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9章 江夏書院

想到這,劉璟笑瞇瞇問陸績道:“公紀兄是幾時到的?怎麼會想到來襄陽?”

陸績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只是一時找不到好的託詞,只得勉強笑道:“我昨晚方到,和龐公有半師之誼,這次是特地來探望龐公,和公事無關。”

“原來如此!”

劉璟故作恍然大悟,笑道:“我還以爲公紀兄是奉吳侯之命出使荊州呢!”

停一下,劉璟又意味深長地問道:“是這樣嗎?”

陸績確實是奉孫權之命出使荊州,不過不是拜訪荊州官方,而是來了解荊州局勢,順便尋找一些才俊之士爲江東效力。

陸績的父親陸康和龐德公關係極好,故陸績年少時曾來鹿‘門’書院求學,雖沒有正式拜龐德公爲師,但因爲父親的緣故,也和龐家關係十分密切。

孫權也知道陸績和龐家的關係,所以這次派陸績來荊州,就是希望他能利用這種關係爲江東招攬人才。

孫權尤其欣賞龐山民和龐統,他特地寫了親筆信給龐德公,希望能讓二龐來江東爲官。

不過他還沒有來得及把信拿給龐德公,劉璟便前來拜訪。

劉璟的坦率之言使陸績臉一紅,尷尬地撓撓頭,他是個書生,不擅言辭,也不會說謊,對官場的爾虞我詐一竅不通,竟不知該怎麼回答劉璟的試探。

這時,旁邊龐統冷冷道:“劉司馬太小看吳侯了,一年多以前,江東國母去世,吳侯曾派人來荊州報喪,結果被‘亂’棍打出荊州,如此奇恥大辱,劉司馬以爲吳侯還會派使者來荊州嗎?”

對一個人的印象往往是由最初的一些細節決定,龐統對劉璟的態度就是這樣,儘管劉璟在柴桑、在江夏作戰壯烈,令無數士人敬仰,但始終難改龐統對他的厭惡。

龐統不喜歡劉璟,是因爲最初見面時的一件小事,當時劉璟把白龍短劍送給鄧艾,並對他說了一句,‘若誰敢辱你父親,用此劍殺了他!’

正是這句話令龐統對劉璟極爲反感,鹿‘門’書院之人就是這麼隨便可殺的嗎?

劉璟有些奇怪地看了龐統一眼,又微微一笑,“成大事者,不拘於小節,若吳侯連這點‘胸’襟都沒有,何以心懷天下,公紀兄,我說得對嗎?”

陸績臉脹得更紅了,結結巴巴道:“我對公子說了....我是‘私’事來荊州,和吳侯....無關。”

“呵呵!我只是隨口問問,公紀兄不用緊張,是不是其實都無所謂,與我無關。”

陸績的緊張已經使劉璟明白了一二,陸績一定是奉了孫權之命,只不過未必是拜訪荊州,如果是公對公,他現在應該出現在州衙,而不是鹿‘門’書院。

或許是孫權是另有任務‘交’給他,想到另有任務,劉璟又忍不住看一眼龐德公,見龐德公的表情有點不自然,心中不由暗忖,‘難道孫權是爲了鹿‘門’書院?’

鹿‘門’書院是荊州頂尖人才聚集之地,如諸葛亮、龐統、徐庶、馬良、蒯祺、崔州平、石廣元等等,都是出身鹿‘門’書院,天下人人皆知,孫權又豈能不知?

劉璟心中有些明白過來,這必然是孫權的手伸進了荊州。

一直沉默不語的龐德公察覺到了劉璟對陸績的疑心,其實他也猜到陸績是爲自己而來,只是這件事他不想讓劉表知道,以免影響到龐季的仕途。

龐德公擺擺手笑道:“今天不談時局,璟公子當初‘玉’成孔明婚事,我非常感‘激’。”

龐德公也知道了當初孔明訂婚的真相,雖然劉璟有些胡鬧,但結果卻令人很滿意,更重要是,龐德公要把話題轉開。

劉璟也笑了起來,“那件事是劉璟魯莽,險些好心辦了壞事,現在想一想,還是有點後怕,萬一有所閃失,豈不是讓黃家丟盡臉面,所以此事還是少說爲妙。”

龐德公一笑,也不再多說,劉璟又將話題轉到正事上,“我今天前來拜訪龐公,是想和龐公商量一件事,希望能得到龐公的幫助。”

龐德公點點頭,“璟公子但說無妨!”

“是這樣,我決定在江夏建造一座書院,給一批有志於研究學問的才俊提供一個修學之所,只是我沒有經驗,想請龐公協助我建立這座書院。”

龐德公倒有了幾分興趣,捋須笑道:“讀書人大多是窮人,還要養家餬口,璟公子有沒有考慮過他們的衣食,餓著肚子可沒法讀書啊!”

劉璟微微一笑,“我自然考慮到了,如果進江夏書院研究學問,房宅不成問題,每月都會有錢糧,比起荊州只會多不會少,每月一石米,三千錢,在江夏也是富足寬裕人家了,同時,每名才俊我還會給他兩百畝武昌近郊上田,完全給他解除後顧之憂。”

中堂內頓時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呼,劉表雖然每個月也會撥一點糧米給北方逃難的士族,但數量很少,而且斷斷續續,餬口都不夠,很多讀書人還要另外找一些抄書的活計,以養家餬口。

衆人卻沒有想到,劉璟竟如此出手寬綽,不僅錢糧豐足,還有房宅安置家小,而且還給兩百畝武昌近郊的良田,這對讀書人簡直就是致命的吸引。

連陸績也暗暗心驚,這個劉璟很有魄力啊!

龐德公也有點坐不住了,他連忙又問道:“那這個書院需要招募多少人?”

劉璟比出一根指頭,“只招百人!”

才招百人,旁邊龐山民忍不住道:“這豈不是要爭破頭。”

劉璟點點頭笑道:“所以我要請龐公幫忙,當然不是誰都可以去江夏書院,我想以考試擇才,煩請龐公替我把這個關。”

龐德公這才明白劉璟的意思,原來是要試取擇優,這倒是一個很新鮮的辦法,劉璟找到自己,就是想利用自己和鹿‘門’書院的名聲。

龐德公沉‘吟’一下,又問道:“公子對參試的人有什麼要求?比如背景、家庭、籍貫等等,希望璟公子能坦率地告訴我。”

劉璟緩緩道:“我只有八個字,無論貴賤,唯纔是舉!”

滿坐愕然,若只要才,德怎麼辦?

龐德公深深看了劉璟一眼,捋須欣然答應了委託,“璟公子如此信任老夫,我又怎能不答應,好!這件事我會全力協助公子。”

...........

劉璟和陸績都先後告辭而去,其餘子弟也各自散了,中堂裡只剩下龐氏叔侄三人,人剛散盡,龐統便急切地說:“二叔,劉璟的要求怎麼能答應?他分明是要將龐家放在火上烹!”

龐德公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士元,我發現你對他偏見頗深,這是爲何?”

龐統半天才平靜地答道:“侄兒對他沒有什麼怨恨,只是就事論事。”

旁邊龐山民眉頭一皺道:“父親,其實孩兒也覺得士元說得有道理,劉璟所謂辦書院,就是變著法子招攬才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父親要助他一臂之力,劉表會怎麼看我們龐家?”

龐德公冷笑一聲,“哼!明眼人都看得出,你的意思是說,惟獨你父親是瞎子,是吧!”

龐山民嚇一跳,慌忙跪下,“父親誤會了,孩兒絕無此想法。”

龐德公狠狠瞪了他一眼,“起來吧!”

龐德公又見侄子‘欲’言又止,便道:“士元,你有什麼話就直說。”

龐統嘆了口氣,他是對劉璟頗有偏見,很是厭惡他,所以當劉璟請鹿‘門’書院幫忙,他心中充滿了牴觸。

當現在他發現叔父另有想法時,他便漸漸冷靜下來,也意識到了叔父的考慮並不簡單。

“二叔,侄兒的意思是說,劉璟此人心機很深,辦江夏書院,侄兒覺得他是一石二鳥之計,一方面是想借機招募人才,另一方面他其實也是在打龐家的主意,帝王世家,侄強而子弱,必會暗藏兇機,他是劉表之侄,表面上劉表不會有什麼反對意見,可骨子他卻很忌諱劉璟,侄兒勸叔父三思而後行。”

龐德公微微嘆息一聲,“這些我都明白,龐家從來獨立,豈會受奪嫡之爭影響?你們知道我爲何要幫他,就是因爲他那句話,‘無論貴賤,唯纔是舉’,這句話打動了我。”

龐統和龐山民都沉默了,過了片刻,兩人施一禮,慢慢退了下去,龐德公卻叫住了兒子,“山民,你等一下。”

龐統退了下去,房間裡只剩下龐德公父子,良久,龐德公沉聲問道:“你知道爲何給你起名爲山民?”

“父親從小告訴過我,專心學問,不求聞達於諸侯,寧願做一山中小民。”

龐德公點點頭,“劉表也不止一次邀請我做官,但都被我拒絕了,我是不想做官。但我並不想讓你真的一輩子做山民,我也希望你‘胸’懷抱負,濟民於天下。”

龐山民跪了下來,“孩兒願聽父親安排!”

龐德公笑道:“其實我一直在等待機會,雖然讓你做荊州之官易如反掌,但我看不上劉表這個人,不管是他還是他的兒子,都成不了大事,曹‘操’雖是雄才大略,可惜他將天子當傀儡,此人不是我的志向,但我現在有了想法。”

龐山民緊咬嘴‘脣’,低頭不語,他不知道父親說得是江東,還是江夏?

龐德公微微笑了起來,“山民,你也準備一下吧!參加江夏書院的考試,再問問士元,如果他也願意,那麼你們一併去江夏。”

“可是父親是主考,這...這合適嗎?”

龐德公眼中‘露’出一絲孩子般的調皮神‘色’,捋須笑道:“幫他做那麼多事,他總該有點謝禮吧!我要幾個名額,也就算謝禮了,偶然爲之,無妨!”

...........

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36章 赤壁酒館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43章 可疑之人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65章 請君入甕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32章 興師問罪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3章 無妄之災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2章 一輛牛車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54章 兩個方案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96章 欲迎還拒第85章 火燒博望坡
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36章 赤壁酒館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43章 可疑之人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65章 請君入甕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32章 興師問罪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3章 無妄之災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2章 一輛牛車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54章 兩個方案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96章 欲迎還拒第85章 火燒博望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彩票| 洪泽县| 准格尔旗| 双流县| 翁牛特旗| 罗山县| 简阳市| 会宁县| 静海县| 陇南市| 长阳| 黄石市| 柳河县| 木里| 高雄市| 贵港市| 昭苏县| 屏南县| 大厂| 青河县| 江源县| 浏阳市| 两当县| 宁都县| 宜兴市| 永福县| 双桥区| 会理县| 堆龙德庆县| 沐川县| 扶绥县| 株洲县| 大名县| 沙田区| 阿合奇县| 双峰县| 滁州市| 乌什县| 蒲江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