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章 課程

趙陌心裡有了點想法,只是這時候有那麼多人在場,他不好說出口,便暫時將這個想法壓在了心底,繼續與秦家人一處說笑。

秦柏一行人在船上,也不是除了吃飯睡覺賞景說笑,便什麼都不用做了。除了生存必需的活動以外,賞景說笑什麼的,也不可能整天都做,還是要找些正事打時間。秦柏做慣了老師,如今出門在外,秦簡、秦含真與趙陌三個都是孩子,正是學習的年紀,便被他抓去聽課了。

秦簡與趙陌是早有心理準備,秦含真卻有些懵,不明白祖父能給他們三個同時講什麼課。不說男女有別,他們年紀有差,連學習進度都不大一樣吧?

事實證明,她太小看自家祖父了。

秦柏也不是根據書本講課的,趙陌平日就是他教的,秦含真每日都會拿功課來問他,秦簡也時不時來請教,因此他對三個孩子的學習進度都很清楚,知道可以教給他們什麼。書本上的知識,在家裡也能教,難得出一趟遠門,自然是要讓他們學些在家裡學不到的東西了。

一開始,他就針對運河兩岸各個碼頭,還有岸邊農田裡的莊稼等等,設了幾個主題,給三個孩子講四書五經或者先人名作中的相關文章,跟他們講其中的道理,這種講解方式,比起他們按部就班地學要更容易融會貫通。

講完了文章,他又讓秦簡與趙陌兩個少年每到夜晚停靠碼頭休息的時候,帶著幾個人到岸上去,問當地的商戶與百姓,當地糧食的播種與收割時節,糧食物價,稅賦幾何,有何土產,風物名勝等等。雖然只是泛泛而談,並未深入瞭解,但至少能讓兩個孩子大致瞭解當地的情形。

秦簡與趙陌非常喜歡這種學習方式。在他們看來,這不是在學習,而是在玩呢。不過是到岸上逛一逛,跟當地人聊聊天,買些土產什麼的,是那般輕鬆。但幾天下來,他們就忽然現,自己知道了途經各地之間的物價差距,也知道了哪個地方盛產何物,哪個地方的稅賦最重。然後根據這些情況,也就大致推斷出哪個地方的官員無能貪婪,哪個地方的官員清明強幹了。

若是再仔細一些,根據那官員的姓名家世順藤摸瓜,還能弄清楚不少京裡京外官宦世家的家風與成員事蹟呢。

對於秦簡這樣的侯門子弟而言,這樣的學習對他的幫助非常大。他生在京中,混跡貴胄公子圈,對各家各族的成員都頗爲了解,從小就能背熟權貴圈的系譜。只是死記硬背的東西,比不上親眼所見,親耳聽聞。如今他能把記熟的名字與現實中的人名、官職與事蹟對上了號,再遇上那些人,便無人能糊弄他了。

而對於趙陌這樣的宗室子弟而言,他既可以親身瞭解那些官員與他們背後的各種複雜關係,也可以從秦簡那裡得到相關的家世情報,得到的益處,也不亞於秦簡。

他甚至還摸清了幾位與王家有關係的官員,以及偏向蜀王的官員在任上的表現,連同他們的小把柄都打聽到了。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利用上。

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趙陌想起父親對自己的態度變化,不由得有些心灰意冷。即使他爲父親立了大功,父親不再視他如不懂事的孩子,也會跟他商量正事了,但有需要的時候,還是隨時會放棄他。他又有什麼必要爲父親的野心鞠躬盡瘁?

趙陌收斂了那點子蠢蠢欲動的小心思,拉回思緒,轉而去關注秦含真都在想什麼。

秦含真不象他與秦簡可以時常上岸閒逛,只能等他們回船後,從他們處聽岸上的消息,但她打聽得很仔細。秦柏問他們問題的時候,也不會落下孫女。秦含真年紀雖小,又是女孩子,但每次的回答都挺有見地,有時候還會比他們兩個十多歲的少年更出色,得到秦柏的誇獎也更多。秦簡與趙陌都對此非常佩服,只覺得從前對於秦含真的瞭解真是太少了,她跟其他的姐妹、表姐妹們不太一樣。

秦含真對此倒是很淡定。她好歹有個成年人的靈魂,在現代時政治經濟學什麼的也沒少學,每日看看報紙電視,各種宏觀微觀的經濟理論簡單講幾句又有什麼難的?

只是她關注的重點跟兩個男孩子不太一樣。他們關注官場上的事,她卻只當八卦來聽,更關心物價方面的問題,對各地特產也挺留意的。哪個地區的物價虛高,她很快就能現,還能把鄰近地區同類產品的價格拿出來做對比分析。這對秦簡與趙陌現當地官員的清廉程度與能力非常有幫助。

趙陌坐到她身邊的時候,她正跟秦柏唸叨呢:“這個地方土地肥沃,盛產小麥等各種糧食,當地人衣食無憂,讀書風氣濃厚,商人、工匠也不少。而那個地方離它不遠,卻有鹽鹼地,又攤上個沒什麼本事的父母官,糧食出產低,又沒別的營生,百姓沒有出路,只能勉強過活,還有不少人走上了歪路,搞得治安不好了,越沒人去他們那兒。這不是惡性循環嗎?鹽鹼地應該有治理方法吧?那可是運河邊,聽說以前土地是正常的,好好的地會變成鹽鹼地,定有原因,找出原因來治理一下不就行了嗎?莊稼種不好,那就改學手藝嘛,哪怕是出去做工呢。只要賺到錢,從富裕的鄰居那兒販糧食過來,還怕養不活一縣的百姓?搞得現在碼頭上到處都是乞丐小偷,還有明搶的,過往客商見了,誰還肯再來?”

秦柏嘆道:“鹽鹼地要治理好,談何容易?不過你說當地百姓可以去學手藝,出去做工,掙到錢了到外地購買糧食回來養活家人,確實是個好主意。如今他們也差不多是從外地購糧,只是謀生的手段不爲人道罷了。當地父母官做得不好,但他最多做到明年,也就滿六年任期了,總要調走的。可那地方如此貧瘠,也不知朝廷會派什麼樣的新人前來,但願這一回是位能吏吧。”

秦含真張張嘴,又閉上了。鹽鹼地治理什麼的,她最多就是看過些新聞、紀錄片之類的,並不是很瞭解,就算想要出主意,也想不出什麼招來,還是算了吧。

她轉過頭要端茶來喝,卻看見趙陌不知幾時坐在了自己身邊,兩隻眼珠定定地看著她。她不由得疑惑:“趙表哥,你怎麼啦?”

趙陌搖搖頭,微笑道:“表妹真是聰明。”心情卻有些沉重。秦三表妹有著悲天憫人的胸懷,他卻只關心自己與父親的得失利益,實在是差得太遠了。他要振作一些才行,總不能叫表妹給比下去!

趙陌每日都要誇秦含真幾回,秦含真對他這話並沒放在心上,又回過頭去跟秦簡討論各地地價、物價的差異的問題了。

討論著討論著,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便笑道:“可惜咱們要趕路,中途不好耽誤,否則每到一個地方,當地有什麼土特產,都可以買些下來,到了南邊價錢高的地方賣出去,也能掙上一筆。這就是順手的事兒,偏偏忘了。”

秦簡訝然:“表妹怎麼忽然提起這商人的事來了?咱們家哪兒有做這等事的?”

秦含真不以爲然:“大堂哥沒聽過罷了,我纔不信秦家就真的沒做過這種事。當家主母應該會比較瞭解吧?從來南貨北賣,或是北貨南賣,利潤最可觀的。即便是高門大戶裡的人,偶爾出遠門走水路,順手帶一批貨物到目的地賣出去,也是常事,正可以貼補花費呢。就是主人家不做,下人也會賺點花銷的。我們家從西北迴京的時候,就帶了不少花椒、香料。在榆林那邊採買,價錢並不貴。進京之後轉賣出去,少說也有幾百兩銀子的收益呢。我聽過虎嬤嬤給祖母報賬來著。”

秦柏點頭:“這是我的主意。我們三房家底薄,進京後花銷大,總要有些銀錢在手,做事才方便。那時候我還不知道皇上會封我爲永嘉侯呢。”本來還以爲皇帝仍在惱他,說不定都不願意看到他回京城。哪裡想到後頭的變故?那幾百兩銀子,最終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倒是留了不少秦椒、花椒之類的,自家吃用。

秦簡雙眼睜得老大,彷彿三觀都裂了。原來三叔祖這樣的清貴讀書人,也會幹這種事?!

牛氏見他如此,就忍不住打趣:“這有啥好吃驚的?咱們決定要南下的時候,我想著反正是乘船走水路,不必自己出馬車去拉行李,還讓虎伯兩口子買了些北地特產,打算帶到江南後出手,把路費給掙回來呢。當家人,乾的可不就是這種賺錢養家的事?”

秦柏含笑看了她一眼,牛氏笑瞇瞇地給丈夫倒了一杯茶。

秦簡對牛氏的說法,倒是接受良好。大概跟牛氏是商人家庭出身有關。長房上下都清楚,牛老太爺生前是做香料生意的。誰也不敢說看不起他老人家。若沒有牛老太爺做生意賺的錢,當年老侯爺與秦鬆、秦柏兄弟流放榆林的時候,還未必能活下來呢。

秦簡想了想,把趙陌拉到了甲板上,小聲與他商量:“廣路,你說……既然三叔祖和三叔祖母都幹這種事,我們也可以學一學吧?我手上有點銀子,你也有。我們要不要……捎帶些什麼貨物?若能掙到些私房,回京後做事也便宜些。”

趙陌頓了一頓:“主意是好主意,但南下路上耽誤不得,採買貨物卻需要事先好好打聽清楚,太費時費力了。不如我們先把各地的土產與價錢記下來,待回京時,再行採買?況且江南亦有許多好東西。表妹方纔不是說,南貨北賣,也是利潤極高的麼?”

秦簡點了點頭:“那就這麼說定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事第三章 晉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一百五十二章 詩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四百四十二章 笄禮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一百七十章 貴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十三章 停留第三十六章 羨慕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心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四十二章 燒餅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訊第四百三十章 罪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呵呵第二百四十二章 茶會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隙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五百三十八章 憂慮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別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六百一十章 中秋第八章 安慰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命第三百八十九章 父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夥伴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五百章 嬉鬧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一百零一章 爲母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三章 小聚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親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三百一十七章 告誡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軟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一百一十九章 私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五百七十章 醒悟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一百一十三章 肝疼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二百零一章 王家女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一百三十章 偷聽第一百六十八章 夥伴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問第一百八十六章 助力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二百三十三章 激將第一百五十章 會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六十章 算計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二百零三章 顧慮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八十五章 生氣第五十八章 疑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二章 悲憤第五百六十五章 囑咐第八章 金簪
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事第三章 晉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一百五十二章 詩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四百四十二章 笄禮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一百七十章 貴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十三章 停留第三十六章 羨慕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心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四十二章 燒餅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訊第四百三十章 罪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呵呵第二百四十二章 茶會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隙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五百三十八章 憂慮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別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六百一十章 中秋第八章 安慰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命第三百八十九章 父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夥伴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五百章 嬉鬧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一百零一章 爲母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三章 小聚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親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三百一十七章 告誡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軟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一百一十九章 私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五百七十章 醒悟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一百一十三章 肝疼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二百零一章 王家女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一百三十章 偷聽第一百六十八章 夥伴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問第一百八十六章 助力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二百三十三章 激將第一百五十章 會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六十章 算計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二百零三章 顧慮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八十五章 生氣第五十八章 疑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二章 悲憤第五百六十五章 囑咐第八章 金簪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南丹县| 林周县| 陇西县| 株洲市| 阿瓦提县| 高安市| 上虞市| 滨州市| 繁昌县| 吉安县| 阿尔山市| 林口县| 黑龙江省| 巴中市| 确山县| 南雄市| 云浮市| 晋州市| 龙海市| 邵阳市| 樟树市| 太白县| 双牌县| 乐昌市| 枣阳市| 新昌县| 延川县| 安溪县| 拉孜县| 长岛县| 关岭| 扎囊县| 康定县| 蓬溪县| 都安| 广灵县| 开原市| 大化| 五寨县|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