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

江都,悶熱異常。

哪怕在碼頭,也很難感受到多少清涼。

此時已是先帝出殯第二十八天,皇室成員的孝期在昨天結束。

今天一大早城中、城外就爲齊王劉永離京就藩而忙碌,劉永登船後回頭細細打量,戀戀不捨,目光停留在代王劉理身上,劉理是代表新皇帝來送他和張飛的。

就藩之後,江都發生的一切都將與他無關,他以後會是宗室重藩的王,青州牧、衛公、大司馬、總督關東四州軍事張飛的小女婿。

碼頭邊,張飛與關羽不捨分別,三年內若不能恢復二都,那此次分別很有可能是永別。

張飛情感流露,緊緊抓著關羽的手,關羽左臂搭在張飛背後,推著他到船板前:“翼德此去,務必戒躁。待光復二都,朝政委於丞相,我與翼德同遊徐州。”

徐州還有許多戰場遺蹟需要細心收拾,以前沒能力,現在是沒時間。

魏國的弔喪使者是袁渙第三子袁奧,副使是袁熙之子袁謙,隊伍裡還有其他一些袁氏子弟,現在已經基本可以確定田信師承汝南袁氏,而非陳郡袁氏。

只是汝南袁氏太大了,唯一的嫌疑人物是袁弘。袁弘與兄長袁閎、袁忠是袁逢的從侄,偏偏跟袁逢一系不對付。

汝南袁氏再往上推,即袁賀、袁逢的父輩,袁湯、袁著、袁彭兄弟三人時,袁湯一脈就是二代袁逢、袁隗、三代袁紹、袁術;袁彭一脈則是二代袁盱、袁賀,三代袁遺、袁忠、袁閎。

至於袁著……十八歲時,被跋扈將軍樑冀悄悄綁了,活活打死。

爲袁著復仇的是袁彭之子袁盱,在清洗樑冀時,袁盱率領千餘郎官積極響應桓帝,又奉命勸說、收繳樑冀的調兵印信。

同屬汝南袁氏,袁賀三子跟權勢顯赫的袁隗不怎麼走動。既有爲家族發展,背道而行的意思,彼此理念有衝突也是個原因。

大致的線索敲定後,袁熙很尷尬,他是袁隗、袁湯這一脈的;跟袁彭、袁賀一脈已經不再走動。

偌大的汝南袁氏,已經分崩離析;最亂的時期,汝南袁氏一分爲四,分別追隨袁紹、袁術、朝廷,以及流亡江東、交州避難。

袁賀三子,是典型的流亡派;眼睜睜看著另外三支袁氏成員相互攻殺,同歸於盡。

如今袁術的兒子袁耀病死,袁隗這一脈唯一在世健存的就剩袁熙的遺子袁謙。汝南袁氏,在曹魏控制中原時,尚且是重點照顧、打壓對象;現在漢軍控制中原,汝南袁氏更沒有重新崛起的機會了。

只是這支成分複雜的使者團隊裡有許多青年俊彥,甚至是少年。

十五歲阮籍穿素色粗帛衣,腰懸一口劍,雙臂環抱站在隊伍末尾,靜靜打量遠處依依惜別的關羽、張飛二人,他入江都以來,就很少言語,不曾點評一人。

他三歲喪父,由母親撫養,從前年開始研習劍術。

漢軍北伐時,因叔父追隨王昶,就莫名其妙入了漢室陣營;去年燕王敗死,許多人又逃往原籍避難。

普通百姓自然沒有避難這種眼光,也沒有人脈離境。

阮籍跑回陳留觀望形勢,袁奧、袁謙出使江都時,因袁奧的弟弟袁淮躲在陳留,阮籍也就跟著袁淮和一批陳留青年士人一同南下,來江都開開眼界,碰碰機會。

江都的機會很多,得不到漢室公卿大佬的賞識,也能前往鹿門山求學,再不濟也能加入田信那裡。

事情就是這麼的奧妙,轉了一圈,田信也戴上了汝南袁氏的標籤。

證據是妥妥的,誰讓田氏家傳的是《易經》呢?

袁淮就站在阮籍身側,他今年只有十三歲,歷經中原鉅變、動盪以來,也顯得沉穩、早熟。

袁渙病死時,幼子袁淮年齡小,因此字孝尼;就跟代王劉理一樣,年紀小還沒迎來劉備爲他主持冠禮,因此劉理字奉孝。

袁淮的兄長,分別字公然、公榮;劉理的兄長,則是公苗、公胤、公嗣、公壽。

那邊關羽佇立碼頭,看著船隻離岸漸行漸遠,臉上的笑容斂去。

皇帝不在了,張飛也去了青州,益州那麼一大攤子事情離不開諸葛亮,江東這裡可以暫時把關興調過去,畢竟有一幫老人協助處理,也能穩住江東。

而自己將執政江都,調解各方矛盾。

矛盾已經越發的激烈,新帝登基,東宮舊臣進行提拔也是應有之意。

董允、費禕二人齊齊加官侍中,這只是起步而已,還有後續一系列調整。

結果侍中、北府護軍廖立稱病辭職,直接引爆關中人不滿,緊接著奉車都尉法邈、議郎蘇愉、步兵校尉第二秀、新任的城門校尉杜翼齊齊辭官,或返回南陽閒居,或前往湘州。

整個江都,已經被關中人、湘州人南北夾擊。

廖立籍貫武陵,是湘州目前當之無愧的領袖。

分割荊州,設立湘州……貌似也不是很好事情,現在湘州士人普遍不滿。

原因簡單的令人髮指,江都在荊州,那荊州士民就是王畿之民,有籍貫帶來的升遷、入仕便利。

而湘州與江都僅僅隔了一道長江,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荊州士民享受新朝、帝都的利好,湘州人怎可能心平氣和?

不是田信擅長蠱惑人心,而是朝廷當初分設湘州,就已經把湘州人排除在覈心之外了。

等於是朝廷把湘州人推到了對立陣營,難道現在取消湘州,恢復大荊州版圖?

現在形勢很不利,關中人肆無忌憚,有恃無恐,根本不怕觸怒朝廷。

關羽思前想後,又涉及田信,可謂是前後爲難。

總不能因爲目前自己執政,田信是自己女婿,又同屬三恪,就讓田信無條件的退讓。如果給條件,唯一能讓田信、北府滿意的就是關中都督一職。

田信開發嶺南,是離不開湘州的。

不能控制湘州,田信就是無根之木,根本站不腳。

把湘州合併到荊州,等於徹底把田信困死在嶺南……不提自己願不願意,這引發的反彈更爲劇烈,誰能控制住?

wωw◆ tt kan◆ ¢ O

若繼續放任不管,坐視湘州士民牢牢圍繞著田信發展,那自己這個執政的大將軍,顯然是失職的。

關中人上躥下跳,又有一個馬超在邊上冷眼旁觀,馬超比法邈、蘇愉這些人更惹人討厭。

湘州人在廖立率領下,跟關中人互爲表裡,來回獻寶,彷彿兩隻老鼠,在拼命捋動老虎的鬍鬚,以此表現自己的勇敢。

虎鬚之後,可能還會蹬鼻子上臉,在虎頭上蹦蹦跳跳;興許還會撒泡尿,各自劃分地盤。

“唉!”

關羽一聲長嘆,乘坐青傘戎車返回城中。

執宰,分肉,絕不是好乾的工作。

這一刀刀,切下去的可都是血淋淋的肉。

張飛去了青州,諸葛亮還要回益州,現在這個朝政亂局,也只有自己來頂。

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三十四章 豬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九十三章 畫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四百章 衛軍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九十四章 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
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三十四章 豬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九十三章 畫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四百章 衛軍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九十四章 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昌宁县| 剑川县| 若尔盖县| 永年县| 孟村| 贡觉县| 兴义市| 开江县| 乳源| 苗栗县| 收藏| 天全县| 峨眉山市| 定州市| 宝兴县| 阿尔山市| 柳林县| 庆云县| 肇源县| 庄浪县| 金溪县| 融水| 怀化市| 弥渡县| 陇川县| 习水县| 肃南| 阿拉善右旗| 方山县| 西乡县| 吉林市| 开远市| 巨野县| 团风县| 南乐县| 桂东县| 文水县| 白水县| 贡嘎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