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

蜀王世子心裡直想打人!

皇家如果早就下定決心,讓太子再納新人,生出一個兒子來,那先前那十幾年裡爲(wèi)何還要屢屢傳出過繼皇嗣的風(fēng)聲,惹得一個又一個宗室子弟爲(wèi)此心潮澎湃?!蜀王夫婦也不會想到要把幼子過繼到皇家來,然後爲(wèi)自己一家招來殺身之禍,落得如今只有長子一家存活的下場。

如今不知有多少宗室子弟因爲(wèi)過繼一事倒了黴,不知有多少個宗室王府因爲(wèi)過繼一事而敗落,皇家居然還能輕輕巧巧地說出讓太子再納新人再生子嗣的話來,那豈不是在說所有人的企圖與掙扎都是徒勞?是無意義?是自找死路?!皇帝與太子怎麼敢這樣做?!他們真的以爲(wèi)宗室沒有脾氣了麼?!

蜀王世子下意識地忽略了從前太子身體虛弱,纔會子嗣艱難的緣由,也將皇家從來沒有主動提過要過繼嗣子,一切都是晉王世子自個兒跳出來刷存在感,然後引起遼王長子趙碩與蜀王父子的野心的事實,給拋在了腦後。他當(dāng)然不會接受這一切都是他們宗室中的野心家在妄想的真相,心裡只會怨恨令他夢想破碎的人。是皇帝,是太子,是所有阻止他掌握朝廷大權(quán)的人。他又怎會反省自己是否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呢?

蜀王世子好不容易纔在內(nèi)侍面前維持住平靜的表情,但等人一走,他就再也無法抑制住心中的怒火和怨恨,五官都猙獰了,差一點兒就壓制不住脾氣想要將這間房間裡所有的一切都砸得粉碎。

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人來了。

內(nèi)侍將人迎進(jìn)門的那一刻,蜀王世子沒能控制住自己臉上的表情,狠狠地瞪了來人一眼。

剛進(jìn)門來的山陽王立刻被嚇了一跳。不過他自個兒心虛,倒沒懷疑別的什麼,只是不自在地向蜀王世子乾笑了一下:“王……王侄也在呀?”

當(dāng)接待山陽王的內(nèi)侍擡起頭望過來時,蜀王世子的臉上已經(jīng)恢復(fù)了正常的表情,但還有些僵硬:“原來是山陽王叔。”他冷冷淡淡地行了個禮,便轉(zhuǎn)過頭去,盯著牆上的字畫看了。

山陽王尷尷尬尬地在他斜對面坐下,是距離蜀王世子最遠(yuǎn)的一個座位。不是他害怕這個王侄什麼,只是……不自在。

山陽王與蜀王幼時都曾養(yǎng)在慈寧宮,因爲(wèi)他自身當(dāng)時的尷尬處境,他在宮中是不敢有半點兒任性的,反而還得謹(jǐn)小慎微地避免得罪任何人,連一個宮女,一個小太監(jiān),他都要敬著。當(dāng)發(fā)現(xiàn)太后與皇帝都對蜀王很是和氣的時候,他便有意識地去討好蜀王,爭取成爲(wèi)對方的小夥伴。在那之後,他的處境就好過多了,後來還順利娶到了一位塗氏女爲(wèi)正妃,開府時又得了不少產(chǎn)業(yè)。雖然出宮開府後,蜀王夫婦便就藩去了,之後多年山陽王在京城裡都過得不是很好。但蜀王上京那段日子,可以說是他這一輩子最風(fēng)光的時候了。人人都對他親切友善,或是敬畏有加,再也不見任何輕視與怠慢,他可以跟當(dāng)朝衆(zhòng)臣平起平坐,還差一點兒就跟最有聖眷的家族成爲(wèi)姻親……

只是當(dāng)蜀王被人發(fā)現(xiàn)對微服出宮求醫(yī)的太子下毒手之後,這一切風(fēng)光就忽然結(jié)束了。蜀王一家被圈禁,曾經(jīng)的封地也被朝廷收回,他們山陽王府雖然沒有在明面上獲罪——他們一家確實不曾參與過蜀王府的違法行徑——可有些東西,若是從未得到過,人心裡不會有遺憾;得到之後才失去,那才更讓人難受。山陽王爲(wèi)了自保,爲(wèi)了剛出生不久的寶貝兒子能不受父祖的連累,那段時間不但從來沒想過要幫助蜀王府做些什麼,甚至還禁止王妃與塗家人接觸,只要有在公衆(zhòng)面前露臉的機會,更是要處處表現(xiàn)出與蜀王府劃清界限的態(tài)度來。

山陽王心裡其實清楚,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有忘恩負(fù)義的嫌疑。蜀王再大逆不道,對他這個童年小夥伴還是很好的,沒少給自己好處,而自己在對方落難時卻選擇了翻臉不認(rèn)人,一絲兒舊情都不念,朝野間誰不是對此非議紛紛?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他本來就過得艱難,才添了一個粉嫩嫩的小兒子,難道還能爲(wèi)了蜀王送命不成?他與蜀王又不是真的親如兄弟,一切都不過是利用罷了。況且蜀王自己找死,他跟蜀王翻臉,又有什麼不對?他這是忠於皇家,忠於朝廷,是正確的!

山陽王這麼告訴自己,面對任何人的輕視時,也能理直氣壯。只是這份理直氣壯在面對蜀王的嫡長子時,便維持不下去了。他心裡清楚,自己確實是受了蜀王許多恩典的……

蜀王世子與山陽王就這麼遠(yuǎn)遠(yuǎn)地坐著,相互也不搭話。屋中的氣氛一時間有些凝肅。

內(nèi)侍送了茶上來,見狀也不敢多說什麼。這兩位貴人之間的恩怨情仇,他們私下也是議論過的。忘恩負(fù)義的白眼狼運氣不好,居然遇上了苦主,他們這些下人插在裡頭做什麼?趕緊遠(yuǎn)遠(yuǎn)地避開,免得這兩人真?zhèn)€打起來了,他們還要受池魚之災(zāi)。

不過,也有機靈的人趕緊把信兒傳到書房去了,請?zhí)拥钕碌氖鞠隆L拥钕履苡惺颤N示下?他還要忙著跟屬官討論正事兒呢。這兩位就暫且讓他們坐著用茶吧,若真?zhèn)€打起來了,內(nèi)侍們再去拉開他們也不遲。

事實上,內(nèi)侍們早就躲遠(yuǎn)了,只是離得遠(yuǎn)遠(yuǎn)地觀察他們雙方的動靜,預(yù)備著苗頭不對的時候,可以及時上前去阻止。

蜀王世子來東宮的次數(shù)要比山陽王多得多,只掃上兩眼,就能猜到內(nèi)侍們的態(tài)度了。他心中冷哼一聲,轉(zhuǎn)眼去觀察山陽王,忽然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

他在通州的那處秘密田莊,派了黑風(fēng)去駐守,卻叫北戎密諜首領(lǐng)引了皇城密諜司的追兵過來,還不知道是否引起了皇家的注意呢。只要皇帝與太子有心要查,想要發(fā)現(xiàn)他跟那處田莊的真正關(guān)係,並不是什麼難事。若不想皇帝與太子懷疑自己,他得需要一個背鍋的人,將皇帝與太子的懷疑轉(zhuǎn)移開去。而山陽王正好在那田莊附近有一處產(chǎn)業(yè)。當(dāng)初置辦這處產(chǎn)業(yè)時,他父王蜀王是出過聲的,母妃塗氏與山陽王妃小塗氏又是族姐妹,便透過塗家的關(guān)係,將那一片地給包了下來,分割成三塊,最好的一塊給了蜀王妃,最差的一塊歸了山陽王妃,這兩個莊子幾乎就是挨著的。

若說北戎密諜首領(lǐng)是被山陽王府上的人弄到隔壁莊子去的,似乎也不是說不通?而山陽王從父祖開始,便代代有反骨,與皇家的關(guān)係從來都好不到哪裡去,如今在宗室裡更是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存在。他若倒了黴,不會有什麼人爲(wèi)他抱不平的。

蜀王世子盯著山陽王看,嘴角露出一絲獰笑來。

此人忘恩負(fù)義,他卻沒法爲(wèi)父親出這個氣,但若只是報復(fù)一下……其實並不難,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山陽王本是罪人之後,能把小日子過得不錯,沒有小小年紀(jì)就死在宮裡,都是託了他父王的福,更別提後來從他父王這裡得到的好處了。既然受了他父王的恩典,那今日讓他爲(wèi)父王的骨肉盡一份力,也是應(yīng)該的吧?就當(dāng)作是讓山陽王償還欠他父王的債好了。

山陽王忽然間覺得這屋子裡的溫度似乎越來越低了,冷得他有些坐立不安。本來他一看見蜀王世子,就想要走人的,但想到自家莊子附近鬧出的命案,還有皇城密諜司的人與大理寺的官兵一次又一次地在自己家的莊子上搜索,連他的王府總管,都被密諜司的人給扣住了。他不確定這事兒是不是皇帝指使的,也不知自己是不是被什麼人給盯上了。他必須儘快見到太子殿下,爲(wèi)自己辯白一番,再求求情,爭取早日脫身。就算蜀王世子給他冷臉看,他也必須得忍了。

可是看到蜀王世子忽然間對自己露出一個溫和的微笑,山陽王便忍不住打了個冷戰(zhàn),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白日做夢?

當(dāng)太子那邊得了一點兒空閒,可以歇口氣的時候,總算想起關(guān)注今日那兩位來東宮求見的宗室冤家了。他打發(fā)了內(nèi)侍過來問蜀王世子與山陽王可有打起來,得到的答案卻令他十分意外:“蜀王世子與山陽郡王本來對坐無言,後來慢慢地就攀談起來了。蜀王世子態(tài)度和氣,山陽郡王有些受寵若驚,但兩人越聊越投機,如今正有說有笑呢。”

太子不由得愕然:“他們都聊些什麼?竟然還能有說有笑?”難不成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蜀王世子居然連這樣的氣都忍下了?!

內(nèi)侍原本離得遠(yuǎn),並沒有聽見兩個當(dāng)事人在談什麼。等到他們發(fā)現(xiàn)蜀王世子與山陽王相談甚歡的時候,總算可以安心靠得近一些,藉著倒茶上點心的機會,打探他們交談的內(nèi)容了,這時候兩人的話題已經(jīng)轉(zhuǎn)到了山陽王長子喜愛吃的點心上,蜀王世子還向山陽王請教了男孩子女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十足謙遜知禮的晚輩模樣,任誰都挑不出錯來。

太子不由得挑起了眉毛:“這可真是稀奇了……”不過這並不是壞事。蜀王世子能夠看清自己的處境,不任性地放任自己的脾氣,對所有有過仇怨的人都能以禮相待,那自然也不會輕易惹事。

只是……蜀王世子人還年輕,原本也是天之驕子,能在落魄之後,如此忍氣吞聲,連曾經(jīng)巴結(jié)他父母又轉(zhuǎn)身背叛的人,都能平和對待,怎麼有些忍辱負(fù)重的意思呢?面對其他權(quán)貴高官,他忍辱負(fù)重可以說是爲(wèi)了保全自己一家,那沒什麼可說的。

可山陽王又有什麼值得他忌憚的?山陽王府如今的處境,只怕還不如他呢。

那蜀王世子這般態(tài)度,又是爲(wèi)了什麼?

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問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chǎn)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fù)返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疑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五百三十四章 瑜娘第一百章 怨恨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四百七十三章 丟鍋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晨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一百一十一章 傳聞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婚(上)第七十一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二章 生日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一百八十八章 散心第十章 分析第二十九章 過場第三十章 掙扎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二百四十九章 盤算第五十三章 過府第十二章 姑嫂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寵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城第二十八章 對話第二十九章 過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茶聚第二百三十章 小性兒第四百五十一章 雙全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二百四十三章 陰沉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四百零六章 妄想第二百章 病倒第六百五十六章 強請第四百八十八章 說服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血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rèn)第九章 午餐第五百三十章 和睦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四百九十九章 勝男第二十五章 告狀第八十六章 發(fā)現(xiàn)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十六章 分析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憂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安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愁第三百零九章 喪報第二章 鐲子第七十章 賞賜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二百五十六章 遇見第二百一十九章 返城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二百七十三章 連催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第二百六十四章 過街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五十七章 心煩
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問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chǎn)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fù)返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疑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五百三十四章 瑜娘第一百章 怨恨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四百七十三章 丟鍋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晨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一百一十一章 傳聞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婚(上)第七十一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二章 生日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一百八十八章 散心第十章 分析第二十九章 過場第三十章 掙扎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二百四十九章 盤算第五十三章 過府第十二章 姑嫂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寵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城第二十八章 對話第二十九章 過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茶聚第二百三十章 小性兒第四百五十一章 雙全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二百四十三章 陰沉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四百零六章 妄想第二百章 病倒第六百五十六章 強請第四百八十八章 說服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血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rèn)第九章 午餐第五百三十章 和睦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四百九十九章 勝男第二十五章 告狀第八十六章 發(fā)現(xiàn)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十六章 分析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憂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安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愁第三百零九章 喪報第二章 鐲子第七十章 賞賜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二百五十六章 遇見第二百一十九章 返城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二百七十三章 連催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第二百六十四章 過街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五十七章 心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永善县| 岳普湖县| 柏乡县| 察雅县| 顺义区| 浮山县| 辉县市| 铜陵市| 抚州市| 青冈县| 闻喜县| 盘山县| 三门县| 鄂托克前旗| 奉化市| 大丰市| 花垣县| 鸡西市| 图木舒克市| 新疆| 锡林郭勒盟| 讷河市| 承德市| 韩城市| 黄山市| 来宾市| 双江| 赞皇县| 宁乡县| 长白| 武义县| 绥滨县| 砀山县| 石渠县| 思茅市| 澎湖县| 南阳市| 新疆| 龙江县| 冷水江市|