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

塗家是太后孃家,可太后卻不是皇帝生母。這對近乎同齡的母子,能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相處融洽,是在當(dāng)年奪嫡之爭中結(jié)下的善緣。塗太后爲(wèi)當(dāng)時還是嫡皇子的皇帝提供了支持,使其得以順利繼位登基,也爲(wèi)自己換取了富貴尊榮,以及女兒臨安長公主的安樂人生。

皇帝感念塗太后當(dāng)年的助力,以及這幾十年裡從未給他添過堵,因此待臨安長公主及駙馬,待塗家,都十分優(yōu)容,年年賞賜都是頭一等的,塗家子弟出仕,只要是走科舉路線,他都會重用,相比秦皇后的孃家承恩侯府,還寬容幾分。太后心中也感激皇帝聖明,若有塗家子弟爲(wèi)非作歹,不必皇帝開口,她都第一時間處置了,從來不會讓皇帝爲(wèi)難。

太后與皇帝如此相處融洽數(shù)十年,朝野間人人都對塗家誇獎有加。即使塗家嫁了兩個女兒給宗室,其中一位嫁的是曾經(jīng)與皇帝敵對過的親王之後,世人也多以爲(wèi)這是政治上的需要。另一位嫁給了蜀王,世人都誇是皇帝厚待親兄弟。也就是今年蜀王府異軍突起,想要爲(wèi)小兒子爭一爭皇儲之位,朝臣們看出塗家蠢蠢欲動,有些支持女兒外孫的意思,也不過是覺得塗家出於私情之故,有幾分偏向罷了。誰也沒覺得這種做法對皇室是否有什麼不敬。又因爲(wèi)塗家做的沒有王家那麼明顯和過分,對他們的反感與非議反而沒那麼厲害。

只是站在太子的立場上看,塗家的做法有些個涼薄。黃晉成對他們就生出了不滿,如今只覺得是迷霧散去,真相露出來了——不管塗家是出於私情還是野心,只要他們膽敢對太子下手,那就是大逆不道!即使是太后的孃家又如何?太后可不是皇帝的親孃呢,太子也不是她的親孫子。她若不是想要一個與自己有血脈關(guān)係的皇儲,又何必硬留蜀王妃與其幼子在京中呢?就因爲(wèi)顧忌太后,皇帝纔沒對這對母子嚴(yán)加處置,就象對蜀王那樣,直接攆出京去!

黃晉成立時便寫了奏章,命心腹火速送入京城,要告塗家一狀了。待寫完了奏章,他才把消息知會了秦柏這一邊。

秦柏得了消息後,感嘆幾句,方纔帶著趙陌去尋他,勸他:“這事兒必不是太后本意,興許是塗傢俬心作祟。”

黃晉成不以爲(wèi)然:“永嘉侯如何知道?沒有太后撐腰,他們膽敢做這等事?”

秦柏對此挺有把握。在他看來,太后的身份地位已經(jīng)是尊無可尊了,日子過得安樂,皇帝待她也恭敬,她有什麼可折騰的?就算蜀王幼子真的過繼皇家成爲(wèi)了新皇儲,她的地位也不可能再有提升,身份也不會變得更加尊貴。而且蜀王幼子說是與她有血緣關(guān)係,說來也不過是她侄女的兒子,是她的侄孫而已。區(qū)區(qū)一個侄孫,難道還能比她親生女兒更親近麼?

塗太后別無子嗣,只有一個親生女兒臨安長公主,嫁的是皇帝的死忠大臣之子,夫妻恩愛,兒孫美滿。聽聞蜀王妃未嫁給蜀王之前,曾經(jīng)在宮裡養(yǎng)過一段時間,那時她是塗家千嬌萬寵的嫡女,在宮中卻遠(yuǎn)遠(yuǎn)比不得臨安長公主尊貴,表姐妹倆免不了生出些嫌隙來,至今都不親近。太后一再想要從中勸解,收效都不佳。

京中公卿圈子曾有過八卦傳聞,說塗家一度想把女兒許給如今的臨安長公主駙馬,最後卻是接受宮中指婚,把女兒嫁給了蜀王。蜀王就藩,王妃隨行,在長達(dá)二十年的時間裡,父母骨肉不得相見。臨安長公主下嫁駙馬後,一直在京中長住,卻過得十分幸福,隨時都可以進(jìn)宮見太后。蜀王妃是否會對此抱有怨言?若是蜀王妃真的得了勢,又是否會依然善待臨安長公主呢?

這些都是說不準(zhǔn)的。塗太后不可能不考慮。如果太子果真因病衰亡,皇家必須要有一位子嗣繼承大位,需得從宗室中過繼,那麼太后偏向與自己有親的蜀王幼子,也是合理的事。但這不代表她會爲(wèi)了侄孫,便甘冒觸怒皇帝的風(fēng)險。更何況,謀害儲君的大罪,一旦被揭露出來,即使尊貴如太后,也不可能會安然無恙的。太后已經(jīng)尊榮至極了,用不著冒此大險。誰做了皇嗣,會膽敢怠慢她?怠慢臨安長公主?

相比之下,倒是塗家更有可能會生出些妄想來。塗家如今的風(fēng)光,大半是因太后而來。族中子弟雖然有科舉出仕的,但都是少數(shù),而且以旁支爲(wèi)多。嫡支的子弟在朝中任官,多數(shù)是閒職,偶爾有那麼一兩個得了實(shí)職的,品階又不高。雖然相比秦家,這已經(jīng)很好了,但人心總是沒那麼容易滿足的。塗家也有可能會想要更進(jìn)一步,會覺得自家始終不能邁出這一步,是因爲(wèi)皇帝與他們沒有血緣關(guān)係之故。他們還有可能會擔(dān)心,太后年紀(jì)大了,若是一朝去世,又或是皇帝去世,新君待塗家是否還會如此優(yōu)容呢?

如此種種,塗家更有可能因爲(wèi)私心,便鋌而走險,與蜀王府勾結(jié),欲對太子不利。在這件事上,他們與太后未必會有同樣的看法。

秦柏對黃晉成分析了半天,後者才徹底冷靜了下來,想了想,道:“說來也是。殿下要藉口在小湯山行宮休養(yǎng),秘密出京求醫(yī),不可能瞞得過宮裡的太后娘娘。這件事……皇上是早就知會過太后的,慈寧宮與東宮太子妃合力做戲,瞞過世人,朝中方纔至今沒人發(fā)現(xiàn)殿下不在小湯山行宮之中。若是太后有心對太子不利,也輪不到李延朝報信了,蜀王府早就該派了人來。”這回確實(shí)是黃晉成自己衝動了。

秦柏微笑道:“既然太后娘娘並未涉足其中,你我行事就方便了許多,皇上要處置什麼人,也少了許多顧慮。還望黃大人在奏摺中寫清楚一些,別讓太后娘娘受了委屈才好。”

黃晉成無語地看了他一眼:“永嘉侯還真是神猜,我什麼都沒說過,你就知道我寫了奏摺。放心,我這就去重寫,包管不會讓太后娘娘受了委屈,只是塗家作孽,她老人家也該心裡有數(shù),該大義滅親的時候,可別手軟心軟纔是。”

奏摺的事且押後不提,塗家來人了,他們得商量要如何應(yīng)對。

根據(jù)上元縣衙中眼線來的情報,京中來人除了爲(wèi)首的甄有利是有名有姓說得清來歷的人以外,其餘全是陌生面孔,而且一看就不是善類。塗家是書香世宦之家,怎會有這樣的下人?黃晉成已命親兵去打探那些人在金陵城的落腳之處了,對於這些人倒是有個猜測:“我懷疑那幾個不是塗家的人手,極有可能是蜀王府養(yǎng)的死士。”

在這個問題上,趙陌可以提供一點(diǎn)小小的幫助:“蜀王府確實(shí)有死士,還有許多暗中的人手,助蜀王做些見不得光的事,比如派人到遼東去,拿軍資之事威脅我二叔,讓王爺與二叔合力陷害我父親,就是這些人乾的。除此之外,蜀王還大撒網(wǎng),在各地官府、軍隊(duì)中收買眼線,安插人手,若不是這些眼線告密,蜀王如何能知道遼東軍中有貪墨軍資的事?我還曾經(jīng)聽我父親的親信向父親稟報,說京郊一處莊子年中換了主人,之後莊中情形就一直有些古怪,懷疑很可能就是蜀王府養(yǎng)死士的地方。”

黃晉成沉下了臉:“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在京城養(yǎng)死士!他們眼裡還有皇上麼?!”

秦柏道:“那麼……是否照先前商議好的法子去做?來得很可能是死士而非尋常護(hù)院僕從,只怕貿(mào)然將他們引入內(nèi)橋,會造成不好的後果。”

黃晉成冷笑:“讓他們?nèi)ィ∪羲麄児鏌o視內(nèi)橋中聚集的官商,爲(wèi)非作歹,那就是他們氣數(shù)盡了。等有了他們的罪證,我要向皇上告狀,也更有底氣些。這一回,我定要將這羣亂臣賊子一網(wǎng)打盡,盡數(shù)鏟滅!省得他們?nèi)兆舆^得太好了,又生出些不該有的妄想來。”

誘敵行動幾乎都是黃晉成在安排,秦柏只是從旁協(xié)助罷了。既然黃晉成已經(jīng)拿定了主意,秦柏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提醒他別把事情鬧得太大。金陵繁華之地,倘若出了亂子,對他這個指揮僉事也沒什麼好處。

趙陌適時地岔開話題,緩解屋中的氣氛:“簡哥兒他們到哪裡了?不知還有多久才能回到京城?我們需要在金陵溜那些傢伙,溜多長的時間呢?”

黃晉成稍稍冷靜了一點(diǎn)。他如今對趙陌已經(jīng)少了許多偏見,也不再象先前那樣,動不動就猜疑了。趙陌問的是秦簡,其實(shí)真正問的是太子的行蹤,他也照實(shí)回答:“一路快行,殿下受苦了。他們到了徐州後,便稍稍歇息了兩日,湯太醫(yī)替殿下調(diào)養(yǎng)了一下身體,方纔再次出發(fā)。昨日簡哥兒來信,卻是將到濟(jì)寧了。他們一路沿著運(yùn)河走,倒也還算順利,只是運(yùn)河尚未通航,怕是要一路走到京城了。”

趙陌點(diǎn)頭,又道:“黃大人可曾往京城送過信?等他們過了黃河,若皇上派人去接,路上也能安穩(wěn)許多。”

黃晉成臉上稍稍露出幾分笑容來:“這是當(dāng)然,殿下一出發(fā),我就給京中送了密信。皇上自會安排好的。等皇上從京城派出的人手與殿下一行匯合,也就萬無一失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茶聚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黑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二百零七章 園林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信第一百七十章 不爽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八十二章 侍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二百零四章 後悔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後續(xù)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五十六章 憐惜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三百七十八章 鬆口第五百七十二章 怨恨第二百六十四章 過街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八章 顧慮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五十一章 告狀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六十章 家事第五章 課程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九章 午餐第二百五十九章 斥退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鵲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二百一十章 思念第四百六十章 煩悶第六百四十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jìn)園第一百三十五章 是誰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二百零二章 疑點(diǎn)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四十七章 不忿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六十五章 旨意第六十二章 焦躁第四百八十六章 中選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墳第六十六章 代理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二章 鐲子第六百三十章 當(dāng)年第六十二章 彌補(bǔ)第六百三十八章 催促第五十章 哭求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九十八章 翻臉第五十章 哭求第三百一十六章 錯娶第一百一十八章 請?zhí)?/a>第五百二十一章 籌備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撫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三十章 提醒第三百六十一章 籌碼第六十四章 見禮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產(chǎn)第一百七十章 不爽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
第二百五十五章 茶聚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黑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二百零七章 園林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信第一百七十章 不爽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八十二章 侍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二百零四章 後悔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後續(xù)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五十六章 憐惜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三百七十八章 鬆口第五百七十二章 怨恨第二百六十四章 過街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八章 顧慮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五十一章 告狀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六十章 家事第五章 課程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九章 午餐第二百五十九章 斥退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鵲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二百一十章 思念第四百六十章 煩悶第六百四十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jìn)園第一百三十五章 是誰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二百零二章 疑點(diǎn)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四十七章 不忿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六十五章 旨意第六十二章 焦躁第四百八十六章 中選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墳第六十六章 代理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二章 鐲子第六百三十章 當(dāng)年第六十二章 彌補(bǔ)第六百三十八章 催促第五十章 哭求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九十八章 翻臉第五十章 哭求第三百一十六章 錯娶第一百一十八章 請?zhí)?/a>第五百二十一章 籌備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撫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三十章 提醒第三百六十一章 籌碼第六十四章 見禮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產(chǎn)第一百七十章 不爽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深州市| 曲靖市| 类乌齐县| 桑日县| 郯城县| 龙胜| 阜城县| 仙居县| 古交市| 偏关县| 锡林浩特市| 白山市| 澄城县| 罗源县| 阿城市| 南乐县| 清水县| 梅州市| 集贤县| 娄烦县| 北京市| 孟连| 东方市| 阳山县| 象山县| 南皮县| 文成县| 丹江口市| 贵南县| 年辖:市辖区| 城口县| 永济市| 勐海县| 铜川市| 湖北省| 郓城县| 稻城县| 汪清县| 万载县|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