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節 落日之戰(下)

重裝步兵,上前!

狂暴的吼聲如同一陣颶風席捲過車陣的第一防線,弓弩手迅速退到後面,而身披雙層鐵甲、手持斧槍、長矛和雙手巨劍的重裝步兵邁步頂上,猶如一人形的鋼鐵之牆傲然挺立。

就在下一刻,從火力覆蓋中掙扎而出的僅存不足兩萬匈奴先鋒與車陣猛烈撞到一起,發出一聲震撼四野的轟然巨響!

由於強大的衝刺慣性,前排的匈奴騎兵幾乎直接是一頭撞上了插滿利刃的車盾,此起彼伏的慘嘶中,無數膘肥體健的戰馬瞬間被亂刃洞穿乃至分屍,一蓬蓬滾燙的馬血不要錢似的漫天潑灑,將周圍的一切都染上了最悽豔的血紅色。

馬背上的匈奴騎士運氣也好不到哪去,不幸處於衝鋒第一排的們根本就是沒有退路的炮灰,只能是豁出去一拼,在坐騎撞上刀刃的瞬間們飛身竄起,試圖跳上戰車的頂端,可惜走運的人實在不多大部分不是跳起時機不當、撞上了刀刃枉送小命,就是掉落馬下被後隊的人馬踩成了肉糜。

至於那些跳上戰車的匈奴人,們的災厄也並未消解,因爲出現在們面前的是一片氣勢森然的羅馬方陣和那攢刺而來的各式各樣的長桿武器!

鋒銳的刀刃帶著呼呼的風聲交錯刺出,措手不及之下,好不容易跳上戰車的匈奴士兵立時被掃倒或挑翻,大半橫死當場,不過匈奴人也確是悍勇,剩餘的上百匈奴士兵心知難以倖免,乾脆只攻不守拼命用刀撥開刺來的長武器,而後奮不顧身直接凌空跳入軍陣,儘管們的舉動無疑是在送死,但多多少少還是造成了一些混亂,而這時第二波匈奴士兵已經跳上了戰車。

放!但很可惜的是,們沒能抓住前面同伴用生命換來的一絲機會,因爲就在此時,在羅馬重步兵的後方,退居二線的弓弩手們極爲默契地做出了配合。

咻咻咻~~紛亂的弩矢排空而至,那些站在高處的匈奴人簡直就是活靶子,亂箭穿心,一眨眼就被盡數清空。

當第三波狼嚎不止的匈奴人涌上來時,重裝軍陣已經早已解決了麻煩,再次恢復了嚴密,就這樣,弓弩隊與重裝步兵交替掩護,十分穩固而不失效率地將匈奴人一口一口吞噬。

然而,當蒼涼低沉的號角聲響徹草原時所有第一線的羅馬軍官臉色都不由微變,並非們的意志不夠堅韌,在心知即將到來的將是整整15萬騎兵的瘋狂進攻時,任誰也無法真正保持鎮定如初。

而且,匈奴人選擇進攻的時機選擇得十分巧妙,雖然五萬先鋒騎兵死傷慘重,但們成功地逼退了羅馬弓弩手,由於弩矢短小,又沒有尾翼,無法續存速度且飛行不穩,因而無法像弓箭那樣拋射依舊具有強大的殺傷力,也即是,匈奴人不惜付出五萬人的代價使得最具威力的弩陣由於視界阻礙暫時無法發揮作用。

萬馬奔騰,十五萬匈奴騎兵從高空俯瞰,幾乎遮蔽了視線中的大半草原,猶如一股驟然宣泄而出的洪水,捲起無數洶涌的浪頭,聲勢駭人地拍向羅馬車陣,所有匈奴騎兵都在拼命地催促坐騎加速,先前的試探已經讓們見識到了羅馬人遠程火力的恐怖,面對這種火力的封鎖,任何猶豫都是致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通過!

然而,準備充分的安奎拉真的會讓匈奴人如願以償嗎?

當然不可能。

第二防線上,一聲悠長尖銳的銅哨聲響起,只見盾矛林立的猙獰軍陣倏然向兩旁散開,緊接著在一連串密集的腳步聲中,數千手持長弓的長弓手從打開的陣門中匆匆跑出,旋即列隊候命,數千長弓手一溜排開,每隔大約50步就有一名軍官站在隊列中,負責指揮。

準備! 剛剛列隊完畢,軍官們的吼聲已然在耳,訓練有素的長弓手們立刻抽出第一支箭,搭在弦上,迅速拉滿弓。

60度仰角,齊隊拋射,射擊!

命令聲方一落下,數千長弓手立刻整齊劃一地擡高射角,遂即手指鬆開,幾千張弓瞬間弓弦崩開發出的嗡的聲響竟幾乎合爲一股難辨彼此,而再看那些長弓手清一色猿臂輕舒、卓然而立的身姿更是不禁令人生出一絲優雅的錯覺。

不錯,就是優雅!名列帝國三大特種作戰軍團之一的紫衫長弓軍團正是以軍中多身高體長的俊雅士兵以及長弓在手時士兵們那遺世獨立般的優雅姿態而聞名,然而,在羅馬軍隊內部,由這些箭技百發百中的神射手們組成的紫衫長弓軍團真正威名赫赫的卻不是們優雅的外表,而是們所到之處,充滿優雅氣息的死亡!

數千支青色尾羽的長箭輕盈地升到高空,而後劃過vCmU優美的拋物線急速墜下,明明跨過了兩三百米的距離,卻彷彿長了眼睛一樣地正好落入洶涌前衝的匈奴大軍中間,濺起朵朵血花,爲血腥瀰漫的戰場又增添了幾許怨孽氣息。

箭雨當然不可能自己長眼睛,但如果經過精密的測算,在視距無法直接瞄準的情形下進行盲射卻是完全可能的。

事實上,羅馬大營外四個方向戰前都早有專門的校準士兵進行過測量,之後根據箭矢的平均飛行速度、風速、拋物線軌跡等進行數學計算,就能得出一份可靠的射擊諸元表,這樣的做法在匈奴人看來自然是不可思議,但在人才濟濟的羅馬軍團中卻並非什麼難事。

紫衫長弓軍團的適時出現,自然是安奎拉的又一個後手,考慮的就是在弩陣受到影響時利用長弓拋射加以代替,從而繼續保持遠程火力的輸出,對於羅馬來,強悍的遠程火力可以儘可能多地在遠距離對敵殺傷,避免肉搏下消耗戰,這無疑是制勝的王。

咻咻咻~~~!!!

一波連著一波,騰空而起的箭雨彷彿無窮無盡,在天際連成一線繼而落入匈奴人中,帶起腥風血雨,堪稱恐怖的長弓射速讓匈奴人也身不由己地領略了一番當年日耳曼人面對紫衫長弓軍團時的體驗,從天而降的連綿箭雨公平地挑選著受到死亡青睞的人,百夫長、千夫長乃至是當戶、都尉,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在箭雨中都享有著完全相等的中獎機率。

可是,戰馬衝鋒的速度有多快?千米之地,呼嘯即至!更何況眼前是十幾萬人匯聚而成的滾滾大潮,那看似漫天的箭雨落在大潮中不過是掀起微不足的一絲漣漪,絲毫無礙大潮向前涌動。

弓弩手集中到兩翼!封鎖敵軍左右,放中軍靠近!

就在前線上的指揮官記得是頭上冒煙的時候,忽然,安奎拉的親口命令傳來,先是一怔,隨即恍然,心下不禁在暗暗自責的同時對元帥的果決欽佩不已。

將弓弩手調到兩翼,看似是放棄了中路,但實則卻是眼下最明智的做法,因爲在匈奴主力衝到之前消滅那些殘餘的匈奴先鋒已經是不可能了,那麼與其讓弓弩手乾等,不如將們掉到視界較爲開闊的兩翼發揮作用,射住陣腳,錯開時間差,放匈奴人中軍先過來,集中力量應對!

想法看似繁雜,實質現實裡不過就是短短的一個呼吸,防線指揮官立刻發令,近三萬弓弩手以最快的速度分流到兩翼,再次開始分段射擊,震撼力十足的弩陣神威立顯,兵力略顯單薄的匈奴左右兩翼頓時一片人仰馬翻,死傷無算,瘋狂突進的勢頭竟生生被遏制住。

不過,匈奴中軍卻是衝破了長弓箭雨的封鎖,勢若萬鈞地和羅馬車陣驚天動地地撞到了一起!

天地爲之顫抖、日月爲之無光!

那灰色的大潮頃刻間漫過堤壩,絲絲縷縷地滲透到赤紅色的磚石之中,繼而裂縫越來越大,最終,不堪重負的磚石終於崩散開來,勢頭絲毫沒有減弱的洶涌大潮又再次撞上了第二防線!

就這樣,蓄勢而發的匈奴大軍一口氣突破了四防線,才最終被堅韌不屈的羅馬軍陣擋了下來,當然,突破了四防線並不意味著前四防線已經化爲烏有,只是完整的防線被兵力更多的匈奴人強行撕開而已,前幾防線上的羅馬士兵不僅沒有潰散,而且仍在奮勇搏殺正是靠著們不斷將匈奴前進的錐頭削弱,十幾萬騎兵組成的恐怖鑿穿才最終被阻止!

當匈奴人勢如破竹的突進停止的那一刻,戰爭終於進入到了雙方都最爲不願意看到的階段,白刃血戰、不死不休,誰也無法再退縮或是猶豫,只有堅持,堅持到最後!

這個時候,任何指揮都已經是多餘的了,火線上的底層軍官們纔是能夠左右戰爭的人,贏得了局部,就會漸漸贏得整體,當然前提是雙方的最高指揮官不會被對手的精銳突擊力量發現並摧毀。

整個大地,因氣衝霄漢的喊殺聲而不停顫抖,刀兵閃耀的光芒連太陽都相形見絀。

慘烈的鏖戰持續著,不知不覺,日落了\u2026\u2026

第60節 狼心狗肺的馬克西穆斯第71節 燃燒的海洋第57節 提阿非羅之死第25節 軍人?殺人惡魔?第76節 戰況紛呈第6節 相爭(上)第4節 軍團第1節 剝削第56節 各自出招第35節 安置營地第7節 匈奴未勒之萬馬奔騰第48節 血濺圍場(下)第83節 終結第35節 重拳出擊第54節 征途第37節 襲殺第35節 還敢戰否!第51節 大麻煩第40節 迷途歸返第68節 離別第4節 學術之城第36節 坦承身份第60節 山巒飄揚的旗幟第30節 談判桌上(下)第30節 談判桌上(下)第11節 兄妹雙璧第7節 派系第52節 長途奔襲第50節 年輕的復仇之心第27節 抽絲剝繭 層層壓制第54節 征途第4節 解決第16節 賭博第42節 困惑第29節 鐵騎 板甲 長弓第61節 悲戰第23節 重歸羅馬第20節 長戈破敵第3節 視人命如草芥第37節 血肉磨盤 壯士斷腕第25節 人頭山第11節 一線生機第81節 軍帳議事第81節 意外轉折第76節 破城第84節 出擊第10節 駐地第17節 小小的意外第49節 奧利安的行動第35節 重拳出擊第23節 重歸羅馬第28節 禁衛軍統帥第38節 奪取第34節 狩獵的是誰(上)第68節 離別第96節 往事如塵飄散第55節 國王之死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10節 伏擊與反伏擊第78節 驃騎橫行(中)第62節 不要……殺我第64節 巡遊第67節 胃口一定要好第40節 迷途歸返第66節 抗令拒捕第79節 天地之威第19節 全面展開第11節 美麗碰面第73節 火牛陣之威第14節 內通第43節 拋餌第47節 夜幕中的殺機(下)第75節 誓不後退第18節 凱旋式第71節 燃燒的海洋第25節 接受使命第34節 少女與學者團第42節 困惑第65節 訓練騎射第63節 逼和第46節 初次交鋒第73節 火牛陣之威第49節 奧利安的行動第57節 提阿非羅之死第85節 落幕的前奏第82節 北進南進第50節 年輕的復仇之心第79節 驃騎橫行(下)第74節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5節 割喉者第77節 秘密武器第66節 抗令拒捕第34節 鬥陣!第57節 堂堂正正而戰(下)第5節 語佔上風第58節 未來的將軍衛隊第38節 制裁之矛!第40節 終焉的騎士第21節 第一縷曙光第26節 和談消息
第60節 狼心狗肺的馬克西穆斯第71節 燃燒的海洋第57節 提阿非羅之死第25節 軍人?殺人惡魔?第76節 戰況紛呈第6節 相爭(上)第4節 軍團第1節 剝削第56節 各自出招第35節 安置營地第7節 匈奴未勒之萬馬奔騰第48節 血濺圍場(下)第83節 終結第35節 重拳出擊第54節 征途第37節 襲殺第35節 還敢戰否!第51節 大麻煩第40節 迷途歸返第68節 離別第4節 學術之城第36節 坦承身份第60節 山巒飄揚的旗幟第30節 談判桌上(下)第30節 談判桌上(下)第11節 兄妹雙璧第7節 派系第52節 長途奔襲第50節 年輕的復仇之心第27節 抽絲剝繭 層層壓制第54節 征途第4節 解決第16節 賭博第42節 困惑第29節 鐵騎 板甲 長弓第61節 悲戰第23節 重歸羅馬第20節 長戈破敵第3節 視人命如草芥第37節 血肉磨盤 壯士斷腕第25節 人頭山第11節 一線生機第81節 軍帳議事第81節 意外轉折第76節 破城第84節 出擊第10節 駐地第17節 小小的意外第49節 奧利安的行動第35節 重拳出擊第23節 重歸羅馬第28節 禁衛軍統帥第38節 奪取第34節 狩獵的是誰(上)第68節 離別第96節 往事如塵飄散第55節 國王之死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10節 伏擊與反伏擊第78節 驃騎橫行(中)第62節 不要……殺我第64節 巡遊第67節 胃口一定要好第40節 迷途歸返第66節 抗令拒捕第79節 天地之威第19節 全面展開第11節 美麗碰面第73節 火牛陣之威第14節 內通第43節 拋餌第47節 夜幕中的殺機(下)第75節 誓不後退第18節 凱旋式第71節 燃燒的海洋第25節 接受使命第34節 少女與學者團第42節 困惑第65節 訓練騎射第63節 逼和第46節 初次交鋒第73節 火牛陣之威第49節 奧利安的行動第57節 提阿非羅之死第85節 落幕的前奏第82節 北進南進第50節 年輕的復仇之心第79節 驃騎橫行(下)第74節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5節 割喉者第77節 秘密武器第66節 抗令拒捕第34節 鬥陣!第57節 堂堂正正而戰(下)第5節 語佔上風第58節 未來的將軍衛隊第38節 制裁之矛!第40節 終焉的騎士第21節 第一縷曙光第26節 和談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拜城县| 全椒县| 高雄市| 邛崃市| 慈利县| 蕲春县| 惠安县| 杭锦旗| 花垣县| 蒙阴县| 静海县| 天全县| 齐齐哈尔市| 大冶市| 化隆| 邓州市| 西峡县| 沭阳县| 安康市| 沂源县| 无为县| 宜君县| 临夏县| 英超| 沽源县| 玉龙| 乐亭县| 锡林郭勒盟| 唐河县| 高雄市| 大方县| 南宁市| 崇仁县| 连城县| 安吉县| 寿光市| 体育| 普陀区| 大荔县|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