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2章 引刀待發

、、、、、、、、、、

宜都縣外江面上,一千五艘戰船密集地鋪在江面之,儼如過江之鯽,規模浩大。

這便是即將西征巴蜀的七萬荊州大軍,他們在宜都城外的江面上已經集結了兩天,等待著最後的出命令。

所謂的荊南之戰不過是他們大軍集結的藉口,荊州爲此做了數月充分的準備,十萬石糧食,無數軍械物資,一萬多匹騾馬牲畜,並動員了兩萬船伕和萬後勤民夫。

荊州幾乎將赤壁大戰的戰利幾乎全部投入了這場戰爭之中。

七萬大軍兵分兩,一由老將黃忠爲主將,廖化爲副將,率兩萬軍走陸,另一則是劉璟親率五萬大軍走水,水陸並舉,將一舉奪取巴蜀。

碼頭上,劉璟正在向數名軍侯以上將領進行出征前的最後動員。

“各位將軍,益州劉璋已在不久前去世,他的兩個兒爲爭奪繼承之位而爆了內戰,而在巴東郡,東州士軍隊和巴蜀本土軍隊也爆了戰爭,這是我們的機會,荊州軍的大旗從此要在巴蜀上空飄揚......”

說到這,劉璟緩緩看了衆人一眼,見衆人神情肅穆,目光裡充滿了緊張,就彷彿要去參與一場血與火的大戰,他笑了笑道:“各位將軍也不用緊張,奪取巴蜀,我們的實力佔有絕對優勢,劉璋新死,人心混亂,還有數萬軍隊陷於漢中,這一戰只要我們不冒險,不出昏招,最多兩個月內,我們必能拿下巴蜀,到時所有參戰將士都會有厚賞!”

最後一句話使軍官們一片歡騰,碼頭上的氣氛頓時變得熱烈起來,劉璟又擺了擺手,碼頭軍官們再安靜下來,劉璟這才下令道:“一個時辰後出,現在都回去準備!”

軍官們紛紛散去了,這時,司馬懿帶著一名報信兵匆匆上來道:“州牧,有巫城剛剛送來的消息。”

報信兵上前單膝跪下,將一封信高高舉起,“這是我家守給州牧的求援信!”

劉璟迅接過信,他心中也生出一絲莫名的擔憂,在他出徵前竟然收到了龐羲的求援信,使劉璟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看了看信,是龐羲被嚴顏擊敗,現在兵微勢小,龜縮在巫城縣內,懇求荊州出兵援助。

“究竟是巴東戰敗,還是巫城軍隊戰敗?”龐羲在信中沒有寫清楚,劉璟又追問報信士兵道。

“啓稟州牧,先是巴東戰敗,龐俊將軍陣亡,嚴顏軍隊一追殺逃跑的殘兵到巫城,氣焰非常囂張,龐守憤恨出擊,結果又中了埋伏,被殺得大敗而歸。”

“那現在巫城還有多少軍隊?”劉璟又問道。

“龐守已把秭歸縣守軍調去巫城,兵力不足千。”

“我知道了!”

劉璟讓親兵將報信兵帶了下去,這時,司馬懿微微笑道:“看來這個嚴顏也頗會用計,將是一塊我們西進的絆腳石。”

“軍師不用擔心,嚴顏雖有點謀略,但螳臂無法擋車,我們大軍西進,必會將他的兩萬軍碾得粉碎!”

劉璟凝視遠處的一片綠油油農田,他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春天出征,這是我的罪過啊!”

說完,他轉身向大船走去,喝令左右,“準備出了!”

一個時辰後,隨著巨大的戰鼓聲敲響,一千五艘戰船掛起風帆,千帆如雲,異常壯觀,船隊浩浩蕩蕩向巴蜀駛去,正式拉開了荊州西擴的大幕。

鄴都,夜幕下,一輛馬車緩緩停在丞相府前,荀攸在一名家僮的扶持下,從馬車裡出來,府門臺階上,十幾人挑著燈籠,將府門前照如白晝,等候在臺階前的曹植連忙迎上前,躬身施禮道:“父親在書房等候世伯,請先生隨我來!”

荀攸點點頭笑道:“究竟生了什麼事情,你父親這麼急著找我來?”

“具體侄兒也不知,好像和益州有關。”

“哦!益州方面有消息來了?”荀攸捋須問道。TXT小說網 網 站

“就在剛纔,益州有快信送來,父親顯得很震驚,估計消息不好。”

益州傳來不好的消息,是在荀攸的意料之中,月初他就給丞相說過,劉璟集結大軍在江陵,名義上是攻荊南,實際上是在準備對巴蜀用兵了,他提出個建議,一是讓天下詔,明確各諸侯的勢力範圍,不給劉璟越境進攻益州的藉口。

其次建議曹軍大舉增兵汝南,對安陸郡施壓,讓劉璟不敢輕舉妄動。

第個建議則是提醒劉璋增兵巴東郡,加強益州自身防禦,但不知爲什麼,丞相併沒有采納前兩個建議,也沒有向他解釋原因,不過荀攸能猜到一二,關鍵是丞相心態和從前不一樣了,自從赤壁慘敗後,丞相明顯從進攻轉爲防禦,關注點也從軍事轉到政治,失去了從前的銳勁。

當然,荀攸也能理解,赤壁大戰使中原物資財力損失大,至今還沒有恢復,再想大規模出兵顯然不現實,但更重要是丞相年事已高,不再有從前的銳氣,轉而更注重自己在漢朝的地位。

相反,劉璟卻年輕銳勁,充滿了朝氣蓬勃,兵精民附,又有賈詡、司馬懿這樣的頂尖人才輔佐,擴張大業處於上升期也就在情理之中。

坦率地說,荀攸也沒有抑制劉璟西擴的良策,除非讓荊州生內亂,但似乎又不可能,江東也更不是威脅,想來想去,也只有出兵干涉一條了。

荀攸跟隨著曹植快步來到內堂,這裡是曹操召集心腹幕僚商議軍國大事之地,只見丞相獨自一人在堂上來回踱步,顯得憂慮很重,這讓荀攸有一種莫名的傷感。

以前五大謀士,郭嘉病故,賈詡投降劉璟,叔父轉向朝廷政務,不再爲丞相謀策,而程昱在赤壁兵敗後,愧疚於心,一直稱病不出,丞相現在只剩下自己一人了。

荀攸快步走到堂下,躬身施禮道:“微臣參見丞相!”

“公達來得正好,快快請進!”

曹操心中焦急,他無心和荀攸敘家常,兩人坐下,他開門見山便道:“剛剛得到消息,劉璋意外病故了。”

這個消息讓荀攸一驚,“怎麼會病故?”

“聽說是巡視途中暴斃,死因不明,有可能是中毒身亡。”

曹操嘆了口氣又道:“現在劉璋的兩個兒互相指責對方下毒,各自統兵征伐,內戰打得很激烈,南方東州士和巴蜀系也爆了激戰,益州現在亂成一團。”

荀攸微微哼了一聲道:“劉璋暴斃,除了劉璟所爲還會是誰?可嘆劉璋兩個蠢各爲私利爭奪,卻不顧大敵臨頭。”

曹操點了點頭,“這是很顯然,劉璋之死,劉璟是最大得益者,只要除掉劉璋,益州便成了無主之地,劉璟便可以趕在朝廷任命新州牧之前,奪取巴蜀,美其名曰平定巴蜀之亂,保護民衆,在道義上就站住了腳,那時他就要逼我承認他對巴蜀控制。”

說到這裡,曹操眼中流露出一種掩飾不住的憂慮,對荀攸道:“劉璟佔荊州奪巴蜀,天下富庶之地得其二,更有巴蜀地利,如果他的上庸策略成功,將是巴蜀漢中一鍋端,然後兵指關中,將佔據大漢半壁江山,公達,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

荀攸心中暗暗嘆息一聲,劉璋暴斃,劉璟奪取益州大勢已成,還能有什麼辦法阻擋,但他又必須替曹操分憂,沉吟一下,荀攸緩緩道:“微臣有計,或許能緩一緩劉璟的西進步伐。”

曹操當然也知道這件事爲棘手,如果容易,他自己就能決定了,正因爲無計可施,他才把荀攸請來,荀攸果然沒有讓他失望,提出了策,他連忙笑道:“公達請說!”

“第一計可以叫急計,立刻要做,朝廷必須立刻承認劉循或者劉緯爲益州州牧,再派人去益州勸和他們兄弟,使他們停止內訌,一致對外,這樣可以使劉璟在道義上站不住腳,同時也建議立刻屯兵南陽或者汝南,趁現在劉璟西進,荊州空虛之計,兵壓荊州,逼劉璟退兵。”

曹操默默點頭,他可以承認劉緯爲益州牧,可以讓黃權調和內戰,這一點沒有問題,但說進攻荊州,他卻覺得不妥,上次荀攸就提出這個方案,他沒有采納。

倒並不是因爲他和劉璟簽有互不進攻合約,那種合約對他是沒有意義,關鍵是有漢水和長江阻隔,江夏又有強大的水軍,他進攻荊州作用不大,反而撕毀毀約,給了劉璟進攻南陽的機會,所以曹操權衡再,沒有采納屯兵汝南的方案。

但曹操也不想過多解釋,便問道:“公達請說第二計!”

荀攸感覺曹操並不是很驚喜,估計他還是不會採納兵逼荊州這一條,無奈,他只得又道:“如果劉璟佔領了巴蜀,丞相可以暗中支持巴蜀本土派,同時調撥巴蜀本土派和東州士的矛盾,讓劉璟在益州難以立足,最後被迫放棄益州,這一計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效果會很好,所以又叫緩計。”

“不錯!”曹操讚道:“此乃釜底抽薪之計,沒有巴蜀人的支持,劉璟就算將巴蜀吞進嘴裡也咽不下去,更關鍵是,它能替我爭取時間,這一計我採納了,再請問公達第計。”

荀攸想了想道:“第計,姑且叫它補計,微臣的意思是說,我們在巴蜀和漢中沒有搶到先機,形成了今天的被動,那麼我們下一步就要搶在劉璟之前,堵住他的下一步途。”

“公達是指關中?”曹操問道。

荀攸點了點頭,“正是關中!”

曹操負手慢慢踱步,他明白荀攸的意思,關中的關鍵在馬,如果馬不除,劉璟可能利用和馬結盟的關係謀取關中。

對馬而言,一旦劉璟入主關中,便意味著他完全掌控隴右,不用再擔心關中曹軍對韓遂的支持,甚至會請劉璟幫他共滅韓遂。

然而對於劉璟,他若攻佔關中,就會形成南和西兩個方向包圍中原之勢,對自己形成了戰略包圍,使自己顧此失彼,最後必然被劉璟步步蠶食,只有自己搶先掌控關中,滅掉馬,將劉璟堵在漢中,這纔是正確之策。

想到這,曹操回頭問道:“如果想要滅馬,我們該怎麼做?”

荀攸捋須笑道:“馬有騎兵之利,軍中將士多有羌人,隴右是他的根基,若在隴右滅他較難,不如把他誘來關中,在關中滅掉他。”

曹操大喜,連忙問道:“計將安出?”

荀攸附耳對曹操低語幾句,曹操連連點頭,一豎大拇指讚道:“公達之計,高明也!”

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89章 同進共退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81章 意外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13章 無妄之災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090章 驚天劇變
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89章 同進共退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81章 意外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13章 無妄之災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090章 驚天劇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青岛市| 灵台县| 花垣县| 竹溪县| 平湖市| 禹城市| 桑植县| 海伦市| 甘谷县| 南宫市| 兴安盟| 贡嘎县| 九龙城区| 孟州市| 丘北县| 玉门市| 榆社县| 定州市| 隆德县| 得荣县| 泰和县| 拜泉县| 凤冈县| 皮山县| 化德县| 卢龙县| 电白县| 芷江| 桑植县| 蛟河市| 东明县| 新巴尔虎右旗| 和硕县| 鄂托克前旗| 福州市| 唐山市| 怀来县| 左云县| 丽江市|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