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金簪

牛氏了一回威,秦含真看了心裡也在暗爽。『

不過牛氏終究是個病人,激動了這半天,也有些累了,還咳嗽了起來,氣息也變得急促了些。

此時屋裡沒別人在,秦含真就勉力爬近了牛氏,伸出瘦骨嶙峋的小手,輕撫她的背部,爲她順氣。牛氏回頭望了望她,露出微笑來:“病了一場,倒乖巧多了。”

秦含真竭力回了她一個真誠孺慕的笑容,討好地問:“祖母要喝茶嗎?我給您倒呀?”

牛氏咂咂嘴:“說了這半天的話,是有些口乾了。那邊炕幾上的暖壺裡有藥茶,是你祖父配的方子,應該還是溫熱的,你倒半杯來給我。”

秦含真聞言便照她的話,爬到炕尾的小幾上,看到那裡有個瓷壺,外頭包了厚厚的棉套,猜想這就是牛氏說的暖壺了,就從旁邊拿了只乾淨的空杯子,倒了半杯藥茶。茶水是清透的黃褐色,散出淡淡的藥香,聞著象是黃芪水的味道,杯底還沉了兩顆紅通通的枸杞子。

秦含真把茶送到牛氏面前,牛氏喝了一口,笑著問她:“你要不要也嚐嚐?”秦含真猶豫了一下,還是搖了頭。雖說這藥茶應該是喝了對身體有好處的東西,但既然是祖父秦老先生特地爲祖母牛氏配的方子,想必是針對牛氏的身體情況配的。她自己也在吃藥,還是不要隨便亂吃的好,免得藥性衝突了。

牛氏不知道她心裡在想什麼,還在取笑:“雖然忘了事兒,性子倒是沒變。以前我哄你喝這個,你也是說什麼都不肯的。這東西雖然有些藥味,但真的不苦,甜絲絲的,好喝得很,喝了對身體有好處的。你就嘗一口,怎麼樣?”

秦含真頓了一頓,聽話地就著她的手,喝了一口。藥茶確實不苦,也確實帶了一絲甜味。秦含真咂咂嘴,辨認出裡頭應該有黃芪、紅棗、枸杞這幾樣,剩下的一兩種藥材她嘗不出來,但想必也都是溫補之物,想來沒什麼要緊。

不過喝完這一口,她也不再喝了,反而勸牛氏:“這個茶好喝,對身體也好,祖母多喝些吧,喝了快快好起來。我不想靠二嬸,只想跟祖母在一起。”

牛氏聽了直笑:“這小嘴是不是淌過蜜?甜得這樣膩人。”她隨手將茶杯放到一邊,摟過了孫女:“好孩子,別害怕,也別理那些人亂說的話。你是我跟你祖父嫡嫡親的孫女兒,跟梓哥兒原是一樣的,祖母絕不會讓你二嬸欺負你。”

秦含真窩在她懷裡不吭聲,心裡倒是安定了些。如果祖父祖母不會因爲偏疼孫子,就縱容二嬸何氏,那她將來的日子就好過多了。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抱緊秦家二老的大腿,絕不動搖。

翠兒被虎嬤嬤和張媽拖出了上院,一路拖到中院。下院是外院,人來人往的,有私塾的學生們在,虎嬤嬤不想丟了秦老先生的臉,就把翠兒往地上一甩,吩咐張媽:“去尋些東西來堵住這丫頭的嘴,上東偏院把胡嫂叫來搭把手,記得順便讓胡大把驢車套上。”

胡嫂是牛氏孃家賬房之女,現如今在秦家做廚娘。她男人胡大是給秦老先生趕車的,家裡的馬車和驢車都是他負責。夫妻倆帶著兒女,連同岳父劉賬房一起住在東偏院的三個窯洞裡。從中院賬房旁邊的過道過去,幾步路就到了。

張媽答應著,轉身往東偏院去了。她倒是不急著堵翠兒的嘴,心裡還恨不得讓全家人都知道何氏乾的好事呢。

張媽不急,自然有急的人。翠兒一路嚷著“二奶奶救我”、“二奶奶你答應過的”,讓她這麼嚷著出秦家大門,保管全村都知道她這個大房的丫頭投靠了二奶奶何氏,現在被趕出秦家了,何氏還有什麼臉面?

上院西廂房終於有了動靜,何氏的房門開了一條縫,泰生嫂子擠了出來,飛快地穿過院門,走下臺階,從袖裡抽出條大大的白帕子,團成團兒飛快地堵住了翠兒的嘴,還有功夫給後者使個眼色。雙管齊下,翠兒終於一個字都嚷不出來了,睜大了雙眼瞪著她。若不是泰生嫂子同時給她使了個眼色,似乎別有深意,說不定她立刻就能從嘴裡抽出帕子反罵回去呢。

她的雙手可沒被捆上。

泰生嫂子暫時顧不上跟她說話,回身諂笑著對虎嬤嬤道:“嬤嬤別惱,我們奶奶實在是冤枉,本來是心裡牽掛著桑姐兒,擔心她身邊只有一個張媽,會照顧不好,這才囑咐翠兒這丫頭好生侍候的,哪裡想到這丫頭就自作主張了呢?太太罰她,原是應該的。只是我們奶奶萬萬不敢有越過太太當家的念頭。嬤嬤千萬要在太太面前,替我們奶奶多辯解辯解纔是。”

虎嬤嬤淡淡笑了笑,並不理會,只嘲諷地看了翠兒一眼。

翠兒嘴巴雖被堵上了,但雙手卻是自由的。她心裡無比著急,不明白泰生嫂子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她哪裡自作主張了?她說的話明明都是二奶奶吩咐的,泰生嫂子不是就在旁邊聽得真真兒的嗎?她是爲了二奶奶辦事,才被太太罰了的,二奶奶怎麼能翻臉就不認人呢?

若不是怕得罪了泰生嫂子,將來不好向何氏討賞錢,翠兒這會兒就得跳起來罵人了。可一想到自己即將淨身出戶,這些年積攢的好東西都帶不走,連何氏賞的東西都要被扣下,翠兒又不淡定了,拼命扯著泰生嫂子的袖子,想要爭取她的注意力。

泰生嫂子衝著虎嬤嬤乾笑,見她不理會自己,背後翠兒卻在不斷騷擾,只得回頭瞪後者一眼,用口型無聲地說:“一會兒再說,不會叫你吃虧。”翠兒這才消停了,半信半疑地鬆開了手。

說話間,張媽帶著胡嫂回來了。

虎嬤嬤吩咐她們:“將這丫頭一路押到門外,丟驢車上去,拉回她家裡,別讓她一路瞎嚷嚷。張媽去搜他們家房子時,胡嫂做個幫手。如果翠兒爹孃敢攔著,就叫胡大對付他。”

胡嫂微胖身材,也有把子力氣,胡大更是村裡少見的壯漢,還跟秦平學過幾手拳腳,等閒村漢三五個都近不了他的身。有他們夫妻跟著去,張媽性子雖軟些,卻也不怕會對付不了翠兒一家了。虎嬤嬤素來是個細緻的人,考慮得再周全不過了。

張媽與胡嫂答應著,押著翠兒一路去了。翠兒頻頻回望泰生嫂子,倒是沒有再瞎嚷嚷。泰生嫂子猶豫了一下,乾笑著說句:“我去搭把手,免得那丫頭逃脫。”硬著頭皮跟了上去。沒辦法,何氏吩咐了她一定要把翠兒給哄住的。就算其他僕婦都在猜疑,她也得把事情給辦好了。

虎嬤嬤懶得理她,轉身去了丫頭婆子們住的西偏院。那裡比東偏院小一點兒,只有兩間窯洞。翠兒因是當家大奶奶關氏手下唯一的一個丫頭,獨佔了一個小窯,她的東西都放在哪兒呢。虎嬤嬤得去搜尋一番,把值錢的物件找出來,其他的行李,就看太太牛氏如何處置了。

虎嬤嬤這一搜,還真搜出不少好東西來,滿滿打了一個大包裹,拿回了上院正屋給牛氏瞧。

秦含真還在牛氏這裡呢,正掄起兩隻沒什麼肉的小拳頭,給祖母牛氏捶肩膀,其實是討好的意味大於實際意義。牛氏被難得乖巧的孫女兒哄得正高興,檢驗包裹裡的物件時,表情也是嘲諷多過生氣:“我還以爲姓何的給了翠兒什麼好東西,不過是些銀錁子,花樣也平常,幾樣銀丁香,鎏金簪子,都不值幾個錢。翠兒也是個眼皮子淺的,就爲了這樣的東西,主子都不認了!”

虎嬤嬤笑道:“她能見過什麼好東西?大奶奶生前素來不愛穿金戴銀的,翠兒又不中用,想來平日也少有得賞的時候。二奶奶這些小玩意兒,在翠兒眼裡,已經是難得的好東西了,自個兒戴著,也不會有人說什麼。不過……”虎嬤嬤從袖子裡掏出一個用手帕包著的物件,打開了遞到牛氏跟前,“太太請看,這好象是大奶奶的東西,從前我見大奶奶戴過。”

牛氏怔了怔,仔細看了一下,臉色就沉了下來。

秦含真探頭望了幾眼,見手帕裡包的是個金燦燦的東西,不大,約摸直徑一公分左右,卻是朵做工頗精緻的金花,花芯處鑲著塊黃豆大小的綠松石,連著兩寸來長的銀簪桿。這是一根小金花簪,金花銀桿,並不算是特別貴重的飾,但也值幾兩銀子。

牛氏沉著臉說:“我記得這東西原是一對的,是平哥媳婦從家裡帶來的陪嫁,平日裡常戴,如今要守孝,才脫了下來。如果不是這回搜了翠兒的屋子,只怕家裡人還不知道她偷拿了金飾。等她把東西賣出去,想要再找可就難了。光是這樁錯事,我攆她出去也不冤!”

虎嬤嬤便道:“回頭若外人問起我們家爲什麼攆了翠兒,只拿這根簪子做理由就好。太太雖然惱了二奶奶,但把事情鬧到外頭,也是給老爺、二爺臉上抹黑。”

牛氏撇撇嘴:“隨你吧,反正我是不想再給那姓何的留臉了。收買了一個賊,她也清白不到哪裡去!”

虎嬤嬤笑而不語,反將金花簪重新包好,遞給了秦含真:“姐兒不用盯著我了,這是你娘貼身的東西,你仔細收好了。”

秦含真接過金花簪,小聲應了一句。

虎嬤嬤又對牛氏道:“太太,我想這樣下去不成。翠兒是攆了,張媽平日裡還要照看桑姐兒,大奶奶屋裡就沒人了,丟了東西都不知道。眼看著就是大奶奶的‘頭七’了,若是關家人來了,看見大奶奶的東西亂糟糟的,想必會更生氣。”

牛氏嘆了口氣:“這倒也是。也怪我,這幾天只顧著自己傷心了,倒忘了這個。你親自過去收拾吧,讓張媽給你打下手,整理好就把屋子給鎖上。桑姐兒放我這裡就行了。”

虎嬤嬤應了一聲,牛氏又問:“親家老爺那天吐了血,過後就沒消息了,眼下到底怎樣了?我知道他們一定很生氣,但桑姐兒是平哥媳婦的親骨肉,她如今好了,親家怎麼也不來看看外孫女?”

秦含真一怔,這說的是關氏的孃家人?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五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十一章 內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叔侄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二百五十三章 聚首第一百四十九章 壓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二百二十四章 補救第七百二十六章 宿命第二百零五章 丟臉第三章 翠兒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穫第七十章 迴歸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六章 擔憂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十八章 請求第六百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十三章 上門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三百零八章 鄉試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二百八十五章 黑影第四十章 褻瀆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七十一章 疑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憤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五百六十七章 積怨第二十章 先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六百零四章 考量第五十一章 告狀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毆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四百八十章 倉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福生第三十五章 官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手軟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四章 口供第一百九十七章 透風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一百零二章 新人第六十五章 旨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九十章 表態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一百五十九章 姑嫂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二百四十九章 仙鶴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家第十七章 名字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十三章 生隙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三十九章 怨氣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看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說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二百二十三章 搪塞第四百一十四章 賢妻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軟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第五十七章 嚇唬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五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十一章 內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叔侄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二百五十三章 聚首第一百四十九章 壓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二百二十四章 補救第七百二十六章 宿命第二百零五章 丟臉第三章 翠兒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穫第七十章 迴歸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六章 擔憂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十八章 請求第六百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十三章 上門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三百零八章 鄉試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二百八十五章 黑影第四十章 褻瀆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七十一章 疑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憤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五百六十七章 積怨第二十章 先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六百零四章 考量第五十一章 告狀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毆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四百八十章 倉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福生第三十五章 官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手軟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四章 口供第一百九十七章 透風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一百零二章 新人第六十五章 旨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九十章 表態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一百五十九章 姑嫂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二百四十九章 仙鶴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家第十七章 名字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十三章 生隙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三十九章 怨氣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看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說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二百二十三章 搪塞第四百一十四章 賢妻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軟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第五十七章 嚇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苗栗县| 佛坪县| 阳原县| 拉孜县| 新疆| 蚌埠市| 介休市| 海宁市| 射洪县| 瑞金市| 松滋市| 东方市| 天水市| 伊通| 涞水县| 张北县| 乌什县| 玉溪市| 从江县| 伊川县| 马鞍山市| 永安市| 平定县| 普洱| 绩溪县| 隆尧县| 绩溪县| 保定市| 马鞍山市| 黔西| 揭西县| 许昌县| 民勤县| 读书| 甘孜| 新巴尔虎右旗| 汾阳市| 留坝县| 当涂县|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