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68章 以兵換將

正如張遼的判斷,漢軍並沒有返回柴桑,而是改駐在濡須口,遙遙與合‘肥’、壽‘春’的軍隊對峙,戰爭遠遠沒有結束,漢軍隨時可以殺回合‘肥’,只是劉璟看出了曹丕急於藉機掌控軍權,如果處理稍有不妥,極容易‘激’起曹軍內部的派系鬥爭,劉璟當然很樂意看到這種局面發生。

濡須口軍營內,劉璟跟隨著幾名士兵來到一座特殊的營帳前,之所以特殊,是因爲這座營帳四周被高大的木柵欄包圍,近百名士兵守衛在周圍,戒備十分森嚴。

這種營帳基本上所有的軍營內都有,就是軍獄的一種,一般用於軟禁,而不是真正的地窖監獄。

劉璟走進了柵欄內,幾名士兵先一步挑開了帳簾,只見江東大將徐盛正坐在大帳內看書,徐盛沒有被枷鎖禁錮,只是被軟禁在軍獄之中,穿一件白‘色’長袍,頭戴平巾,沒有了將軍的霸氣,手執竹簡卷,儒雅中添了幾分書生之氣。

“漢王殿下來了!”一名看守他的士兵低聲提醒道。

徐盛連忙站起身,並不是因爲他的戰俘身份,而是漢王劉璟一向是他極爲敬佩之人,劉璟到來,徐盛當然不敢無禮。

劉璟走進了大帳,笑道:“徐將軍,別來無恙啊!”

徐盛抱拳施禮,“參見漢王殿下!”

劉璟點點頭,“我們坐下說話。”

兩人坐了下來,劉璟打量一下營帳道:“徐將軍還有什麼需要嗎?比如生活上的不便。”

徐盛搖了搖頭,“生活無憂,還有書卷可讀,徐盛多謝殿下寬待。”

“不用客氣!”

劉璟又微微笑道:“我沒有記錯的話,徐將軍並非江東本土人,而是瑯琊郡莒縣人吧!”

“正是!家鄉戰‘亂’,我帶著父母來江東避難,建安五年加入了江東軍,一晃十五年過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啊!當年我在柴桑爲別部司馬,和徐將軍較量一番,一晃竟十餘年過去了,人生如長江之水,一去就不再復返。”

劉璟的感嘆也勾起了徐盛失落,當年他才二十歲,意氣風發,‘胸’懷大志,如今他已三十五歲,非但一無所成,還淪爲階下囚,想到這,他神情不由有些黯然,半晌低聲道:“殿下打算如何處置我?”

“其實我放你回去也無妨,不過我放你回去,其實就是害了你。”

徐盛愕然,“殿下,此話怎講?”

“你或許還不知道,你現已被江東軍除名,列爲叛逆,孫權已當衆革去了你的一切軍職和封賞。”

徐盛騰地站起身,怒道:“難道殿下散播了什麼不實之言?”

劉璟淡淡道:“我是什麼身份,會用這種下三濫之計嗎?”

徐盛慢慢坐下,他心中有點明白了,應該是丁奉,他把戰敗的責任推到自己頭上了,其實徐盛不知道,倒並不是丁奉誣陷他,而是他的親兵欺騙了丁奉,導致江東軍全軍覆沒,丁奉自然就以爲是他投降了漢軍。

徐盛抱住頭,半晌,他沙啞著聲音問道:“我父親和妻兒現在怎麼樣?”

“他們皆已被孫權下令抓入獄中。”

徐盛痛苦地悶哼一聲,不再說一句話,劉璟默默凝視他片刻,起身向帳外走去,直到劉璟走遠,徐盛才慢慢擡起頭,眼中迸‘射’出極爲複雜的神情。

他當然明白爲何親自來探望自己,就是希望自己投降,徐盛其實心中也沒有多少牴觸之情,他早看出江東大勢已去,劉璟遲早會統一天下,連孫紹和陸遜都投降了漢國,爲了自己前途,他爲何不可以另謀出路?

只是他放不下這個面子,不想背上叛逆之名,現在他的家人又成爲了孫權的階下囚,如果他公開投降漢國,他的家人就會有‘性’命之憂,無論如何,徐盛做不出這個決定。

徐盛長長嘆息一聲,他現在該怎麼辦?

建業,一葉扁舟從江北駛來,碼頭上早有士兵發現,立刻圍了上來,小舟內除了老船伕外,還有就是一名三十餘歲的文士,他對江東士兵微微笑道:“請轉告你們吳侯,就說漢王特使秦宓求見!”

不多時,江東長史步騭匆匆趕到了碼頭,向秦宓行禮道:“讓秦主薄久等,失禮了。”

“原來是步長史,吳侯可在建業?”

“吳侯在宮中等待主薄,特命我前來迎接。”

這時,一輛華麗的馬車駛來,步騭擺手笑道:“秦主薄請!”

“請!”

兩人登上馬車,在三百名騎馬‘侍’衛的護衛下,馬車向建業宮疾駛而去。

孫權之所以對秦宓禮遇有加,正是他心中不安的表‘露’,江東軍突襲柴桑失敗,至今漢軍對江東沒有任何表態,太湖水軍和會稽漢軍都按兵不動,就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這種沉默的表態反而令孫權心中忐忑不安。

所以秦宓的到來著實令他喜出望外,是漢王特使前來,而不是漢軍戰船大舉襲來,這便給孫權帶來了一線和平的希望。

孫權負手在大堂上來回踱步,顯得心事重重,又有點焦躁不安,坐在一旁的張昭很清楚孫權的心思,他心中不由暗暗嘆了口氣,孫權想得太天真了,會稽和吳郡的局勢已到了這個地步,劉璟有攻滅江東之心已不容置疑,在這種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劉璟當然不會在意沒有成功的柴桑事件,派特使前來,並不能說明漢軍從此就放棄攻吳,不過劉璟緩兵之計而已,吳侯居然連這一點都看不透。

不過張昭也不想說破這一點,讓孫權徹底陷入絕望,還是留一點希望給吳侯,說不定漢軍真被曹軍擊敗,東部的局勢徹底被扭轉。

這時,一名‘侍’衛在堂下稟報,“啓稟吳侯,漢軍特使已到!”

“快快請進!”孫權一連聲地催促。

片刻,步騭陪同著秦宓快步走進了大堂,孫權親自迎上前,握著秦宓的手笑道:“秦主薄一路辛苦了。”

“哪裡!哪裡!吳侯太客氣了。”

秦宓的手被孫權握住,無法行禮,只得跟著他走進大堂,孫權也不需要秦宓行禮,直接請他坐下,他也與秦宓相對而坐,張昭和步騭則坐在下首,這是君主對君主的禮節,孫權竟然放在了一個特使的身上,連秦宓也感覺孫權太熱情了。

秦宓躬身微笑道:“我這次奉漢王之令前來,是想和江東做一個‘交’換。”

“不知漢王殿下想‘交’換什麼?”孫權含笑問道。

“是這樣,我們手上有三千江東士兵,都是江東‘精’銳之軍,漢王殿下想把他們放回來與家人團聚,不過希望江東也要有所表示。”

秦宓說到這,旁邊張昭立刻明白過來,淡淡笑道:“如果我沒有猜錯,漢王殿下是希望我們釋放徐盛的家人,是吧?”

“張軍師果然非同常人,漢王正是此意!”

孫權原本熱情的笑臉頓時消失了,慢慢‘陰’冷下來,居然是爲了換取徐盛的家人,這麼說,徐盛真的投降漢軍了,自己並沒有冤枉他。

這兩年孫權也是因爲屢遭重挫而逐漸變得脾氣暴躁,漸漸失去了從前的從容不迫和息怒不形於‘色’的深沉,下屬稍有不慎就會將他觸怒,經常聽見他的叫罵怒吼和摔砸東西。

此時,孫權聽說對方要‘交’換徐盛的家人,頓時將他敏感的自尊刺痛了,他雙眉豎起,眼看要發作,旁邊步騭連忙問道:“請問三千將士現在情況如何?”

步騭實際上就是在提醒孫權,人家可不是來要人,而是來‘交’換,張昭也在一旁問道:“請問秦主薄,漢王現在回柴桑了嗎?”

“漢王殿下沒有回柴桑,就在濡須口。”

步騭和張昭的先後提醒,使孫權忽然意識到自己要失態了,他可以對江東羣臣發怒,卻不能對漢王特使發作,否則柴桑之事他就無法‘交’代,現在他惹不起漢軍,孫權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半晌才道:“我可以答應‘交’換!”

秦宓立刻起身道:“如此最好,我這次就把人帶走,至於江東戰俘,就等候在長江之上,只要我返還江北,運送戰俘的戰船就會在建業靠岸。”

孫權這才意識到,原來漢軍戰船早已在江面上等候,這是劉璟的先禮後兵,如果自己不答應,恐怕漢軍戰船就會抵達建業。

孫權感到一種深深的屈辱,但又無可奈何,只得對步騭道:“步長史,放人吧!”

步騭帶著秦宓離去了,孫權卻一動不動,目光直勾勾地盯著桌案,他忽然拔劍向桌案劈去,‘咔嚓!‘一聲,桌案被劈爲兩段,孫權將寶劍狠狠向地上一摔,轉身向後宮走去。

張昭拾起劍,輕輕搖了搖頭,他能理解孫權心中的屈辱,可這就是政治,當你實力遠不如對方時,再大的屈辱也只能忍住,對方的要求除了無條件答應,再沒有第二個選擇,不過劉璟能放回三千戰俘,已經是給足了面子。

但張昭知道,劉璟並不是給孫權面子,而是給江東民衆和百官面子,江東朝野都會覺得這是不錯的‘交’換,三千戰俘換一家人,劉璟很慷慨大度,惟獨孫權會感到深深的屈辱。

......

三天後,當徐盛的父親和妻兒乘坐漢軍戰船抵達濡須口時,徐盛終於被劉璟的誠意感動,正式歸降了漢軍,被劉璟封爲偏將軍、江左亭侯,成爲了漢軍一員。

.........

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5章 生死一線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50章 新官上任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13章 無妄之災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50章 新官上任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67章 竹林試刀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96章 欲迎還拒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240章 痛惜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99章 黃忠授藝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91章 積極救援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68章 綿裡藏針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1073章 再度出山
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5章 生死一線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50章 新官上任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13章 無妄之災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50章 新官上任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67章 竹林試刀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96章 欲迎還拒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240章 痛惜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99章 黃忠授藝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91章 積極救援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68章 綿裡藏針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1073章 再度出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营山县| 霞浦县| 广安市| 邵阳市| 台前县| 慈利县| 通道| 海南省| 岐山县| 象山县| 鹰潭市| 和田县| 宜都市| 临湘市| 凤翔县| 循化| 民权县| 苏尼特右旗| 泽州县| 台中市| 锡林郭勒盟| 绵阳市| 富裕县| 东兴市| 筠连县| 江油市| 安化县| 迭部县| 张家川| 呈贡县| 南皮县| 揭西县| 循化| 聂拉木县| 格尔木市| 徐水县| 尼勒克县| 水城县| 长泰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