩丈,葉昆橋便架在這條柳水上。

柳水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河‘牀’兩邊長滿了柳樹,一到仲‘春’時節,柳絮漫天飛舞,蔚爲壯觀,但自從曹漢在這裡形成對峙之勢後,這裡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每天都有各自的巡哨士兵在柳水兩岸來回巡邏。

入夜,一支三十餘人的曹軍巡哨隊正和往常一樣在柳水北岸巡邏,他們不時留意對岸的動靜,遇到對岸漢軍的巡哨士兵也是每天晚上都會發生之事,罵幾句,或者扔幾塊石頭,對曹軍士兵而言,也算是一種苦中取樂。

但今天晚上他們卻一直沒有遇到對岸的漢軍巡哨隊,幾名士兵忍不住嘟囔起來,“人家都有放假休息,我們卻每天都要幹苦差。”

“閉嘴!好好巡邏。”爲首屯長回頭罵了士兵們一句。

就在這時,四面忽然涌出了無數的黑影,將他們團團包圍,曹軍巡哨隊嚇得面面相覷,不知發生什麼事?爲首屯長認出了對方,竟然是漢軍士兵,足有兩三百人,舉起弓弩對準了他們,他心中一陣發憷,膽戰心驚問道:“你們.。要做什麼?”

爲首漢軍將領一揮手,“將他們統統拿下!”

一夜之間,曹軍五支巡哨隊悉數被漢軍抓走,此事驚動了曹軍主將樂羣,他心中大怒,次日一早率領三千士兵衝到葉昆橋。

此時蔡進也早有準備,他已率領數千士兵埋伏在橋南岸的樹林內,等著曹軍上鉤。

樂羣等了片刻,見沒有漢軍巡哨上前詢問,他心中急躁起來,回頭對一名牙將令道:“你帶五百弟兄殺過去,給我抓一支漢軍巡哨回來。”

“遵令!”

牙將一揮手,率領五百手下衝過了葉昆橋,向漢軍時常巡邏的官道奔去,但只奔出百步,兩邊樹林內傳來一聲梆子響,樹林內‘亂’箭齊發,曹軍士兵措不及防,頓時被‘射’翻百餘人,其餘士兵被嚇得魂飛魄散,掉頭便逃,又是一陣‘亂’箭‘射’來,這一次箭矢更多更密,‘射’翻了兩百餘人,連曹軍牙將也身中數箭,當場從馬上栽落。

遠處的樂羣大吃一驚,漢軍竟然有埋伏,他急命左右後撤,兩千五百曹軍如退‘潮’一般向後撤退,足足撤出一里,才慢慢停下,進入葉縣地界的五百曹軍只有八十餘人逃了回來,還有不少人身上帶著箭傷,損失慘重。

樂羣遠遠望著站在柳水對岸的漢軍士兵,氣得渾身發抖,漢軍明顯是用計謀引自己上當,他再也忍無可忍,喝令道:“三軍列隊,殺上去!”

曹軍迅速列隊,一隊隊士兵手執盾牌,緩緩向柳河靠攏,這時,漢軍已排出箭陣,一千支軍弩對準了緩緩靠近的曹軍士兵,但曹軍並沒有進入弓弩‘射’程,而是在一百五十步外和漢軍對峙。

樂羣此時已漸漸冷靜下來,他不明白漢軍爲何會突然挑起事端,但漢軍這樣做必然是有所目的,自己不能太沖動,以免落入了漢軍的陷阱。

他派一名士兵上前去大聲喝問:“雙方各自巡邏,漢軍爲何要抓我們的巡哨士兵?”

漢軍卻不理睬,也不回覆,反而一支箭從喊話士兵頭頂‘射’過,嚇得士兵逃了回來,就在這時,曹軍身後忽然鼓聲大作,只見一支漢軍從後面殺來,後面士兵防備不及,頓時一陣大‘亂’。

蔡進立刻喝令道:“殺上去!”

三千漢軍齊聲吶喊,一鼓作氣衝過了葉昆橋,向曹軍殺去,曹軍腹背受敵,‘混’‘亂’中各自逃生,樂羣見勢不妙,撥馬向西而逃,曹軍大敗。

漢軍一路追殺,殺得曹軍哭爹叫娘,投降士兵不計其數,北撤道路已被漢軍阻截,樂羣無法回城,只得率殘兵向西落荒而逃,此時在昆陽守城的樂弈聽說漢軍大舉進攻,父親已大敗,去向不明,他心中慌‘亂’異常,擔心自己守不住城池,便放棄了昆陽縣,率領守城士兵向北撤離。

昆陽陷落,漢軍佔領了潁川郡的第一個縣城,昆陽縣,南陽局勢發生了驟變,許都主將曹真立刻向鄴都發八百里加急快報,同時向襄城縣派兵兩萬,漢軍主將文聘也向葉城增兵一萬五千人,戰爭‘陰’雲開始籠罩在潁川郡上空,戰局一觸即發。

.........

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90章 血戰突圍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11章 舌戰蔡瑁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2章 蒯蔡兩族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198章 告密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736章 身陷泥潭
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90章 血戰突圍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11章 舌戰蔡瑁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2章 蒯蔡兩族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198章 告密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736章 身陷泥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宁县| 锡林浩特市| 乌鲁木齐市| 巴彦淖尔市| 兰州市| 教育| 仁化县| 桂阳县| 江都市| 双牌县| 泗阳县| 延边| 孟连| 屯留县| 兴城市| 兰州市| 青冈县| 治县。| 女性| 伊春市| 丘北县| 敖汉旗| 桂东县| 本溪| 商水县| 伊春市| 兴化市| 阳曲县| 福建省| 江西省| 博湖县| 海晏县| 洛隆县| 堆龙德庆县| 林周县| 邵阳市| 台安县| 郴州市| 牡丹江市| 襄垣县| 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